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豆糕

芸豆糕

徠芸豆糕原本老北京地區民間傳統名點。據說是慈禧太后時流傳到宮裡,也就成了著名的宮廷小吃。芸豆糕色澤雪白,質地柔軟,吃在嘴裡香甜爽口,軟而不膩。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白芸豆240克
冰糖適量
紅豆160克
玉米油適量
適量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把冰糖粉碎。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芸豆提前檢出壞豆、沖洗乾淨后冷水泡發一夜(白芸豆相對比較難泡發,最好泡的時間長一些,我泡了12+小時)。泡好的白芸豆去皮。去皮后的白芸豆重新沖洗一下,去掉殘留的皮渣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去皮的白芸豆添加大約2倍量的水,大火煮開,小火煮1小時左右,關火后又燜了半小時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紅豆提前檢出壞豆、沖洗乾淨后冷水泡發一夜。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泡好的紅豆添加大約2倍量的水,大火煮開,小火煮40分鐘左右。煮至紅豆變軟后,放入適量的冰糖(甜度以個人口味來添加),小火煮至冰糖溶化即可關火。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用料理機將紅豆打成紅豆沙。用平底鍋,鍋底放少量的的油,放入打好的紅豆沙大火燒開轉小火,期間需要不停的攪拌,將紅豆沙的水分炒到差不多干。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用料理機將白芸豆打成白芸豆糊。平底鍋,鍋底放少量的的油,放入打好的白芸豆糊和適量的冰糖大火燒開轉小火,期間需要不停的攪拌,將白芸豆糊的水分炒到差不多干。(如果炒完覺得不夠干可以重新炒制一次,如果覺得炒的太幹了可以少加點水重新炒一次。)炒好的白芸豆泥放入容器備用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50克的月餅模具,用廚房秤取25g的芸豆泥和25的紅豆沙,芸豆泥拍成餅做皮,紅豆沙團成團做餡。2.小心的將紅豆沙包起來,團成球。3.放入提前刷了油的月餅模具里,按平。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脫模,漂亮的芸豆糕做好。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棉密細膩的芸豆糕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脫模,芸豆糕做好。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因為完全無添加很怕放不住,立馬包裝好給朋友送過去了幾個。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基礎白豆沙200克
紫薯泥140克
茯苓粉20克
糖粉20克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準備主料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將白豆沙和茯苓粉倒入大碗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拌勻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加入糖粉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拌勻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將白豆沙分成兩半,分別擀成大小一致,0.6厘米厚的長方形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紫薯泥也擀成同樣的長方形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將一塊豆沙片鋪在底部,鋪上紫薯泥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將另一片白豆沙鋪在上面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切去不規則的四邊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切割成大小均等的小方塊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擺上枸杞點綴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芸豆500g
煉乳2勺
黃油30g
糖粉100g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芸豆泡發15個小時以上,去皮,入電飯煲用煲粥檔煮兩次。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取出煮好的芸豆入料理機打成泥(如果煮時水份不夠不好打時加入適量糖水調拌),之後熱鍋加入黃油融化,倒入芸豆泥,加入煉奶、糖粉,中小火慢慢炒制,過程有點漫長,絕對鍛煉手臂,呵呵~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炒至成光滑麵糰狀盛出,蓋上保鮮膜,入冰箱冷藏10分鐘左右晾涼。芸豆團分成50g的團/份,(按模具分成適量的克數,我用的是50g的模具),模具抹點熟粉,將芸豆團入模具壓制出模即可。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盛盤,入冰箱冷藏30分鐘后食用,再配上杯咖啡,一本好書,美好了一段時光~

原料列表


芸豆(紅) 100.0g
芸豆(白) 200.0g
徠飲用水 400.0g

詳細介紹


1:將白芸豆泡水後去皮(泡過後會變得很好去掉),
紅芸豆也菜採用同樣的方法(我在做的時候怕麻煩,就將紅芸豆的皮留了下來,但如果不去皮的話,最後變會很難做成豆沙)。
2:將紅芸豆和白芸豆分開蒸透爛,然後搗成泥狀。
3:把白芸豆泥分一半鋪在保險膜上壓扁,用壽司卷壓實,然後再將紅芸豆泥鋪在上面採用同樣的方法,最後再將剩下的一半白芸豆泥鋪再最上面壓實。
4:放在冰箱里等涼透后就可以切塊食用了。

飲食文化


芸豆糕,老北京的名小吃。若追溯起源,皇帝的年代就有了,是典型的宮廷小點,與豌豆黃齊名。
其實芸豆糕原本屬於老北京的民間小吃。盛行於街頭巷尾。據說通常是有小販背一圓木桶,上蒙白布,內裝白芸豆泥,可做成帶餡的小餅和蘋果,亦可這樣用雲豆泥包上餡料,大多是紅豆沙或山楂糕,揉成團,逐個摁在月餅模子里,然後磕出。小巧玲瓏,煞是好看。
芸豆糕色澤雪白,質地柔軟,吃在嘴裡香甜爽口,軟而不膩。
後來據說是因了慈禧聽到大街上的叫賣聲,引入宮中,一吃則欲罷不能。於是把此人留在宮中,芸豆糕變成了慈禧的御用甜點。
芸豆糕與豌豆黃,艾窩窩一樣,通常是清明時節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