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達武
湖南省中醫院主任醫師
孫達武,男,1933年2月出生於湖南省石門縣,漢族,大專學歷,湖南省中醫院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他16歲輟學,從父學醫,勤奮好學,盡得家傳。為了提高醫術水平,考入湖南省中醫進修學校(即湖南中醫大學前身)。
1959年畢業分配至湖南省中醫院骨傷科。
現任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省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骨傷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南名中醫、省高級衛技評委會委員、省科技進步獎評委會特邀評審委員,全國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小兒馬蹄內翻足醫療中心特邀顧問、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顧問、長沙市中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中國中醫骨傷科雜誌、湖南中醫雜誌、湖南中醫藥導報編委等。
科研成果
孫達武教授主張“循其舊道”。在繼承藺道人的正骨五法與《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正骨八法,以及其師張氏家傳正骨手法的基礎上,又學習尚天裕教授的中西結合新正骨十法,再根據他本人在長期大會交流。參編《老年骨科手法學》(任副主編)(人民衛生出版1996年8月出版)。對新鮮踝部骨折的治療,由於掌握了距骨的核心作用,複位與固定有其獨到之處。撰寫了“手法整復小夾板塑形超關節固定治療踝部骨折100例臨床體會”(《湖南醫藥雜誌》)1979年第1期)。另外,“健芪歸附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臨床及實驗研究”於1996年12月獲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997年10月,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病理研究
孫達武教授根據經絡學說神經系統的解剖學特點,依據患者臨床表現,採用循經逆推檢查法,診斷治療椎源性疾病,使有關“疑難雜症”獲得了“意外”的療效。在1992—1994年,先後2次獲學院“醫療優質獎”。衛生報記者以“多事的脊樑”進行專題採訪報道《大眾衛生報》1994年2月5日第6版)。又撰寫了“椎源性疾病與按摩治療”(《中國中醫骨傷科雜誌》1996年第6期)。另外,“健芪歸附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臨床及實驗研究於”於1996年12月獲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997年10月,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方面
孫達武教授採用補腎活血法。根據膝關節局部解剖與生理功能特點,認為髕骨軟骨軟化症是早期臨床上的常見病與多發病。正常時骨內與軟組織內血液循環系統之間保持著一種動態平衡,當此動態平衡遭受到破壞時,必然導致骨內循環障礙,主要表現為骨內靜脈迴流受阻從而引起骨內壓升高,出現疼痛和相應的功能障礙,進而軟骨發生退行性改變等。按上述病因病理,採用補腎活血的中藥治療,取得了顯著效果。1998年3月,“丹紫康膝沖劑治療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臨床及實驗研究”獲省中醫科技進步二等獎;同年10月,獲省科技進步四等獎。
論文
孫達武教授發表論文40餘篇,醫學著作10餘部,其中主編湖南省高等教育中醫專業自考指導叢書《中醫傷科學》(湖南科技出版社1990年5月)。參編《中醫實習醫師手冊》(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年10月);《臨床必讀》(中國中醫出版社1993年1月);《現代老年骨科全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4年1月);《中醫臨床實習手冊》(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年8月);(中醫藥學高級叢書)《骨傷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年11月);《臨床痛症診療學》(副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年10月)等。
孫達武教授從事醫療、教學、科研一線工作已有44年之久,工作兢兢業業,學習刻苦鑽研,數十年如一日。他生活儉樸,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對待病人,以“大醫精誠”作為座右銘,有“活著的白求恩”之稱,他言傳身教,以“智圓行方,膽大心小”的格言要求弟子。他培養了進修醫師90人,碩士研究生4人,全國名醫學學生繼承己出師2人,在培2人,現大多成為省內外骨傷科專業骨幹。他具有很強的敬業精神,主持召開全省骨傷科專業學術交流會八次,親自審稿彙編成冊,親自為基層醫院創建或扶植骨傷科九處,為我省骨傷科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時間 | 獎項全稱 |
1991年 | “全省衛生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稱號 |
1993年 | 省“十佳”醫務人員稱號與“省優秀教師”證書 |
1995年 | 省高教工委授予“模範共產黨員”稱號 |
1997年 | 全省衛生系統“四滿意”服務競賽先進個人稱號 |
1999年12月 | 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管理局授予“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