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過

趙過

趙過(生卒年不詳),漢武帝時人,西漢農學家。趙過總結勞動人民的生產經驗,改進耕耘下種的農器,製作三腳耬。因耕牛缺乏,乃推薦平都令光為丞,教民挽犁共耕。趙過總結勞動人民的生產經驗,推廣耦犁、推行代田法等,為中國早期的農業生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幫助農民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負擔。

中國作為一個人口、農業大國,趙過在中國農業史上的貢獻是巨大的。

簡介


趙過,西漢農學家。《漢書·食貨志》中說漢武帝南征北戰,大興土木,疏於農業,以致國庫空虛,朝野不妥,於是武帝悔征伐之事,而提出“方今之務,在於力農”,因而任命趙過為搜粟都尉,趙過能為代田,所以又使趙過推廣代田法
趙過為了使代田法的推廣有確實的把握,曾作了長期準備和細緻安排,他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了試驗、示範和全面推廣等一系列工作。
首先在皇帝行宮、離宮的空閑地上作生產試驗,證實代田法的確能比一般其它的田地每畝可增一斛,為推廣確定了前提條件。
其次是設計和製作了新型配套農具,為順利推廣代田法創造了良好的生產條件。
再次是利用行政力量在京畿內要郡守命令縣、鄉長官、三老、力田(地方小農官)、有經驗的老農學習新型農具和代田耕作的技藝,為推廣代田法奠定了技術基礎。
第四是先在命家田、三輔區域公田上作重點示範、推廣,並逐步向邊郡居延等地發展。最後在邊城、河東(今山西西南部)、三輔、太常、弘農(今河南西部)等地作廣泛推行,並取得了成效,從而得到民皆代便田(《漢書·食貨志》)的成功。
根據漢昭帝時桓寬《鹽鐵論》上記載,推行代田法,主要在關中地區。貧戶缺牛少馬,只能用舊農具耕田,所以,行代田法的主要是富戶而不是貧苦農民。但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舊耕作方法勢必逐漸被淘汰,趙過所創新農具和新耕作法,必然得到更大規模的推廣。從在居延所發現的漢簡上面,可以看到漢昭帝初年、代田倉的記載,以漢簡和史書互相參證,證明史書上代田法曾在居延推行的記載,是確實的。從代田倉的建立,也可推斷,推行代田法后,糧食得到了增長。
趙過推廣代田法取得了“用力少而得谷多”的良好效果,其中與他曾設計、創製和使用了“皆有便巧”的耕、耘、下種田器,並傳授了“以人挽犁”和“教民相與庸挽犁”(《漢書·食貨志》)等增產措施大有關係。
《漢書·食貨志》說:“趙過耕耘下種田器皆有便巧。……用耦犁二牛三人……”
趙過使教田太常、三輔大農置工巧奴與從事,為作田器……善田者受田器,學耕種養苗狀,但這些便巧的農具的結構形式、製作方法、操作技術和具體效果等在其他古籍上卻難有蹤跡可尋。東漢崔寔(shí,音時)《政論》記載,趙過“教民耕種,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將之,下種挽耬,皆取備焉。日種一頃,至今三輔猶賴其利”。三犁共一牛 即三腳耬,因為它功能多,效率高、溝壟整齊、寬窄劃一,深淺均勻,因而為高產低耗創造了條件。我國北方直到建國前,甚至現在,耬在生產上還起著重要作用。
《漢書·食貨志》所說的趙過向全國推廣用耦犁,二牛三人的辦法,使鐵犁和牛耕法逐漸普及,在此基礎上,東漢時期又取得了進一步的發展,為後世的犁耕技術奠定了基礎。
趙過和他所創造的新農具和新耕作技術,在我國古代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提倡代田法


漢武帝末任搜粟都尉。
東漢漢崔寔《政論》:趙過“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將之,下種挽耬,皆取備焉。日種一頃。至今三輔猶賴其利。”按“三犁共一牛”即三腳耬。
又《漢書。食貨志》記載:“過能為代田,……其耕耘下種田器,皆有便巧。”大約當時在其主持下,創造了三腳耬,還改進了其他耕耘工具,加以提倡代田法,對當時農業生產發展起推動作用。

創造和貢獻


關於趙過的家世和個人經歷都知之甚少。大約在漢武帝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他被任命為搜粟都尉。《漢書·食貨志》記載了有關他在農業生產動力、技術和工具三個方面的創造和貢獻。

農業生產動力


“過能為代田,一(畝)三(同畎)。歲代處,故曰代田。古法也。”這段記載,扼要說明了代田的由來和特點。“古法”就是春秋戰國時盛行的“畎畝法”。《國語·周語》“韋昭注”解釋說:“下曰畎,高曰畝。畝,壟也。”“一畝三”就是在一畝地里作三條溝、三條壟。“歲代處”指的是溝和壟的位置每年互換。清代程瑤田《溝洫疆理小記》說:“代田者,更易播種之名。播則壟休,歲歲易之,以畎代壟,以壟處畎,故曰歲代處也。”這可使土地部分利用和休閑輪番交替,在肥料不足情況下使地力能得到自然恢復和增進。其栽培管理也比“畝法”有很大改進,“播種於中。苗生葉以上,稍耨壟草,因其土以附苗根……苗稍壯,每耨則附根,比盛暑,壟盡而根深,能風與旱”。我國北方黃河流域旱農地區,雨量少,尤其春旱多風。溝里能保持住一定的溫度和水分,將種子播種在內,有利於出苗;幼苗出土后,在溝里也可減少葉面蒸發,使生長健壯;中耕除草時,將壟上的土培壅在作物根部,直至壟平為止,這樣作物根部深下,能吸收更多水分,則可耐風、旱和抗倒伏。因此,代田的增產效果顯著,“用力少而得谷多”,“一歲之收,常過縵田(沒有畝的平作田)畝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趙過所掌握的代田法,是從前輩農民那裡學來,而加以改進和提高的。他推廣代田法時,組織工作做得很細緻,有計劃、有步驟。首先,在“離宮”(正式宮殿之外別築的宮室)內空地上試驗,證實確比“旁田”多收一斛以上;其次,對縣令長、鄉村中的“三老”、“力田”和有經驗的老農進行技術訓練,“受田器,學耕種養苗狀”,再通過他們把新技術逐步推廣出去;第三步,先以公田和“命家田”作為重點推廣,然後普遍開展。“是後邊城、河東、弘農、三輔,太常民皆便代田”。代田法為黃河流域旱作地區防風抗旱的多種農法之一,不僅對於恢復漢武帝末年因征戰、興作,而使用民力過甚,致使凋敝的農村經濟起過一定的作用,而且對後世農業技術的發展也有深遠的影響。

技術

“其耕耘下種田器,皆有便巧”,與推廣代田法的同時,趙過又大力推廣牛耕,併發明了功效高的播種機——耬車,以適應代田整地、中耕和播種的需要。根據考古學和古文字學,我國牛耕雖起源於商代,但在戰國以前一直沒有得到多少發展,到漢武帝初年,牛耕也只限於富豪之家,一般農民仍主要使用木製或鐵制耒耜。趙過推廣的牛耕為“耦”,“二牛三人”,即操作時,二牛挽一,二人牽牛,一人扶二耕。東漢時這種耕作法推廣至遼東,開始時也是“兩人牽之,一人將之”。解放前,雲南寧蒗納西族仍留傳的二牛三人耕作法,在耕地時,一人牽著合了犋的兩頭牛,後面一人扶,中間一人壓轅以掌握耕地深度。二牛三人耕作法反映了牛耕初期時的情形,因為那時駕馭耕牛技術還不熟練,鐵構件和功能也尚不完備。

工具

趙過還總結勞動人民經驗並吸收前代播種工具的長處,發明了三腳耬車。東漢崔寔《政論》記載說:“三共一牛,一人將之。下種耬,皆取便焉。”三腳耬,即耬車,下有三個開溝器,播種時,用一頭牛拉著耬車,耬腳在平整好的土地上開溝進行條播。由於耬車把開溝、下種、覆蓋、鎮壓等全部播種過程統於一機,一次完工,既靈巧合理,又省工省時,故其效率達到“日種一頃”。三腳耬車系從獨腳耬、二腳耬發展而來。獨腳耬大約起源於鐵制農具比較普遍使用的戰國時期。在我國農業史上像趙過這樣有獨特創造和貢獻的高級農業官員是不多見的。

親屬關係


兒子:
趙宏,涼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