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婆婆針的結果 展開

婆婆針

婆婆針

婆婆針,一年生草本。菊科,鬼針草屬。

婆婆針為鬼針草老君須的別名,所以婆婆針的功效與作用與鬼針草金盞銀盤老君須相同.

《本草拾遺》:"味苦,平,無毒。"《泉州本草》:"性溫,味苦,無毒。"《南寧市藥物志》:"苦。"《廣東中藥》Ⅱ:"味甘淡,性平。"辛,平。《草木便方》:"辛,溫。"《陝西中草藥》:"味甘微辛,性平。"

形態特徵


命名來源:[Sp.P1.:832.1753]
中國植物志:75:380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30-120厘米,下部略具四棱,無毛或上部被稀疏柔毛,基部直徑2-7厘米。葉對生,具柄,柄長2-6厘米,背面微凸或扁平,腹面溝槽,槽內及邊緣具疏柔毛,葉片長5-14厘米,二回羽狀分裂,第一次分裂深達中肋,裂片再次羽狀分裂,小裂片三角狀或菱狀披針形,具1-2對缺刻或深裂,頂生裂片狹,先端漸尖,邊緣有稀疏不規整的粗齒,兩面均被疏柔毛。頭狀花序直徑6-10毫米;花序梗長1-5厘米(果時長2-10厘米)。
總苞杯形,基部有柔毛,外層苞片5-7枚,條形,開花時長2.5毫米,果時長達5毫米,草質,先端鈍,被稍密的短柔毛,內層苞片膜質,橢圓形,長3.5-4毫米,花后伸長為狹披針形,及果時長6-8毫米,背面褐色,被短柔毛,具黃色邊緣;托片狹披針形,長約5毫米,果時長可達12毫米。
舌狀花通常1-3朵,不育,舌片黃色,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4-5毫米,寬2.5-3.2毫米,先端全緣或具2-3齒,盤花筒狀,黃色,長約4.5毫米,冠檐5齒裂。
瘦果條形,略扁,具3-4棱,長12-18毫米,寬約1毫米,具瘤狀突起及小剛毛,頂端芒刺3-4枚,很少2枚的,長3-4毫米,具倒刺毛。

產地生境


產東北、華北、華中、華東、華南、西南及陝西、甘肅等地。生路邊荒地、山坡及田間。廣佈於美洲、亞洲、歐洲及非洲東部。模式標本采自美國東部。

主要價值


全草入葯,有清熱解毒、散瘀活血的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腫痛、急性闌尾炎、急性黃疸型肝炎、胃腸炎、風濕關節疼痛、瘧疾,外用治瘡癤、毒蛇咬傷、跌打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