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小苦蕒的結果 展開

小苦蕒

小苦蕒

小苦蕒(學名:Ixeridium dentatum (Thunb.) Tzvel.)是菊科小苦蕒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50厘米。根壯莖短縮,生等粗細根。莖直立,單生,全部莖枝無毛。基生葉葉片長倒披針形、長橢圓形、橢圓形,邊緣全緣,但通常中下部邊緣或僅基部邊緣有稀疏的緣毛狀或長尖頭狀鋸齒,基部漸狹成長或寬翼柄,翼柄極少羽狀淺裂或深裂,頭狀花序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狀花序,花序梗細。總苞圓柱狀,總苞片外層寬卵形,內層長,長橢圓形,舌狀小花,黃色,少白色。瘦果紡錘形,稍壓扁,褐色,喙細絲狀,上部沿脈有微刺毛。冠毛麥稈黃色或黃褐色,微糙毛狀。4-8月開花結果。

分佈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廣東;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朝鮮也有分佈。生長在海拔380-1050米的山坡、山坡林下、潮濕處或田邊。

小苦蕒具有清涼解毒,消癰散結。治毒蛇咬傷,肺癰,癤腫,跌打損傷之功效。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0-50厘米。根壯莖短縮,生 多數等粗的細根。莖直立,單生,基部直徑1-3毫米,上部傘房花序狀分枝或自基部分枝,全部莖枝無毛。基生葉長倒披針形、長橢圓形、橢圓形,長1.5-15厘米,寬不足1厘米至1.5厘米,不分裂,頂端急尖或鈍,有小尖頭,邊緣全緣,但通常中下部邊緣或僅基部邊緣有稀疏的緣毛狀或長尖頭狀鋸齒,基部漸狹成長或寬翼柄,翼柄長2.5-6厘米,極少羽狀淺裂或深裂,如羽狀分裂,側裂片1-3對,線狀長三角形或偏斜三角形,通常集中在葉片的中下部;莖葉少數,小於、等於或大於基生葉,披針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不分裂,基部擴大耳狀抱莖,中部以下邊緣或基部邊緣有緣毛狀鋸齒;全部葉兩面無毛。頭狀花序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狀花序,花序梗細。總苞圓柱狀,長7-8毫米。總苞片2層,外層寬卵形,長1.5毫米,寬不足1毫米,內層長,長橢圓形,長7-8毫米,寬1毫米或不足1毫米,頂端急尖。舌狀小花5-7枚,黃色,少白色。瘦果紡錘形,長3毫米,寬0.6-0.7毫米,稍壓扁,褐色,有10條細肋或細脈,頂端漸狹成長1毫米的細喙,喙細絲狀,上部沿脈有微刺毛。冠毛麥稈黃色或黃褐色,長4毫米,微糙毛狀。花果期4-8月。
小苦蕒
小苦蕒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80-1050米的山坡、山坡林下、潮濕處或田邊。

產地分佈


分佈於江蘇(宜興)、浙江(杭州、遂昌、昌化)、福建(永泰、南靖、順昌、福州)、安徽(休寧、漁亭)、江西(尋烏)、湖北(具體地點不詳)、廣東(饒平)。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朝鮮有分佈。

病蟲防治


病害:發現病菌后及時拔除病苗,或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敵克松原粉800倍液,每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蟲害:①適季栽培:春季栽培早熟品種,進行地膜覆蓋,爭取在蟲害盛期之前收穫完。夏季停種寄主植物。②生態防治:利用廣赤眼蜂、鳳蝶金小蜂、長腳胡蜂等天敵昆蟲進行防治。③藥劑防治:在幼齡期及時噴葯防治,常用藥劑有滅幼1號、3號500-900倍液或2.5%溴氫菊酯2500-3500倍液等。
小苦蕒
小苦蕒

主要價值


小苦蕒具有清涼解毒,消癰散結。治毒蛇咬傷,肺癰,癤腫,跌打損傷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