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
帕索里尼,P.P.
帕索里尼,P.P.義大利電影導演、編劇,電影理論家。1922年 3月5日生於博洛尼亞。1975年11月2日卒於奧斯蒂亞。博洛尼亞大學畢業。他作為義大利的進步作家、政論家和詩人於50年代開始成名。1954~1962年間他參加編寫了15個電影劇本,其中重要的有《風波之夜》(1959,導演M.博洛尼尼)和《1943年的長夜》(1960,導演F.凡奇尼)。
1922年3月5日,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出生於義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亞。童年是在他母親的故鄉弗留利的鄉村度過的,14歲時,他放棄了天主教信仰並開始與教會公開對抗。帕索里尼在博洛尼亞上完中學,1945年從博洛尼亞大學文學系畢業。二戰時曾被征入伍,戰後他隨家人到弗留利避難,並在當地中學任職,期間他以該地方言發表了詩集《格倫姆西的遺骸》《我們這時代的宗教》,還參加了抵抗運動和僱農暴動。1947年,加入義大利共產黨,同時開始閱讀義大利共產黨精神領袖葛蘭西的著作。1949年,因為同性戀和戀童癖,他被義大利共產黨開除黨籍,並因此丟了教師的工作,他與母親一同離開弗留利來到羅馬生活。1950年代初,他任教於羅馬郊區的貧民窟學校,在此其間,他先後寫了《生活的年輕人》《激動的生活》等反映羅馬貧民生活的小說。此後,他還從事過新聞、政論、文學評論等工作;
從60年代初開始他主要從事電影創作工作。1961年他執導的第一部故事片《乞丐》(1962年在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獲評委會特別獎)、1962年他拍攝的影片《羅馬媽媽》和他的諷刺片《軟乳酪》(同R.羅西里尼、J.-L.戈達爾、U.格列戈萊蒂合拍的集錦片《羅克巴克》中的一集)的主人公都是羅馬最底層的貧苦居民、資產階級社會中受歧視者。帕索里尼試圖把共產主義理想和天主教教義兩者融為一體,他的作品中的主人公總是一些不可倖免的現實殉難者、自己忍受苦難來贖資本主義罪惡的犧牲者。上述影片和其後他執導的幾部影片都是他自己編劇,有的是他自己挑選樂曲或親自作曲,有時他還自己扮演影片中的角色。他拍攝影片聘用職業演員,同時也使用非專業扮演者。帕索里尼的創作手法雖然接近新現實主義,但他的影片中細節的自然主義描述、主人公命運註定的悲慘、有些人物性格的病態現象等等,更接近於義大利真實主義傳統。他的影片《馬太福音書》(1965,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獲評委會特別獎)對《聖經》的情節作了獨出心裁的解釋。基督在影片里是一個暴動者、反對壓迫人民的鬥士;影片的背景令人想起義大利南部貧苦的鄉村及希特勒佔領者。帕索里尼思想上的動搖不定在寓言片《害鳥和益鳥》(1966,又譯名《大鳥和小鳥》)里表現得很突出。他在《奧狄浦斯王》(1967)、《美狄亞》(1969)這兩部以希臘神話為題材的影片里,仍然堅持他的某種超時間的風格,同時又帶有弗洛伊德主義描述的情節內容。他的寓言片《定理》(1969)和《豬圈》(1970)譴責了資本主義的冷酷和資產階級的偽善,但是出現在這兩部影片前景的卻是色情鏡頭和自然主義的描繪。這種傾向也出現在他的三部曲里:《十日談》(1971,根據薄伽丘的小說改編,在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獲評委會特別獎)、《坎特伯雷故事集》(1972,根據喬叟的小說改編,在西柏林國際電影節獲金熊獎)和《一千零一夜》(1974,在戛納國際電影節獲評委會特別大獎)。帕索里尼創作思想的矛盾特別明顯地表現於他最後的一部影片《薩洛,或者薩托姆的120天》(1975)中,表面看來他是按照D.A.F.德·薩德的小說原來的結構拍攝的,但他把故事情節改為發生在墨索里尼統治的後期。導演的意圖是暴露虐殺者們的兇殘,但同時卻把注意力集中在對充滿病態的色慾和施虐淫者的殘忍這類畫面的描述方面。1975年,帕索里尼在羅馬被新法西斯分子殺害。
總起來看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的電影,可以總結為三段式的:第一階段為現實主義時期,到《馬太福音》為止,突出的特點是“紀實性”,宗教先知的傳道活動也儼然是公元初年的紀錄片;第二階段為超驗主義,至《豬圈》達於頂點,寓言、象徵和反劇情、反現實得到集中的發揮;第三階段以《生命三部曲》為代表,是一種寫實風格的超驗主義,通俗的劇情片手法將思想擠壓到真空狀態,但又潛藏著引人索解的內涵,他的真實意圖在不動聲色之下令人無法判斷,可以視為他藝術的返璞歸真之境。這三個階段各有不同的藝術特點,但帕索里尼的基本追求是始終未變的:首要的是天主教教義與共產主義思想交互辯駁,構成其作品思想主脈與精神基礎。他不信神,但他又感到沒有神的信仰就沒有靈魂;他嚮往窮人的革命,但他又對窮人的本性和共產主義的實踐感到沮喪失望。在天主教和共產主義兩極之間,他找不到中間出路,自由主義的電影藝術探索成為他思想論證的途徑。
其次,他作品的主角通常是無產階級的代言人或知識分子的象徵者。從第一部《寄生蟲》開始,他的電影主角就是社會最底層的窮人,無論是羅馬貧民區的浪蕩兒,還是阿拉伯街頭的自由民,基本都是社會底層人物;無論是傳教的基督,佈道的小鳥、給中產階級家庭帶來波瀾的青年,還是被男人背叛而又復仇的美狄亞,都是罪惡社會無可倖免的殉難者,用自我犧牲喚起民眾要求社會正義的鬥爭,但由於群眾的劣根性,或由於他們所信奉的理念並不適合於群眾,這些殉難者大都失敗了,白白地做出了犧牲。
最後,他的作品真實性與象徵性、文學性與美術性交觸在一起。表面上,他第一階段作品的寫實很符合現實主義的標準,不留神就能把他劃到共產黨批判現實的文藝陣營中去。可實際上,他的寫實流於自然主義,暴露多於分析,表現出義大利文藝傳統“真實主義”的特徵。第二階段的作品形式十分前衛,對電影表現手段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後期作品細節的真實與整體的不確定性更顯示出,主宰他創作的是自由主義,也就是主宰西方知識分子主流的思潮。他的作品多出自經典,幾部超驗色彩甚濃的小品也極像是先鋒文學,與文學的聯繫是顯而易見的。
如此說來,帕索里尼儘管是一個狂判的異端,但其實並未也不會脫離傳統的西方文化環境,他的本質和西方絕大部分知識分子一樣,是一個自由主義者,對被壓迫與歧視者懷抱深切的同情,負有變革社會不合理現狀的責任感,同時有著豐厚的人文底蘊。他的思想和創作,是20世紀西方知識分子的一個編影,他身上把知識分子的一些特徵集中化也極端化了,正因如此,他才被追隨者奉為精神教父。(《電影畫刊》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