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旗制度

盟旗制度

盟旗制度是清朝為分化蒙古族,控制其上層貴族而實行的政治制度。天命九年(1624)后金統治者對歸附的蒙古部眾,按八旗組織原則在其原有社會制度基礎上編製旗分,后復以此辦法陸續安置歸附的蒙古諸部。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爾扈特部蒙古返歸中國后,全蒙古部眾悉數被納入盟旗體制。此制自初置至完備,歷時一百四十多年。

盟(蒙語:аймаг)為旗的會盟組織,合數旗而成。每盟設盟長一人、副盟長一人,原由盟內各旗札薩克在會盟時推舉,后改由理藩院就盟內各旗札薩克中籤請皇帝派人兼攝。喀爾喀蒙古各盟是在部的基礎上建立的,所以部長又是盟長。

盟並非一級行政機構,盟長的主要任務是充當三年一次的會盟召集人,履行比丁、練兵、清查錢穀、審理重大刑名案件等職責,但無發兵權,不能直接干涉各旗內部事務,也無權向各旗發布命令,只是對盟內各旗札薩克實行監督,有責任隨時告發札薩克的不法或叛逆行為。厄魯特蒙古各盟則不設盟長,其盟務由該管地區將軍或辦事大臣直接掌管。

旗(蒙語:хошуу)是清廷設在蒙古地區的行政、軍事單位,也是清朝皇帝賜給旗內各級封建主的世襲領地。旗是經過編織佐領,安置屬民,分給牧地,劃定旗界,任命札薩克形成的。任命札薩克時,不但要考慮在部內的影響及地位,而且還要考慮對清廷是否忠順有功。

發展歷程


淵源

清代盟旗制度的淵源,是蒙古族原有的鄂托克、艾馬克社會組織,“楚固拉干”的集會,以及努爾哈赤時期創建的滿洲八旗制度
土謝圖汗旗境內的光顯寺
土謝圖汗旗境內的光顯寺
明清之際,我國蒙古族正經歷著封建領主制發展階段。蒙古族居住地區形成的各部,實際上就是大小不一、規模不等的各個封建領主集團。每個封建領主都擁有一定的領地和“阿寅勒”(牧戶)。
大領地叫做“兀魯思”,由大的部落集團構成,並以該集團中強大部落名稱為該兀魯思名稱。兀魯思可以分成若干互相聯合的、大的阿寅勒群,這些阿寅勒群在一塊共同的土地上游牧,由這塊土地的世襲領主做首領,該首領隸屬於兀魯思領主,人們稱這種阿寅勒聯合體為“鄂托克”。
所以,鄂托克是一塊小領地上的地緣結合體,是明清之際我國蒙古族社會中的基層組織,所有蒙古人都必須加入。在鄂托克中,一家一戶的阿寅勒是基本的經濟單位,他們要提供賦稅和兵役。鄂托克又是一個軍事組織單位,由鄂托克成員中的壯丁組成的武裝集團叫“和碩”。每一個鄂托克根據人口多少,提供人數不等的和碩隊伍。
兀魯思除了分成若干鄂托克外,還可以分成若干“艾馬克”。愛馬克是游牧於同一地區的同族“阿寅勒”(牧民)集團,是部落的分支,是近親家族的結合。愛馬克也必須要有共同的牧地,否則某一集團就不能稱為愛馬克。愛馬克和鄂托克的主要區別是:愛馬克不僅以地緣關係為基礎,而且必須屬於同一的親族集團。
鄂托克則只以地緣關係為基礎,阿寅勒之間不一定存在著親族關係。愛馬克本身的大小,彼此之間可以相差十分懸殊。有時,一個愛馬克就是一個鄂托克,甚至是一個兀魯思;有時,幾個愛馬克才構成一個鄂托克。由於鄂托克經常以處於支配地位的愛馬克命名,所以,在實際中,愛馬克和鄂托克兩詞常常互相代用。
明清之際我國蒙古族社會中,在大小封建主之間,還存在一種集會叫“楚固拉干”。這種集會不是一種常設機構,集會地點、參加人員也都不固定,而是由參加集會的封建領主根據彼此間的關係事先商定。集會規模的大小也不盡相同,有時在一個兀魯思內部進行,有時在幾個兀魯思之間召開。
楚固拉干盟會解決的主要問題,或是調解彼此間的關係,或是商討重要的行政、立法事項,或是建立軍事和貿易方面的盟約。蒙古族社會中鄂托克、愛馬克和楚固拉乾的存在,為清朝在蒙古地區建立盟旗制度奠定了基礎。

建立

被蒙古尊為“博格達徹辰汗”的皇太極
被蒙古尊為“博格達徹辰汗”的皇太極
1636年,后金改元為清,是蒙古各部從后金的盟友變為清朝的屬臣的開始。林丹汗的覆滅,表明蒙古社會政治核心的崩潰,清朝的迫切任務是迅速填補這個空白,代之以自己的制度和秩序,把蒙古的力量重新組織起來。清朝在蒙古的制度建設方面必須要考慮三個因素:
其一是必須建立社會秩序,建立行政區劃和各級行政管理組織;
其二是制度的建設必須與蒙古社會傳統保持一定的延續性,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其三是蒙古地方組織只能屬於中央,而不能產生與中央相抗衡的新的政治核心的基礎,因而在制度設計上要採取必要的分割和羈縻措施。於是就有了盟旗制度在蒙古的實施。相伴以軍事征服、政治瓦解、文化籠絡和精神麻痹等政策與盟旗制度有機地結合起來。
旗分兩類:
①清中央委派大臣、都統、將軍直接節制的總管旗,統稱內屬蒙古,共61旗。
②清中央理藩院監督的札薩克旗,統稱外藩蒙古,共201旗。札薩克旗又有內、外之分。

廢除

盟旗制度使蒙古族人民不能越旗游牧、耕種及往來、婚嫁。內、外札薩克之間,特別是蒙、漢人民之間的接觸更在禁止之列。此制除在明代封建主長期內訌之後,對穩定蒙古社會秩序起過一定作用外,基本上妨礙了蒙古族的進步和發展。1949年後,盟旗制度已徹底廢除,僅保留盟旗稱謂。盟相當於專區,旗相當於縣。

盟旗劃分


各盟劃分

多倫會盟遺址
多倫會盟遺址
盟是由蒙古的會盟演變而來的,明代蒙古就有會盟的傳統,凡遇重大事情,都要採取若干部落或兀魯斯會盟協商的辦法解決。崇德年間,清廷設旗編佐后,為了協調各旗之間的關係,便設立了盟,它是通過若干個旗定期舉行會盟來實現的,一般是三年一次,時間多為當年的六、七月份。會盟的主要任務是:“簡稽軍實,巡閱邊防,清理刑台,編審丁冊”每屆會盟時,由各部、旗札薩克王公率領本旗所的貴族兵丁攜帶軍器、馬匹參加,不得遲誤,否則受到嚴厲處罰。會盟時,清廷要派欽差主持特定的儀式。
各盟設盟長一名,雍正六年開始設立副盟長一名,盟長與副盟長的人員從各旗的任職的札薩克和閑散的王公、貝勒中選拔,由理藩院呈遞皇帝報批,任命盟長后要頒發給印信,任期為終身制,但不得世襲,另外,還設有幫辦盟務的一到二個人,協同盟長和副盟長管理盟務。

旗的劃分

旗的劃分大致以過去的封建領地鄂托克(otok,地域集團)、艾馬克(aimak,血緣集團)等為基礎,儘可能予以分割,劃一部為多旗,只有少數部得就原部編為一旗。由於統治上的考慮和歷史、地理的原因,旗分兩類:
清中央委派大臣、都統、將軍直接節制的總管旗,統稱“內屬蒙古”,察哈爾、歸化城土默特、新巴爾虎、陳巴爾虎以及分散於熱河、新疆境內的蒙古諸旗屬之,共六十一旗。
清中央理藩院監督的札薩克(jasak)旗,統稱“外藩蒙古”。漠南蒙古(又稱內蒙古)六盟二十四部五十一旗、漠北蒙古(又稱外蒙古或喀爾喀蒙古)四盟四部八十六旗、漠西蒙古(含西套蒙古)八盟四部六十四旗屬之,共十八盟、三十二部、二百零一旗。札薩克旗又有“內札薩克”、“外札薩克”之分,漠南蒙古諸札薩克旗屬“內札薩克”,漠北、漠西蒙古諸札薩克旗屬“外札薩克”。其區分同樣出於統治上的考慮,兩者的職權、體制也因之略有差異。

領導制度


設官

外藩蒙古
• 札薩克
賽音諾顏部大札薩克策棱
賽音諾顏部大札薩克策棱
札薩克的職責是按照清廷所賦予的許可權,負責處理旗內行政、司法、賦稅、徭役、軍事、貿易以及官吏的任免等事務。札薩克下面還設一些官職,輔佐札薩克處理事務。
除札薩克外,還有總管旗和喇嘛旗,總管旗是清廷的直轄領地,不設札薩克,不實行會盟,由清廷委派總管進行管理,總管旗設總管、副總管、參領、副參領、佐領、驍騎校、護軍校、親軍校等官。總管旗的土地除指定游牧外,還用於駐軍、屯田、成年男子要承擔勞役、兵役、充當牧丁。
喇嘛旗是建立在大寺廟領地上的特殊旗,蒙古地區的喇嘛旗有:哲卜尊丹巴呼圖克圖旗、額爾德尼班第達呼圖克圖旗、扎牙班第達呼圖克圖旗。蘇青珠呼圖克圖諾們罕旗、那魯班禪呼圖克圖旗、青海察漢諾們罕旗、錫圖庫倫札薩克旗。喇嘛旗的政治地位與札薩克旗相同,它們互相之間不能幹預對方的旗務。喇嘛旗屬下的徒眾和平民對本旗的上層喇嘛有勞役和賦稅的義務,但免除了對外所負的兵役、徭役和賦稅。
• 協理台吉
協理台吉,協助札薩克處理旗務,札薩克因故缺席時,協理台吉可以代行其職,協理台吉由札薩克從旗內王公台吉中選拔,經盟長呈報理藩院,由皇帝任命,實行終身制但不得世襲。每旗協理二人或四人不等。
• 管理章京
管理章京:協助協理台吉管理旗務,其職權僅次於協理台吉,它無權代理札薩克,管理章京從旗內閑散台吉中選拔,經盟長斟酌任命,無需經皇上批准,管理章京只設一人。
• 梅倫章京
梅倫章京(副章京):管理本旗的行政和軍事事務,受協理台吉和管理章京的監督,副章京的任命,由札薩克王公決定,不需經過盟長批准,一般不是十個佐領(蘇木)的旗,只設章京一人,十個佐領以上的旗設二、三人。
• 參領
參領:是旗屬下軍事單位的軍事長官,協同軍事梅倫分管本旗軍事事務。它由札薩克王公、台吉從閑散台吉中選拔任命,每五佐領或六佐領設一參領(扎蘭)。
• 佐領(蘇木章京)
佐領(蘇木章京):管理本蘇木的司法、賦稅徵收、服役、編製兵員等事務,從閑散台吉中選拔任命。佐以下分戶,每十戶設“什長”一人。
內屬蒙古
察哈爾都統衙門
察哈爾都統衙門
內屬蒙古不設盟,各旗直接隸屬於將軍、都統或駐札大臣。各旗長官為總管,綜理一旗事務,由地方官員奏請朝廷補放。有些部落,如阿爾泰烏梁海,部分旗的總管由副都統、散秩大臣兼任。旗長為副都統者,稱“副都統旗”;為散秩大臣者,稱“散秩大臣旗”;為總管者,稱“總管旗”。內屬蒙古的佐領及以下官吏與外藩蒙古相同。

駐紮大臣

烏里雅蘇台統部(定邊左副將軍轄區)
駐防將軍駐紮大臣轄區駐地地圖
(定邊左副將軍)
直轄賽音諾顏部烏里雅蘇台城
札薩克圖汗部
唐努烏梁海
庫倫辦事大臣、幫辦大臣(蒙古辦事大臣)土謝圖汗部庫倫
車臣汗部
科布多參贊大臣科布多科布多城
阿爾泰辦事大臣(科布多辦事大臣)阿爾泰承化寺
布倫托海辦事大臣布倫托海布倫托海

盟旗列表


內屬蒙古

八旗察哈爾
八旗察哈爾統屬於察哈爾都統。
• 鑲黃旗察哈爾
• 正黃旗察哈爾
• 鑲紅旗察哈爾
• 正紅旗察哈爾
• 鑲白旗察哈爾
• 正白旗察哈爾
• 鑲藍旗察哈爾
• 正藍旗察哈爾
歸化城土默特
歸化城土默特二旗統屬於綏遠城將軍。
• 歸化城土默特右旗
• 歸化城土默特左旗
唐努烏梁海
唐努烏梁海五旗隸屬於烏里雅蘇台將軍。
• 唐努旗
• 薩拉吉克旗
• 托錦旗
• 庫布蘇庫勒諾爾旗
• 奇木奇克河旗
科布多內屬各部
科布多各部統屬於科布多參贊大臣。
• 札哈沁部一旗
札哈沁總管旗
• 科布多額魯特部一旗
• 額魯特總管旗
• 明阿特部一旗
• 明阿特旗
• 阿爾泰烏梁海七旗(光緒末改屬阿爾泰)
• 阿爾泰烏梁海左翼副都統旗
• 阿爾泰烏梁海左翼散秩大臣旗
• 阿爾泰烏梁海左翼總管旗二
• 阿爾泰烏梁海右翼散秩大臣旗
• 阿爾泰烏梁海右翼總管旗二
• 阿爾泰淖爾烏梁海二旗
• 總管旗二

外藩蒙古

內札薩克蒙古
• 哲里木盟
• 郭爾羅斯前旗
• 郭爾羅斯后旗
• 杜爾伯特旗
• 扎賚特旗
• 科爾沁右翼旗(科爾沁右翼中旗)
• 科爾沁右翼前旗
• 科爾沁右翼后旗
• 科爾沁左翼旗(科爾沁左翼中旗)
• 科爾沁左翼前旗
• 科爾沁左翼后旗
• 科爾沁部六旗
• 扎賚特部一旗
• 杜爾伯特部(博爾濟吉特氏)一旗
• 郭爾羅斯部二旗
• 昭烏達盟(統屬於熱河都統)
• 喀爾喀左翼旗
• 克什克騰旗
• 阿嚕科爾沁旗
• 翁牛特右翼旗
• 翁牛特左翼旗
• 扎魯特右翼旗
• 扎魯特左翼旗
• 巴林右翼旗
• 巴林左翼旗
• 奈曼旗
• 敖漢旗
• 敖漢部一旗
• 柰曼部一旗
• 巴林部二旗
• 扎魯特部二旗
• 翁牛特部二旗
• 阿嚕科爾沁部一旗
• 克什克騰部一旗
• 喀爾喀左翼部一旗
• 卓索圖盟(統屬於熱河都統)
• 土默特右翼旗
• 土默特左翼旗(附唐古特喀爾喀旗)
• 喀喇沁右翼旗
• 喀喇沁左翼旗
• 喀喇沁中旗
• 喀喇沁部三旗
• 土默特部二旗
• 錫林郭勒盟
• 蘇尼特右翼旗
• 蘇尼特左翼旗
• 阿巴噶右翼旗
• 阿巴噶左翼旗
• 浩齊特右翼旗
• 浩齊特左翼旗
• 阿巴哈納爾右翼旗
• 阿巴哈納爾左翼旗
• 烏珠穆沁右翼旗
• 烏珠穆沁左翼旗
• 烏珠穆沁部二旗
• 阿巴哈納爾部二旗
• 浩齊特部二旗
• 阿巴噶部二旗
• 蘇尼特部二旗
• 烏蘭察布盟
• 喀爾喀右翼旗
• 烏喇特前旗
• 烏喇特中旗
• 烏喇特后旗
• 茂明安旗
• 四子部落旗
• 四子部落一旗
• 茂明安部一旗
• 烏喇特部三旗
• 喀爾喀右翼部一旗
• 伊克昭盟
• 鄂爾多斯左翼中旗
• 鄂爾多斯左翼前旗
• 鄂爾多斯左翼后旗
• 鄂爾多斯右翼中旗
• 鄂爾多斯右翼前旗
• 鄂爾多斯右翼后旗
• 鄂爾多斯右翼前末旗
• 鄂爾多斯部七旗
外札薩克蒙古
外蒙古土謝圖汗部、車臣汗部隸屬於庫倫辦事大臣;賽音諾顏部、札薩克圖汗部隸屬於烏里雅蘇台將軍。
• 汗阿林盟
• 土謝圖汗旗、中旗、中次旗、中左旗、中左翼末旗、中右旗、中右末旗、左翼中旗、左翼中左旗、左翼前旗、左翼左中末旗、左翼右末旗、左翼末旗、左翼后旗、右翼左旗、右翼左後旗、右翼左末旗、右翼右旗、右翼右末旗、右翼右末次旗
• 土謝圖汗部二十旗
• 克魯倫巴爾和屯盟
• 車臣汗旗、左翼中旗、中右旗、右翼中旗、中末旗、中左旗、中后旗、左翼前旗、右翼中右旗、左翼后旗、左翼后末旗、右翼后旗、中末右旗、右翼中左旗、右翼前旗、右翼左旗、中末次旗、左翼右旗、中右後旗、左翼左旗、中左前旗、中前旗、右翼中前旗
• 車臣汗部二十三旗
• 齊齊爾里克盟
• 額魯特貝子旗(額魯特旗)
• 額魯特前旗
• 賽音諾顏旗、中左旗、中左末旗、中右旗、中右翼末旗、中前旗、中后旗、中后末旗、中末旗、左翼中旗、左翼左旗、左翼左末旗、左翼右旗、右翼中左旗、右翼中右旗、右翼中末旗、右翼左末旗、右翼末旗、右翼前旗、右翼右後旗、右翼后旗、右末旗
• 賽音諾顏部二十二旗
• 附額魯特部(準噶爾部)二旗
• 札克畢賴色欽畢都里雅諾爾盟
• 輝特旗
• 札薩克圖汗旗(右翼左旗)、中左翼左旗、中左翼右旗、中左翼末旗、中右翼左旗、中右翼末旗、中右翼末次旗、左翼中旗、左翼左旗、左翼右旗、左翼前旗、左翼后旗、左翼后末旗、右翼前旗、右翼后旗、右翼后末旗、右翼右旗、右翼右末旗
• 札薩克圖汗部十八旗
• 附輝特部一旗
科布多所屬札薩克旗
科布多各部統屬於科布多參贊大臣。
• 杜爾伯特部(綽羅斯氏)十四旗(左右翼賽音濟雅哈圖盟)
• 輝特下前旗(附杜爾伯特右翼)
• 輝特下后旗(附杜爾伯特左翼)
• 杜爾伯特右翼前旗
• 杜爾伯特右翼前右旗
• 杜爾伯特右翼中右旗
• 杜爾伯特汗旗(特固斯庫魯克達賴汗旗)
• 杜爾伯特左翼中旗
• 杜爾伯特左翼中左旗
• 杜爾伯特左翼中前旗
• 杜爾伯特左翼中后旗
• 杜爾伯特左翼中上旗
• 杜爾伯特左翼中下旗
• 杜爾伯特左翼中前左旗
• 杜爾伯特左翼中前右旗
• 杜爾伯特左翼中后左旗
• 杜爾伯特左翼中后右旗
• 杜爾伯特左翼十一旗(賽音濟雅哈圖左翼盟)
• 杜爾伯特右翼三旗(賽音濟雅哈圖右翼盟)
• 附輝特部二旗
• 札哈沁部二旗
• 札哈沁三等信勇公旗
• 札哈沁總管旗
• 新土爾扈特部二旗(青塞特奇勒圖盟,光緒末改屬阿爾泰)
• 新土爾扈特左旗
• 新土爾扈特右旗
• 新和碩特部一旗(光緒末改屬阿爾泰)
• 新和碩特旗
西套蒙古
西套蒙古二旗不設盟。
• 阿拉善厄魯特旗
• 額濟納土爾扈特旗
青海蒙古各部
青海蒙古原不設盟長,由西寧辦事大臣主持會盟。道光三年(1823年)分為左、右翼二盟。
• 青海和碩特部二十旗
• 和碩特前頭旗
• 和碩特前左翼頭旗
• 和碩特北前旗
• 和碩特北右翼旗
• 和碩特北左翼旗
• 和碩特北左末旗
• 和碩特北右末旗
• 和碩特東上旗
• 和碩特南左翼中旗
• 和碩特南左翼后旗
• 和碩特南左翼末旗
• 和碩特南右翼中旗
• 和碩特南右翼后旗
• 和碩特南右翼末旗
• 和碩特西前旗
• 和碩特西后旗
• 和碩特西左翼后旗
• 和碩特西右翼后旗
• 和碩特西右翼中旗
• 和碩特西右翼前旗
• 青海輝特部一旗
• 輝特南旗
• 青海綽羅斯部二旗
• 綽羅斯北中旗
• 綽羅斯南右翼頭旗
• 青海土爾扈特部四旗
• 土爾扈特西旗
• 土爾扈特南前旗
• 土爾扈特南中旗
• 土爾扈特南后旗
• 青海喀爾喀部一旗
• 喀爾喀南右旗
新疆蒙古各部
新疆蒙古各部統於伊犁將軍。
• 烏訥恩素珠克圖盟,即舊土爾扈特部
• 西路舊土爾扈特部旗
• 西路舊土爾扈特部
• 東路舊土爾扈特右旗
• 東路舊土爾扈特左旗
• 東路舊土爾扈特部
• 北路舊土爾扈特旗
• 北路舊土爾扈特右旗
• 北路舊土爾扈特左旗
• 北路舊土爾扈特部
• 南路舊土爾扈特卓里克圖汗旗
• 南路舊土爾扈特中旗
• 南路舊土爾扈特右旗
• 南路舊土爾扈特左旗
• 南路舊土爾扈特部
• 南路烏訥恩素珠克圖盟
• 北路烏訥恩素珠克圖盟
• 東路烏訥恩素珠克圖盟
• 西路烏訥恩素珠克圖盟
• 巴圖塞特奇勒圖盟,即中路和碩特部
• 中路和碩特中旗
• 中路和碩特中右旗
• 中路和碩特中左旗
黑龍江蒙古各部
黑龍江蒙古各部統屬於黑龍江將軍。
• 額魯特部
• 依克明安旗
• 杜爾伯特部(綽羅斯氏),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由額爾齊斯河徙牧呼倫貝爾,隸屬於呼倫貝爾總管。
• 博東齊旗
• 布圖庫旗

游牧喇嘛部落

• 錫哷圖庫倫札薩克喇嘛,於盛京法庫邊外游牧
• 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附喀爾喀土謝圖汗部游牧
• 額爾德尼班第達呼圖克圖,附喀爾喀賽音諾顏部游牧
• 札牙班第達呼圖克圖,附喀爾喀賽音諾顏部游牧
• 青蘇珠克圖諾門罕,附喀爾喀賽音諾顏部游牧
• 那魯班禪呼圖克圖,附喀爾喀札薩克圖汗部游牧
• 察漢諾門罕,附青海蒙古游牧

意義


盟旗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族封建主之間為爭奪屬民和牧場而引起的爭端,有利於牧業的民展和社會的安定,同時由盟長監督和控制各旗,也達到削弱蒙古內部各封建主勢力的目的,有利於清廷的統治。
清朝前期疆域
清朝前期疆域
清代前期,盟旗制度下的盟主要是指會盟制度。按清政府規定,每隔三年,每個盟都要在指定地點“簡稽軍實,巡閱邊防,清理刑名,編審丁冊”。每盟設盟長1人,辦理會盟事務。盟長在本盟內旗扎薩克中選任,報理藩院請旨簡放,由理藩院頒給印信。到清代後期,盟才發展為蒙古族地區一級行政機構,盟長有了辦事衙署,增設了副盟長,以及幫辦盟務等人員。盟長的職權和作用大大提高了。
盟旗制度下的旗,是清代蒙古族地區的治事機構、軍事組織。每旗設扎薩克1人,由理藩院頒給印信,作為旗的首腦總理旗務。扎薩克的職責,一般包括旗內的行政、軍事、司法、課稅、差派、屬官任用和牧場更換。扎薩克的屬官有:協理旗務台吉2—4員,管旗章京、副章京2—3員,也均需要經過清政府批准。旗內150丁編1佐,1丁1戶,即150戶,設佐領,管理佐內事務。每佐還設驍騎校、領催等員,負責審查本佐內的戶籍、錢糧、婚喪、訴訟、田土等事。
旗作為蒙古族地區的政權機構,主要職能是:統計戶口,編選壯丁;分配游牧場地,防止牧區被過度墾種;防止人口流動,穩定社會秩序;辦理蒙古族牧民的婚姻;荒欠年份進行社會救濟;審理刑事訴訟案件等。旗作為蒙古族地區的軍事組織,主要任務是察閱兵丁和巡閱邊防。
清政府在蒙古族居住地區推行盟旗制度,目的是要加強對蒙古族各部的統治,但是在客觀上,有利於蒙古族社會秩序的穩定,有利於清朝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對於抵禦外來入侵勢力,也有著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