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也稱《周易》或《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據說是由伏羲氏與周文王(姬昌)根據《河圖》、《洛書》演繹並加以總結概括而來(同時產生了易經八卦圖),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一本關於變化之書,長期被“卜筮”利用,“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天師後裔、易經專家張金華云:《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
《易經理解》·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郜煜撰。煜字光庭,
汝州人。雍正癸丑進士,官至中書科中書。其書不釋《
十翼》,惟六十四卦每卦撰《說》一篇,詮釋大意。其大旨欲以義理矯象數之失,以平易救穿鑿之失,以切實救
支離泛濫之失,而矯枉不免過直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