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何為
法律何為
內容介紹本書主要內容包括:轉型時期的法律與社會公正、鄉土社會中的法律與秩序、法治:社會轉型時期的制度建構——對中國法律現代化運動的一個內在觀察等。出版學術論著、譯著多部,其中代表作包括《法辨》、《法意與人情》、《法律的文化解釋》、《清代習慣法:社會與國家》、《書齋與社會之間》、《在邊緣處思考》等。作品目錄自序轉型時期的法律與社會公正鄉土社會中的法律與秩序法治:社會轉型時期的制度建構——對中國法律現代化運動的一個內在觀察“民間”,“民間社會”和Civil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轉型時期的法律與社會公正、鄉土社會中的法律與秩序、法治:社會轉型時期的制度建構——對中國法律現代化運動的一個內在觀察等。
梁治平(1959年-):中國著名法學家,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法律與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政法大學兼職教授。學術興趣主要在法哲學、法律史、比較法律文化等方面。倡導跨學科研究,注重方法論,置法律現象於更廣闊的歷史、社會和文化背景中來理解,致力於開拓新的研究空間和話語空間;既關注社會問題,又不放棄學術立場,竭力倡行、張揚和實踐理性原則,力圖促成全社會理性精神的健康成長;堅持思想自由與學術獨立,並視之為保持知識分子獨立人格的基本原則。曾在《讀書》、《中國社會科學》、《瞭望》、《東方》、《中國文化》、《中國社會科學季刊》《中國書評》、《學術思想評論》、《南方周末》等書刊雜誌發表學術論文及文章多篇。出版學術論著、譯著多部,其中代表作包括《法辨》、《法意與人情》、《法律的文化解釋》、《清代習慣法:社會與國家》、《書齋與社會之間》、《在邊緣處思考》等。
自序
轉型時期的法律與社會公正
鄉土社會中的法律與秩序
法治:社會轉型時期的制度建構
——對中國法律現代化運動的一個內在觀察
“民間”,“民間社會”和Civil Society
——Civil Society概念再檢討
申冤與維權
——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建構法治秩序
被收容者之死
——當代中國身份政治的困境與出路
名譽權與言論自由:宣科案中的是非與輕重
立法何為?
——對《勞動合同法》的幾點觀察
在中國,法律是什麼?
關於“進步”觀念的幾點思考
規範化與本土化:當代中國社會科學發展面臨的雙重挑戰
法治進程中的知識轉變
“一國兩制”與中國的憲政制度建設
誰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特色的法治:是什麼,為什麼,以及如何可能?
再續傳統,重拾法的公共性
——以中國當代公益法運動的興起為例
走出“名義法治”的困境
答法學院同學20問
大學、學人與學科
——對“外國法制史”學科發展的幾點思考
整體法學與具有規範和證成意義的歷史
——《法律與宗教》增訂版譯者前言
《法治十年觀察》自序
學術簡述(代跋)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