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

婚宴儀式

浙江省永嘉縣楠溪、西溪、菇溪一帶農家完婚時,三親六眷到男家吃喜酒,一定要排好筵席的次序,上首坐舅父母,次為姑父、姑母,不能更移。有些男家把次序排亂了,被人佔了去,親戚臉上便覺得不光彩,躲避不出,甚至變臉鬧席,使得公婆與新郎不得不賠禮說情。因此,在古代,這一帶凡結婚人家,均需按當地風俗,依長輩親屬、新郎、新娘、伴娘等的位置,經過跳舞來邀請入席,這一儀式稱“定位”,有的地方至今還在沿襲這一儀式。

歷史沿革


“定位”禮儀流行已久,宋朱熹制訂《家禮》和《明會典》中就提到“定位”。明洪武元年,朝廷曾向民下令,凡民間嫁娶,須依朱熹的“家禮”辦。在永嘉一帶,還流傳著關於“定位”的民間傳說:東漢劉秀被追兵追趕,逃難至楠溪江邊,危急之際,被一位在溪邊洗衣的村姑相救,背他過了江。劉秀萬分感激,立下重誓,表示以後如若登為天子,定來迎娶。但劉秀即位后,竟忘卻此事,村姑千里跋涉,上京指責劉秀。因當時劉秀已立正宮,只好認村姑為妹,並賜准她以後婚嫁時,禮儀與皇室同。這一帶人家嫁女,可以戴珠冠,穿蟒袍,一直流傳至今。據當地老人說,“定位”的酒器用“爵”,“爵”在當地古老的祭禮儀式中早已出現,由此可以窺測其舞蹈年代已很古老。

風格特色


建國前,永嘉婚宴“定位”這項儀式,在男家中間廳堂舉x。新娘面向大廳,兩旁是兩個身穿綵衣的伴娘。盛裝打扮,桃紅色的長綢帶本地俗稱胸圍,紮成三個綵球花,一個在頭頂,另二個從頭上經頭兩側掛了下來。伴娘在吹鼓手的音樂伴奏下,先由新娘左側的伴娘翩翩起舞,做施禮、掀簾、開關門、掛聯、縛絲、撣塵、敬筷等動作,返回原位。伴娘舞時,新娘頻頻做稱之為“納”的舞蹈動作表示答謝。“納”為永嘉本地方言,很有特色。“納”與戲曲中施禮時的“萬福”動作相似。然後右側的伴娘起舞,動作和左側的伴娘對稱。舞畢也回到原位。這時開始宴席,這是第一天的儀式,稱“坐筵”。第二天晚上的儀式稱“出間”。“出間”由新娘單獨起舞,兩位伴娘做答謝動作。新娘舞時也是先左後右,動作類似“坐筵”中伴娘的舞蹈。因此伴娘與新娘務必在結婚前一個月就開始學習,並要練得十分熟練。該舞的樂器有嗩吶、笛、京胡、二胡和三弦,打擊樂器有鈸、雲鑼、小堂鼓。曲調有“柳青娘”,“萬年歡”等,旋律優美,情緒歡樂,充分體現了婚禮宴會的活潑、熱烈的氣氛。在整個舞蹈中,新娘動作拘謹,翠袖含羞,伴娘則輕盈活躍,自然大方。

傳承意義


這種民風村俗,源遠流長,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民族的傳統色彩。現楠溪江風景區已在開發永嘉婚俗表演這一項目,如能把“定位舞”融於其中,那就更有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