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經秦始皇墓

唐代許渾創作的七言絕句

《途經秦始皇墓》是唐代詩人許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渾厚有味,通過對比手法來對歷史人物加以抑揚,反映了作者對剛恨殘暴的統治者的憤恨和對謙和仁愛的統治者的懷念,詩意填密,字挾風雷,輕巧疏宕,唱嘆有情,富有幽美的藝術魅力。

作品賞析


文學賞析

始秦皇墓南依驪山,北臨渭水,地形雄偉,景象佳麗,有“龍盤虎踞”之勢。並以“樹層層”來烘托,更見其氣象的不凡。次句前四字“勢如浮雲”,在含意上應歸入上句:陵墓落成之初,曾經“樹草木以象山”,雖歷千餘年,到晚唐也仍是群樹層疊,高薄雲天。總之前十一個字,或以“龍盤虎踞”狀之,或以“樹層層”烘托之,或以“勢如浮雲”陳述之,把始皇墓的雄奇壯偉,氣象萬千,呈現了出來。可是后三個字“亦是崩”一出,如無堅不摧的神劍,輕輕一揮,直使眼前的龐然大物,骨化形銷了。對於像山一樣高大的墓堆,當時就有民謠說:“運石甘泉口,渭水為不流,千人歌,萬人吼,運石堆積如山阜。”顯然這裡還有弦外之音:“崩”者並非專指墳墓崩塌(實際墳墓也並未崩)或秦始皇駕崩,而包括有如傳說的曾被項羽掘毀,或更荒唐的“牧火宵焚”;秦始皇苦心經營的“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很快就土崩瓦解了。詩人的嘲諷尖銳潑辣,這三個字乾脆利落,嚴於斧械,真有一言九鼎的氣概。
末二句繼續深化其反對殘暴政治的思想。同樣是坐落在青山秋一草間的陵墓,行路之人經過時,卻只恭敬地拜渴漢文帝的陵墓。漢文帝是漢代初年文景之治的代表人物,他推行黃老之治,與民休息,艱苦樸素,曾欲建一露台,一核算工價需千金,相當於十戶中人之產,漢文帝立刻停止這個露台的修建。他在歷史上算得上是一位能夠了解人民疾一的好皇帝,同樣地,人們也只會紀念和緬懷這樣的對人民較好的統治者,而不會去對那殘暴刻薄的秦始皇頂禮膜拜。民心所向,在這個小小的參拜陵墓的行為中顯現得很清楚了。詩題是寫過秦始皇墓,此處卻著力寫漢文帝陵,看似詩思不屬,實際上在兩種統治方式、兩種對待人民的態度的對比之下,詩的主題更顯突出。
可以規見作者的詩心。這首詩明白無誤地表現出作者自己的歷史觀、是非觀,可說是一首議論詩。但它的字挾風雷,卻出之以輕巧疏宕,唱嘆有情的筆墨,有幽美的藝術魅力,而不像是在評說是非了。

名家評價

宋·范晞文《對床夜語》:《始皇墓》云:“一種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漢文陵,”曹鄴亦有“行人上陵過,卻拜扶蘇墓”,扶蘇非有德於人者,意亦不如許。
宋·謝枋得《註解選唐詩》:漢文霸陵與秦始皇墓相近,秦皇墓極其機巧,漢文陵極其朴略,千載之後,衰草頹墳,尤異也。然行路之人拜漢文陵,而不拜秦皇墓,為仁不仁之異,至是有定論矣。
明·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此與李涉《上襄陽於司空》詩相併,末句首用“唯”字最有味,稱美一人,彼不足稱者自見於言外。放英曰:此謂題一外引證。
清·賀裳《載酒園詩話》:昔人你退之“一間茅屋祭昭王”為晚唐第一,余以不如許渾《經始皇墓》遠甚:“龍蟠虎踞樹層層······”本詠秦始,卻言漢文。韓原詠昭王廟,此則於題外相形,意味深長多矣。
清·葉矯然《龍性堂詩話》:同題始皇陵,王維“星辰七曜隔,河漢九泉開”,許渾“種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漢文陵”,元好問“無端一片雲亭石,殺盡蒼生有底功”,侈語、冷語、謾罵語,各有其妙。
清·潘德輿《養一齋詩話》:《始皇墓》云:“一種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漢文陵”。亦森竦而無發露痕也。
近代·俞陛雲《詩境淺說續編》:始皇墓自牧火宵焚,久已沙沉白骨,漢文帝雲唐時未遠,尚有夕陽下馬之人:仁暴之懸殊若此。伊古以來,萬乘尊榮,而一杯埋滅者,何止登封之七十二君耶!

創作背景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帝國的君主,秦始皇以他的雄才偉略為此後二千年的封建國家奠定了統治的藍圖。但他同樣以殘暴寡恩、反智主義的形象留在後人的記憶之中。許渾過秦始皇陵所在的驪山,寫下了這首《途經秦始皇墓》,以表達他對這個歷史人物的基本評價。

作者簡介


許渾(約791~約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祖籍安州安陸,寓居潤州丹陽(今屬江蘇),遂為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
唐文宗大和六年(832)進士及第,歷虞部員外郎,轉睦、郢二州刺史。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濕,杜甫一生愁”評價之。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約858年去世,享年6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