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賦
駱駝賦
駱駝賦,著名的辭賦家天山客(王宇斌)先生的一篇辭賦作品。此篇對駱駝進行了全面綜合的描述,不但形態逼真,而且對於駱駝賦予了更深刻的意義。從艱苦的戈壁和沙漠環境中將駱駝這種沙漠之舟凸顯出來,作者筆下的駱駝不但偉岸形高,而且具有堅毅的耐力。“食粗草、繕性情、駢厚掌、薄嗜欲。為人遮風擋沙,跪而不失威儀。負重無怨無悔;品行可歌可泣。”作品不全是因為其文采高、筆力矯建,更因為揭示出了一種駱駝精神,是任重道遠、任勞任願、無怨無悔的精神,是創業者的寫照。
駱駝賦是一篇辭賦作品。
駱駝賦
烈烈丹陽,茫茫戈壁。浩浩乾元,綿綿沙粒。過征雁以掠秋,紫駝路遙;無野蜃之結樓,蒼狼逃匿。梭梭草,幾為風沙撕盡,紅柳叢,企盼甘霖洗禮。或爾天地將熔,眄大塊而獨無翠色;熱氛烘熾,恨昊天而欲求后羿。惟明駝偉岸形高、頸柔峰起。毛褐睫長、唇寬足巨。四肢健勁,分旅途之艱辛;體能內蓄,識絲路之逶迤。瀚海行舟,徐天步而無停,磧里傳鈴,照金陽之灼麗。煌煌而燭龍耀燈,炎炎而夸父喘息。紅彩下沈,誰馱燒雲之火球?重輪輝煥,難耐爍金之碎礫。敬爾堅韌不疲,逸傲八荒;毅然遠嘯,昂覽四隅。乾坤許大,步高丘而超邁,雅丹時露,志胡楊而卓立。任重道遠,不言而信;探水識途,與天合契。食粗草、繕性情、駢厚掌、薄嗜欲。為人遮風擋沙,跪而不失威儀。負重無怨無悔;品行可歌可泣。合天地之本真,探征程之意義。縱遇走石迷天、狂風肆虐、滴水難求、炙烤無蔽,仍執著而跋涉,不改奮進之目標;一路金鈴,灑下如花之足跡。遇危難,真情相依;遭巨變,不離不棄。當大任,直可托負生命;出古道,暢行何曾退懼。越時光之皺褶,慰旅人之孤寂。悲英雄之埋骨,載昊天之期冀。求道者,歷練品格;苦行者,挑戰耐力。不經憂患,莫知生命之極限?不經跋涉,莫知路途之迢遞。修遠兮,以慰雲霓之高望;泱漭兮,涵養心中之靜謐。堅韌平和,為他人勞筋累骨;緩步輕蹄,將旅人負出煉獄。曾臨戰陣而馳勇,曾涉冰河而不憟。曾啟明朝之盛典,曾刻摹崖之岩壁。長安羅馬,踩出古道;歷史時空,載負記憶。大漠孤煙,直睇於青冥;長河落日,光滿其心域。野荒之砣磧,鑒其傲岸風骨;心靈之荒漠,當需志者開迪。
野駝乃珍稀之國寶,已處瀕危之絕地;劣境強存,天災難斃。死亡之海,遠人煙而近希望之城;地球之耳,純基因豈緣雙魚所記。預察塵暴,智掩口鼻;機警靈健,遙驚險異。看青雲之悠遠,枯骨非高;喜長幼之和諧,接踵有序。即便流雪回聲,憑天擇不伴幽靈;但飲咸坑積液,識水源似循舊跡。三胃反芻,品其粗草;雙峰貯脂,絕無粟粒。求路而非惟純順,恩祈上蒼之救助;續謎而總議加木,善證厚德之捐濟。其行也,堅挺昂揚之精神,共逸奔放之豪氣。昭示生命之價值,探覓靈源之新綠。天山客為之而吟:望斷關山豪氣摧,直將足印向天幃。銀河洗夢八千里,放眼蒼茫又幾回。羅布泊——國家級之野駱駝自然保護區是也。
1、紅柳是高原上最普通、最常見的一種植物。紅柳遍地生根、開花、結果。沙丘下的紅柳,根扎得更深,把觸鬚伸得很長,最深、最長的可達三十多米,以汲取水分。
2、胡楊:在我國西北的荒漠中,生長著一種高大的楊樹——胡楊,又稱胡桐,為楊柳科落葉喬木。胡楊能忍受荒漠中乾旱,對鹽鹼有的忍耐力。胡楊的根可以扎到地下10米深處吸收水分,其細胞還有特殊的功能,不受鹼水的傷害。
3、砣磧:拼音tuóqì。砣是指碾砣或秤砣,在此處指比較大的石頭。磧:水中沙堆,引申為沙漠:沙~。~礫。~鹵(鹹鹵沙石之地)。砣磧合成辭彙指沙漠上巨石遍地,戈壁灘形地貌。
4、長安羅馬:從中國長安(今西安)到歐洲羅馬,指古絲綢之路。
①31年前,我由北京去青海柴達木當一名石油工人時,便聽說了這個故事,它足以讓我終生難忘。
②1954年,當第一支石油勘探隊踏入這浩瀚的“生命禁區”時,運載物資、陪伴他們前行的只有“沙漠之舟”——駱駝。
③一次,一個8個人的勘探小分隊在大風中迷了路,他們走了六天,一峰饑渴難忍的駱駝猝然倒地,它張著大嘴,仰天長嘯……
④駝工向隊長苦苦哀求:“給它點水吧,它還能活……”
⑤隊長姓葛,他望望烏孜別克族嚮導阿吉老人,老人望望僅剩下的兩桶水,堅定地搖搖頭。全隊人都明白了,面向駱駝脫帽肅立。
⑥隊伍行進不足十米遠時,那峰駱駝竟頑強地支撐起前蹄,毅然站立起來,邁著沉重的駝步,蹣跚著,一步、一步向勘探隊走來……
⑦駝工再次跪倒在地,失聲大哭:“救救它吧……”
⑧全隊的人都被那駝步聲和這嘶喊聲震撼得落下了熱淚,誰也不肯再向前走一步了。
⑨葛隊長急了,他仰天長嘆一聲,甩下一串熱淚,從保衛人員肩上取下一支槍,衝天掃了一梭子子彈,大喊:“我的權力是戰勝死亡,全隊立即出發!”他的聲音在戈壁灘的上空回蕩。
⑩隊伍出發了,誰也不敢回頭再看一眼那峰駱駝。那峰不屈的駱駝站起來又倒下,倒下又站起來……
11.傍晚,隊伍終於找到據點,駝工顧不上吃飯,灌了一桶水,剛要走。阿吉老人攔住了他:"小夥子,不能去,會迷路的。"駝工說:"不會,有月光,我順著駝印走……"
12.駝工走了,再也沒回來。
13.後來,勘探隊在一個叫"開特米里克"的地方找到了他。在鹽鹼灘上,他仰天長卧,已成為不朽的人,上衣撕開,袒(tǎn)露的胸膛上留下無數條深深的血跡,上衣兜里,只有5元人民幣。這錢是他第一個月留下的工資,準備寄給河北老家雙目失明的老母親。
14."開特米里克",蒙語為小山包。隊員們在這個小山包上安葬了這位十八歲的年輕人。
15."開特米里克",這個沙礫堆就的金燦燦的小山包,深情地包容了這位在青海油田死亡檔案里記載的倒在勘探路上的第一個人。他叫范介民。
16.秋天,我再次返回我在那裡生活了28年的青海柴達木。當我站在"開特米里克"面前時,那峰駱駝又出現於我眼前,我也彷彿聽見范介民說:我永遠和駱駝同在了。
17.不遠處,已建成百萬噸的油田,鑽塔林立,鑽機轟鳴,現代化運輸車隊川流不息。油沙山下,聳立著一座紀念碑,上面書寫著:為勘探和開發油沙山而獻身的烈士永垂不朽!
18.我們來到紀念碑下,凝視著遠方。遠方,范介民牽著駱駝向我們走來。31年了,他和那峰駱駝一直走向我的心靈深處。
一、謀篇立意這是一篇撼動人心的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好作品。作者借物喻人,通過對頑強堅韌的駱駝和英勇獻身的駝工的刻畫,熱情地歌頌了珍愛生命、為搶救國家的公共財產而壯烈犧牲的英雄,以及“為勘探和開發油沙山而獻身”的烈士們,表達了對自然界中生命物質的熱愛之情和對人類生命價值的深層思考。
二、文章脈絡全文共18段,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交代了故事的來源——“31年前,我由北京去青海柴達木當一名石油工人時,便聽說了這個故事”,“它足以讓我記住一生”一句,強調了故事的震撼力量,激起讀者急於讀下去的願望。
第二部分(2-16),這部分是本文的重點,主要敘述駝工搶救駱駝、尋找駱駝的感人事件。可分為兩層。第一層(2-10),主要寫駝工對駱駝的一往情深,從中折射出駝工對自然界中生命物質的關愛之情。第二層(11-15),主要寫駝工為尋找駱駝而英勇獻身。
第三部分(17-18),這一部分揭示並升華了全文的主題。
三、寫作方法
1、借物喻人,情感真摯本文的題目是“駱駝賦”,主人公卻是駝工范介民,這個18歲的年輕人,充滿了對自然界中生命物質的熱愛,為了搶救國家的公共財產,他義無反顧、英勇獻身。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用平實的語言反覆描繪了駱駝的倒下、站起來、再倒下的情景:“駱駝猝然倒地,它張著大嘴,仰天長嘯……”“隊伍行進不足十米遠時,那峰駱駝竟頑強地支撐起前蹄,毅然站立起來,邁著沉重的駝步,蹣跚地追趕著隊伍……”這裡極力描寫駱駝的堅韌與頑強,其實是為後文抒發對駝工范介民及全體石油工人的讚頌之情作鋪墊。作者借讚美駱駝的堅韌頑強,歌頌了駝工范介民以及和范介民一樣勤奮工作、堅忍不拔、無私奉獻的我國第一代石油工人。正是這群普通的勞動者,為了解除國家石油危機,不畏艱辛,執著熱情,用自己的雙手,乃至鮮血和生命為我們的祖國甩掉了“貧油國”的帽子。
2、細節描寫,形象感人本文作者沒有細緻地刻畫人物的外貌和語言,而是通過感人的細節展示人物的美好心靈。當這峰駱駝“猝然倒地,它張著大嘴,仰天長嘯”時,駝工向隊長“苦苦哀求”,當駱駝“頑強地支撐起前蹄,毅然站立起來,邁著沉重的駝步,蹣跚地追趕著隊伍……”時,他“跪倒在地”、“緊緊地抱著隊長的雙腿”“失聲大哭”,從這些寫實的細節中,我們充分感受到駝工那金子般的善良的心,為他對駱駝的強烈愛心而感動。最令人震撼的是第20段寫駝工犧牲時的一個細節:在他的上衣兜里,“只有五元人民幣,這錢是他第一個月留下的工資,準備寄給河北老家雙目失明的老母親”。通過作者的敘述,重要的不是我們知道了他是河北人氏,不是知道他是一個極其孝順的人,更不是知道了他家還有一個雙目失明的老母親,而是我們知道了,做出如此撼動人心之事的主人公,原來是一個家境貧寒、剛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普通而又平凡的“小人物”!
3、環境描寫,烘託人物本文的環境描寫雖然著墨不多,但緊扣主題,烘託了人物的心靈。“1954年,當第一支石油勘探隊踏入這浩瀚的‘生命禁區’時,運載物資、陪伴他們前行的只有‘沙漠之舟’——駱駝”,這句話不僅交代了故事發生的社會背景和自然環境,也暗示了故事的結局。“遠處綿延起伏的阿爾金山”,“那被風沙撕裂的道道褶皺”,“茫茫戈壁,戈壁茫茫,只有沙礫,只有沙礫……”等自然環境的描寫,不僅烘託了石油勘探隊所面臨的困境,為隊長下令捨棄駱駝的決定和范介民冒死尋找駱駝的舉動作了鋪墊,促進了故事情節的發展,也表現了主人公義無反顧、英勇獻身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