嗎啉

嗎啡林

嗎啉,分子式C4H9NO,或寫成O(CH2CH2)2NH。又稱嗎啡林,常溫下是一種無色油狀液體。熔點-4.76℃,沸點128.3℃。密度1.0005g/cm3(20℃)。折射率1.4548。閃點38℃(開杯)。與水、丙酮、苯、醚、醇、乙二醇、亞麻子油、松節油、蓖麻油混溶。有吸濕性和氨的氣味。可由二乙醇胺經硫酸脫水環化製備。工業上主要由二甘醇和氨在臨氫條件和催化劑存在下製取。主要用於制橡膠硫化促進劑,還用於表面活性劑、紡織印染助劑、醫藥和農藥的合成。還用作金屬緩蝕劑和防鏽劑。也是染料、樹脂、蠟、蟲膠、乾酪素等的溶劑。它是一種強鹼,主要用作染料、樹脂和蠟等的溶劑,也可用作乳化劑。這個雜環化合物既屬徠於胺類又是醚類,仲胺氮原子令嗎啉具鹼性。嗎啉可和氫氯酸反應生成鹽酸嗎啉。

基本介紹


中文別名:嗎啡啉; 1,4-氧氮雜環己烷; 四氫-1,4-惡嗪; 1,4-氧氮六環
英文名稱:Morpholine
英文別名:1-Oxa-4-azacyclohexane; Tetrahydro-2H-1,4-oxazine; morpholine sigmaultra; Morpholine-2,2,3,3,5,5,6,6-d8; tetrahydro-1,4-oxazine; Morpholine 99+ %
EINECS:203-815-1
CAS號:110-91-8

理化性質


物理性質

外觀與性狀:常溫下為無色油狀液體,有氨味。
熔點(℃):-4.6
相對密度(水=1):1.00
沸點(℃):128.4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3.0
分子式:CHNO
相對分子質量:87.12
飽和蒸氣壓(kPa):0.93(20℃)
臨界溫度(℃):346
辛醇/水分配係數的對數值:-0.86
閃點(℃):35
爆炸上限%(V/V):10.8
引燃溫度(℃):310
爆炸下限%(V/V):1.8
溶解性:與水混溶,可混溶於多數有機溶劑

化學性質

嗎啉含有仲胺基團,具有仲胺基團的所有典型反應特徵。與無機酸反應生成鹽,與有機酸反應生成鹽或醯胺,可進行烷基化反應,還可以與環氧乙烷、酮反應或進行Willgerodt反應。

熱化學性質

基本熱化學性質
性質數值單位溫度(K)參考文獻狀態
熱 容 C p173.89J/(mol·K)298l
164.8J/(mol·K)298.15l
標準焓 H o298.15-186.7kJ/mol298.15l

安全術語


質譜圖
質譜圖
S23Do not breathe vapour.
切勿吸入蒸汽。
S36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穿戴適當的防護服。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若發生事故或感不適,立即就醫。

風險術語


R10Flammable.
易燃。
R20/21/22Harmful by inhalation, in contact with skin and if swallowed.
吸入、皮膚接觸及吞食有害。
R34 Causes burns.
引起灼傷。

作用用途


主要用於橡膠硫化促進劑的生產,還用於表面活性劑、紡織印染助劑、醫藥、農藥的合成。嗎啉還用作順丁二烯聚合用催化劑、腐蝕抑製劑、光學漂白劑,嗎啉也是染料,樹脂、蠟、早膠、乾酪素等的溶劑。嗎啉的鹽類也被廣泛使用,嗎啉鹽酸鹽等是有機合成的中間體;嗎啉脂肪酸鹽可作水果或瓜果類蔬菜表皮的被膜劑,可適當抑制基呼吸作用,防止水分的揮發及表皮的萎縮。由於嗎啉所具有的獨特的化學性質,使其成為當前具有重要商業用途的精細石油化工產品之一,可用於製備NOBS、DTOS和MDS等橡膠硫化促進劑、防鏽劑、防腐蝕劑、清潔劑、除垢劑、止痛藥、局部麻醉劑、鎮靜劑、呼吸系統與血管興奮劑、表面活化劑、光學漂白劑、水果保鮮劑、紡織印染助劑等,在橡膠、醫藥、農藥、染料、塗料等行業有著廣泛的用途,醫藥方面用於生產嗎啉胍、病毒靈、布洛芬、咳必定、萘普生、二氯苯胺、苯乙酸鈉等多種重要藥物。

注意事項


危險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該品蒸氣或霧強烈刺激呼吸道粘膜,可引起支氣管炎、肺炎、肺水腫。高濃度吸入可致死。蒸氣、霧或液體對眼有強烈刺激性,嚴重者可導致失明。皮膚接觸可發生灼傷。吞咽該品液體可灼傷消化道,大量吞咽可致死。
環境危害: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土壤和大氣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險:該品易燃,具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熱或與氧化劑接觸,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受熱分解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煙氣。
有害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滅火方法:儘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
滅火劑:抗溶性泡沫、乾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儘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後放入廢水系統。
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復蓋,降低蒸氣災害。噴霧狀水冷卻和稀釋蒸汽、保護現場人員、把泄漏物稀釋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密徠閉操作,局部排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耐油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酸類接觸。充裝要控制流速,防止靜電積聚。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酸類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不宜大量儲存或久存。採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物質毒性


毒性作用試驗數據
編號毒性類型測試方法測試對象使用劑量毒性作用
1急性毒性口服嚙齒動物- 大鼠1450 mg/kg詳細的毒副作用沒有報告以外的其他致死劑量值
2急性毒性吸入嚙齒動物- 大鼠8000 ppm/8H詳細的毒副作用沒有報告以外的其他致死劑量值
3急性毒性未報告嚙齒動物- 大鼠1600 mg/kg詳細的毒副作用沒有報告以外的其他致死劑量值
4急性毒性口服嚙齒動物- 小鼠525 mg/kg
1.行為毒性——睡眠
2.行為毒性——嗜睡
5急性毒性吸入嚙齒動物- 小鼠1320 mg/m3/2H
1.眼毒性——流淚
2.行為毒性——共濟失調
3.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黃萎病
6急性毒性腹腔注射嚙齒動物- 小鼠413 mg/kg1.生殖毒性——睾丸、輸精管影響
7急性毒性皮下注射嚙齒動物- 小鼠458 mg/kg詳細的毒副作用沒有報告以外的其他致死劑量值
8急性毒性皮膚接觸嚙齒動物- 兔500 uL/kg詳細的毒副作用沒有報告以外的其他致死劑量值
9急性毒性口服嚙齒動物-豚鼠100 mg/kg
1.嗅覺毒性——未報告
2.胃腸道毒性——胃腸道潰瘍或出血
3.胃腸道毒性——小腸潰瘍或出血
10急性毒性口服哺乳動物 -未報告1220 mg/kg詳細的毒副作用沒有報告以外的其他致死劑量值
11急性毒性吸入哺乳動物-未報告12000 mg/m3詳細的毒副作用沒有報告以外的其他致死劑量值
12多次劑量口服嚙齒動物- 大鼠24 mg/kg/30D-I
1.胃腸道毒性——壞死
2.腎、輸尿管和膀胱毒性——腎,輸尿管,膀胱(包括急性腎功能衰竭,急性腎小管壞死)
3.慢性病相關毒性——死亡
13多次劑量吸入嚙齒動物- 大鼠70 mg/m3/4H/17W-I
1.血管毒性——自主神經調節降低
2.血液毒性——白細胞數量變化
14多次劑量吸入嚙齒動物- 大鼠250 ppm/6H/13W-I1.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塵肺
15多次劑量皮膚接觸嚙齒動物- 兔9 mg/kg/10D-I
1.肝毒性——肝豆狀核變性
2.皮膚和附件毒性——原發性刺激
3.慢性病相關毒性——死亡
16多次劑量口服嚙齒動物-豚鼠13500 mg/kg/30D-I
1.胃腸道毒性——壞死
2.腎、輸尿管和膀胱毒性——腎,輸尿管,膀胱異常(包括急性腎功能衰竭,急性腎小管壞死)
3.慢性病相關毒性——死亡
17多次劑量吸入嚙齒動物-豚鼠70 mg/m3/4H/17W-I
1.肝毒性——肝功能異常
2.腎、輸尿管和膀胱毒性——尿中成分改變
18多次劑量皮膚接觸嚙齒動物-豚鼠27 mg/kg/30D-I
1.腎、輸尿管和膀胱毒性——腎小管和腎小球變化
2.皮膚和附件毒性——原發性刺激
3.慢性病相關毒性——死亡
19眼毒性皮膚接觸嚙齒動物- 兔995 mg/24H嚴重
20眼毒性皮膚接觸嚙齒動物- 兔500 mg中度
21眼毒性入眼嚙齒動物- 兔2 mg嚴重
22突變毒性嚙齒動物- 小鼠纖維細胞125 mg/L
23突變毒性嚙齒動物- 小鼠淋巴細胞1 uL/L
24突變毒性嚙齒動物- 小鼠淋巴細胞1 gm/L
25突變毒性嚙齒動物- 倉鼠卵巢160 mg/L
26致癌性口服嚙齒動物- 小鼠2560 mg/kg/Y-C
1.致癌性——致癌
2.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支氣管癌
3.肝毒性——肝癌

生產方法


1、由二乙醇胺經硫酸脫水環合而得。將二乙醇胺加入水反應鍋內,在60℃以下滴加硫酸,加畢,升溫於185-195℃,保溫30min。冷至60℃以下,滴加氫氧化鈉液至pH=11,冷卻,過濾,濾液精餾,收集130℃以下餾分,精嗎啉含量可達99.5%以上。該法原料易得,已成為世界生產嗎啉的主要方法。由二惡烷與氨氣相催化反應而可製得嗎啉。
2、由二乙醇胺在硫酸存在下脫水環合而製得。將二乙醇胺加入反應鍋內,在60℃以下滴加HSO ,加畢升溫至185~195℃,保溫30min,冷卻至60℃,滴加NaOH溶液,使pH=11,冷卻過濾,濾液精餾,收集130℃以下餾分即為嗎啉。也可用二乙二醇和氨在催化劑存在和壓力下製得嗎啉。該方法原料易得,成為世界上生產嗎啉的主要方法。精製方法:將嗎啉與金屬鈉一起迴流1小時,在乾燥氮氣流下常壓蒸餾精製。或用無水硫酸鈣乾燥後分餾。也可以將嗎啉製成草酸鹽,用60%%乙醇重結晶2次,加入濃氫氧化鉀水溶液使嗎啉遊離出來,分離後用固體氫氧化鉀乾燥,再用金屬鈉乾燥,然後分餾
3. 由二甘醇與氨在氫氣和鎳催化劑存在下於30~40MPa大氣壓和150~400℃溫度下反應製得。或者由二乙醇胺與過量的濃鹽酸(或濃硫酸)作用製得。
4. 在酸性環境下使二乙醇胺閉環就能製成嗎啉,然後通過精餾提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