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州皮影
灤州皮影
灤州皮影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起源於河北灤州,故名,始稱灤州皮影或樂亭皮影及冀東皮影,又稱灤州影戲,因位於河北省唐山市,又名河北皮影、唐山皮影,是中國皮影戲三大流派(陝西皮影、潮州皮影、北方皮影)中北方皮影的代表之一。
流行於河北東北部唐山市為中心的地區,包括昌黎、灤縣、樂亭等縣,輻射到河北周邊地區和東北三省。當地有謎語“遠看燈火照,近看像個廟,裡頭人馬喊,外邊哈哈笑”。
灤州影戲始以灤河為界,河東皮影稱東路影;河西則為西路影。影人以驢皮製成,故又名驢皮影。演出時,影人前有大幅素紙幕,影人後有燈光,演者立於幕後,持影人於紙幕舞動,配以唱詞與音樂。劇目豐富,唱腔綜合高腔﹑京劇及灤州一帶的曲藝而有所變化,對於評劇的形成與發展有一定影響。
據記載,明中葉以前,灤州皮影戲還是一種傳統大影,影人尺碼較大,牛羊皮刻制,色澤晦暗,樂器簡單,唱腔單調。
灤州皮影
灤州影戲
《雙失婚》寫的是宋代馬元佑造反,鎮國王高君寶下南唐平定內亂的故事。
《金石緣》以李紹基為唐朝鎮守“慶陽”為主線,重點描述了李化龍與敖姿伶這一對冤家終結秦晉之好的情節。
《五峰會》全本由“乾天劍”、“保龍山”、“平西冊”三集組成,描寫的是宋代故事。其故事內容雖大多為虛構,但其情節表演非常動人,所以一直以保留節目流傳了下來。
灤州皮影
灤州東路影的伴奏樂器以一把南弦子為主,在唱腔上正式使用“宮”、“商”、“徵”、“角”、“羽”的調式,其節奏的板式有兩種:一為〔二六板〕,二為〔快板〕。演唱時,按行當角色分成大嗓小嗓兩種,演唱的方法系用“假聲”或“捏嗓”(用手指壓迫脖子來擠壓“聲帶”發聲)。在一無較好的劇場,二無科學的擴音設備,三要女旦男配,這種“捏嗓”演唱卻能在村野山鄉的戲台上,使其聲音傳得很遠。前些年我在唐山聽完了《白蛇傳》中白蛇演唱后,令我驚訝的是一位七十多歲的瘦小老前輩竟會發出嬌滴滴的少女聲音來。
灤州皮影
灤州皮影戲班一般由七至九人組成,所以又有“七忙、八閑、九消停之說”,這些固有的行規至今沿用,“貼、打、拿、拉、唱”各個行當的分工依然不變,男演員唱“小”還採用“掐嗓”唱法。這些都形成原汁原味兒灤州皮影的獨特之處。
灤州皮影在長期演唱過程中,唱詞形成嚴謹而又富於多變的格律:諸如七字句、十字錦、五字賦、三趕七、大金邊、小金邊等相當成熟的模式。不同的唱詞結構,產生不同的旋律和效果,適應塑造各異的人物角色。
灤州皮影兼融音樂、繪畫、剪紙、雕刻、戲曲於一身,歷經數百年的發展演變,已相當完美。灤州皮影造型也具有強烈的裝飾色彩和欣賞價值。
灤州皮影將我國皮影文化帶到了歷史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