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4條詞條名為陳浩的結果 展開

陳浩

開國少將

徠陳浩(1914—2012)湖南省茶陵縣人。一九三○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二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大庸軍分區司令部政治指導員,游擊一大隊政治委員,紅二軍團第六師十六團總支書記,團政治委員,第四師十團副政治委員兼政治處主任,第六師十七團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三大隊一隊隊長,二支隊支隊長,參訓隊隊長,第三分校訓練部軍教科科長,總隊長,八路軍一二○師三五八旅七一六團副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軍區獨立第四旅政治部主任,補充第五旅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西南軍區空軍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武漢軍區空軍副政治委員,江西省軍政治委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生平


陳浩是湖南茶陵人,1914年出生。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大庸軍分區司令部指導員、游擊1大隊政委、紅2軍團6師16團政委、4師10團副政委、6師17團政委。參加了湘贛、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和長征。
參加了湘贛、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抗大總校3大隊1隊隊長、支隊長、叄分校科長、總隊長,八路軍120師358旅716團副政委。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軍區獨立4旅政治部主任、補充5政委。參加了石家莊等戰役。
建國后,歷任西南軍區空軍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武漢軍區空軍副政委、江西省軍區副政委。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陳浩同志(享受副兵團職待遇)因病醫治無效,於2012年9月27日8時01分在南昌逝世,享年99歲。

人物故事


陳浩:長征中不怕被打死,最怕被打傷
92歲老紅軍陳浩的記憶已基本模糊,但提起70多年前的那次紅色遠征,老人仍能激動地講上一段。
1934年8月7日,紅6軍團在任弼時、肖克、王震的率領下,從湘贛蘇區的江西省遂川縣出發遠征。“我們當時只知道到湘西找賀龍!”20歲的紅軍學校四分校學員陳浩就在9000多人的大軍里,不時與湖南軍閥何鍵的部隊激戰。79天後,紅6軍團戰勝了黔、桂、湘敵的圍追堵截,在黔東印江縣的木黃鎮與賀龍、關嚮應、夏曦等領導的紅軍勝利會師。這次西征,紅6軍團雖沒有達到策應中央蘇區粉碎敵人第五次“圍剿”的預期目的,但為中央紅軍主力長征起了偵察、探路的先遣隊作用。
“中央紅軍長征初期的線路,幾乎與我們走的路完全相同。”陳浩說。“紅2軍團的部隊厲害,一人一支槍,一雙草鞋,沒有什麼行李,走得飛快。”陳浩回憶說,“我們從江西出發時,帶的行李多,所以走不快!最初,紅6軍團有時一天要被紅2軍團落下60多里。”1935年11月19日,已是紅2軍團4師10團副政委的陳浩隨部隊從湘西出發開始長征。
“敵人的飛機飛得好低,連飛行員都能看見。”陳浩回憶,軍團部過沅、澧二水時,遭到敵人飛機的狂轟濫炸。在雲南瓦屋塘阻擊戰中,到前沿陣地觀察敵情的陳浩被機槍打中右腿。警衛員要報告上級首長,他大聲吼道:“不能講,講了我槍斃你!”“傷勢好重,我怕領導知道了,把我留在當地百姓家。”陳浩回憶說,長征中,紅軍最怕的不是戰死,而是負傷。
“特別是腿傷,肯定要被留在當地老百姓家裡。”老人說,留下的人能活下來的希望十分渺茫。拖著傷腿,陳浩繼續指揮戰鬥。在被強行抬下陣地時,他被賀龍看見了。“秋苟(陳浩原名叫陳秋苟,延安抗大時改為陳浩),傷得怎麼樣?”賀龍問。“報告首長,沒事,打了一下腳,沒傷到骨頭,還能走。”陳浩回憶說,當時,他就怕賀龍說“不行就留下吧”。
“我那傷確實不算什麼。”陳浩說,就在那一仗中,紅5師師長賀炳炎的右臂受傷需馬上截肢。當時找不到任何醫療器械,衛生部長賀彪就用一把伐木用的鋸子,把賀炳炎的右臂鋸掉了。“連止痛藥都沒有啊!”陳浩說,手術后,賀龍用手帕把賀炳炎的一顆顆細骨渣拾起包好,心痛地說“就是古代關公刮骨療傷也不過如此呀”。因沒有得到及時治療,陳浩的右腿留下了永遠的殘疾。而他就用這條殘腿走完了漫漫長征路。
徠“到雲南中甸,我們接到朱總司令的電報,說讓我們準備皮衣。我很奇怪,這麼熱的天,為什麼要準備這些東西。”陳浩回憶,正是這個電報,在雪山上救了很多人的命。過草地前,警衛員為陳浩找來一匹馬、一匹騾子,加上他本就有的一匹馬,他一下子擁有了三頭牲口。“我變成了‘富人’。”老人笑著說。在飢餓的草地行軍中,陳浩宰殺了一匹馬,救了很多人的命。但是,仍有許多戰友未能走出草地。
“過草地時,我們全師有1500多人,出來時不到700人。”說起這一點,陳浩至今仍有餘悲。草地行軍使陳浩患了結腸炎,這個病此後一直伴隨著他,曾幾次使他面臨死亡危險。解放后,陳浩歷任武漢軍區空軍副政委、江西省軍區副政委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如今,陳浩安逸地生活在南昌,雖然眼睛不好,但老人總喜歡提筆寫上幾個字,寫得最多的,就是“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