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堂村

汲堂村

汲堂村隸屬於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高庄鎮,西北距黃河7公里,距菏澤城23公里。東經115°21′,北緯35°24′。該村僅有耕地350畝,60餘戶人家,共計260餘人,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

介紹


汲堂村歷史悠久,據《汲氏族譜》記載,村建於周朝(約公元前1046—公元前256年),因村中有一奶奶廟堂,故名汲堂,歷代相沿至今,仍名汲堂。相傳在汲堂廟堂院內立有十三通碑紀,還有金香爐,因黃河多次決口,先祖古迹都被淹沒,村民受水災,逃難各地,之後又回到汲堂重建家園。因村民所持行業不同又分為幾支,椐《汲氏族譜》記載,明嘉靖八年(1529年),汲氏兄弟四人由汲堂遷出,以燒磚建窯為生,在所屬燒窯地建村,故名汲窯;清雍正八年(1730年),以種菜為生的村民也遷出了汲堂,在所屬種菜地建村,取名汲菜園;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汲氏由汲菜園遷出,以姓取名汲庄。汲氏一家人,分居在汲堂、汲窯、汲菜園、汲庄這四個村莊,相距只有幾里路,相互交往都很方便,無論人口耕地面積汲堂遠比不上其他三個村莊。而這個小小的汲堂村就是西漢名臣汲黯的故里。

汲堂村歷史


汲黯(?—前112年),字長儒,西漢濮陽人(今菏澤市牡丹區高庄鎮汲堂村人)據《汲氏族譜》記載,汲黯為汲氏十三世祖。景帝時官洗馬。武帝即位,為謁者(官名),在任職期間他剛直不阿,為政以民為本,同情民眾的疾苦,秉公辦事,敢於犯顏直說,為官清正。據《史記》汲鄭列傳六十記載:一次他奉旨至河內(漢時黃河以北地區)視察時,他以皇帝的名義開倉放糧,賑濟饑民。回朝後請求武帝以假傳 聖旨而治他的罪。武帝欣賞他的做法並寬恕了他,沒有制他的罪,但終因假傳聖旨而被貶為榮陽縣令。汲黯以任榮陽縣令為恥,病歸故里。武帝得知此消息后,就召任他為中大夫。但終因屢次向皇帝提意見而被貶出朝庭,任東海太守。不幾年,東海郡大治,皇帝又召他為主爵都尉,列於九卿。當時,天子正招試文學(官名漢置宋廢)。有一次,漢武帝說要實行儒家的仁義之政,為老百姓辦好事。汲黯對皇帝坦率地說:“陛下內心裡那麼貪婪多欲,表面上卻要裝得實行仁政,這是何苦呢?”一句話把皇帝噎了回去。漢武帝登時臉色大變,宣布罷朝,滿朝文武都為汲黯捏著一把汗,擔心他會因此招來大禍。武帝回到宮裡以後,對身邊的人說,汲黯這個人也未免太粗太直了。從此以後,汲黯的官職再也沒有提升。群臣中有人指責汲黯,汲黯說:“天子設置公卿等畏偌大臣,難道要我們諂媚承順皇,而陷於上於不義嗎?
大將軍衛青在宮中值班時,武帝有時坐大床上見他(這是不禮貌的舉止);丞相公孫弘在公餘進見皇帝時,皇帝有時連帽子也不戴(衣冠不整為不禮貌)就接見他。到汲黯時,皇上不衣冠整齊,他就不會進見。
他直言敢諫不畏權勢。後來,衛青的權勢益重,人人畏懼,但汲黯卻敢與他抗禮。他罵延尉、御史大夫張湯為刀筆吏,不能做公卿;斥責丞相公孫弘內心奸詐,只會逢迎取悅皇上。結果遭到張湯、公孫弘的忌恨,連皇上也不太高興。淮南王謀反時,非常害怕汲黯,說:“這個人直言敢諫,是個寧死不屈的人;至於公孫弘等只不過像個剛發矇的小兒,是容易對付的人。”
他極力反對漢武帝反擊匈奴貴族的戰爭。當匈奴渾邪王來降時,他又屢次提出與皇上不同意見,但均遭武帝拒絕。不久,因犯小錯而被免官。幾年後,又起用為淮陽太守。幾年後淮陽大治,百姓稱讚,十年後卒於淮陽。
汲黯去世后,皇上懷念他的功勞,官其弟汲仁至九卿(朝內的高級官員),子汲偃至諸侯相(輔佐諸侯的官)。
傳說汲黯死後,棺木送往家鄉的途中,走到今河南鄲城縣西約一華里處,颳起了大風,風沙掩埋了他的棺木,世人認為這是天葬。隨後此處便成了一大土丘,因而形成了古迹—汲冢墓。
汲堂村
汲堂村
汲黯在那官吏濁多清少的環境里,能為官清正,為人正真,同情人民疾苦。清朝官吏為敬仰他,於清嘉慶九年在甲子春二月立碑懷念。“漢淮陽太守汲長儒墓”。此墓碑現立於汲堂村廟堂內,位於正房前東側。今牡丹政府為紀念這位剛不阿,清正兼潔的名臣,把他列為牡丹區新修史志名人。
1959年本村采民投資,奶奶廟得以重修,佔3畝,從里的村民每逢過年過節,都在這裡燒香祭拜先人,每年農曆10月1日,村民總請戲班唱大戲,每到祭節,這裡總是熱鬧非凡,很多人前來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