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浦大橋

楊浦大橋

楊浦大橋(Yangpu Bridge)是中國上海市境內連接楊浦區與浦東區的過江通道,位於黃浦江水道之上,為上海內環高速架路組成部分之一。

楊浦大橋始建於1991年5月1日;於1993年9月15日竣工;於1993年10月23日通車運營。

楊浦大橋北起上海內環高架路,上跨黃浦江水道,南至張江立交;線路全長8354米、主橋全長1172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城市快速路,設計速度60千米/小時;總造價為13.3億人民幣。

建設歷程


楊浦大橋倒Y形塔柱
楊浦大橋倒Y形塔柱
1990年9月20日,原中國國家計劃委員會批複道:“為在‘八五’期間形成浦東開發的起步條件,解決浦東、浦西間的越江交通問題,同意建設楊浦大橋。”
1991年5月1日,楊浦大橋動工建設。
1993年4月8日,楊浦大橋合龍;同年9月15日,楊浦大橋建設工程竣工;同年10月23日,楊浦大橋通車運營。
2014年5月31日,楊浦大橋ETC客服網點開通營業。
2017年8月9日,楊浦大橋進行橋樑維護修復工程。
2018年9月,為迎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楊浦大橋進行塗裝工程,新建景觀照明系統。

橋樑位置


楊浦大橋遠景
楊浦大橋遠景
楊浦大橋位於中國上海市蘇州河以北的寧國路地區,全路段為上海內環高速架路;北起上海內環高架路,上跨黃浦江水道,南至張江立交,離蘇州河口5.3千米,離吳淞口20.5千米,西距上游南浦大橋11千米;其中,楊浦大橋浦西段引橋沿寧國路、黃興路走向,跨楊樹浦路、杭州路、瀋陽路、平涼路、河間路、長陽路等路口后在周家嘴與內環線高架到銜接;浦東段引橋沿內環線走向,跨越浦東大道、棲山路、博山路、張揚路后,經羅山路立交與楊高路銜接。

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 整體布局
暴風雨前的楊浦大橋
暴風雨前的楊浦大橋
楊浦大橋分別由水上主橋、陸地浦東、浦西引橋、倒Y形橋塔、及其各立交匝道組成,主橋路段呈西北至東南方向布置。
• 設計理念
楊浦大橋日出
楊浦大橋日出
楊浦大橋在主塔設計上,以A型構圖,直線與直線交接除用弧度過度;主塔柱頂部為一個直徑10餘米的半圓形缺口,塔頂處理成傾斜狀,輪廓明顯,造型簡練,似一隻扶搖直上的展翅魷鵬,搏擊長空,意喻著浦東與浦西遙相呼應,體現了改革開放后的上海以嶄新的姿態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同時,楊浦大橋主橋又猶如一道橫跨黃浦江的彩虹,主塔似一把利劍直刺蒼穹,塔面兩側的鋼索以扇形鋪展而開,如巨型琴弦,彈奏巨龍騰飛的奏鳴曲。
• 設計特點
楊浦大橋之景
楊浦大橋之景
楊浦大橋為一跨過江的雙塔雙索麵斜拉橋,採用鋼樑與鋼筋混凝土預製板相結合的疊合梁結構,塔型為倒Y“鑽石”形,浦東、浦西橋塔兩側以鋼索懸掛連接主梁,索麵成空間扇形布置;引橋為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梁和鋼筋混凝土墩台結構。

設計參數

楊浦大橋圖
楊浦大橋圖
楊浦大橋線路面積10萬平方米,全長8354米,主橋長1172米,跨徑組合為:40(浦西過渡孔)+99+144+602+144+99+44(浦東過渡孔)米,橋址江面斜寬551米,主跨跨徑602米,總寬35.5米,設6車道,兩側各設寬2米人行道,主橋塔高208米,主塔鋼管樁群樁基礎直徑為0.9米,深度53米,浦東、浦西橋塔兩側各設鋼索32對,共計256根,最長330米,重3噸;引橋全長6482米,其中浦西引橋長3103米,浦西引橋長3379米;全橋鋼結構總重量約12600噸,橋面縱坡:主橋≤3.5 %, 引橋上坡≤4 %, 下坡鎮≤3.5 %;大橋主路段為雙向六車道城市快速路,採用一級公路標準。
技術標準
道路等級城市快速路
設計速度主橋60千米/小時;引橋40千米/小時
荷載標準公路-Ⅰ級(汽車—超20級、掛車—120)
通航凈空凈寬423米,凈高48+2米(富裕高度)
通航水位4.3米
通航等級國家內I級(50000噸)
防震等級採用7度設防措施

設備設施


• 監控設備
截至2013年3月,楊浦大橋全路段設有電子警察等交通監控設備。
• 照明設施
楊浦大橋每隔一定距離設置長桿路燈
楊浦大橋每隔一定距離設置長桿路燈
截至2018年7月,為迎接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楊浦大橋已於8月底完成景觀燈具安裝,9月份進行燈光調試;工程全部完成後,楊浦大橋擁有平時、節假日、深夜等不同模式的景觀燈光,在夜間展示其矯健挺拔的身姿。
• 觀光設施
楊浦大橋設置觀光電梯,遊客可以從地面搭乘該電梯到達主橋面,在行車道兩側的觀光人行道上觀賞浦江兩岸風光。

運營情況


票價票制

楊浦大橋取消過江收費
楊浦大橋取消過江收費
2000年2月,上海市政協提交了《收過江費的負面效應及解決矛盾的若干建議》的提案;同年5月,上海市政府宣布取消過江隧道和大橋的收費,楊浦大橋包括其中。

通行事項

截至2007年,楊浦大橋限重55噸,限寬3米,限高4.8米,限長20米。
截至2016年6月,楊浦大橋重高限重55噸。

建設成果


技術難題

與楊浦大橋道路銜接的路段
與楊浦大橋道路銜接的路段
楊浦大橋與南浦大橋在上塔柱上有一個最大的區別,南浦大橋採用鋼樑使塔柱二邊斜拉索力對稱平衡,而楊浦大橋拉索數量大,受高度的限制,拉索錨固不能採用鋼樑,要塔柱結構本身平衡,由於斜拉索張力極大,上塔柱混凝土壁要承受巨大拉應力,所以必須採用預應力。為了使預應力能二側平衡,設計最初採用小圓弧彎筋,通過實物定尺模試驗,改進為基本上直筋布置,另外通過定尺試驗得到工藝參數,並研究成套的精確斷料整齊編索、專用錨板及埋管后穿索張拉等工藝,使斜拉索錨固區預應力施工大道預期要求,闖過了楊浦大橋設計施工的一大難題。

榮譽表彰

楊浦大橋夜景
楊浦大橋夜景
2004年4月,楊浦大橋在第16屆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年會上入選首屆《中國十佳橋樑》,名列中國國內斜拉橋首位。

科研成果

技術(項目)名稱所獲獎項
楊浦大橋1999年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楊浦大橋建設工程2009年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

文化特色


• 旅遊景點
黃昏下的楊浦大橋
黃昏下的楊浦大橋
2019年3月,上海浦江“快游線”開通試運營,楊浦大橋歸屬“浦江“精華游”範圍內。

價值意義


如果說南浦大橋的建成通車,實現了黃浦江上海市區段上“零”的突破,那麼楊浦大橋的建成則使中國的斜拉橋設計建造能力一舉領先於國際橋樑界,奠定了中國在國際橋樑界的地位。(《解放日報》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