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藝術設計學的結果 展開
藝術設計學
課程專業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藝術設計學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使學生通過藝術設計理論思維能力、造型藝術基礎及設計原理與方法的基本訓練,具備了解藝術設計的歷史、現狀和進行理論研究的基本素質,從事藝術設計教學、設計策劃、設計創意和研究等的專業人才。核心課程:設計史論、設計原理、設計美學等。
藝術設計乃是一個技術和藝術融通的邊緣學科,其內涵雖然也滲透到實用的造型計劃中,但主要是指實用的美的造型計劃。本文對藝術設計學的形成和發展、性質和特點、內容以及藝術設計訓練的終極目標等問題進行了論述。並指出藝術設計學必將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條件和多學科的協作,更好地滿足人們物質上、精神上對於藝術設計的需求,為人類提供適合現代的、更美好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
藝術設計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在中國發展態勢強勁。經教育部批准增設的藝術設計專業,在全國有數百所高校。但很多學校由於缺乏合適的教材,無法開出藝術設計歷史和理論課程。針對這一狀況,東南大學現代藝術設計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凌繼堯教授和全國工藝設計學會技術美學分會會長徐恆醇教授撰寫了本書。全書共有10章,系統闡述了藝術設計的生成和歷史發展,詳細介紹了藝術設計的有關理論及其各種流派和人物活動,對藝術設計的形態構成、功能定位、審美創造、市場開發等問題有深刻的思考。本書論述清晰,資料翔實,體例恰當,是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理想教材,也可作為藝術設計工作者的參考書。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藝術設計學教學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藝術設計教育、研究、設計、出版和文博等單位從事藝術設計學教學、研究、編輯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
本專業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掌握本專業所必須的文化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熟練的職業技能,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綜合能力和全面素質,在城市規劃、建築及園林等城建部門、在相關設計公司、工程公司從事設計、管理工作及在相關工程項目從事建設與監理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高等技術性專業人才。
學生畢業后,可以在城市規劃、建築及園林等城建部門從事設計、管理工作;在相關設計公司、工程公司等行業從事施工、設計及項目管理工作;在相關企業從事經營管理,材料經營等工作;在相關工程項目從事建設與監理工作;在物業公司、企事業單位從事環境養護管理工作。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藝術設計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使學生通過藝術設計理論思維能力、造型藝術基礎及設計原理與力法的基本訓練,具備了解藝術設計的歷史、現狀和進行理論研究的基本素質。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藝術設計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狀況;
2.掌握藝術設計的歷史與發展規律;
3.掌握藝術設計作品的分析方法和評價原則;
4.具有進行藝術設計學研究與教學的基本能力;
5.了解國家相關經濟、文化、藝術事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6.了解國內外藝術設計學及藝術設計研究的發展動態。
主要課程:《西方現代設計史》、《藝術傳播學》、《藝術管理學》、《藝術市場簡史》、《中國工藝美學史》、《中國現代美術理論與思潮》、《中國現當代藝術》、《西方古代美術史》、《設計批評》、《軟體設計基礎》 部分高校按以下專業方向培養:空間環境設計。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社會調研、藝術設計實踐、文化史跡考察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藝術學學士
相近專業:音樂學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音樂表演繪畫 雕塑 美術學 藝術設計學 藝術設計舞蹈學舞蹈編導 戲劇學 表演 導演戲劇影視文學戲劇影視美術設計 攝影 錄音藝術 動畫播音與主持藝術藝術學 影視學 會展藝術與技術 景觀建築設計數字媒體藝術
藝術設計學,又包含設計史論和設計策劃與管理!設計史論偏向理論,設計策劃與管理偏嚮應用。
藝術設計的終極目標在於通過造型及其組合,控制欣賞者的觀賞運動,以達到宜人之目的。印刷設計是控制人的視點運動;工業設計是控制人的視點和繞觀運動;室內設計、建築設計、園林設計、城鎮設計則是控制人的視點和親歷運動,並通過此舉調動人的思維活動,從而影響人的思想感情的變化。另一方面,在大千世界中,運動的形態又是最引人注目的形態。由此可知,創造運動變化的形態是多麼重要。
所謂運動變化的形態,並不一定是真實運動的形態。在造型活動中,最普通的是創造有運動感覺的空間形態。換句話說,就是創造“不動之動”。即:客觀形態是不動的,給欣賞者的感覺卻是運動變化的。這是因為,欣賞者的視點在動,欣賞者的人身在動(繞觀或親歷),並由此帶動了欣賞者的思維運動,從而產生了“超乎象外”的“驚人”效果。這就是所謂“形態的生命活力”。中國傳統造型理論早就把生物生長運動的形態與人的品格和精神聯繫起來,並且論述了運動變化的形態所給予人們的影響。這種不動之動(亦稱“空間張力”)共有七種:
⑴ 主要導向——水平的(暗示低能量、平靜的)與垂直的(暗示高能量、興奮的)方向。
⑵ 框圍的磁力——畫面的框圍、銀幕的四邊,對靠近它們的物體施展強而有力的拉力,尤其是四個角(兩個主要導向——高度與寬度聚合的地方)大力地牽引著附近的物體。
⑶ 塊體的牽引——大的塊體比小的塊體更具獨立性、更穩定,塊體越大,其牽引力越大。
⑷ 畫面(銀幕)的不對稱——我們傾向於把焦點放在畫面(銀幕)右邊的物體上。這種左右不對稱同時也決定我們把傾斜知覺為上坡或下坡。
⑸ 圖形和背景——人們把圖形(經驗或群化)當作物體知覺;而背景只是“無遮蔽”的畫面範圍的一部分。圖形位於背景之前,是被包圍的領域;背景是包圍的領域,好像在圖形後面延續。分隔圖形與背景的線條屬於圖形,而不屬於背景。圖形比背景不穩定,與背景相比,圖形看起來像要移動似的。
⑹ 心理描繪——採用最少的線索去充實心理上不存在的資訊,而達成一種易於處理的圖樣。具體內容有“整平化與尖銳化”⑥、“力象”⑦等。低鮮明度的影像強迫我們變成積極的參與者,只有在促進而非阻礙心理描繪時,才見美學價值。
⑺ 誘導力——把我們的眼睛從一點領到另一點上去的力。如果仔細查驗視覺誘導力所運作的不同途徑,很容易發現誘導力的三種類型:
軌跡誘導力:由可領導我們眼睛到某特殊方向的靜態因素創造出來(透視消失線、位移和梯度)。
動勢誘導力:由某些東西確切地指著一個特殊方向而創造出來(注意方向、動勢和箭頭)。
位移誘導力:由實際上移動的物體或看起來在畫面上移動的物體創造出來。
總之,運動感是激發感官並因此對機體產生效應的物質能量(刺激)。發出運動或“不動之動”的刺激的形體是刺激物。運動變化的表情因素有:節奏、速度的快慢,動作幅度的大小,形狀的曲直,張力的大小,方向的確定與含混,內在支配力的主動、被動等。所有這些,都是藝術設計師應該掌握的能力。
其一,造型計劃的性質有所不同。若將其按功能性、使用性或相反的無用性、無觀賞性的要求進行整理,則造型計劃的範圍如下表所示。
通常我們所看到的造型,多是對材料和物體進行組織或加工、綜合。這是專門研究“物與物”關係的機能造型和以“物與人”關係為目標的造型。前者的計劃主要在工學方面(基於工學的知識和技術)進行,例如齒輪、發動機、人造衛星等。而後者,則還必須考慮人類的身體和心理。即便是後者,又有把使用者的生理條件作為設計重點的,即把人作為活動的物體來處理,例如駕駛座的設計。以上,一般被稱為“工程設計”①。也有重視使用和接觸製造物之人的生理與心理條件的(即尋求心理的、生理的、物理的條件的均衡),例如衣服、傢具、住宅的設計等。這種計劃常常不能用複雜的計算去解決,而更強調藝術感覺。此外,還有使用物體和物質來表現形象和色彩,以吸引注意,並打動受眾的心,傳達某種意義。此種情況是把造型作為作者與觀眾精神聯繫的媒介,通過物來建立“人與人”的交流關係,例如宣傳畫、廣告等。以上,都被稱為“藝術設計”,余者則屬於“純美術”②。
由此可見,藝術設計乃是一個技術和藝術融通的邊緣學科,而並非理工科或者純藝術的分支門類。再加上其又以實用性為基礎,這就是為什麼要叫“藝術設計”而不叫“設計藝術”的原因。藝術設計不是“藝術和設計”(寫作“藝術·設計”),而是對design的意譯(在國外,“設計”和“design”也是分別使用的),其內涵雖然也滲透到實用的造型計劃中,但主要是指實用的、美的造型計劃。
在這個領域中,複雜的公式和高等數學的計算方法無濟於事,本質的東西在於以簡化的公式為基礎的方向性的估測,被稱為“以直觀為基礎的力學意識和為探索方向而迅速、大致的估算”(屬於直觀感覺的技術經驗領域),從而才有了藝術設計師自由馳騁並充分發揮自己聰明才智的空間。在實用的造型領域中,絕對不變的物理法則的因素變得越來越重要,藝術設計師只能密切配合工程師的工作,做二度創造(人性化設計)。而在純粹美的造型領域裡,則是美術家純感性的專業範圍(儘管有所謂“美術的工藝化”,那只是特種工藝,而不是藝術設計的主體),但藝術設計卻可以幫助純美術將“只可意會”變為“可以言傳”的科學③,破除玄學。
其二,機械以機能價值為目的,卻是為了人類而存在,所以必須適合人類並有秩序。遺憾的是,近代的科學技術排除了難於定量化的人類要素和社會道德等方面,只遵從容易對象化的自然法則,這樣才在物的方面完成了急速的發展。不過,“無時求有,有時求好”。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和普及的時代,機械的形態也應該是美的,應該是反映一定時代人們的審美觀念和社會藝術思潮的藝術品。因為美與真、善一起是人類最根本的願望,具有最重要的價值。而且近代的產業組織又要求一切方面的專業化,於是,藝術設計學作為新的職業而誕生,並有了日益擴大的發展空間。這一點,完全可以由工業設計④的誕生得到證實。
傳統的設計領域只有圖案設計、工藝美術和建築學。到20世紀初期,作為現代主義運動的一部分,視覺傳達設計、工業產品造型、環境設計(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才逐漸發展成為設計領域的獨立分支,並統一為“藝術設計”。這是一種嶄新的視覺文化,它將新的視覺現象(大眾社會、批量生產的工業產品)與藝術、廣告以及新媒介結合為一體。
藝術設計的產品是社會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集中表現。從原始社會以來,造物活動始終在社會生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國曆來以“衣、食、住、行”來表達人類生活的基本要求。藝術設計學產生於人類的造物活動,又服務、指導著人類的造物活動,從而創造出新的生活方式。所以,如何應用造型技術和藝術來創造合適的環境以滿足各種社會需求,是研究藝術設計學的根本任務,也是藝術設計學最基本的社會性質。
藝術設計學服務的對象不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會的人;不僅要滿足人們物質上的要求,而且要滿足他們精神上的要求。因此,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變化,政治、文化、宗教、生活習慣等的變化,都密切地影響著設計的技術和藝術。此外,藝術設計學的美學意識自然受到社會思想潮流的影響。這一切說明藝術設計學發展的原因、過程和規律的研究絕不能離開社會條件,不能不涉及社會科學的許多問題。
藝術設計學是融技術⑤與藝術為一體的應用學科,它不是“藝術與技術”的相加,也不是“藝術與技術”的相乘,而是融合。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任何一件從美學觀點上公認的傑作在技術上都是一件優秀的作品。這足以證實技術與藝術的融合關係,其具體表現為:
1. 藝術設計追求機械和人的關係有機化。所謂有機化,就是把近代科學、技術綱目很難抄取的美、善、社會正義等對人類社會來說最珍視的要素,挽回到狹義的技術中,使物-人-社會的關係變得更和諧。也就是說,藝術設計師是在工程技術所提供的可行性條件下進行藝術創作的,所以藝術設計不能超越當時技術上的可能性和技術經濟的合理性。而作為技術要求的約束總是保持為一個自由度的界限(只作為單一的下限或上限)。這個自由度將允許任何一個藝術設計師的創造性,即使在嚴格的技術約束下,也能創造出實實在在的藝術品。反之,在一定條件下,藝術又會促進技術的研究和發展。
2. 藝術設計師是憑經驗和感覺去解決問題的,但這種經驗和感覺與藝術家不同,是把計算與直觀綜合起來,把一個技術上正確的工程變成一項真正的藝術品。所以,千萬不要讓學生認為藝術設計學的學位就等於一個藝術家的畢業證書。藝術設計師是一個營造師,他以人類所知道的最難於表現的語言,也就是功能的、力學的、施工技術的語言來解決具體問題,並使它具有美的形式。不過,藝術設計師也不同於工程師:藝術設計師必須以簡化的公式或方向性的估測來理解和掌握力學——施工的領域,為的是能夠創造新型結構的造型方案,並大致定下尺寸。而對工程師來說,則應該有足夠的數學理論知識,才能夠對已確定結構的各個部分予以分析,並定出精確的尺寸。簡言之,工程師能給人以規矩,不能與人巧;藝術設計師則於規矩之外,更與人巧。蓋非精熟規矩,不足語於巧。
3. 在純美術的創作中,美術家可以不受社會、經濟、文化、生產等條件的制約,可以異想天開、隨心所欲地去創造。而在藝術設計的範圍內,由於受生產、技術、使用和消費等條件的制約,創作必須滿足大多數人的需要,必須創造出一種適應人們普遍心理、視覺經驗和審美趣味的形式和內容。必須在充分考慮社會、文化、經濟以及生產技術的前提下,在一定的設計意念引導下進行創造。確切地講,藝術設計是在各種因素(機能的、直感的,生理的、心理的,共性的、個性的……)的限制中所進行的一種綜合性創造。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一級”授權的高校共12所,本次有10所參評;還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級”授權和碩士授權的高校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54所。註:以下相同得分按學校代碼順序排列。
學校名稱 | 學科整體水平得分 |
清華大學 | 92 |
中央美術學院 | 85 |
中國美術學院 | 83 |
江南大學 | 80 |
南京藝術學院 | |
澳門科技大學 | |
同濟大學 | 78 |
東華大學 | |
浙江大學 | |
中國傳媒大學 | 77 |
魯迅美術學院 | |
蘇州大學 | |
景德鎮陶瓷學院 |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74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上海大學 | |
南京師範大學 | |
湖南大學 | |
北京印刷學院 | 73 |
天津美術學院 | |
浙江工業大學 | |
湖北美術學院 | |
廣西藝術學院 四川大學 | |
北京理工大學 | 72 |
華東理工大學 | |
華東師範大學 | |
浙江理工大學 | |
武漢紡織大學 | |
湖北工業大學 | |
西南交通大學 | |
天津師範大學 | 70 |
重慶大學 | |
昆明理工大學 | |
北京交通大學 | 69 |
北京工業大學 | |
首都師範大學 | |
青島大學 | |
大連工業大學 |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
東南大學 | |
杭州師範大學 | |
浙江工商大學 | |
青島科技大學 | |
河南大學 | |
中國地質大學 | |
華中師範大學 | |
西南大學 | |
西安工程大學 | |
河北大學 | 67 |
瀋陽理工大學 | |
瀋陽建築大學 | |
江蘇師範大學 | 66 |
浙江農林大學 | |
大連大學 |
院校名稱 | 國家 |
藝術中心設計學院 | 美國 |
倫敦藝術大學 | 英國 |
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 | 法國 |
柏林藝術大學 | 德國 |
弘益大學 | 韓國 |
東京藝術大學 | 日本 |
米蘭工業設計學院 | 義大利 |
赫爾辛基藝術與設計大學 | 芬蘭 |
哥德堡大學 | 瑞典 |
Photoshop、Coreldraw、Flash、Fireworks、AutoCAD、dreamweaver、3DMAX。
課程設置
藝術設計(獨立本科段) | ||||||||
註:“標準號”為2002年以前使用 | ||||||||
序號 | 類型序號 | 課程代碼 | 標準號 | 課程名稱 | 學分 | 類型 | 考試方式 | 方向或備註 |
1 | 001 | 03708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2 | 必考 | 筆試 | ||
2 | 002 | 03709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4 | 必考 | 筆試 | ||
3 | 003 | 00694 | 設計素描 | 3 | 必考 | 實踐考核 | ||
4 | 004 | 00695 | 設計色彩 | 3 | 必考 | 實踐考核 | ||
5 | 005 | 09233 | 計算機輔助設計(AUTOCAD、3DMAX) | 6 | 必考 | 實踐考核 | ||
6 | 006 | 05712 | 藝術設計基礎 | 3 | 必考 | 實踐考核 | ||
7 | 007 | 09235 | 設計原理 | 3 | 必考 | 筆試 | ||
8 | 008 | 08717 | 平面廣告設計與製作 | 6 | 必考 | 實踐考核 | ||
9 | 009 | 09236 | 編排設計 | 4 | 必考 | 實踐考核 | ||
10 | 010 | 00713 | 字體設計 | 4 | 必考 | 實踐考核 | ||
11 | 011 | 05546 | 系列書籍裝幀設計 | 5 | 必考 | 實踐考核 | ||
12 | 012 | 04693 | 網頁設計 | 4 | 必考 | 實踐考核 | ||
13 | 013 | 10418 | VI設計 | 3 | 必考 | 實踐考核 | ||
14 | 014 | 07122 | 立體構成 | 3 | 必考 | 實踐考核 | ||
15 | 015 | 09237 | 材料工藝學 | 4 | 必考 | 實踐考核 | ||
16 | 016 | 08513 | 設計表現技法 | 4 | 必考 | 實踐考核 | ||
17 | 017 | 00711 | 展示設計 | 4 | 必考 | 實踐考核 | ||
18 | 018 | 09238 | 室內設計 | 5 | 必考 | 實踐考核 | ||
19 | 019 | 09239 | 室外環境景觀設計 | 5 | 必考 | 實踐考核 | ||
20 | 020 | 09240 | 藝術設計畢業設計 | 8 | 必考 | 實踐考核 | ||
21 | 101 | 00015 | 3022 | 英語(二) | 14 | 選考 | 筆試 | |
22 | 102 | 04026 | 設計美學 | 3 | 選考 | 筆試 | ||
23 | 103 | 10419 | 設計調查 | 6 | 選考 | 實踐考核 | ||
24 | 104 | 10420 | 裝飾表現 | 5 | 選考 | 實踐考核 | ||
25 | 201 | 04317 | 素描 | 4 | 加考 | 實踐考核 | ||
26 | 202 | 04315 | 色彩 | 5 | 加考 | 實踐考核 | ||
27 | 203 | 10177 | 設計基礎 | 6 | 加考 | 筆試 |
相關說明 | |
開考方式 | 獨立辦班 |
報考範圍 | 全省 |
主考學校 | 華南師範大學 |
課程設置 | 必考課程14門,共58學分 |
(景觀設計方向)主要課程:近現代景觀史、景觀學概論、景觀設計初步、景觀資源學、景觀生態學、景觀植物、景觀規劃設計原理、景觀規劃設計(場地規劃設計、城市景觀設計、景觀建築設計、風景區設計、公園規劃設計)、景觀工程與技術、種植設計等。
(環境藝術設計方向)主要課程:環境藝術設計初步、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建築設計、展示設計、傢具設計、公共設施設計、人體工學、裝飾構造與施工、室內設計原理、中外建築史等。
(視覺傳達設計方向)主要課程:基礎造型、藝術設計概論、字體設計、中外工藝美術史、裝飾圖案、美學、圖形創意、標誌設計、版式設計、攝影基礎、廣告設計、書籍裝幀設計、CI設計、包裝設計、展示設計、設計心理學等。
廣告策劃與設計企業、印刷包裝企業設計部門、出版社與媒體設計部門從事藝術設計或策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