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墓

蘇秦墓

蘇秦墓為戰國著名政治家蘇秦的墓葬,但是具體蘇秦葬於何地,史書沒有明確記載。現存蘇秦墓有六七處之多,主要有洛陽、鞏義臨淄等處,詳細墓址尚待進一步史料支持。因蘇秦為今河南洛陽人,固其墓地多集中在洛陽附近。

墓址考證


司馬遷的《史記·蘇秦列傳》中載:“蘇秦者,東周洛陽人也。”楊炫之的《洛陽伽藍記》中也有洛陽“蘇秦宅”的記載。但,蘇秦葬於何地,歷代史書卻沒有明確記載。按流傳下來的說法,蘇秦墓有六七處之多,足見蘇秦在歷代人心目中的地位。

鞏義蘇秦墓


鞏義西南部有村名曰“蘇家莊”,蘇家莊南原有“三蘇冢”,傳說為蘇秦及兩位弟弟之冢。今存一冢,高約15米,周長約80米,即為蘇秦墓。

洛陽蘇秦墓


1、洛陽市東郊漢魏故城遺址東南張蘇寨寨內有一冢,當地傳為蘇秦冢,與古籍所載地點大體相符,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洛陽伽藍記》載:“青陽門外三里御道北,有孝義里,里西北角有蘇秦冢”。冢旁寺院的和尚,經常看到蘇秦出入該冢,“車馬羽儀,若今宰相也”。
2、太平庄蘇秦墓
太平庄位於洛陽城東南4公里處,相傳村南有“蘇家冢”,即蘇秦墓。戰國時期著名縱橫家蘇秦是東周洛陽軒里人。據考證,軒里就在現今東郊太平庄一帶。舊時太平庄村南曾有蘇秦故里的碑刻,可惜文革期間毀掉。該村學校校園傳為蘇家花園遺址。最近,太平庄人在施工時,發現了唐代武德八年(公元625年)蕭瑀所立的“武安君六國丞相蘇公墓”碑。
史記》云:蘇秦,東周洛陽人也。《戰國策》云:蘇秦,洛陽乘軒里人。乘軒里在何處,文獻失載。《洛陽伽藍記》雖有記載,但令人生疑。自北魏至明1000餘年亦無蘇秦故里記載,明清文獻云為“洛陽古太平庄”,不知所據何本。蘇秦墓在山東、河南有數座,真偽莫辨。洛陽太平庄村出土唐代“武安君六國丞相蘇公墓”碑,證明了蘇秦故里就在太平庄村,舊時太平庄村南曾有“蘇秦故里”的碑刻,可惜“文革”期間毀掉。該村學校校園傳為“蘇家花園”遺址。
3、新安縣蘇秦冢
該冢位於鐵門鎮境內,現存巨大土冢一個。另外,山東臨淄、洛陽邙山等地都有蘇秦墓的傳說。由於蘇秦墓說法種種,其確切的位置仍需要更加豐富的考古資料予以佐證。但蘇秦葬於洛陽應是不爭的事實。

淄川蘇秦墓


位置

蘇秦墓
蘇秦墓
淄川蘇秦墓,位於淄川區經濟開發區南蘇村(二里鄉南蘇相橋庄西)。墓冢封土高約5米,直徑20米,長約40米,佔地約1000平方米,1984年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墓南原有一橋,名曰蘇相橋,為古般陽二十四景之一。
據《淄川縣誌》載,蘇相墳,“後人疑為蘇秦墓,然無確據。”蘇秦乃戰國時期的縱橫家,歿於齊。《山東通志》載,青州城東北亦有蘇相墓,未知孰是。

外景

南蘇村南首,有一石拱橋,橋北不遠,立一石碑,上書“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蘇秦墓”,是1984年淄博市政府立的。再往北走約300米就是蘇相墓,墓高約5——6米,面積近2畝。
墓東面,有南蘇村兩委新敬立的石碑一座。石碑高2米,寬1米,正面橫書——六合之光,豎寫——東周六國相蘇公·諱字·秦·季子之墓。背面是白雪齋主人——王維芝老先生謹書的墓誌銘—— 《蘇秦墓碑記》 ,詳細解說了蘇秦的功過歷史——“惟東周之際,一介布衣,七國遊說,六國封相,古而今殊榮若斯者,蘇秦之外,屈指幾人?”
石碑右側,能工巧匠刻有兩副棋盤,綠樹撐傘,樹陰遮蔽。

現狀

青山埋忠魂。橋以相名,庄借橋名。蘇相橋庄隨著時代的變遷,居民繁衍生息,人丁興旺,一庄分為兩家,是南蘇和北蘇。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更是舊貌變新顏。村兩委一班人審時度勢,充分利用名人效應大膽進行旅遊開發。工程開發規劃設計共分兩期,第一期工程佔地40000平方米(60餘畝),第二期工程佔地600餘畝,包括有蘇相墓遊覽區、特色農莊區、河灘戲水區和停車場等,營造與蒲松齡故居、梓童山遊覽區三足鼎立、遙相呼應的旅遊新格局。

墓主生平


蘇秦,東周洛陽人,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佩六國相印,曾遊說六國聯合抗秦,使強秦不敢東窺函谷者達15年。
蘇秦墓
蘇秦墓
蘇秦,字季子,雖出身寒門,卻少有大志。據傳他隨鬼谷子學遊說術多年,后見同窗龐涓孫臏相繼下山求取功名,也和張儀告辭鬼谷子下山。張儀去魏國,蘇秦返故里。
與趙秦陽君共謀,發動韓、趙、燕、魏、齊諸國合縱,迫使秦國廢帝退地,至樂毅破齊前夕,遭車裂而死。 《漢書·藝文志》著錄有《蘇子》三十一篇,今使。帛書《戰國策》殘卷中,存有其遊說辭及書信十六篇,與《史記》所載有出入。
戰國時期,諸侯紛爭,群雄爭霸。蘇秦連橫說秦惠王“書十上說而說不行”。憑著堅強毅力終於在燕國打動燕文侯而一舉成名。促成了六國之王結盟於洹水,蘇秦也成了一人而佩有六國相印的風雲人物,取得了榮華富貴。蘇秦的行為惹惱了齊國的大夫門,被齊國所收買的刺客刺殺,於是將此葬於此。

讚頌詩歌


唐朝詩人賈島路過蘇秦墓時感慨萬端,寫下一首頗為凄涼的詩:
《經蘇秦》
沙埋古篆拆碑文,六國興亡事系君;
今日凄涼無說處,亂山秋盡有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