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厥陰經脈
足厥陰經脈
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
《靈樞·經脈》:肝足厥陰之脈,起於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腘內廉,循股陰,八毛中,環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1)連目系,上出額,於督脈會於巔。
其支者;從目系下頰里,環唇內。
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注肺。
【註釋】
(1)頏顙——同吭嗓。此指喉頭和鼻咽部。喉嚨則指下連氣管部分。
【語譯】
足厥陰肝經:從大趾背毫毛部開始(大敦),向上沿著足背內側(行間、太沖),離內踝一寸(中封),上行小腿內側(會三陰交;經蠡溝、中都、膝關),離內踝八寸處交出足太陰脾經之後,上膝腘內側(曲泉),沿著大腿內側(陰包、足五里、陰廉),進入陰毛中,環繞 部,至小腹(急脈;會沖門、府舍、曲骨、中極、關元),夾胃旁邊,屬於肝,絡於膽(章門、期門);向上通過膈肌,分佈脅肋部,沿氣管之後,向上進入頏顙(喉頭部),連接目系(眼球后的脈絡聯繫),上行出於額部,與督脈交會於頭頂。
它的支脈:從“目系”下向頰里,環繞唇內。
它的支脈:從肝分出,通過膈肌,向上流注於肺(接手太陰肺經)。
【註釋】
(2)飧泄——飧音孫。大便稀薄,完谷不化叫飧泄。
【語譯】
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的病症:腰痛得不好前俯後仰,男人可出現小腸疝氣,婦女人可出現小腹部腫脹,嚴重的則咽喉干,麵灰塵,脫了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