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筆架峰的結果 展開

筆架峰

江西省金溪縣何源鎮山峰

崖山筆架峰位於江西省金溪縣何源鎮,海拔高度500~1363米,屬於武夷山脈東徠北端天旭山山麓。

簡介


崖山半景
崖山半景
崖山筆架峰,也稱天門嶺,位於江西省金溪縣何源鎮,距縣城35公里,距道教發源地江西龍虎山風景區10公里。屬於武夷山脈東北端天旭山山麓。於崖山之上,《明史》載“金溪府東南。東有金窟山,舊產金。又有雲林山,跨撫、信、建昌三府境。又有崖山,接貴溪縣界。”崖山有筆架峰,騎馬扛、天門嶺,琵琶峰、三老峰。與貴溪縣仙岩、龍虎諸峰,皆參差相接。處中亞熱帶,海拔高度500~1363米,相對高度在300米以上。其中以筆架峰為最,1363.4米,天門嶺1230.4米,中源寺峰1131米。
其形似筆架,《金紫何源》有“筆架峰神仙助文章”的傳說記載。

主要景點


天門嶺龍嘯九天瀑布
天門嶺龍嘯九天瀑布
崖山全景、雞尖石、豬精斷耳石、筆架峰、叼竹鷹、跑馬崗、蒸蓋嶺、仙女潭、涼水坑、五疊泉、三神壁合、訪師岩、峭壁懸洞、龍嘯九天、磜瀑、玉女瀑、靈藥谷、異草谷、馬尾水、青雲瀑、姊妹瀑、秀瀑幽潭、水簾幽洞、險崖飛瀑、十里絕壁、飛瀑留珠、竹林望曉、三港水、東風寺、古戰場、強盜洞、北源迎客松、興源迎客松、何源羅漢松、天門嶺鵝掌秋、峽山銀杏樹、聖裔坊、張應韶天師墓……

舊事傳說彙集


1、張應韶歸隱龍鬚井,豢龍僧入住中宮寺
2、張天師鎮妖走福建,天門嶺雞鳴得寶石
3、劉中宮書刺撫州府,懷中草置水成飛龍
4、三港水中宮擒幼龍,筆架峰神仙助文章
5、金紫何氏含淚斷龍脈
徠6、張天師法鎮白果精
7、金紫何源九九之塘
8、徐霞客夜宿孔坊村
9、壁掛朱棺代代為官
10、蔡家船精水漫何源

歷代名人


磜瀑
磜瀑
張應韶:字治鳳,中國道教龍虎山第十六代天師,生卒年不詳。一生博學經典,精通道術,后隱居於龍虎山 南崖山龍鬚井上(天門嶺龍鬚井上),擅長辟穀之術,能百日不進食。善吹鐵笛,與妻兒耕作自娛。一日,懸笛井上,以印劍授子順告知曰∶“吾世傳真人之教,功及於人多矣吾今垂年,汝當傳守。”言迄,端作井上瞑目而化,年99歲,遂葬井旁,所耕之地號“黃沙坑”。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一三五三年)賜號為洞虛演道沖素真君。
劉中宮:宋沙門師,自蜀而來,見何源崖山天門嶺茂林修竹,林壑幽美,遂結茅山中。居民苦旱,問之乞雨。中宮云:“今歲當不雨,吾閔爾貧,雖雨,才沾蔬畦已。”他日,中宮入潭中,遺履石上,塗叟者守其履,俟之七日,師自外至,謂粟曰:“汝可謂誠篤。”問其所欲,曰:“吾惟嗜鴨肉。”今禱雨者,必先以鴨祭叟。然後得雨。師嘗謁撫州守,書刺曰:“豢龍僧某”。守惡其幻,詰之曰:“龍安在?”師曰:“明公勿驚”。以金盤盛水,探懷中若朽草,置水中,風雨大至,龍飛躍而去。
靈藥谷
靈藥谷
傅子云:字季魯,號琴山,南宋金溪(今屬江西)人。成童,登陸九淵門求學。以其年少,讓先從鄧約禮學習,尋晉為弟子。九淵自京師歸還,子云亦入太學,相見於途,共游桐江,答問探究儒學奧旨。天山精 舍築城,九淵令設一席於旁,時命其代講,並將書院相付,其弟子有葉夢得。后曾任甌寧主簿,決訟斷獄必依經義。嘗言“場屋(科舉)之得失窮達不與焉,終身之窮達賢否不與焉,,(《宋元學案·槐堂諸儒學案》)。時人以為名言。紹定四年(1231),袁甫持節西江,提倡象山(陸九淵)之學,建象山書院,九淵諸弟子中,惟有子云巋然上座,為第一高足。他恪守師說,深受其師“六經皆我註腳”的思想影響,不拘於舊日經傳註釋的束縛,敢抒己見,曾作《社保義》。認為鄭注《周禮》,“半是緯語,半是莽制,可取者甚少”(《宋元學案·槐堂諸儒學案》)。著力於構築陸派門戶,為心學的建樹起了一定作用。陸九淵稱他“人品甚高,非餘子比也”(《象山全集》)卷九《與陳君舉》)。著有《易傳》、《論語集傳》、《中庸大學解》、《童子指義》、《離騷經解》等。
朱夏:字元會,原名受益,字好謙。元鳴陽朱家人。早年遊學吳澄門下,數舉進士不第,便杜門治經史。為文不及古不止。吳澄屢次稱讚。丞相賀某欲薦入史館,不就。知者多惜其才。至正年間,鄉冠起,竟遭其禍。著有《鳴陽集》,王文節為之序。稱其學精敏廣博,其文敷暢而淵厚,以明理為本。《中國名人大辭典》有載。
江球:(1657—1725) 字宜笏,號泉亭,孔坊人(今屬何源鎮)。清代古文家、詩人。康熙廿九年(1690)中舉,次年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檢討。后歷任山西、山東道監察御史、順天府(今北京市)丞兼督學政,累遷至左副都御史。康熙48年9月庚辰,太常寺卿。49年10月戊子,宗人府府丞。56年11月戊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雍正3年(1726)五月癸卯乞假回籍。幾次典鄉試會試,拔才甚眾。為人端方,不拘私情,深得信任。文章多因事而發,有匡時弊,有利民生。有些觀點如倡廉潔,安良善,用人講德行等,仍有意義。著有《主善堂詩集》、《宜笏詩文存略》6卷。【傳記紀事資料】 《(道光)撫州府志》卷54/7 《(同治)金溪縣誌》卷2l/14 《江西通志》卷82-《四庫全書》515/814 《詞林輯略》卷2/16(《清代傳記叢刊》) 【著述收藏】 《江宜笏先生詩文存略六卷》清同治十年(1871)綉谷麗澤書屋刻本四冊(江西)
孔俊卿:字彥佑,永和鄉鳴陽里(今孔家村),歷官山西東勝右衛,隆慶間(1567~1572)升南京崇仁衛指揮。其子永保,襲父職任山西平陽衛千戶。傳孔俊卿身高達9尺,力大無比,雙手能托起兩隻數百斤重的石獅。每次出征,衝鋒在前,戰功卓著。為表彰孔俊卿和孔宗魯的功德,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神宗皇帝下令在孔家村正中央修建一座牌坊,這就是村民引以為傲的聖裔牌坊。歷經近400年的風雨,牌坊保存完好,為縣級保護文物。
孔宏魯:字宗魯,以舉人任職北京宛平知縣。
孔繼代:恩授登仕郎。舊志載,繼代有秉性,篤於友誼,稱貸無不立應,且不計其價,賑困恤貧,修橋樑、補道路施之無少。
何長生:筆名:何杉、樂山,江西金溪縣何源鎮何源村人,大學畢業,中共黨員。1968年參加工作,歷任金溪縣何源公社、撫州地區群藝館、文化廣播電視局幹部,鷹潭市文聯文協主席及文聯副秘書長、秘書長、副主席,魯迅文學院學員,鷹譚市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文聯主席、黨組書記,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二級。1968年開始發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明天的星》,散文集《眷戀》,長篇陳述文學《一位市委書記的故事》(合作),陳述文學集《紅帆》等。作品多次獲省、全國文學獎。
筆架峰[江西省金溪縣何源鎮山峰]
筆架峰[江西省金溪縣何源鎮山峰]
江殿榮:(1919~1997),號南道,何源孔坊人。民國36年畢業於台灣中正大學社會教育學系,次年任教於寧都師範和興國師範。38年,在國軍十二兵團怒潮學校任少校政治教官,7月,渡海到 台灣。1950年離開軍隊,到高雄中學任教學教師,3年後成台南數學教師四大金剛之一,后又兼任陸空軍官學校副教授。
1958年創辦立志補習班,1963年創辦立志初級中學,1967年改為高級中學。以後在學校逐漸增設各種工商技術科目,至1980年,學校更名為高雄市私立立志高級工商職業學校,其任校長。
他為立志工商學校制訂了辦學原則:處處為教育設計,時時為學生著想,輔導升學就業,強調技能至上。指出:私立學校是“用家長的錢,替家長辦教育,為國家造就人才。”私立學校的學生“大都經歷考試挫折,見棄於各類公校之外”,而“能不自甘墮落,帶著心理創傷進入私立職校者,決非不可造就之材”。教育者“必須付出加倍愛心,以無比的耐力,撫之、導之”,使其能“發揮所長,展觀潛能”,以達到“某方面成就”的目的。其廣有才氣,對數學、文學和管理科學均造詣頗深。處事既洞入微,又積極前瞻,力排干預,百折不回。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對家鄉的教育事業常掛於心。1991~1992年,他先後向孔坊中小學、金溪一中、仰山書院、撫州一中江西師大捐贈財物摺合人民幣達70餘萬元,在金溪一中實驗樓建造了一層雲華樓,設立雲華獎學金。

旅遊路線


206國道由鷹潭入金溪對橋鄉穿過金溪,可由兩處進入何源天門嶺:
自駕開車路線一:206國道龍虎山圩上——楊蔣——孔坊——三江口——何源村天門嶺
自駕開車路線二:206國道金溪對橋鄉——橫源——孔坊——三江口——何源村天門嶺
路線一:鷹潭火車站前乘至黃通的班車,在三江口下車,之後去天門嶺
路線二:在金溪汽車站乘至黃通的班車,在三江口下車,之後去天門嶺
何源天門嶺
何源天門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