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巾

混元巾

混元巾,取道教混元一氣之意。就是現在全真教道士戴的那種硬沿圓帽,中間開孔露出髮髻。后混元派與全真派合併從而演變成為全真派的日常衣帽。

全真派道士多用此巾,混元巾為圓形。起源於漢代方士所帶頭巾。閔智亭道長在所著《道教儀範》中記載今道士所戴之混元巾,即漢代頭巾。大多數用馬尾製成。馬尾混元巾為現代道教九巾之一。2018年馬尾道巾編織技藝列入《金堂縣第三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沿革


混元巾
混元巾
混元巾起源於漢代閔智亭道長在所著《道教儀範》中記載今道士所戴之混元巾,即漢代之頭巾。
混元巾本因混元派道士多帶此巾帽而得名,后混元派與全真派合併從而演變成為全真派的日常衣帽。
道士通常所戴的帽子的一種。為九巾之首。混元巾起源於漢朝。所謂“根據漢制衣冠巾冠應該不露髮髻”的說法是現代人不了解道教混元巾的法制。古時全真混元巾是在高功科儀才戴的禮帽,定配以黃冠(即月牙冠或稱偃月冠)、五嶽冠(覆斗形,上刻“五嶽真形圖”,必須受過戒的方能戴)、星冠(覆斗形,上刻五斗星形,老修行拜斗時戴)、蓮花冠(也稱上清冠,一般是高功才戴)等,稱為冠巾制。冠與巾是不分離的。
以黑繒糊成硬沿圓帽,中間開孔,以露出髮髻。圓形,以黑繒糊成硬沿,帽頂中心有孔。道士戴混元巾時,扎髮髻,帽頂之孔露髻,以一簪貫之。
有的老修行說,這是代表道教混元一氣的意思,故稱為混元巾。
馬尾道巾編織
馬尾道巾編織
偃月冠,因其形如偃月,故有此名。一般以黃楊木製作而成,全真派相傳有這麼個典故,是當年康熙賜一錠黃金給王常月真人,真人遂將此黃金,捏成偃月冠的形狀,戴在頭上,於是有些道士遂認為偃月冠是滿清時期才有的。
《遵生八箋·卷之十八》云:“竹冠。制惟偃月、高士二式為佳,他無取焉。間以紫檀黃楊為之亦可,近取癭木為冠,以其形肖微似,以此束髮,終少風神。若帶唐巾漢巾,可以簪花。漢巾之制,去唐式不遠,前折較后兩旁少窄三四分,頂角少方。二制之外,皆非山人家所取。但五嶽真形圖,人當佩帶,入山可拒虎狼,尋壑可遠魑魅。”

歷史發展


在明代混元巾雖然並不普及但很多人都佩戴混元巾,由於戰亂等原因道士畫像留存甚少但還是可以從一些畫像上看到混元巾的身影,明朝混元巾分為軟硬兩種,在後來逐步全變成硬巾。
從早期混元巾不配冠並且高聳發展到後來佩戴蓮花冠並且降低高度使得混元巾更加符合人體工程學和美感。根據北京白雲觀所藏道門科略記載明朝的混元巾以紙板糊成硬沿裹布,帽頂中心有孔。道士戴混元巾時,扎髮髻,帽頂之孔露髮髻,方向為卯酉向,以一簪貫之。
清末民初,成都周邊專門從事這種戲裝佩飾的手工作坊蜂起雲涌,名師工匠層出不窮。紗帽街成了經營絲坊、綉坊、戲裝行頭的一條名街,店鋪商號居街連排、鱗次櫛比,生意興隆。家住天回鎮土門紅苕坡(現名將軍碑)的張家大院,一張姓人家以手工編織品為生,隔三岔五將家中編織的馬鞭、口條、頭巾、紗網等送到紗帽街各店鋪商號銷售。還恢復了明代道教的網巾編織技術。
張武賀手藝系家傳,后搬遷至紗帽街製作川戲口條為生,且已知的全國製作馬尾道巾的只此一脈。編織紗帽是一件工序非常複雜的工作。首先要定模起針,然後馬尾穿針、起腳邊、收邊、起鳳眼。通常編織一頂紗帽學要兩個人相互配合,即便是兩個人一起完成,也需要十天到半個月不等的時間。編製完成之後,還需要燙染定型、晾曬,最後才算是完整的做出了一頂紗帽。

佩戴要求


按照道教規範,“道士曾受初真戒者用綸巾,戴偃月冠”。換句話說,只有在經過正式的傳戒后的全真派道士,才能佩戴這種冠冕。北方道巾前平后翹,俗稱“翹盔”,南方道巾整體平整,俗稱“平盔”。

重要標誌


在中國大陸的道教,特別是全真派之中,往往把傳戒活動和授予道士專用服飾結合在一起進行;所謂“冠巾”,即道士正式入道、出家、拜師的儀式,穿戴上道教服飾就意味著正式成為一名道士,該儀式也會被稱為“冠巾大典”。
新晉道士們鄭重領取冠巾
其中,偃月冠就常常被當做頒發給新晉陞的道士們的最重要禮物,甚至還有專人負責為新晉陞的道士們佩戴這種冠冕,稱為“梳發師”;有人負責講解注意事項,稱為“冠巾大師”。例如,河南省道教協會在2009年冬至日中嶽廟舉行的“河南省道教界全真派冠巾大典”上,北京市道教協會於2009年3月11日在呂祖宮組織、舉辦的道教全真龍門派冠巾儀式上,四川道教協會在2009年於青羊宮舉辦的“冠巾大典”上,都使用了這種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