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卡爾人

巴爾卡爾人

巴爾卡爾人(Balkars,Балκарцы),北高加索地區的居民。自稱“陶盧人”﹑“馬爾克阿爾人”。約6.6萬人(1979)﹐主要分佈在俄羅斯卡巴爾達-巴爾卡爾自治共和國南部和西南部﹐部分分佈在吉爾吉斯和哈薩克境內。

簡介


巴爾卡爾人屬歐羅巴人種高加索類型。使用巴爾卡爾語﹐分兩種主要方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十月革 命後於1936年創製以西里爾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信伊斯蘭教﹐屬遜尼派

歷史


巴爾卡爾人
巴爾卡爾人
12世紀前後﹐由當地居民與外來的使用伊朗語和突厥語阿蘭人﹑保加爾人﹑可薩人以及奇普恰克人等結合而成。13世紀因受蒙古人的排擠進入高加索中部山區﹐形成了5大“村社”(支系)﹕巴爾卡爾﹑胡拉姆﹑別津吉﹑切格姆和烏魯斯比。19世紀後半期﹐部分巴爾卡爾人返回原住地北高加索的平原地帶。1827年﹐巴爾卡爾人住地被沙俄兼并。
1918年建立蘇維埃政權﹐1919年被白軍佔領﹐1920年恢復蘇維埃政權。直到20世紀初﹐巴爾卡爾人主要從事半游牧業﹐飼養綿羊﹑家禽﹑馬等﹐輔以農業﹐種植玉米﹑小麥﹑馬鈴薯﹑蔬菜等。現多已轉為定居﹐在集體農莊從事農業和畜牧業﹐不少人已成為工礦企業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