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天裕

骨傷科專家

尚天裕(1917年12月25日-2002年7月17日),男,骨傷科專家,山西萬榮人,1944年畢業於西北醫學院,留校任助教

經過一段臨床實踐的努力,研究出治療骨折新方法,受到中國外醫患的推崇。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17年12月25日生於山西省萬榮縣。
1937—1948年畢業於國立西北聯合大學醫學院。

工作經歷

1944—1948年任西北醫學院及南京首都陸海空軍總醫院外科住院醫師、住院總醫師。
1951—1970年任天津市人民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
1970—1983年任天津市天津醫院骨科主任醫師。
1978—1983年任中國中醫研究院骨傷科研究所所長。
1980—1983年兼任中國中醫研究院副院長。
1983年至今任中國中醫研究院骨傷科研究所名譽所長,天津市骨科研究所名譽所長。
近10年來,已帶出博士研究生3名,碩士研究生6名。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經過一段臨床實踐的努力,一套以小夾板局部固定為特點、以手法整復和病人主動功能鍛煉為主要內容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的新療法終於初步形成,把許多病人從手術台、牽引架和石膏固定中解放出來。在突破了前臂骨折難關后,尚天裕又一鼓作氣,先後突破了肱骨髁上、間、踝部和脊柱等部位的難關,使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新療法逐步完善。骨折治療的範圍由四肢軀幹,由閉合到開放,由骨幹到關節內,療效也不斷提高。新療法的優點是:骨折癒合快(較單純西醫療法可快1/3),療程短(較單純西醫療法縮短了1/2),功能恢復好(一般骨折
尚天裕
尚天裕
的功能恢復滿意率為95%),醫療費用省(僅及過去的1/10),病人痛苦小,治療過程中很少發生合併症,諸如關節僵直肌肉萎縮、骨質疏鬆、骨折延遲癒合和不癒合等合併症即所謂的骨折病基本消失。骨折不癒合率由過去的平均5%~7%下降到0.04%。

論文著作

他主編及參加主編出版的著作有21部,在中外雜誌士發表論文139篇。
1.尚天裕.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6。
2.尚天裕.臨床骨科學(創傷分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3。
3.尚天裕.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臨床經驗集.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4.尚天裕.中國骨傷學(卷七):骨折關節脫位.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5.尚天裕.臨床骨科學(骨病分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
6.尚天裕.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的初步體會.骨科通訊,1960,4(9):13。
7.尚天裕,孟和.局部柳木夾板外固定治療骨幹骨折的力學研究.天津醫藥雜誌骨科副刊,1963,7(4):171。
8.尚天裕.把陳舊性骨折變成新鮮性骨折:按新鮮骨折治療.天津醫藥,1973,1(1):1。
9.尚天裕.取中西醫的精華走醫學創新之路:談談對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的思想認識.新醫藥雜誌,1974,(11):4-8。

獲得榮譽


先後榮獲抗美援朝醫療隊模範丁作者、天津市勞動模範、全國勞動模範、衛生部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還榮獲1988年度愛因斯坦世界科學獎獎狀。曾獲中國中醫研究院“模範導師”稱號。

個人生活


健康狀況

因病於2002年7月17日16時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社會任職


歷任第五、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社會活動


天津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研究所所長,衛生部中醫研究院副院長、骨傷科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主任醫師,中會醫學會理事,中華全國中醫學會、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常務理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