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八景

國家AAAA級景區

山東萊蕪是著名旅遊景區,人們把當地的人文和自然風概括為“萊蕪八景”,如龍潭星現汶水西流、宮山夕照、仙人遺跡等。

建設背景


萊蕪風光
萊蕪風光
萊蕪山水秀,風光秀美,自然旅遊資源有山、水、林、洞、峽、潭、瀑、泉等,種類齊全,品味較高,極具開發潛力。到目前,全市有20多處旅遊資源正在開發建設之中,已建成齊魯大峽谷旅遊區(包括房干生態旅遊區、天上人家王石門旅遊區、黑龍潭景區、獨路林海草原遊覽區)、雪野省級風景名勝區、棋山、華山省級森林公園和萊蕪戰役紀念館等二十處景區景點。其中房干生態旅遊區和萊蕪戰役紀念館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主要景觀


龍潭星現

萊蕪八景
萊蕪八景
位於萊城西北80華里處,有座照壁山。這裡山巒起伏,群峰聳立,峭壁如刀斧劈,直立百丈。山腰有龍王祠遺址,祠下是“臨絕澗漳”。流水彙集龍潭,清澈如鏡。山光樹影搖曳水中,似九龍嬉水,神奇幽興。龍潭邊,照壁下,樹散涼氣,草生冷風,石壁高聳,光線幽暗,不見天日。坐崖下,仰望蒼穹,即使赤日行空,天氣晴和,繁星亦清晰可見,故稱這一大奇觀。“龍潭星現”即由此而得名。

汶水西流

悠悠汶河,發源於源山,由東、北兩大支流彙集而成。她滔滔東來,滾滾西去,縱貫萊蕪,流向泰安,再與東平湖微山湖合為一股,蜿蜒數百里,最後入黃。
正是這條歷史上有名的汶河,孕育了兩岸迷人的景緻醇厚的風情和燦爛的文化,她是一部讀不完的史詩,一幛閱不盡的畫廊。
汶河美景,隨著四季的變化而各呈其姿。春天,河內清流涓涓,兩岸草木崢嶸,宛若輕紗飄動;夏天,雨多水漲,波濤洶湧,恰似野馬馳騁;秋天,兩岸細沙軟軟,中流微波瀲灧,她象薄絹弄影;冬天,堤外麥苗碧綠,河內水面冰封,彷彿銀練鋪陳。她有春的溫柔,夏的奔放,秋的豐腴,冬的穩重,色彩絢麗,嬌艷可愛。
自古“黃河西來”,“在江東去”,九州江河均東流入海。然而汶河卻以其大無畏的開拓精神和自尊、自愛、自強、自立的個性,獨闢蹊徑,滔滔西去堪稱一大奇觀。

宮山夕照

宮山
宮山
宮山,原名新甫山,盤踞於新泰、萊蕪之間,因其主峰犁鏵尖為諸峰環抱,狀似盛開的蓮花,故又名蓮花山。因漢武帝曾來此求仙,在山上修建行宮,故名“宮山”。又稱“小泰山”。巍巍宮山,氣勢磅大。若佇立峰巔,極目遠眺,只見群山起伏,層巒迭翠。山下是毯杖壑,西面是水寨溪與五雲洞,北面是深不可測的千人洞,美景奇觀,盡收眼底。群峰峻岭之中,有一古剎“騰雲寺”,這裡有石獅、石碑、石塔,廟堂殿閣,錯落有致,加之松柏蔥翠古木參天,山巒互抱,雲水相接,好不壯觀。夏秋時節,每逢雨過天晴,萬物新洗。夕陽西下,彩溢霞飛。此時遊人在山頂漫步東行,可偶見奇景:曠野中,出現一五顏六色的光環,徑達五六米,環內重巒疊嶂,樓台亭閣,歷歷在目,遊人影像,同映其中。此景宛若海市蜃樓,轉瞬即逝。使有幸觀賞者如醉如痴,似神若仙,讚嘆不已。遙想漢武當年,若有眼福領略此景,即使未有採到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也不至於掃興而歸吧?

仙人遺跡

出萊蕪發電廠南門,沿路南行二百米,路西有條綠樹掩映流水潺潺的溪溪谷底青石如鋪,石面平闊。站在路上即可看見古樸遵勁、超凡脫俗的“仙溪”兩個大字。自此再沿谷而上,神奇的仙人足跡與仙女拖帶劃出的石上隙痕便次第入目。這是便是為世人傳頌的“風嶷仙蹤”。
離此不的遠的鳳凰峰之陽有一石洞,名曰朝陽洞。洞內幽暗崎崛,深奧莫測;洞外景色秀麗,花香鳥囀。明進士閩人陳甘雨題寫的“東魯名洞”,歷歷在目。此處石碑記載:“安期生曾修鍊於此”。《嘉靖萊蕪縣誌》也載有:“安期真人,秦人也。隱居是邑,住鳳凰峰下修鍊,遂以得仙”。
傳說,修鍊於朝陽洞中的安期生,當時正值青春年少,常遵師傅之命去山下溪谷汲水。有一天黃昏,安期生忽見一年輕美貌女子坐於岩石之上,兩人不免言來語去,眉目傳情。自此,安期生每次汲水總遇見那女子。久而久之,竟也做起塵世間男女桃色之事來了。一次,師傅見他汲水 長時不歸,下山尋看,恰巧遇上,氣怒難遏,猛跺一腳回山而去這一腳竟入石寸許,留下了千載難泯的“仙人一足”。那女子吃了一驚后,慌忙拖帶逃走,一束柔絲腰帶竟也在堅硬的石面上劃出一道深深的印痕。
如今,仙人已去,遺跡尚存。這個把現實與神話結合得天衣無縫的故事,將隨著時間的流逝,永遠在人們當中流傳。

二洞雲連

二洞,一為伏龍洞,又名狂狐洞,位於城北兩華里處的礦山中,洞中朝北,直入南去,深不可測。一為朝陽洞,因洞內常有白色蝙蝠朝南,洞內凸凹不平,蜿蜒崎嶇。洞前約有百米平台,並護以短垣。
站在此處,極目遠眺,四周重巒疊嶂,佳木蔥蘢令人心曠神怡。每逢陰雨之季,伏龍、朝陽二洞同時生雲,南雲飄飄北去,北雲悠悠南來。兩雲空中相接,陰陽相吸,合為一體,即降甘霖,堪稱一大奇觀。

蒼峽雷鳴

蒼龍峽位於高庄鎮的塔子村西,峽岸怪石嶙峋,山石斷崖對峙。上有拱橋飛架,如長虹凌空;兩邊峭岩如劈,似高牆矗立。峽東原有元代建的七級寶塔,西面有明代修的望峽樓閣。明朝亓詩教曾在這裡築亭台建園林,清朝張道一也在此修“樂飢齋”。兩壁懸崖上有歷代達宮名人的摩岩石刻,如“醉石”“待月”、“雲窩”、“桃林”等。有的氣韻濃洌,章法多變;有的剛柔相濟,變幻無窮;還有的於端莊穩健之中透出飄逸清麗之氣,不失為萊蕪石刻中的珍品佳作。
每逢雨季,大雨傾盆,瀑流直瀉,似白龍驟下,直衝峽底。瀑落之處潭深數米,水渦急旋,浪花飛濺。整個峽內煙波蕩蕩,巨浪滔滔。那飛瀉的瀑布聲,若龍聲虎威,似驚雷遠震,可聞數里。峽西岸有一天然石洞,可容數千人。峽內怪石嶙峋,如人似獸,千姿百態。特別是東崖石縫中兀起的一大溶碉,形若蒼龍,每當天晴,斜陽東照,石龍倒映水中。待到波隨風起,影隨波興,但見鱗光耀眼,宛如龍動。縱觀蒼峽,橋顯奇高,瀑有奇形,石呈奇狀,濤發奇聲,這真是大自然的傑作,令人嘆為觀止。

礦山呈瑞

礦山,位於萊城西北二華里處,海拔近700米。山雖不高,但其丰姿秀色獨特。山上松柏蒼翠,怪石嶙峋。山陰有伏龍洞,深不可測。山頂有清代博學文人張道一的書館,他曾培養出眾多金榜題名的弟子,真可謂“桃李滿園萬紫千紅景色好,英才薈萃文韜武略棟樑多”。
相傳,這裡由於地理條件的原因,春夏之際,陽光經過不同密度的氣層,發生明顯折射,常把地面景物顯現空中,出現奇異幻景。此景被認為是吉祥之兆。據說,每逢開科大比之年,山中便呈現此景,是年當地應考者輒多捷報,故曰“礦山呈瑞”。這一傳說雖無處考證,但足見自古以來,萊蕪就以“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而聞名於世。

棋山柯爛

棋山,坐落在萊沂邊境。南望峰巒起伏,宛若卧牛,山陰絕壁懸,如萬馬奔騰;西面,汶水倒流,似銀蛇折行。
棋山有兩峰,慣稱“南大頂”、“北大頂”。“南大頂”上有“望海石”。立其上望旭日東升,可見遠處銀光似波,據說這是望到了東海。望海石西面的懸崖處有一石洞,這就是民間傳說的“雪蓑洞”。據說明代游士雪蓑沲鑒棋山時曾居於此洞,故而得名。棋山北大頂,是棋山的額頭,現今山頂存有民國初年當地百姓為御防土匪而築的山寨遺跡。
兩峰之間為“棋子亞”。在棋子亞北面峰岩上,有一塊橢賀型砂石,酷似棋子。更有的趣的是棋子石下有巨石一塊,平展的石面上石縫縱橫成格,形成一幅偌朋的棋盤。正是這天然棋盤引出“棋山柯爛”一段動人的故事來。據說在很早以前,山腳下的棋山觀村有一人上山打柴,來到棋子亞,見有兩位老者下棋。出於好奇,他便不聲不響地站在一老者背後觀看。因口渴,他隨手端起老者的一碗水喝了一口。誰知,喝后頓覺眼前忽明忽暗,似有白晝黑夜、春夏秋冬來去匆匆之感。等兩位老者弈罷離去,他才想起砍柴之事,然而回頭一看,斧柄已爛。回到村裡,竟無一人認得他,原來人間已過百年。所以舊志詩云:
流水行去世代殊,石棋山上有樵夫。
至今傳說樵柯爛,不識當年柯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