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內戰

英國內戰

英徠國內戰(英語:English Civil War),是1642年至1651年在英國議會派與保皇派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武裝衝突及政治鬥爭,英國輝格黨稱之為清教徒革命(英語:Puritan Revolution)。

此事件對英國和整個歐洲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並由此將革命開始的1640年作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簡要概述


英國內戰
英國內戰
英國內戰(英文:English Civil War),馬克思主義史觀稱之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English Bourgeois Revolution)。
在內戰中,以克倫威爾為代表的革命領導人創建了新型的軍隊,並在實戰中創造了一套新的戰略戰術,在歐洲軍事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他對於英國和整個歐洲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受馬克思主義學說中階級鬥爭的觀點影響,中國大陸歷史學家一般將革命開始的1640年作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世界各地歷史學家是把文藝復興作為世界近代史開端)。

內戰背景


資本主義搖籃

英國是歐洲資本主義搖籃之一。
與歐洲其他國家相比,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顯著特點是:農業中資本主義因素髮展比較早,農村與市場的聯繫比較密切。
13~14世紀,英國農村成為尼德蘭南部的佛蘭德和義大利的佛羅倫薩呢絨業的羊毛供給者。15世紀末16世紀初,羊毛的價格進一步上漲,更加刺激了養羊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貴族將農田改為牧場飼養羊群,以謀取更多的利潤。

圈地運動

查理·布希(左)和其祖先克倫威爾
查理·布希(左)和其祖先克倫威爾
早在13世紀就已開始的圈地運動英國商品經濟比較發達的東南部地區迅速展開。
這一方面因為羊毛價格上漲,圈佔土地飼養羊群更為有利可圖;另一方面,新大陸發現后,大量金銀從美洲流入歐洲,引起“價格革命”,即貨幣貶值,物價上漲。那些收取固定貨幣地租的貴族,因貨幣貶值而收入相對減少。而那些採取資本主義方式經營農場的人,收入卻日益增加,經濟地位不斷提高。
圈地運動產生了重大的社會後果:第一,它加速了英國的封建農業向資本主義農業的轉變。隨著圈地運動的發展,英國農村中出現了許多資本主義農場;第二,大批失去土地的農民成為一無所有的無產者,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廉價的勞動力市場;第三,農村中出現了一批與資本主義市場有密切聯繫的新貴族,新貴族與資產階級有共同的利益,後來成為革命中的領導力量。

重大變化

到17世紀初,英國農村的社會經濟結構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封建的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已經瓦解,農業越來越密切地與市場聯繫在一起;封建的土地經營已逐步轉化為資本主義經營;從封建貴族地主中分化出一個與資本主義有密切聯繫的新貴族,他們在大規模的土地轉手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土地和財富,成為英國社會中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

工商業發展

查理一世
查理一世
在農業資本主義發展的同時,工商業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除了原有的工業部門,如羊毛加工業、煉鐵業、採礦業和造船業發展較快以外,一些新的工業部門,如紡織業、絲織業、肥皂業等也建立和發展起來。工業的進步促進了商業的繁榮。
新大陸發現后,西方貿易中心由地中海逐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國的貿易地位直線上升。
1588年,英國海軍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從而確立了英國的海上優勢,加速英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力量增強

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新貴族和資產階級(包括城市中的工商業資本家、手工工場主、部分行會的行東和農村中從事資本主義經營的農場主)的力量進一步增強。他們對封建專制王權不滿,要求分享政治權利。
17世紀初的英國,農民仍然佔全國居民的大多數。根據社會地位的不同,農民分為自由農和公簿持有農。前者是在封建時代保持了自由地位的農民的後裔。他們擁有自己的土地,其中多數人擁有必要的選舉權資格。後者是從封建時代的農奴轉化而來的。他們雖然獲得了人身自由,但仍然沒有自己的土地,只能租用地主的土地。他們負擔的封建義務較重,社會地位較低。
農民是徠英國革命的主力軍,是議會軍的基本力量。手工工場工人是現代無產階級的先驅,受壓迫最深,革命性最強,但在革命中尚未形成獨立的政治力量。

清教產生

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資產階級力量的增強,反映資產階級要求的思想意識——清教產生了。
當時,宗教在人們的精神生活中佔據著統治地位。自從亨利八世實行宗教改革以後,英國國教成了國王維護封建統治的工具。
16世紀後半期,“不奉從國教者”提出了清除國教中天主教的殘餘因素,其主張被稱為“清教”,這些人被稱為“清教徒”。清教徒提出了不同於英國國教的新的教義、儀式和組織原則,其實質是反對封建統治的精神枷鎖。因此,清教徒一再遭到封建統治者的迫害。

斯圖亞特王朝時代

1603年,伊麗莎白女王去世,蘇格蘭的詹姆斯六世繼位為英王,稱詹姆斯一世,從此開始英國歷史上的斯圖亞特王朝時代。
在詹姆斯一世(1603~1625年在位)和查理一世(1625~1649年在位)統治時期,國王加強了封建統治,提倡“王權神授說”,多次解散議會,大肆迫害清教徒,千方百計搜刮民財,激起社會各階層人民的不滿。
議會中反映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益的代表逐漸形成了與封建專制王權對立的反對派。
1628年,議會通過了限制王權的《權利請願書》,重申未經議會批准不得任意徵稅;沒有法律依據和法院判決,不得任意逮捕任何人,不能剝奪其財產。查理一世為了得到議會的撥款,勉強批准了《權利請願書》。但他隨後又不經議會同意而繼續徵稅。當議會號召抗稅不交時,查理一世就於1629年解散了議會。此後11年間,議會一直未再召開。

蘇格蘭起義

詹姆士一世
詹姆士一世
在此期間,以查理一世為首的統治者肆無忌憚地迫害清教徒,並強行徵收“船稅”。英國人民的不滿情緒與日俱增,拒交“船稅”發展成為群眾性的抗議運動。
在此時刻,發生了蘇格蘭起義,查理一世的專制統治出現嚴重危機。
蘇格蘭當時為一個獨立的蘇格蘭王國。從詹姆斯成為英王后,蘇格蘭與英國共有一個國王,但兩國並沒有合併,蘇格蘭有自己獨立的議會和教會組織。
1637年,查理一世下令蘇格蘭採用稍加修改的英國國教祈禱書和英國國教祈禱儀式。這道命令引起了蘇格蘭人普遍的憤慨。
1639年,蘇格蘭人起義,並攻英國境內。查理一世為籌措軍費,對付蘇格蘭起義軍,於1640年4月召開了議會。但議會拒絕徵稅,反而提出了權利問題。查理一世一氣之下於5月初將其解散。這屆議會存在不到1個月,史稱“短期議會”。

英國革命開始

此時蘇格蘭起義軍攻佔了英國北部大城紐卡斯爾等地。同時,英國國內倫敦等地手工工人和城市平民發生暴動,東部爆發了農民運動。各地人民紛紛遞交請願書,要求召開議會。
1640年10月,查理一世與蘇格蘭人簽訂了停戰協定,但被迫答應每天付給蘇格蘭人850鎊的費用,直到簽訂和約為止。但就連這筆款項,查理一世也沒有。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被迫於1640年11月3日召開了新的議會。這屆議會一直存在到1653年4月,史稱“長期議會”。
長期議會的召開,標誌著英國革命的開始。

第一次內戰


長期議會

內戰進展:綠色為議會區,紅色為保王區
內戰進展:綠色為議會區,紅色為保王區
長期議會開幕後,反對派議員猛烈抨擊國王的政策,並先後逮捕了國王的寵臣斯特拉福伯爵和勞德大主教。查理一世極力為他們辯護,但倫敦群眾不斷進行示威運動。懾於人民的威力,國王被迫於1641年5月簽署了斯特拉福的死刑判決書。兩天後,這個惡貫滿盈的寵臣被吊死。
議會還通過了《三年法案》,規定每三年至少召開一次議會,國王未經議會同意不得解散議會。它撤銷了封建專制的特權機構“星室法庭”、“北方委員會”和“最高法院”等。
1641年11月,議會通過《大抗議書》,全文共204條。它曆數了查理一世的暴行,要求國王保證工商業自由、政府對議會負責等。查理一世不僅拒絕批准《大抗議書》,並且宣布皮姆、漢普頓等反對派領袖為“叛逆”。
1642年1月,他親自率人來逮捕皮姆等人,但遭到倫敦群眾的強烈反對。鑒於倫敦群眾革命熱情高漲,保王派勢單力孤,查理一世於1月10日離開倫敦,北上約克城,組織保王軍隊。8月22日,查理一世在諾丁漢樹起了王軍的旗幟,宣布討伐議會的叛亂分子,挑起了第一次內戰。
內戰開始后,英國分為兩個陣營:支持國王的主要是封建貴族、英國國教上層僧侶以及部分同國王有密切聯繫的大資產階級和官僚。他們大多是英國國教徒和天主教徒。站在議會一邊的,主要是新貴族、資產階級、城市平民、手工業者和自耕農。他們大多為清教徒。
從雙方力量對比來看,議會佔有絕對優勢。
議會控制的地區為包括倫敦在內的東南部地區。這裡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物產富饒,財源充足。全國稅收的4/5以上來自這些地區。議會據有重要港口和海軍艦隊,可以截斷國王軍隊與外界的海上聯繫。議會軍人數較多(約6000人),並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
國王控制的地區為西部和北部地區。這裡經濟落後,人口稀少,財源不足。王軍僅2000人,只有議會軍的1/3。
但是,在內戰的前兩年,議會軍卻多次失利,王軍卻掌握了戰略主動權。其原因有三方面:一是雖然議會軍人多,但大都是民兵,沒有經過軍事訓練;而國王軍的士兵大多是忠心耿耿的職業軍,戰鬥力自然強。二是在當時的英國百姓心中國王仍是威嚴的、尊貴的,所以很多人並未支援議會軍,而是持觀望態度。三是議會軍官大多謹慎無能,比不上國王軍官。

倫敦告急

1642年9月9日,議會軍總司令埃塞克斯伯爵三世統率大軍從倫敦向北進發。部隊達到北安普敦后,議會軍已達到近2萬人。但是,埃塞克斯並不是憑藉優勢兵力主動發起進攻,而是列陣揚威,等待國王“回心轉意”。查理一世自知勢單力薄,遂於9月13日離開諾丁漢前往保王勢力強大的西南部,20日抵達什魯斯伯里安營紮寨。
埃塞克斯也率軍西行,於9月23日 在此期間,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國王在中西部的一些郡和威爾士招募了不少士兵,封建地主、天主教貴族及其隨從騎兵,紛紛前來投軍,王軍數量大增。國王利用埃塞克斯消極等待之機,於10月12日秘密離開什魯斯伯里,向倫敦進發。三天後,埃塞克斯才得悉這一消息,匆匆回師追趕。10月22日,議會軍的先頭部隊在沃里克郡凱因頓附近的埃吉山追上了王軍。
23日,雙方發生了首次大規模交戰。王軍投入了大約7000多人的兵力,議會軍參戰人數有7500人。大約14時,兩軍開戰。福蒂斯衛爵士率領議會軍剛剛發起衝擊,就遭到查理一世外甥魯珀特親王指揮的騎兵的強大反擊,處於兩翼的議會軍騎兵慘敗而逃。但年輕氣盛的魯珀特親王有勇無謀,只顧猛打猛追,一口氣追了2英里多路,對整個戰場形勢並不了解。
議會軍兩翼騎兵雖然敗退,但中路步兵在炮兵的支援下,打退了王軍步兵的進攻,並實施反擊,將其擊潰。王軍步兵統帥林賽伯爵受傷被俘,國王的大旗也落入議會軍之手。國王一度成了孤家寡人,險些被俘。幸虧魯珀特率王軍騎兵及時返回戰場,才救了國王。此時王軍已潰不成軍,亂成一片。但埃塞克斯卻沒有乘勝進攻。
當晚,雙方都在戰場上過夜。第二天破曉,查理一世發覺他的1/3步兵及不少保王黨人因天寒缺糧、惶恐畏戰已擅自離隊,只好暫時停戰,進行休整。而議會軍後衛部隊趕到后,力量更為強大。但埃塞克斯滿足於已有的戰果,把大本營西遷到沃里克,使王軍贏得了喘息之機。
埃吉山之戰(埃奇山戰役),雙方打成平局,未分勝負。議會軍士兵傷亡較多,而王軍軍官損失較大。雙方都聲稱獲得了勝利。國王利用議會軍西撤之機,集結部隊,悄悄向倫敦進發。10月29日攻佔牛津,11月12日攻佔距倫敦只有7英里的布倫特福,首都告急。
在此危急時刻,倫敦4000多名由手工業者、學徒和城市平民組成的民兵隊伍火速開往前線.並與埃塞克斯統率的議會軍會合,使議會軍人數大增,士氣大振。查理一世因兵力有限被迫放棄進攻倫敦的計劃。但埃塞克斯卻下令不準追擊,只能被動防守。查理一世得以從容退回牛津。王軍就地過冬,積蓄力量,準備來年再戰。
倫敦之危雖然解除,但1643年整個軍事形勢對議會軍仍然十分不利。在北部,王軍佔領了約克郡的幾個大城市,南下進逼林肯郡。西部王軍把議會軍趕出了南威爾士,佔領了多塞特郡。
7月26日,魯珀特親王率王軍攻佔了英國第二大海港城市布里斯托爾,擄獲了大批物資,並使該港成為王軍的“軍用倉庫”。隨後,親王又率軍圍攻議會軍西部重鎮格洛斯特。在西南部,沃勒將軍指揮的議會軍幾乎全軍覆沒。同年秋,王軍兵分三路進攻倫敦,首都再次告急。
這一次,倫敦民兵再顯神威。他們組成四個團隊,與埃塞克斯統率的議會軍一起,橫越綿亘西部的丘陵地帶,於9月上旬解除了王軍對格洛斯特的包圍。接著,議會軍與倫敦民兵回師救援倫敦,9月20日在紐伯里與王軍發生激戰,挫敗王軍的進攻,使倫敦再次轉危為安。
儘管如此,至1643年底,王軍控制了北部五個郡、西部各郡和威爾士,以及中部的牛津郡和柏克郡,幾乎佔領了3/5的國土。
議會軍之所以在內戰初期多次失利,既有政治上的原因,又有軍事上的原因。
從政治上看,主要是由於掌握議會領導權的長老派動搖妥協,不願與國王徹底決裂。他們滿足於既得利益,企圖通過戰爭迫使國王妥協和讓步,而無意推翻王權。議會軍統帥埃塞克斯等人消極怠戰,只是想顯示軍威,以等待國王的讓步。
從軍事上看,議會軍因缺乏訓練,人數雖眾但軍事素質較差;而王軍主力騎兵部隊多由作戰經驗豐富的貴族、騎士及其僕從組成,能征善戰。而議會軍將領多為優柔寡斷、昏庸無能之輩,他們缺乏主動進攻精神,執行消極防禦的戰略,因而使議會軍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

馬斯頓荒原之戰

在議會軍節節失利的情況下,湧現出了傑出將領克倫威爾。
奧利弗·克倫威爾出身於亨廷頓郡的新貴族家庭,1628年進入議會,1641年參與起草《大抗議書》。內戰一爆發,他組織了一支騎兵隊,加入議會軍,並參加了埃吉山之戰。
1642年底,在克倫威爾的組織下,諾福克、薩福克、劍橋、埃塞克斯和赫里福德等東部五郡,組成“東部聯盟”,共同對付王軍。隨後,林肯郡和亨廷頓郡也加入該聯盟。
到1643年6月,東部聯盟軍達到1.2萬人,由曼徹斯特任司令,克倫威爾任副司令兼騎兵司令。這支軍隊主要由自耕農和手工業者組成,紀律嚴明,英勇善戰,深受群眾歡迎,逐步發展為議會軍的主力。當議會軍在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屢遭敗績的時候,東部聯盟軍卻於1643年5~10月在林肯郡的格蘭瑟姆、蓋恩斯伯勒和溫斯比連戰皆捷。
戰爭進入1644年,議會軍的形勢大有好轉。早在1643年9月,英國議會和蘇格蘭人簽訂了《神聖同盟和公約》。蘇格蘭軍隊於1644年1月越過邊界攻入英國。利文伯爵率蘇格蘭軍解放了約克郡大部地區,並同斐迪南德·費爾法克斯指揮的議會軍會師。與此同時,東部聯盟軍收復了林肯郡的大部地區。5月,東部聯盟軍與上述兩支軍隊會師。6月,議會軍開始圍攻王軍北部要塞約克城。
為防止王軍的“北方首都”——約克城的陷落,查理一世命魯珀特親王率王軍從蘭開夏火速北上,馳援約克城。6月底,魯珀特與紐卡斯爾指揮的約克城守軍會合。議會軍自動撤圍,向西撤退。
7月初,兩軍在馬斯頓荒原發生了內戰以來首次大規模的會戰。
馬斯頓荒原位於約克城以西7英里處,荒原東西長約1.5英里,南部邊緣是一條寬闊的深溝,溝南有一座長滿灌木和黑麥的小高地。7月2日上午9時許,魯珀特率部來到荒原東端的一個村莊,並迅速佔領整個荒原。正在西撤的議會軍獲悉后,立即調頭迎擊。14時左右,議會軍集結在溝南的小高地上。雙方都按照步兵居中、騎兵兩翼的原則進行部署。
王軍的部署是紐卡斯爾率步兵居中,魯珀特親王率騎兵位於右翼,戈林率騎兵在左翼。魯珀特根據埃吉山的經驗,成梯次配置兵力,把前沿推向溝邊,主力在後,以便實施防禦和反擊。議會軍斐迪南德·費爾法克斯率步兵居中,克倫威爾率騎兵在左,托馬斯·費爾法克斯率騎兵在右。王軍在溝北,議會軍在溝南列陣。
時值炎夏,天氣悶熱,不時地下著陣雨。雙方都等待著對方首先出擊。直到18點多鐘,陣地上仍然沒有動靜。魯珀特的軍隊經過近1個月的跋涉,顯得疲憊不堪。魯珀特和紐卡斯爾都認為當天不會發生戰鬥,並準備回後方用餐、休息去了。
然而,正當魯珀特和紐卡斯爾準備度過一個平靜的夜晚時,約19點,議會軍左翼騎兵高呼:“天兵殺過來了!天兵殺過來了!”首先衝下高地,直撲敵軍。接著,中路步兵和右翼騎兵也沖向敵陣。克倫威爾指揮左翼騎兵越過深溝,很快摧毀了王軍第1線騎兵。隨後,萊斯利率蘇格蘭騎兵投入戰鬥,衝垮了魯珀特的第2線騎兵。魯珀特本人在蘇格蘭騎兵的追擊下,向約克城方向落荒而逃,總算保住了性命。
戰鬥進行約1個半鐘頭,議會軍左翼已取得了勝利。但與此同時,議會軍中路步兵和右翼騎兵受到紐卡斯爾的王軍步兵和戈林所率王軍騎兵的猛烈反擊。議會軍步兵在王軍的反擊下,步兵後退,最後退到小高地後面,其右側受到戈林騎兵的打擊,處境不妙。在此關鍵時刻,克倫威爾命萊斯利率部追擊魯珀特的殘部,他本人則率騎兵迂迴到戈林的背後,由北向南發起進攻,一舉擊潰戈林騎兵。隨後,克倫威爾又集中兵力打擊楔入議會軍陣地中央的紐卡斯爾的王軍步兵,大獲全勝。
大約22點,戰鬥結束。此役,議會軍共投入兵力2.7萬人,其中騎兵7000人;王軍投入1.8萬人,其中騎兵7000人。結果,王軍死亡三四千人,被俘1500人,損失大批物資。7月16日,議會軍乘勝佔領約克城。通過馬斯頓荒原之戰,王軍的北方據點被摧毀,議會軍扭轉了迭遭失利的局面,從此掌握了戰略主動權。此役既是英國內戰的轉折點,也是克倫威爾一生的轉折點。克倫威爾在會戰中堅決果斷,大膽迂迴,巧妙機動兵力,對取得會戰的勝利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克倫威爾的部隊從此以“鐵騎軍”而聞名全國。

新模範軍

馬斯頓荒原之戰後,形勢對議會軍十分有利。議會軍乘勝解放了北部地區。王軍士氣低落,兵力薄弱,處境危殆。但是,掌握議會軍領導權的埃塞克斯、曼徹斯特等人昏庸無能,作戰不力,使王軍獲得了喘息之機。
1644年8~9月,埃塞克斯奉命前往西南地區作戰。由於孤軍深入,在康沃爾郡陷入王軍包圍,他的步兵遭到全殲,他本人從海上逃脫。同年10月27日,國王率軍進攻紐伯里,克倫威爾等人率軍痛擊王軍的兩翼,但坐鎮中路的曼徹斯特卻遲遲不肯出缶,使國王安然撤離戰場,返回牛津。兩周后,國王重整旗鼓,再次進攻紐伯里。這一次,曼徹斯特拒絕協同打擊王軍,使國王又從容撤退。
廣大群眾對議會軍主要領導人埃塞克斯、曼徹斯特屢戰不利、貽誤戰機十分不滿。以克倫威爾為首的獨立派軍官對長老派將領把持軍權、作戰不力提出抗議。在1644年11月10日唐寧頓堡召開的議會軍軍事會議上,克倫威爾猛烈地抨擊了曼徹斯特等人的行為。他說,議會軍之所以陷入被動,“完全歸咎於曼徹斯特伯爵,自馬斯頓之戰以來,他就怕打勝仗,他就怕一次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大勝仗。”對此,曼徹斯特辯解說:“如果我們把國王打敗99次,他仍然是國王,在他之後,他的子孫也仍然是國王。但是如果國王哪怕只打敗我們一次,我們就將統統被絞死,我們的子孫將變為奴隸。”
11月23日,克倫威爾就這一問題向議會作了報告。在報告中,他尖銳地抨擊了曼徹斯特所犯的錯誤,並稱他為“導致議會軍失敗的罪人”。與此同時,曼徹斯特則指責克倫威爾不服從命令,企圖搞叛亂。議會就此展開辯論,長老派議員同情曼徹斯特,獨立派議員則支持克倫威爾。後來在克倫威爾等獨立派議員的強烈要求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壓力下,議會被迫決定改組軍隊。
1644年12月19日,下院首先通過《自抑法》,規定議會議員不得擔任軍職。於是,埃塞克斯、曼徹斯特等人被迫交出軍權。1645年1月,下院又通過了《新模範軍法案》,規定建立一支人數為2.2萬的新模範軍,其中騎兵約佔1/3;確定從國家預算中每月撥出4.5萬鎊,以用于軍需;任命托馬斯·費爾法克斯為總司令,統一指揮全軍;全軍實行統一的軍服,統一的紀律,統一的編製;為保證足夠的兵員,決定實行強迫募兵的原則等。這兩項法案隨後獲得了上院的批准。
作為議員的克倫威爾本應辭去軍職,但應總司令托馬斯·費爾法克斯的堅決要求,議會同意任命他為副總司令兼騎兵司令。從此,克倫威爾一身二任,在軍隊中代表議會,在議會中代表軍隊。以他為首的獨立派掌握了軍隊的實權。
《新模範軍法案》的實施在英國、乃至世界軍事史上都具有重大意義。從此,英國建立了歷史上第一支正規軍隊。它以克倫威爾的“鐵騎軍”為樣板,以東部聯盟軍為基礎,以新提拔的大批優秀軍官為骨幹,紀律嚴明,士氣高昂,指揮統一,戰術靈活,成為摧毀王軍的核心力量。

納斯比之戰

獨立派掌握軍權后,一改過去被動防守、等待作戰的消極戰略,採取主動進攻、迫敵決戰的戰略。經過整編后的議會軍力量大增,官兵都有一股強烈的求戰意識。
1645年4月,費爾法克斯主動出擊,率兵進攻國王大本營牛津。國王為擺脫困境,決定向東突圍,並相機進襲倫敦。費爾法克斯立即下令撤圍,跟蹤追擊。6月12日,議會軍追擊王軍至北安普頓郡,距王軍駐地僅8英里。第2天,克倫威爾率部趕到,與費爾法克斯會合。6月14日,雙方在納斯比附近展開了決戰。
這是一場命運攸關的會戰。雙方統帥都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議會軍集中了1.4萬人,其中騎兵6500人,而王軍則拼湊了7500人,其中騎兵4000人。
納斯比位於北安普頓郡的西北部,是一個古老的山村,有居民七八百人。議會軍的輜重和給養都放在該村。村北約1.5英里處,有一個小高地,這是議會軍的陣地。議會軍在小高地上面北列陣,居中的是費爾法克斯統率的步兵,分為兩線;騎兵置於左右兩翼,克倫威爾在右,愛爾頓在左,在愛爾頓的極左側還有1000名龍騎兵。王軍面南布陣,居中的是國王親自指揮的步兵,左翼為蘭代爾指揮的約克郡騎兵,右翼為魯珀特和莫里斯指揮的騎兵。兩軍之間有一塊不大的草原。
14日清晨,議會軍為誘使王軍速戰,根據克倫威爾的建議,從高地頂部稍微後撤。魯珀特親王親自來到前沿偵察,發現議會軍後撤。為防止議會軍“逃脫”,便下令王軍快速進攻。10時30分,王軍全線出擊。魯珀特率騎兵直撲愛爾頓的騎兵陣地。愛爾頓率部奮起反擊,但不幸他本人肩部和腿部都受到重傷,一度還落到王軍手中,隊伍大亂。但魯珀特又犯起了老毛病,他追擊愛爾頓的騎兵,一直追到納斯比村,企圖奪取議會軍的輜重和給養,不料議會軍的輜重有炮隊保護。魯珀特為攻佔該村,浪費了極為寶貴的時間。
與此同時,克倫威爾指揮議會軍右翼騎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高地上沖向正在爬坡的蘭代爾的騎兵。費爾法克斯的步兵也與國王親自指揮的步兵交上了手。克倫威爾的騎兵沖入敵陣,猛砍猛殺,將蘭代爾的騎兵擊潰。但王軍步兵卻向費爾法克斯的中路步兵發起了猛攻。費爾法克斯高擎戰旗,率部拚命抵抗。王軍攻勢太猛,議會軍步兵多缺乏戰鬥經驗,開始後退。在此緊急關頭,克倫威爾除留1個團繼續監視蘭代爾的殘部外,集中其餘的騎兵向王軍步兵的側后猛衝。王軍步兵遭到前後夾擊,頓時大亂,迅速潰散。魯珀特攻佔納斯比村后,匆匆返回戰場,發現王軍已潰不成軍。他與國王會合后,收集殘部,企圖再戰。但議會軍鋪天蓋地地衝殺過來,王軍官兵嚇得魂飛魄散,四散逃命。國王率領約 2000名騎兵向萊斯特逃去。此戰,王軍傷亡和被俘5000多人,其中包括500多名軍官。全部槍炮、軍火、輜重、100糾面軍旗(包括國王本人的大旗)以及國王的私人書信和公文密件全落到議會軍手裡。在歷時3小時的會戰中,王軍主力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從此,王軍一蹶不振。
納斯比戰役后,議會軍繼續追擊王軍殘部。1645年9月收復了布里斯托爾。至1646年上半年,王軍盤踞的50個要塞先後向議會軍投降。1646年6月24日,議會軍攻佔了王軍的大本營牛津。在此之前,國王查理一世逃到蘇格蘭軍隊的駐地戈爾罕,被利文勛爵軟禁起來。次年2月,國王被蘇格蘭人引渡給英國議會,並被囚禁在納斯比附近的赫姆比城堡中。1647年3月16日,議會軍攻佔了王軍在威爾士的最後一個據點——哈萊克城堡。至此,第1次內戰以議會獲勝而告終。

第二次內戰


議會與軍隊

查理一世
查理一世
第1次內戰結束后,保王勢力受到了沉重的打擊,革命陣營內各階級、各政治集團的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長老派控制了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議會,並把它作為維護自己利益的工具。在經濟上,他們通過拍賣王黨和教會的土地而撈取了很大的好處,大批土地落入大資產階級和上層新貴族之手。但是,整個社會的經濟和政治狀況卻沒有改變。戰爭的負擔主要轉嫁到廣大群眾和中小資產階級的頭上。廣大群眾所迫切關心的土地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所以,他們要求把革命進行到底,徹底廢除封建枷鎖。由於長老派控制著議會,獨立派掌握著軍隊,兩派之爭主要表現為議會和軍隊的鬥爭。
甚至在第1次內戰結束之前,議會就於1647年2月通過了解散軍隊的議案。它規定除保留一支6000人的軍隊外,其餘部隊全部解散。消息傳來,引起廣大士兵和一部分下級軍官的不滿。政府拒絕補發所欠薪餉更激起了士兵的普遍憤怒。
反映小資產階級利益的激進派別——平等派的思想在士兵中廣泛傳播。該派代表人物約翰·李爾本從人民主權學說出發,主張取消一切封建特權,廢除王權,實行普選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在平等派思想的影響下,軍隊士兵為保衛自身利益而組成了“士兵鼓動員委員會”,作為團結和領導士兵的核心。
以克倫威爾為首的獨立派為抗衡長老派控制的議會,表示答應士兵的要求,拒絕執行議會遣散軍隊的命令。軍隊官兵為防止國王與長老派勾結,於1647年6月把國王從赫姆比城堡押到軍隊大本營紐馬克特控制起來。克倫威爾為保持獨立派對軍隊的領導權,成立了以高級軍官為主體,吸收士兵鼓動員參加的全軍會議,代表全軍討論和決定重大問題。同年6月5日,全軍會議通過了《莊嚴協約》和《軍隊聲明》,以全軍名義拒絕執行議會解散軍隊的命令,提出補發軍隊欠餉、實行政治改革等要求。8月6日,在倫敦群眾的支持下,軍隊開進倫敦,許多長老派議員倉皇逃走。獨立派掌握了議會的實權。
1647年8月1日,獨立派發表了《軍隊建議綱目》,提出了建立君主立憲制的政治主張,並以此為基礎與國王進行談判,遭到國王的拒絕。獨立派的政治主張完全忽視了廣大士兵和人民群眾的利益,引起平等派的不滿。士兵鼓動員發表了自己的政治綱領《人民公約》,針鋒相對地提出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主張。在10月28日召開的帕特尼會議上,兩派進行了激烈的辯論。11月,9個團隊的士兵帽子上貼著《人民公約》和“給人民自由,給士兵權利”的標語,舉行武裝示威。在此情況下,克倫威爾決定進行鎮壓。11月11日,在全軍會議上,他以武力驅逐了與會的士兵鼓動員,強令解散全軍會議,其職能由軍官組成的軍事委員會取代。

內戰再起

革命陣營內部的分裂,給國王和保王黨人以可乘之機。1647年11月11日,查理一世從紐馬克特逃往南方的懷特島。他一面同長老派談判,一面又秘密同蘇格蘭人談判,並締結了秘約。同時,加緊煽動各地王黨叛亂,以挑起新的戰爭。
1648年2月,保王黨人在西南部發動叛亂,第2次內戰爆發。大敵當前,革命陣營各黨派重新謀求團結。克倫威爾答應戰勝王軍后實行《人民公約》,將查理一世交付法庭審判。革命陣營的團結保證了第2次內戰的勝利。
戰爭在威爾士、東部和北部3個地區進行。5月3日,克倫威爾親率議會軍精銳部隊5個團近7000人出征威爾士。議會軍迅速攻佔丹比、齊普斯托等地。至5月底,叛軍被迫退至港口城市彭布魯克,企圖負隅頑抗。克倫威爾對該城進行幾次強攻,但因城防工事堅固,均未得手。最後,議會軍調來重炮猛轟叛軍工事,終於於7月11日攻克彭布魯克,頑固的保王黨人、要塞司令波耶爾被迫投降。
與此同時,費爾法克斯率7個團向肯特郡進軍,6月1日在梅德斯通大敗叛軍。接著橫穿肯特郡,掃蕩叛軍各孤立據點。但戈林率領的叛軍約三四千人,企圖襲擊倫敦,但響應者寥寥無幾,被迫調頭北上埃塞克斯郡,與查爾斯。盧卡斯爵士指揮的叛軍會合,一起開往科爾徹斯特,但遭到費爾法克斯等人統率的議會軍的圍攻。直到8月底,東部各地的叛軍才被徹底擊敗。
正當議會軍分頭平息叛亂之時,強大的蘇格蘭軍隊對英國構成巨大威脅。蘇格蘭人在第1次內戰中曾是英國議會軍的盟友,但是,隨著英國革命的深入發展,蘇格蘭長老派右翼轉而支持查理一世。(見阿蓋爾公爵詞條下的阿蓋爾第八伯爵)1648年4月,蘇格蘭議會向英國議會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允許國王返回倫敦,解散獨立派和其他民主教派等。蘇格蘭人企圖乘議會軍被牽制在南威爾士和英格蘭東部之機,揮師南下,直奔倫敦,把查理一世重新扶上王位。但漢密爾頓指揮的蘇格蘭軍主力,多為新征入伍的士兵,訓練差,裝備缺,加之門羅指揮的另一支蘇格蘭軍未能及時與之會合,因此,蘇格蘭軍隊推進速度十分緩慢,克倫威爾因此贏得了時間。

內戰結束

克倫威爾攻佔了彭布魯克后,立即率五六千人的精銳部隊揮師北上,迎擊蘇格蘭軍。這是一次漫長而艱苦的行軍。行軍途中,大雨滂沱,士兵衣衫不整,靴襪磨破,但他們卻毫無怨言。他們深知,他們是為正義事業而戰,為反對專制王權而戰。他們冒雨前進,從廣漠荒涼的威爾士草原來到滿布礦坑的北部山區。7月27日,克倫威爾的先頭部隊與蘭伯特指揮的北部騎兵會合。8月5日,克倫威爾抵達諾丁漢,8日進入約克郡的道恩凱斯特,12日在里茲和約克城之間與蘭伯特會師,比預定時間提前了6天。兩軍會合后,議會軍總人數達到9000餘人。
與此同時,蘇格蘭軍隊則沿西部大道,經坎伯蘭、威斯特摩蘭和蘭開夏向南推進。由於部隊行動遲緩,2.4萬多人的兵力散布在裡布爾河谷,南北伸展約十五六英里。當時,克倫威爾的軍隊就在附近,而且正在準備發動進攻。但漢密爾頓公爵卻固執地認為克倫威爾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趕到這裡。8月16日,他把大本營遷到裡布爾河以北的普雷斯頓。
8月17日,克倫威爾首先向位於蘇格蘭軍左側的英國王軍蘭代爾部發起猛攻。蘭代爾率部依託有利地形進行頑抗,同時請求漢密爾頓增援。但漢密爾頓的援軍遲遲未到。經過4個小時的激戰,議會軍終於擊潰王軍。克倫威爾乘勝直撲蘇格蘭軍,當時蘇格蘭軍正在匆匆搶渡裡布爾河,多數人已經過河,只有漢密爾頓率兩團步兵、幾營騎兵在河右岸掩護。克倫威爾立即率兵將河右岸的敵軍擊潰,並渡河追擊。
次日晨,議會軍繼續追擊蘇格蘭軍。在距普雷斯頓15英里處的威根追上蘇格蘭軍,克倫威爾立即率部插入敵陣,將其後衛部隊切成數段,分而殲之。
議會軍連戰皆捷,士氣大振,19日又繼續窮追敵軍。蘇格蘭軍雖人數居多,但連戰皆敗,無心戀戰。漢密爾頓率部退至沃林頓附近時,企圖依託一條地形有利的山隘,突然殺個回馬槍。雙方進行了蘇格蘭軍入侵以來最激烈的戰鬥。結果,克倫威爾軍奪取了山隘,隨後又奪佔了沃林頓附近默西河上一座橋樑。蘇格蘭軍因退路被斷,陷入一片混亂,大部人馬投降。漢密爾頓率少數殘餘退往斯特拉福德郡。
克倫威爾把追殲漢密爾頓的任務交給蘭伯特,他本人則率部北上,跟蹤監視退往邊境的門羅指揮的另一支蘇格蘭軍。8月25日,漢密爾頓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被迫向蘭伯特投降。至此,第2次內戰以英國議會軍粉碎蘇格蘭軍和王軍的進攻而告結束。

結論

英國內戰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資產階級新貴族與封建專制王權之間的大搏鬥。通過戰爭,封建腐朽勢力受到沉重打擊,專制王權被推翻,新貴族和資產階級確立了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統治地位。第2次內戰結束后,根據議會的判決,查理一世於1649年1月30日被處死刑。同年2月,議會通過決議,廢除上院和王權。5月,英國宣布為共和國。至此,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發展到頂點。
英國內戰在英國軍事史上佔有突出地位,是英國近代正規陸軍創建之始。戰爭中創立的新模範軍是新型的資產階級軍隊,是英國歷史上第一支正規陸軍。新模範軍在許多方面具有近代正規軍的特色:軍費由國家預算撥款,保證了軍需物資的供應和官兵薪餉的支付;實行統一軍服,統一編製,統一紀律;由總司令對全軍實施統一的指揮,等等。議會頒布的強制募兵制是近代徵兵制的雛形,它保證了新模範軍有充足的兵源。
在戰爭中,議會軍在克倫威爾等人的指揮下,實行積極。進攻、力爭主動的戰略,依靠廣大民眾的支持,先後擊敗王軍和蘇格蘭入侵軍,保證了革命的勝利。需要指出的是,新貴族和資產階級雖然掌握革命的領導權、在英國內戰中起到了領導作用,但廣大自耕農和城市平民則是革命的主力軍。他們不僅是新模範軍的基礎,而且還以組織民兵、自發的武裝等形式給議會軍以巨大的支援。
英國內戰中湧現出的傑出將領克倫威爾等人在騎兵戰術的運用上頗有創新,主要表現於兩方面:一方面是以騎兵實施長途奔襲。第2次英國內戰中,蘇格蘭軍利用英國議會軍被牽制在南威爾士和英格蘭東部之機,企圖揮師南下,直取倫敦。當時,議會軍處境極為不利。克倫威爾在攻佔彭布魯克后,率精銳騎兵從南威爾士直奔英國北部,經過近1個月的長途行軍,突然出現於蘇格蘭軍的翼側,迫其陷入被動。另一方面是騎兵橫隊戰術的創新。騎兵橫隊戰術是三十年戰爭期間由瑞典人創造的。其主要特點是,將騎兵列成三四排的橫隊,對敵軍翼側實施快速迂迴,以一次猛烈的突擊擊潰敵軍。這一戰術曾經在三十年戰爭中被廣泛運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其缺陷是一次衝鋒結束后,勝利者就四散追擊或奔向敵方營地去擄取物資和輜重。騎兵在一次衝鋒勝利后就難以重新聚攏,形不成新的突擊拳頭。而克倫威爾的騎兵經過嚴格的訓練,雖然也採用橫隊戰術,但他們所依靠的是優勢的力量而不僅僅是一次)中擊。他們在訓練中學會了聽令止步、旋轉、成一個集團或幾個小隊作戰,成為靈活而又堅強的戰鬥群體。在戰鬥中,他們快速而又有條不紊地向敵衝擊,勝利后能重新集結起來,向敵步兵或另一側敵騎兵實施側後攻擊。在馬斯頓草原之戰和納斯比之戰中,克倫威爾的騎兵戰術與魯珀特親王的騎兵戰術形成鮮明的對照。
總之,議會軍之所以能戰勝王軍和蘇格蘭入侵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議會軍一方進行的是正義戰爭,力量對比上佔優勢等客觀原因之外,議會決定創建正規軍和克倫威爾等將領採取正確的戰略戰術等主觀因素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王朝復辟


王朝復辟
1658年9月克倫威爾去世。此後,在高級軍官和議會之間展開爭奪權力的鬥爭,國內政局動蕩。駐紮在蘇格蘭的蒙克將軍率軍回到倫敦,並與亡命法國的查理·斯圖亞特達成復辟協議。1660年4月4日查理-{發}-表《布雷達宣言》 ,表示宣言發布后40天之內向國王表示效忠的一切革命參加者,可予寬大赦免。1660年5月查理回到倫敦登位,即查理二世,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1685年查理二世死後,其弟詹姆斯繼位,即詹姆斯二世。
1688年,輝格黨和托利黨發動光榮革命,廢黜詹姆斯二世,迎接其女兒瑪麗和女婿荷蘭執政威廉到英國來,尊為英國女王及國王,即瑪麗二世和威廉三世,並確立了君主立憲君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