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山根的結果 展開

山根

萬寧市北部山根鎮

山根鎮位於萬寧市北部,西靠六連嶺,南與和樂鎮相連,東瀕南海,北與龍滾鎮毗鄰。總面積6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477畝,其中水田7293畝,旱田2545畝,坡地7479畝。

產業結構


全鎮種植水稻6500畝,反季節瓜菜種植常年約9000畝,其中西瓜3500畝、椒類及其它瓜菜5300畝,種植菠蘿6000畝,胡椒5000畝,檳榔3000畝,椰子1500畝,植樹造林1500畝;漁船60隻,年產值達1950萬元,現有蝦池1300畝,年產值達3900萬元;還有荔枝、龍眼、芒果、葡萄、珍珠石榴、楊桃等熱帶經濟作物,形成綠色觀光農業,產品遠銷省內外。

歷史沿革


1950年至1951年屬三區管轄,1952年至1957年8月屬五區。1954年組建山根小鄉,1957年8月成立山根大鄉,1958年10月歸屬東風人民公社,1960年成立山根公社,1983年改社為區,1987年2月改區為鄉,2002年7月撤鄉設鎮。管轄9個村委會,1個鎮農場,67個自然村,96個經濟社,2832戶,13858人口。主要民族是漢族。西靠老革命根據地六連嶺,有67個村莊是革命老區村莊。

自然資源


地處丘陵,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土質主要屬沙土和粘壤土。山根溪、馮門溪、溪狗溪流經境內入大海。全鎮共有七公里長的海岸線,有美麗的山根灣。還有23年紅旗不倒的六連革命根基地,是優質的旅遊資源。鈦鋯等礦產資源分佈在東北部沿海一帶,沿海岸線長9公里。鎮政府駐山根墟,距萬城16公里,海榆東線公路、東環鐵路和東線高速公路從山根境內穿過,交通十分方便,種植、海水養殖和運輸業比較發達。山根地肥水美、民風樸實、社會治安良好、土地資源豐富,有利於投資旅遊項目建設,大展宏圖。
鎮政府駐山根墟,距萬城30公里,海榆東線公路從墟區穿過,東線高速公路從境內穿過,交通運輸業比較發達。
山根原來是窮困地區,大部分村莊分佈在半山區的六連嶺下和沿海沙灘一帶,現山根墟周圍原來只有幾個村莊,數十戶人家。解放前沒有定點定時集市,南北部鄉民分別往和樂、龍滾墟趕集。1957年設山根大鄉后,鄉政府機關駐山根村西(現墟址)。隨後,郵電、供銷、糧食、食品、水產、金融等部門在此間設所、站、店和門市部。1959年,"全民大辦鋼鐵",縣在這裡建起煉鐵廠。60年代,水產部門在這裡興辦魚苗場,人口逐漸增加,道旁平日賣些魚肉、三鳥、蛋品、蔬菜,逐漸形成集市,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2002年該鎮通過聯營的方式,投入資金560萬元,興建新的農工商貿市場,佔地60畝,開拓5條800多米長的環墟大道,新增樓房120幢,現有5條街道,250多幢樓房和平房鋪店、居宅。墟面上安裝路燈,米行、魚肉行、瓜菜行、副食、欽食行,日雜、布匹、鞋帽等攤店日夜開市,形成新的經濟、文化交流中心。

項目建設


該鎮沿海地區的華明、橫山、大石嶺、排溪等村連片開發高位池對蝦養殖生產基地,佔地面積1280畝,年蝦產量800噸;扶提、多扶、水央堀、立嶺、山根和鎮農場種植西瓜3238 畝,年產量6476 噸,菠蘿3226畝,年產量5646噸,胡椒3543畝,年產量531.5噸,還有檳榔、荔枝、龍眼、芒果、葡萄、珍珠石榴、楊桃等熱帶經濟作物,形成綠色觀光農業,產品遠銷省內外。

新農村建設


投入資金200多萬元,整治樂排洋、建設立嶺符宅4.5公里及香車水庫6公里渠道,實施通暢工程,完成立嶺、華明、橫山、大石嶺、排溪、多扶、扶提、水央堀、山根等9個行政村道路建設和路燈亮化。在鞏固荔枝坎省級文明村和橫山村村級活動場所(省樣板工程)建設的基礎上,抓好山根、大石嶺等村辦公樓建設,抓好立嶺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和防洪樓建設,抓好山根高速公路出入口改造,實現綠化、美化工程。抓好大石嶺省級文明生態村和水央堀、排溪、樂文、蔡宅、埇尾、多扶等市級文明生態村建設。抓好大石嶺、山根、排溪和水央堀等4個村村級辦公場所建設,各村活動場所成為村民文化活動中心。修建農場危房戶230間,扶持弱勢群體,實施民生工程。

城鎮建設


墟上有財政所、派出所、農稅所、地稅所、供電所、營業所、郵政所、糧所、廣播站、文化站、農技站、畜牧站、農機站,食品站、供銷社、信用社,還有中、小學各1所,衛生院1所,電影、劇場、球場等文體設施。

建設成果


近幾 年來,山根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厚德遠志,同心共贏”的發展理念,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腳踏實地,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紮實工作,使全鎮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會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顯著成效。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強,形成以高效熱作和海水養殖業為龍頭,加工、運輸、零售等服務行業齊頭並進的農業生產要鎮。目前,已建成全省最大規模的現代化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以胡椒、菠蘿、西瓜為拳頭產業的熱作種植也已基本實現基地化生產,並遠銷上海、北京、瀋陽、內蒙、新疆以及俄羅斯遠東等地。已建成基地2.5萬畝,是萬寧市重要的熱作生產園區。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2002—2003年創造性地建成了全省第一個文明生態示範村——荔枝坎文明生態村。同時以文明生態村為載體,大力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弘揚愛國精神,建立起誠實守信、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家庭美德。人民群眾安居樂業,遵紀守法蔚然成風。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大。以“五網”建設為契機,並結合“三農”工作隊,深入為群眾改水改廁,建沼氣池,整治田洋,開通村道,建好電網、電話網、電視網等。還建了一個具有綜合功能的新農貿市場,硬化了墟上的道路,安上路燈,實現了美化、亮化,切實讓群眾得到實惠。此外,在鎮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鎮人大的有力監督下,各項工作也走上了新的台階。農民生活明顯提高。2001—2003年,該鎮連續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全市鄉鎮領導班子綜合考評第一名,被省委與市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文明生態村


橫 山村位於萬寧市山根鎮的東部,東臨南海,是我市著名的革命老區,水田面積960畝,旱地2000畝,共有西村、中村、東村和上園四個自然村,19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388戶,1963人,黨員58名,主要以種植熱帶經濟作物、反季節瓜菜、建築業和高位池養殖為主,人均收入3700元。今年三月以來,橫山啟動了“三聯”機制,使各項工作都上了新的台階。
一、利用“三聯”制度,聯繫外出黨員和幹部、企業家,積極籌措資金,建成一間兩層混凝土結構近300平方米的具有辦公、學習、娛樂健身、休閑等多種功能的辦公大樓和一個具有省級“樣板工程”的場地。
二、以村級活動場所建設為著點,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今年對橫山四個自然村連片創建了文明生態村,文明生態村的創建體現了“科學規劃,突出重點,沿路連片,綜合創建”的總體工作思路。在創建中,一要緊緊圍繞“建設生態環境”,努力解決農村環境髒亂差問題。繼續在“拆、清、建、管”上做文章:一是拆除影
山根鎮
山根鎮
響景觀的破舊房屋12間,斷殘牆5處,拆除影響衛生的豬欄25個;二是硬化了村橫道3條370米,另又在4條380米的村橫道上鋪上采磚,使農戶竄門不走泥土路,安裝路燈35盞,新建景點3處,鋪采磚2300平方米,種上花木245株,美化和綠化了公共活動場所和農戶家庭庭院。二要緊緊圍繞“發展生態經濟”努力 促進農民增收。一是抓教育培訓,宣傳引導農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今年橫山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現參加合作社的農戶達到172戶,上半年種植了50畝黑美人西瓜,獲利3萬元,現在又和萬寧工商聯社合作種植毛豆300畝,這不僅充分利用了富餘勞動力,又把農業向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管理、產業化經營的現代化農業模式進軍;二是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抓好農戶庭院果園經濟,總共在庭前屋后種上檳榔等經濟作物560株。三是緊緊圍繞“培育生態文化”,努力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在村級活動場所內興建籃球場一個,乒乓球桌兩張,棋桌兩張,其他體育健身器材5台,這豐富了群眾的文體生活。在創建文明生態村的資金問題上作到上面支持一點,村集體出一點,農民自願捐一點,社會可、力量籌一點,到目前為止共投入資金230萬元。
總之,橫山的發展勢頭良好。一個生產發展、生活寬裕、行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勢必在“三聯”制度的護航中,穩步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