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煩熱
證名。出《素問·至真要大論》。由
心火上炎,
肺胃熱盛,陰血虧耗;或外邪傳里所致。《類經·運氣》:“胸中煩熱、嗌乾等證,皆君火上炎,
肺金受傷也。”《先醒齋醫學廣筆記·寒》:“食谷欲嘔,屬陽明,非
少陽也。胸中煩熱者,竹茹湯主之。”胸中煩熱,多為內熱證。外感病見心煩懊憹不安。系外邪傳入尚淺,治宜清宣鬱熱,用
梔子豉湯。身熱退後,胸中煩熱,或兼嘔惡咳逆,為餘熱內戀,治宜清熱除煩,益氣生津,用
竹葉石膏湯。雜證中胸中煩熱,多為心火偏旺,治宜清心利尿以除煩,用
導赤散。血虛火炎而致失眠難寐者,治宜
養陰清熱以除煩,用
黃連阿膠湯或
天王補心丹。胸中煩熱,兼
手足心熱,為
五心煩熱,屬
陰虛內熱,治宜滋陰清熱,用生料六味丸加減(見《中醫臨證備要·胸脅腋乳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