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脈

經絡

主要可以醫治的病症有:神志病,熱病,腰骶、背、頭項局部病證及相應的內臟疾病。如頸項強痛、角弓反張等症。督脈督一身之陽氣,只要是陽氣衰弱都可以在督脈上找到合適的穴位進行治療。

結構特徵


按照《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篇第六十》所講,“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后,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后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貫齊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干。督脈生病治督脈,治在骨上,甚者在齊下營。其上氣有音者,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其病上沖喉者治其漸,漸者,上俠頤也。”
督脈[經絡]
督脈[經絡]
據此,督脈起於小腹內胞宮,體表出於曲骨穴,向下走會陰部,向後行於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長強穴,沿脊柱上行,經項後部至風府 穴,進入腦內,沿頭部正中線,上行至巔頂百會穴,經前額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過人中,至上齒正中的齦交穴。督脈起於長強穴、止於齦交穴,單29穴,分別是長強、腰俞、腰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靈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啞門、風府、腦戶、強間、后頂、百會、前頂、囟會、上星、神庭、素髎、水溝、兌端、齦交、印堂。

分支


第一支,與沖、任二脈同起於胞中,出於體表曲骨穴,向下經過會陰部,在尾骨端與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的脈氣會合,貫脊,屬腎。
第二支,從小腹直上貫臍,向上貫心,至咽喉與沖、任二脈相會合,到下頜部,環繞口唇,至兩目下中央。
第三支,與足太陽膀胱經同起子眼內角,上行至前額,於巔頂交會,人絡於腦,再別出下項,沿肩胛骨內,脊柱兩旁,到達腰中,進入脊柱兩側的肌肉,與腎臟相聯絡。

臨床表現


脊柱強直、角弓 反張、脊背疼痛、精神失常、小兒驚劂
邪犯督脈可表現為牙關緊閉,頭痛,四肢抽搐,甚則神志昏迷、發熱,苔白或黃,脈弦或數。
督脈虛衰可表現為頭昏頭重,眩暈,健忘,耳鳴耳聾,腰脊酸軟,佝樓形俯,舌淡,脈細弱。
督脈陽虛可表現為背脊畏寒,陽事不舉,精冷薄清,遺精,女子少腹墜脹冷痛,宮寒不孕,腰膝酸軟,舌淡,脈虛弱。

病機分析


督脈起於會陰,並於脊里,上風府,入腦,上巔,循額。邪犯督脈,則角弓反張,項背強直,牙關緊閉,頭痛,四肢抽搐,甚則神志昏迷,發熱,苔白或黃,脈弦或數。督脈上行屬腦,與足厥陰肝經會於巔頂,與肝腎關係密切,督脈之海空虛不能上榮於充腦,髓海不足,則頭昏頭重,眩暈,健忘;兩耳通於腦,腦髓不足則耳鳴耳聾;督脈沿脊上行,督脈虛衰經脈失養,則腰脊酸軟,佝僂形俯;舌淡,脈細弱為虛衰之象。督脈主司生殖,為“陽脈之海”,督脈陽氣虛衰,推動溫煦固攝作用減弱,則背脊畏寒,陽事不舉,精冷薄清,遺精,女子小腹墜脹冷痛,宮寒不孕,腰膝酸軟,舌淡,脈虛弱亦為虛象。

穴位名稱


長強
【定位】在尾骨端下0.5寸,當尾骨端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
【作用】鎮痙熄風,清熱利濕,固脫止瀉。
【主治】
①泄瀉,便血,便秘,痔疾,脫肛。
②癲狂癇。
【類別】督脈、足少陽、足太陰經交會穴,絡穴
腰俞
【定位】在骶部、當后正中線上,適對骶管裂孔。
【作用】調經通絡,清熱利濕。
【主治】
①癲狂,癲癇
②痔疾。
③腰脊強痛,下肢痿痹。
④月經不調。
腰陽關
【定位】在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強腰補腎,調經通絡。
【主治】
①月經不調,遺精,陽痿。
②腰骶痛,下肢痿痹。
【定位】在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壯陽益腎,強壯腰膝,固精止帶,疏經調氣。
【主治】
①遺精,陽痿。
②月經不調,帶下
③泄瀉。
④腰脊強痛。
【定位】在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一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溫補脾腎,強壯腰脊。
【主治】
①腰脊強痛。
②泄瀉,腹痛。
脊中
【定位】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健脾利濕,益腎強脊。
【主治】
①泄瀉。
②黃疸。
③痔疾。
④癲癇。
中樞
【定位】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十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健脾利濕,益腎強脊。
【主治】
①黃疸,嘔吐,腹脹滿。
②腰脊強痛。
筋縮
【定位】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九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止痙熄風,健脾調中。
【主治】
①癲癇。
②脊強。
③胃痛。
至陽
【定位】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寬胸理氣,清熱利濕,健脾調中。
【主治】
①急性胃疼。
②黃疸。
③胸脅脹痛,咳嗽,背痛。
靈台
【定位】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宣肺止咳,清熱解毒。
【主治】
①急性胃疼。
疔瘡
③咳嗽,脊背強痛。
神道
【定位】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養心安神,熄風止痙,清熱通絡。
【主治】
①心悸,心痛,失眠,健忘。
②咳嗽,噎膈。
③脊背強痛。
【定位】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祛風退熱,宣肺止咳,寧心鎮痙。
【主治】
①咳嗽,氣喘。
②癲癇。
③脊背強痛。
陶道
【定位】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宣肺解表,熄風止痙,鎮驚安神。
【主治】
①熱病,瘧疾。
②頭痛,脊強。
【類別】督脈與足太陽經交會穴
大椎
【定位】在後正中線上,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解表清熱,疏風散寒,熄風止痙,肅肺寧心。
【主治】
①熱病,瘧疾,骨蒸盜汗。
②周身畏寒,感冒,目赤腫痛,頭項強痛。
③癲癇。
④咳喘。
【類別】督脈、手、足三陽脈交會穴
啞門
【定位】在項部,當后髮際正中直上0.5寸,第二頸椎棘突下緣
【作用】熄風止痙,通絡開竅,疏風活絡。
【主治】
①情志變化引起的精神障礙、乏力。
②聾啞。
③中風,舌強不語,暴瘖。
④癲狂癇。
⑤後頭痛,項強
⑥鼻衄。
【類別】督脈與陽維交會穴
風府
【定位】在項部,當后髮際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兩側斜方肌之間凹陷中
【作用】疏散風邪,清心開竅,通利機關。
【主治】
①中風不語,半身不遂,癲狂。
②頸痛項強,眩暈,咽痛。
【類別】督脈與陽維脈交會穴
腦戶
【定位】在頭部,后髮際正中直上2.5寸,風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緣凹陷處
【作用】散風清熱,開竅止痙。
【主治】
①頭暈,項強。
②癲癇。
【類別】督脈與足太陽經交會穴
強間
【定位】在頭部,當后髮際正中直上4寸(腦戶上1.5寸)
【作用】散風通絡,寧心安神。
【主治】
①頭暈,眩暈。
②癲狂癇。
③中風偏癱。
穴位名稱:后頂[經穴]
【定位】頭部,后髮際正中直上5.5寸(腦戶上3寸)
【作用】散風通絡,寧心安神。
【主治】
①頭痛,眩暈。
②癲狂癇症。
③中風偏癱。
后頂
【定位】在頭部,當后髮際正中直上5.5寸(腦戶上3寸)
【主治】頭痛,眩暈,項強,癲狂癇症,煩心,失眠。
【定位】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5寸,或兩耳尖連線的中點處
【作用】平肝熄風,昇陽益氣,醒腦寧神,清熱開竅。
【主治】
①眩暈,頭痛。
②昏厥,中風偏癱,不語。
③脫肛,陰挺。
④癲狂不寐。
【類別】督脈、足太陽經交會穴
前頂
【定位】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3.5寸(百會前1.5寸)
【作用】平肝潛陽,清熱熄風。
【主治】
①頭痛,眩暈。
②鼻淵。
③中風偏癱,癲癇。
囟會
【定位】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2寸(百會前3寸)
【作用】平肝熄風,醒神鎮驚。
【主治】
①頭痛,眩暈。
②鼻淵。
③癲癇。
④小兒驚癇。
上星
【定位】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1寸
【作用】清肝明目,宣通鼻竅。
【主治】
①頭痛,目痛。
②鼻淵,鼻衄。
③癲狂。
④中風偏癱。
神庭
【定位】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0.5寸
【作用】清肝明目,熄風止痙,通竅安神。
【主治】
①失眠,驚悸,癇症。
②頭痛,眩暈。
③鼻淵。
【類別】督脈、足太陽、陽明經交會穴
素髎
【定位】在面部,當鼻尖的正中央
【作用】清熱宣肺,宣通鼻竅,蘇厥救逆。
【主治】
①昏迷,昏厥,新生兒窒息。
②鼻塞、鼻衄、鼻淵、酒(查皮)鼻。
③目脹痛,視物不清。
④足跟痛。
水溝
【定位】在面部、當人中溝的上1/3與中1/3交點處
【作用】開竅啟閉,蘇厥救逆,清熱化痰,寧神鎮痛。
【主治】
①暈厥,中暑,中風昏迷,精神障礙,牙關緊閉。為急救要穴。
②癲狂、癇症。
③急性腰痛。
④胃疼不止,口喎面腫。
【類別】督脈與手足陽明之會
兌端
【定位】在面部,當上唇的尖端,人中溝下端的皮膚與唇的移行部
【作用】清瀉胃熱,定驚止痛。
【主治】
①癲狂。
②牙齦腫痛,口喎。
齦交
【定位】在上唇內,唇系帶與上齒齦的相接處
【作用】清熱明目,宣通鼻竅。
【主治】
①急性腰痛。
痔瘡出血、痔疾疼痛。
③齒齦腫痛。
④鼻淵。
⑤癲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