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墓葬

東周墓葬

戰國從春秋晚期開始,中國東周墓葬進入了鐵器時代。大約在春秋、戰國之際,中國開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這種變化在墓葬制度上也有所反映。春秋晚期和戰國時期,許多統治階級的墓在地面上築有墳丘。墳丘一般用夯土築成,有的呈方錐狀,有的形狀欠明,現存最高的達十餘米。河北省和河南省輝縣,在墓室的地面上建“享堂”,則應看作是繼承商代以來的舊制。

背景介紹


東周墓葬
東周墓葬
在戰國時代,墓室仍然保持商、西周以來的形制,有的大墓甚至還保留著腰坑。有些國君和大貴族的陵墓,如上述平山中山王墓、輝縣魏王墓和邯鄲趙國貴族墓,都在墓室的兩面設墓道,與商、西周的中字形墓相似。有些國君的墓,如安徽省,則和許多貴族的墓相同,僅有一個墓道或沒有墓道。湖北省隨州,開鑿在丘陵的岩石中,規模甚大,但沒有墓道,而且墓室的形狀不規整,是罕見的特例。諸侯、貴族的大墓,仍流行附設車馬坑。中山王墓的附近除車馬坑以外,還有船坑,坑內埋船。這時的大墓,往往在墓室內積石以加固,積炭以御濕。輝縣的魏王墓,則在墓壙內大量屯沙以防盜。在南方的楚地,流行用一種白色或灰色的粘土填在棺槨的周圍,以保屍體和隨葬品不朽。棺槨仍然存在嚴格的等級制度。諸侯、貴族的大墓,用多重棺槨。隨州曾侯乙墓槨室龐大,分隔為4個部分,雙重木棺都髹漆施彩繪,十分精緻。

後期變化


由於生產的發展,
東周墓葬
東周墓葬
好的保存,有可能是因為這一墓葬採取了獨特的棺木葬法。這些棺木造型各異,加工講究,部分棺表還有髹漆現象。它們多由完整的楠木對半剖開后剜成,下葬時用篾繩捆綁,之後裹以數層竹席,分三個小區分別埋葬。每個小區都有白膏泥封裹,白膏泥上有黃土層加固,黃土層經火烤,堅硬緻密,防水防潮,十分少見。這也使棺木歷經漫長的2500年,仍保持了一個有利於屍體保護的小環境。
手工業的發達,貴族墓內的隨葬物,在種類、數量和質量方面都達到空前的水平。當時漆器的製作已很精美,它們在隨葬品中的比重顯著增加。但是,禮器和樂器仍然被統治階級看作是最重要的隨葬品。例如:曾侯乙墓編鐘一架,共64件(東周),編磬一架,共32件,顯示了諸侯行禮作樂的大排場。青銅禮器中,有“升鼎”一組共9件;一組共8件,正符合墓主的國君身份。下層貴族和上層庶民,多在墓中用仿青銅禮器的陶“禮器”隨葬。在各地發掘的大量戰國小型墓里,隨葬品甚少,卻都有著一組仿銅的陶器,如鼎、豆、壺之類。只有渭河流域的秦墓是例外,墓中的陶器是鬲、盒、罐、瓮等日用品,而不是禮器,這可能是由於秦受禮制的影響少,有它自己的葬俗。在關中和中原地區的戰國晚期小型墓中,出現了橫穴式的土洞墓室,也有用一種體積龐大的空心磚築槨室以代替木槨的。這種橫穴式墓和空心磚墓在當時還很不普遍,但它們的出現意味著商周以來的傳統墓制發生了變化。人殉在春秋晚期和戰國初期的一些大墓里仍然存在,但總的說來,在戰國時代,確比商代、西周少見了。用木俑和陶俑隨葬的風俗已盛,這可以看作是人殉的替代。從商、西周以來,墓主的屍體多是仰身直肢。到了戰國時代,除了南方的楚國以外,黃河流域的秦、韓、魏、趙、燕等國都程度不同地流行屈肢葬。特別是西方的秦國,屈肢葬墓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墓中屍體側身而卧,四肢蜷曲。這可能是受黃河上游自新石器時代以來的一種特殊葬俗的影響。

大腦組織


初步認為是由於棺木空間狹小,而且棺木的密閉性能好,阻止了腐敗菌的繁殖,墓主的大腦組織才得以保存。另外,墓葬的地勢較高,比較乾燥,墓葬的密封性較好,也是墓主大腦組織保存下來的原因。

墓葬中的人


此次多位專家受國家文物局委派,將對靖安東周墓葬進行多方面的保護和研究。除現場保護外,將綜合多學科的研究,對出土人骨進行性別和年齡的鑒定;同時,將通過對古代人骨的觀察和測量,進行體質人類學分析,可確認這些墓主人群是土著還是移民等特點。專家還將對這些人骨開展人骨病理學研究,了解並分析其死因信息,確認這一墓葬群的性質。另外,專家還將提取這些骨骼中的微量元素和穩定同位素,分析這些人群的食譜,進而分析這一人群的古代經濟生活方式。
專家介紹,還將通過目前世界考古最前沿領域的分子生物學研究,把從骨髓中的DNA提取出來分析,以解決這些棺木的死者在遺傳學上有無聯繫,以及族群的屬性,甚至還可以將這些DNA與其他古代居民的DNA進行比對,解決族屬問題。

考古新發現


2020年11月23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發布考古新發現,考古人員在平遙古城牆外發現一組東周和金代時期的古墓葬,這是迄今在平遙古城附近發掘的年代較早的地下文物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