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刀

安陽刀

安陽刀是中國古代錢幣,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流通貨幣之一,鑄造精工,文字遒勁,銅質優良,可與“即墨刀”相媲美。長度約18厘米左右,寬度約2厘米,重量約44~53克,面文為“安陽之法化”,背文有“化”“上”,“日”等字。安陽為莒地,后歸於齊。此刀鑄行年代應較早。1972年山東海陽縣出土古刀1800多枚,其中有安陽刀9枚。

簡介


安陽刀
安陽刀
安陽刀
安陽刀
“安陽之法化”俗稱“安陽刀”,也稱作“五字刀”,文字比“齊之法化”略顯粗壯,斷緣,通長18.5厘米左右,寬2.8-2.9厘米,重44.5-50克,也有小型的。安陽為邑名,當然沒有問題,但在齊國什麼地方則眾說紛紜。最早有人說就是《左傳》所稱謂的“安革”在今山東濟南附近。也有人說在今天曹縣以東。據史料記載,傳世的斷緣安陽刀不會出於此出。另外有人以為安陽在今山東莒縣附近,莒縣一向是軍事重地,安陽刀應該出自這裡。學者們一向重視這一說法。按史籍所載,威烈王十四年(公元前412年)田白代莒,佔領了這個地方,可能在安陽鑄錢,行用於莒地,以擴大其勢力。二十六年之後,其子田和出造“邦刀”。“安陽刀”與“即墨刀”同時改制,用不斷緣的範式。中國古代錢幣之一。

歷史


安陽刀
安陽刀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流通貨幣之一,鑄造精工,文字遒勁,銅質優良,可與“即墨刀”相媲美。在齊國刀幣系列中,面文鑄有“安陽之法化”的刀幣,也稱作“五字刀”,屬早期齊大刀。刀刃邊廓平坦,背廓隆起,斷緣,背面上部有三道橫線及星號。刀身通長約18厘米,重46克左右,大小稍有差異。除光背者,背文常見的有:一、二、八、九、化、上、日、工,以及昌、日等十餘種。其刀較三字刀少,然比六字刀為多。出土坑色多呈水銀古或黑漆古,品相誘人,為泉家所寶愛。
其刀銘文“安陽”為城邑地名,“法化”即“法定的標準通行寶貨”。對其“安陽”地屬,眾說不一;以“安陽”命名的城邑,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東周列國中屢有出現,僅從先秦貨幣銘文中考察就有:魏安陽今河南省扶縣東南、趙安陽今河北省陽原縣東南、燕安陽今遼寧省建平縣境、秦安陽今河南省安陽市西南等地,上述諸地多系農鏟形的布幣流通區,與齊刀幣者無關。
一、曹縣東。漢司馬遷《史記·六國年表》記載:齊宣公四十四年公元前412年齊伐魯國的莒及安陽,安陽入齊。又,《史記·項羽本紀》中楚王令宋義救趙於巨鹿今河北省平鄉縣西南,途中“行至安陽,留四十六日不進。”此“安陽”位於今山東省曹縣東。
安陽刀
安陽刀
二、濟南說。《春秋·成公二年》:魯、晉、曹、衛諸大夫及齊侯戰於鞍。西晉杜預注曰:鞍為齊地。鞍即鞍邑,在今山東省濟南市西北。古錢學家遂認為安陽即鞍陽。
三、莒縣說。安陽本為莒地。《後漢書·趙彥傳》云:“莒有五陽之地”。注曰:城陽、南陽、武陽、開陽、安陽並近莒。此安陽在今山東省莒縣與濟南之間一帶地方。真是眾說紛紜、撲朔迷離。
現據資料表明,威烈王十四年公元前412年田白伐莒,佔領了這一地方,可能在安陽鑄錢,行用於莒地,以擴大其勢力。二十六年之後,其子田和鑄造“邦刀”;“安陽刀”與“即墨刀”同時改制,用不斷緣的範式。是否如此,還有待於考古發掘進一步的證實。
安陽刀
安陽刀
“節墨之法化”被稱為“五字刀”。節墨也就是即墨,本是地名,齊邑,在今山東平度東南。姜齊時代,一直是獨立國家,春秋末被齊國吞併,后田氏之子謀國,得到即墨邑的支持,所以在田氏公室的統治下,能發行自己的錢幣。即墨邑何時開始行使刀幣,目前還不能確知,也許原先即墨獨立時,就已使用這種奇特的錢幣。現傳世的“即墨刀”有兩種,大型的長17厘米,寬2.7-3.0厘米,重51-61克。小型的長14-16厘米,寬2.0-2.3厘米,重33-35.5克,年代較晚。它們的製作都十分精細,斷緣,絕不像是減重形成的,顯然是同時製作的有系統的錢幣,這是春秋時期的作風。同時這兩種刀背文都沒有三橫豎,而是大型的篆字,風格極似尖首刀,製作時間比背文帶三橫和“齊之法化”還要早。所以有人認為即墨比田氏行使管制經濟政策要早些,后以其經驗行用於齊邑。同時“即墨刀”的範式也用齊邑的款式,行用不久便停用小型幣。在“即墨刀”中有種背文為“辟封”、“安邦”字樣的,被認為是襄王復國時(公元前279年)所鑄的紀念幣。

由來


春秋時期,位於中國東部沿海地帶的齊國,得漁鹽之利,出現了商品交流的繁榮景象。伴隨著經濟往來的不斷發展,齊國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鑄行了一種形狀像刀削(青銅刀)的青銅鑄幣,稱之為“刀幣”。“刀幣”最初是在齊國行用,到了戰國時期在燕趙等地也與“布幣”并行流通。它是由手工業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刀削演變過來的。 “刀幣”正式稱謂是“刀化(貨)刀幣”,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環四個部分組成。刀之緣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所說凹背凸刃,刀首近於三象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兩個長方形,刀環呈圓形,這幾種幾何形體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平穩周正、豐滿、圓潤的形象美和和諧美。據實際測量,刀環的直徑與刀首的長度是1:7.5,恰好是人的頭部與身高的比例。而整個“刀幣”的長度(一般為18厘米左右)又幾乎是人手的長度,如果將6枚刀幣首尾相接,可組成一個圓環,這就是《周禮۰考工記》中所說的“築氏為削,長尺博寸,合六面成規”。這些精確的設計和巧妙的構想,是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充分體現。以後隨著齊國疆土的擴大和與鄰國交戰,齊國的刀幣流通範圍逐漸擴大到燕、趙地區。此時的刀幣因為鑄地不同、形體各異而形成了“齊刀”、“燕刀”、“趙刀”三大系列。

誕生背景


安陽刀
安陽刀
春秋戰國時期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地帶的齊國,是著名的軍事家、傳奇人物姜子牙的封地,因為它瀕臨大海,得漁鹽之利,又加上有明君——齊桓公齊威王,賢臣——管仲晏嬰,名侯——孟嘗君等的治理,出現了國力強盛、軍事發達、經濟繁榮的景象,交易在當時成為民間日常生活中的大事,誠如《管子·乘馬》所說,“無市則民乏矣”。繁榮的商業貿易,促成了發達的貨幣文化。伴隨著經濟往來的不斷發展,齊國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鑄造流通了一種形狀像手工業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青銅刀——當時人稱為“刀削”的青銅鑄幣,稱之為“刀幣”。據考證,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在位時,已開始在國都或其他重要的城市由官方鑄造貨幣。
齊國是最早鑄行刀幣的國家,出土的較早的齊刀幣實物也為春秋中期。可以肯定,至遲在春秋中期,齊國已大量鑄行刀幣了。至秦統一貨幣以前,安陽刀幣一直是齊國最主要的流通貨幣,流通範圍還擴大到燕、趙等地區。

鑄造工藝


安陽刀
安陽刀
貨幣鑄造工藝,最直接的材料就是錢範。代表齊國鑄幣工藝最高水平的是金屬范。目前所見先秦金屬范最早和最可靠的實物是兩件齊“安陽刀”銅範母,一件清道光年間初出土臨淄,為諸城劉燕庭收藏;—件為同治六年出土,陳介祺所藏。范母“形如長方形低沿銅盤,內列‘齊法化’陽文型模兩枚,一面一背,彼此相背,兩刀中間有一凸柱,高與沿齊,柱有四枝,左右各二,分別通於左右刀背,較凸柱稍低。刀型外側,左有釘形,右為凹竅”。多副子范層層扣合成一總范,釘、竅猶榫卯使諸子范扣合無間。范母中間的凸柱即形成子范之總澆(流)道,分枝即成通向各刀模的分流道。銅液自總道澆入,又由各層分流道導人錢模,最後破范取幣,如此一注可成數十枚、上百枚。
這在金屬鑄造工藝中被稱為疊鑄技術。採用疊鑄,可使錢體形制、大小、文字整齊劃一,省時省力,又可大大節省造型材料和金屬液,最適於批量生產,有利於貨幣的標準化和統一。
安陽刀的鑄造技術令人感嘆,透過這些古老的錢幣,更可以窺見在春秋戰國那段崢嶸歲月里齊國人的生活風貌。

明刀


燕國的主要刀幣是“明刀”,由於在這種幣面上鑄有一個“0D”字元號,此字的形態變化很大,對於它的解釋,諸家各異,有明、易、燕、召等,故而又稱“易刀”、“燕刀”、“明刀”。
“明刀”背面常鑄有文字或符號,現已有幾百種以上,一般都是鑄地或鑄造爐次的標識。其中背文為“齊”者通常被認為是齊國鑄造,而稱之為“齊明刀”,其它種類的則多稱為“燕明刀”。“明刀”可能早於燕之建國,而燕人鑄幣應該鑄空首布或貝,也不會剛開始就鑄“明刀”。因為燕人在關中時使用布、貝,到燕地后,燕昭王復國后才鑄行“明刀”。其刀首較窄,刀尖較鈍,刀背弧度小,中斷,因文字以一個“明”字而著稱,長約14-17厘米,寬約1.3-2.2厘米,重15-18克。曾在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及河間、保定、遼寧省凌源等地出土,是燕明刀的早期形式

方折刀


此後,燕國可能推行了一次貨幣改革,廢止了圓折刀,改用方折刀,款式仍舊,重量減輕。改革之後,好像安定了一個時期,又開始減重,末期的方折刀既窄又短,鑄工粗糙,但數量反而不如初期多,學者們推斷可能是燕王在遼地所鑄,但不久就被滅亡,故而所出不多。這種外緣方折下垂特長的?#93;刀,出土多在山東半島及濟南、益都、肥城、莒縣、昌邑等地,背文多有地名如莒、安陽、齊等,有的記數及干支字,出土的數量不多。

形制


長度約18厘米左右,寬度約2厘米,重量約44~53克,面文為“安陽之法化”,背文有“化”,“上”,“日”等字。安陽為莒地,后歸於齊。此刀鑄行年代應較早。

現狀


1972年今山東省海陽市出土古刀1800多枚,其中有安陽刀9枚。安陽刀存世現已不多,價格已在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