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油麥菜的結果 展開

油麥菜

一種蔬菜

別名油蕒、香水生菜。菊科萵苣屬,原種產於地中海沿岸。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鬚根系,莖短縮,有乳汁,葉互生,長橢圓形至披針形,全緣至羽狀深裂,基部具披針形葉耳,抱莖,味微苦或無,頭狀花序,花黃色。發芽適溫及生長適溫10~25℃,性喜充足光照,過於蔭蔽則易徒長,對土壤要求不嚴,以疏鬆肥沃土壤為佳,種植時要保持土壤濕潤 。

形態特徵


油麥菜屬菊科,是以嫩梢、嫩葉為產品的尖葉型葉用萵苣,葉片呈長披針形,它的長相有點像萵筍的“頭”,葉細長平展,筍又細又短。
從血緣關係看,油麥菜屬於葉用萵苣的一個變種——長葉萵苣,與人們熟悉的生菜相近,所以又名牛俐生菜。
它的色澤淡綠、長勢強健。抗病性、適應性強、質地脆嫩,口感極為鮮嫩、清香、有“鳳尾”之稱。

生長環境


油麥菜耐熱、耐寒、適應性強,耐寒性強,喜濕潤,抗病蟲害,品質甜脆,纖維少,生長適溫20-25℃。

分佈範圍


油麥菜由於是生菜中尖葉的一種,品種不是很多,目前用的最多的純香油麥菜,是國外引進的。中國對油麥菜研究起步較晚,還沒有特別好的品種。我國多地有栽培。

主要價值


營養成分

油麥菜的營養價值略高於生菜,而遠遠優於萵筍。例如,同萵筍相比,蛋白質含量高40%,胡蘿蔔素高1.4倍,鈣高2倍,鐵高33%,硒高1.8倍。油麥菜的吃法與生菜相同,可清炒或作湯,烹飪時間宜短不宜長。吃起來嫩脆爽口,受人歡迎。
下表為油麥菜的營養成分表:
營養成分表
項目每100克
能量15.00千卡
蛋白質1.40克
碳水化合物1.50克
脂肪0.40克
水分95.70克
膳食纖維0.60克
灰分0.40克
胡蘿蔔素360.00微克
視黃醇當量60.00微克
維生素B20.10毫克
煙酸0.20毫克
維生素C20.00毫克
100.00毫克
80.00毫克
70.00毫克
29.00毫克
1.20毫克
0.79毫克
0.43毫克
0.08微克
31.00毫克
1.55微克

食用價值

低熱量、高營養,營養價值略高於生菜而遠遠優於萵筍,有降低膽固醇、清燥潤肺等功效。
以生食為主,可以涼拌,也可蘸各種調料。熟食可炒食,可涮食,味道獨特。蒜蓉油麥菜、豆豉鯪魚油麥菜都是人們熟知的家常菜肴。

繁殖方法


品種特性

油麥菜屬菊料,是以嫩梢、嫩葉為產品的尖葉型葉用萵苣,葉片呈長披針形,色澤淡綠、長勢強健。抗病性、適應性強、質地脆嫩,口感極為鮮嫩、清香、單株可達0.3m,畝產3000—5000kg,有“鳳尾”之稱。

栽培季節

油麥菜耐熱、耐寒、適應性強,可春種夏收、夏種秋收,早秋種植元旦前收穫
油麥菜
油麥菜
,以及冬季大棚生產等。一般大棚生產,在寒冬到來之前育成壯苗為宜.即苗期避開1月份寒冬季節。早春播1~3月中棚內播種育苗,標準棚築2畦,中間開1條溝,深翻築畦,澆足底水,種子撒播畦內,覆蓋籽泥,以蓋沒種子為度,平鋪塑料薄膜(2層薄膜l層地膜),一般10~15天出苗,逢陰雨低溫時間出苗更長些。齊苗后揭除地膜,通風換氣,白天要防高溫傷苗,晚上防凍害;夏播4~6月露地育苗,選擇高勢地,2米連溝,深翻施腐熟廄肥,築畦整平。浸種3小時,待種子晾乾后播種。育苗床澆足底水,將種子散播在畦面上,並蓋好籽泥,澆足水,如遇高溫乾旱,畦上覆蓋遮陽網,齊苗后早晚揭網,苗床肥水要適中,不宜過干;秋播7~9月,油麥菜育苗要浸種催芽。
方法是:將種子用紗布包好后浸水3~4小時,然後取出放入冰箱冷藏室內10~15小時,有75%出芽即可播種。秋播育苗最好用小拱棚或大棚,出苗后注意土壤墒情,不宜過干過濕,並及時拔除雜草,確保排水通暢;冬季栽培可於11-12月播種育苗,前提是大棚要施好基肥,翻耕作畦,6米寬的大棚作2畦或3畦,播種田床土要削細,隔天澆足底水,然後撒播,每分地播籽150克左右,可供種植大田3畝左右,播后撒一層營養土蓋沒種子,再平蓋一層塑料薄膜或地膜。出苗后及時揭去平蓋的薄膜,加強管理,做好通風換氣和保暖工作。

栽培技術


品種選擇

選擇適宜雨水多、濕度大、抗性強、清香味濃、產量高的品種,目前用得較多的品種有精品無斑油麥菜、四季香妃、大尖葉等。

種子處理

油麥菜發芽適溫為15~20℃,為了出苗整齊,在播前最好進行催芽處理。將種子裝入網袋,連同網袋一起放在水中浸泡5~6h后取出,瀝盡水后,用濕毛巾或紗布等包裹保濕,溫度適宜的季節常溫下催芽即可,氣溫較低的時候放在灶台等方便保溫的地方催芽,每天用清水透1~2次,當70%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播種

1、播種時期:播種時間一般在4月上旬至7月中旬。
2、播種方法:苗床土育苗一般採用撒播,將種子與準備好的干細土以1:2的比例拌勻,均勻地撤播到床面上,不宜太密,否則苗期易徒長,導致弱苗、爛苗;穴盤基質育苗採用點播的方式播種,每穴播1~2粒種子;播種後用石穀子或細沙土覆蓋,厚度為0.3~0.5cm,以種子不露出為宜;播種后澆透水,再用百菌清或多菌靈等殺菌劑噴灑一次,預防苗期病害,然後用薄膜蓋嚴,保溫保濕。

育苗

1、育苗設施:有條件的選擇鋼架大棚最好,也可以採用小拱棚,便於防雨和遮陽。
2、育苗方式:穴盤基質育苗為主,選用120孔的育苗盤為宜,也可採用育苗床育苗。
3、育苗基質:採用葉菜專用的育苗基質,每in3基質中加入三元複合肥(N:P:K=15:15:15)25kg,同時加入100g百菌清或多菌靈殺菌劑消毒處理,充分混合均勻,澆水打濕,基質以手握成團鬆開即散為度,裝盤備用。
4、育苗土:可直接利用育苗棚內的土壤,要求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具有良好的團粒結構,且保水、保肥能力強,排水好,無病蟲害的沙壤土。在播種前適量施人腐熟渣肥、腐熟有機肥及複合肥,與床土充分拌勻后,進行土壤消毒。具體方法:在播前15d左右。用40%甲醛兌水100倍液噴灑床面后,用塑料薄膜蓋嚴床土表面,悶5.7d后揭去薄膜,耙鬆土壤並放氣5~7d后即可播種。

苗期管理

每天觀察幼苗出土情況,當70%幼苗出土時應及時揭開地膜;齊苗后,噴一次殺菌劑,適當控溫控水,蹲苗,防止幼苗徒長;晴天高溫高濕時,適當增加通風時間,降低濕度,防止高溫高濕病害發生;苗床以見於見濕為宜;一周后,根據幼苗生長情況,可適當增施提苗肥,清糞水潑灑或澆水時加入適量尿素,也可以選擇葉面肥噴施,培育壯苗,提高抗病能力。

栽培方式

前期可選擇黑膜覆蓋保溫防草栽培,後期7~8月份紫外線較強,尤其是晴天中午或者雨後大太陽,覆膜溫度較高,葉片很容易受到灼傷,影響商品性,所以如果沒有大棚等覆蓋遮陽條件下,後期建議露地裸栽,降低種植風險。

整地施肥

一般於冬季進行深翻炕土,減少病蟲源。定植前,每667m施人腐熟有機肥3000kg,複合肥100kg,撤施后耕翻入土,深溝高廂整地,按1.8~2m開廂(包溝)。若早期需覆膜的,應在淋透雨後及時覆蓋地膜,等待晴天適時定植。

定植

1、定植時期:前期溫度低苗齡30d左右,中後期溫度高時,苗齡25d左右,4~6片真葉即可定植。定植時間一般在5月上旬至8月中下旬,選雨後晴天或者晴天下午定植最好。
2、定植密度:每廂種植4~8行,株距0.2~0.3m,每667m植6000~8000株。

田間管理

油麥菜根系淺,吸收能力弱,葉面積大,耗水量多,故喜潮濕,忌乾燥。定植后,澆足定根水,以後根據天氣情況,如遇連續晴天,2~3d后應澆一次緩苗水,隨時關注緩苗情況;緩苗后,結合中耕鬆土,促使根系生長。根據田間生長情況可以噴施1~2次葉面肥,增加葉片厚度和葉色,增強抗病能力。雨水多的季節,要注意預防性用藥,以預防霜霉病為主,一旦發現植株感病,一定要在發病初期及時用藥防治,防止大面積葉片發病,失去商品價值。

食譜介紹


油麥菜:油麥菜含有大量維生素和大量鈣、鐵、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VB1、VB2等營養成分,是生食蔬菜中的上品,有“鳳尾”之稱。油麥菜具有降低膽固醇、治療神經衰弱、清燥潤肺、化痰止咳等功效,是一種低熱量、高營養的蔬菜。
●油麥菜蛋花湯
●涼瓜炒油麥菜
●蒜蓉油麥菜
配料:油麥菜適量,大蒜、蔥、蚝油(沒有的話可以用老抽代替)。
做法:蒜切成蒜蓉,蔥切蔥花,油燒至8成熱,下蔥花和部分的蒜蓉熗鍋,出味後下油麥菜,快速翻炒,然後加入些許蚝油或老抽(如果用老抽,加的量一定不能太多),翻炒,待油麥菜變得稍軟一些了,加一勺水,轉中火燜,將剩餘的蒜蓉全部加入,快熟時加鹽出鍋。
●干煸油麥菜
●麻辣油麥菜
●芝麻醬油麥菜
其實做法都大同小異,注意的是要保持油麥菜鮮嫩脆的口感和特有的風味,火候比較重要。

適宜人群


適宜出現頭暈、乏力、易倦、耳鳴、眼花,皮膚黏膜及指甲等顏色蒼白,體力活動后感覺氣促、骨質疏鬆、心悸癥狀的人群。
適宜有多痰,痰粘稠,咳嗽等癥狀的人群。

禁忌人群


胃炎,泌尿系統疾病,性質寒涼,尿頻、胃寒的人應少吃

注意事項


1. 油麥菜炒的時間不能過長,斷生即可,否則會影響成菜脆嫩的口感和鮮艷的色澤。
2. 海鮮醬油、生抽不能放得太多,否則成菜會失去清淡的口味。

育苗技術


油麥菜夏秋栽培,必須催芽播種,否則難以保證育苗成功。因油麥菜種子發芽適溫為15—20℃,超過25℃或低於8℃不出芽。簡單易行的發芽方式是:先將種子用清水浸泡4—6h,然後撈起瀝干,裝入絲襪內可選擇以下3種方法催芽。
河沙催芽法即在陰涼處鋪上濕潤的河沙20—30Cm厚,然後將浸泡過的種子撤在河沙表面,再鋪 1—2cm厚濕河沙,並用新鮮菜葉蓋上。
保溫瓶冰塊催芽法將浸泡好的種子,吊在瓶內,在瓶內加上清水、冰塊,並達到15—20,每隔1天沖洗1遍並堅持換水和加冰塊。
冰箱低溫催芽法把浸泡好的種子用紗布包好,放入15—20℃的冰箱內、並堅持每天沖洗1遍。上述催芽約經2—4天,有60%—70%出芽即可播種。適宜季節可直播育苗、冬春可在拱棚內保溫育苗,夏秋季節育苗和生產最好採用遮陽網遮光降溫生產。

合理密植

季節不同,苗齡差異較大,夏秋需20—30天,冬春需50—70天,一般4—6片真葉即可定植。株行距要求15cm*20cm。

田間管理

油麥菜一般採取平畦栽培,油麥菜有5-6片真葉時即可定植,行株距20厘米左右。定植前深翻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腐熟廄肥3000公斤,碳酸氫銨80~100公斤,2米連溝,深溝高畦。苗齡4~5葉定植,秧苗健壯,株行距10~15厘米,平畦栽培。春播露地移栽,施足腐熟廄肥,每畝施碳酸氫銨80公斤。定植后澆足定根水,如遇乾旱,以肥水促進,25~30天即可上市,畝產量1800~2000公斤。秋播7~9月正遇高溫乾旱季節,且常暴雨,移栽后應澆足活棵水,用遮陽網覆蓋5~7天,活棵后如遇陰雨天可解除遮陽網,肥水適中,有利於油麥菜正常生長,20~30天即可上市,一般畝產量1600~1800公斤。秋冬播10~11月在露地移栽,12月份遇寒潮侵襲,需移栽在大棚內,25~30天即可上市,畝產量1500公斤左右。
定植前施足基肥,每667mz施優質廄肥5000kg,二銨40kg,尿素20kg,硫酸鉀20kg或草木灰200—300kg,作成1.5米連溝的畦。定植時澆好定植水,1周后澆足緩苗水、緩苗后配合澆水沖施提苗肥(尿素15kg),後期重施促棵肥(尿素30kg),定植緩苗后及時中耕、深鋤以利於蹲苗,促進根系發育。整個生長發育期,保持田間濕潤,土壤疏鬆。定植的管理方法同萵筍基本相同,須加強肥水管理,既要保持充足水分,又要防止過濕而造成水漬為害,同時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

冬季大棚種植


播種育苗

苗床及時翻耕,整平畦面,苗床土力求細碎、平整,播種前應施足基肥,澆足底水;適時播種,播種時應在種子(播種前種子用新高脂膜浸種)摻入少量細潮土,混勻,再均勻撒播,並覆蓋0.5厘米厚的細土。
油麥菜
油麥菜

移栽定植

定植前15-20天去掉田間畦背,深翻耙平耙細,將腐熟后的農家肥與複合肥、化肥混合均勻后撒施於畦面;整地施肥后,按畦寬1.2-1.3米劃線,中間挖出寬40cm,深30cm的下料溝,將挖出的土分放兩側;將玉米秸稈與金寶貝大棚升溫劑按照比例混勻,混勻后投放到下料溝中,壓實、覆土並灌水;定植時在距溝沿5-10cm處開溝或挖穴定植秧苗,定植前將定植肥、殺菌劑、殺蟲劑撒施於定植溝內,並澆透定植水,定植后須及時在反應堆上打孔,以利於良好的通風和釋放二氧化碳,金寶貝大棚升溫劑中含有的大量功能微生物將在反應堆中快速繁殖,分解過程中將產生大量熱量、二氧化碳、酶及其他多種代謝產物,氣溫、地溫隨之大幅度升高,有助於油麥菜在低溫環境下順利生長發育。
定植時結合整地,施足基肥(畝施農家肥3000千克左右,尿素10—15千克,磷酸二銨15—20千克,硫酸鉀5—10千克),適時移栽,合理密植,栽后及時澆水,及時噴施根苗壯,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發,苗體水分不蒸騰,縮短緩苗期,使幼苗快速適應新環境,提前進入豐產期,並可防徒長、延長採收期,抗病抗逆。

田間管理

定植緩苗后,應及時中耕除草,以增強土壤通透性,促進根系發育,根據墒情適時澆水追肥(以氮磷鉀複合肥為主),在油麥菜生長階段也可使用根苗壯進行灌根,有效防治爛根,死秧苗,植株早衰等。
大棚種植油麥菜的病蟲害防治。油麥菜生長階段易發生霜霉病、潛葉蠅等病蟲害。如發現病株應根據植保要求噴施針對性藥劑(如72%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72%普立克、1%蠅蟎凈乳油)進行滅殺,並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強防治效果。

病蟲害防治


霜霉病
1、發病條件
主要發病條件是土質粘重、地勢低洼,陰雨連綿,澆水過多,空氣濕度、土壤濕度較大,植株間距較小,通風透氣性較差,缺少光照,中耕除草不及時,氮肥過量等因素都會引起霜霉病的高發。適宜發病的溫度為16~20℃ 。
2、發病癥狀
幼苗發病,可造成幼苗退綠髮黃,萎蔫枯死;成株染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近圓形或多角形病斑,呈淡黃色,從下部葉片開始發病。濕度較大時,葉片背部病斑上生有白色霉狀物,嚴重時葉片上部也會出現白色霉層。進一步發展后,病斑連片,呈黃褐色,導致葉片枯死。如防治不及時,病菌會浸染莖部,出現黑莖,後期莖部枯死。
3、防治方法
要盡量選擇地勢偏高或平坦、土質疏鬆,病害較少、發病率較低的地塊,提高灌排水能力。優選抗病品種,合理控制好栽培密度,適時間苗補苗,及時中耕除草,提高植株間的通透性能,利於採光透氣。遇到連日陰雨或雨水較多季節,要及時排水排澇,以降低田間濕度。要小澆水,嚴禁大水猛澆猛灌。增施有機底肥,均衡施肥,做到不偏施、少施、過量施肥。
發病後,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9%烯醯·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噴霧防治,7~8天噴一次,連噴2~3次,可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1、發病條件
主要發病條件有春夏交替時溫暖濕潤,秋季多霧、多雨、多露;夏季高溫,空氣濕度較大,且夜間溫度高於20℃時,易造成病害高發。同時,養分不足,植株生長較弱,或氮肥過量,施肥過多造成植株徒長也會引發病害的高發。
2、發病癥狀
發病後,葉片表面出現圓形、近圓形至不規則水漬狀病斑,直徑2~10mm,呈淺褐色。中央灰白色,邊緣黃褐色至暗褐色。後期病斑逐漸擴大連成片狀,濕度較大時病斑上生有灰色霉狀物,葉片萎枯變乾死亡。
3、防治方法
選用抗病品種,加強田間管理,發現病株及時拔出帶出田外集中做無害化處理。科學澆水施肥,澆水宜在早晨或上午進行,避免大水漫灌。高溫高濕天氣要少施或不施氮肥,並要適量施加磷、鉀肥,促進植株長勢健壯,以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發病後,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8%波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等噴施防治,嚴重發病的地塊可用阿米西達進行灌根,能有效控制病害。
1、發病條件
主要發病條件有地勢較低,連茬連作,田間過於密植,植株間距過小,通風采光不良,灌排能力較差,相對濕度較高,偏施氮肥等都是菌核病高發的誘因。相對濕度高於85%,溫度在15~20℃時,有利於菌核萌發和菌絲生長及子囊盤產生。當田間相對濕度低於70%,發病率及發病癥狀明顯減輕。
2、發病癥狀
發病後,莖基部出現水漬狀病斑,後期病斑擴展,呈褐色,莖基軟腐或縱裂。濕度過大時,病斑表面密生棉絮狀白色菌絲體,后形成白色菌核。進一步發展后,變為黑色鼠糞狀黑色顆粒狀的菌核。導致病株葉片萎蔫至全株枯死。
3、防治方法
首選抗病品種,播種前可進行種衣劑處理或用10%鹽水漂種2~3次,能有效減少種子帶菌率。科學輪作,整地要精細徹底,作物殘株要帶出田外集中處理。合理控制田間密度,提高植株間的通風、透氣及採光性,多雨時節要及時清溝防漬,提高排水排澇能力,利於降低田間濕度。均衡施肥,保持養分適度,確保植株健壯。
發病後,可用50%甲基硫菌靈500倍液、90%多菌靈800倍液+活力素750倍液、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噴施防治,一周噴一次,連噴2~3次。嚴重時可3~5天噴施一次。
蚜蟲
1、蟲害特點
以成蟲和若蟲群居於葉背、花梗或嫩莖上,並吸食汁液為生,分泌蜜露布滿葉面,影響光合作用。蟲害發生后,幼葉向下畸形捲縮,嫩莖、花梗受害彎曲,植株矮小弱化,輕則影響良好植株生長,嚴重時可造成植株枯萎死亡,影響產量,蚜蟲還可傳播病毒病。
2、防治方法
及時清除田間及周圍雜草,保護蚜蟲天敵,如瓢蟲、食蚜蠅、蜘蛛、草蛉等。也可利用蚜蟲具有趨光性特點,進行誘殺。利用天敵及趨光誘殺兩種方法既有效又環保,符合綠色農業的發展理念。蟲害初發時,可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10%蟲蟎靈3000倍液,或10%多來寶乳劑1000倍液等噴施防治,7~8天噴一次,連用2~3次,建議幾種藥液交替使用,避免害蟲產生抗藥性,影響殺蟲效果。

價值


營養價值
富含大量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的同時,還含有鈣、鐵、硒等多種人體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油麥菜營養豐富、口感鮮嫩,生熟皆可食用,是生食蔬菜中的上品,素有“鳳尾”之稱的美譽。
油麥菜還富含抗壞血酸和葉酸,抗壞血酸能刺激人體的造血機能,促進血中膽固醇轉化,使血脂下降;葉酸能保護心血管。油麥菜含鈣比萵筍高近一倍。油麥菜比較適合素炒或涼拌,食之均嫩脆,清香可口。
食療效果
1、清肝、利膽、和胃
油麥菜能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促進食慾,改善肝臟功能,有助於抵禦風濕性疾病和痛風。
2、利尿
油麥菜中含有甘露醇等有效成分,有利尿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有利於促進排尿,減少心房的壓力,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極為;有益。
3、鎮靜安神
油麥菜中含有萵苣素,具有鎮靜作用,經常食用有助於緩解緊張、幫助睡眠、改善神經衰弱等。
4、降脂
油麥菜纖維較多,有消除脂肪、降低膽固醇的作用,是優質的高營養低熱量蔬菜,也是減肥的很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