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唐音的結果 展開

唐音

唐代詩歌總集

《唐音》,唐代中國詩歌總集。楊士宏編,始自元統三年(1335),成於至正四年(1344),“積十年之力而成,去取頗為不苟”(《四庫全書總目》)。全書15卷,分為“始音”、“正音”、“遺響”三部分,共收唐詩1341首。《凡例》說“李、杜、韓詩世多全集”,所以不收李、杜、韓三家詩。

概述


編者元代楊士弘(一作宏),字伯謙。襄城(今屬河南)人,寓臨江(今屬江西)。好學能文,尤工詩,著有《覽池春草集》(已佚)。

選詩原則


《唐音》選詩原則是“審其音律之正變,而擇其精粹”(《自序》)。《始音》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等“四傑”詩,《遺響》收唐代大家不入《正音》之作及方外等人之詩,這兩部分都以人分列編次;《正音》為本書主要部分,以五、七言古律絕的體裁分類,又分“唐初盛唐”、“中唐”、“晚唐”三個時期編次。此書值得注意的有三點:一為唐詩的分期,大體承嚴羽滄浪詩話》所謂“盛唐之詩”、“大曆以還之詩”、“晚唐之詩”而來,又開啟了明高《唐詩品彙》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四分法。二為推崇盛唐詩,這也繼承了嚴羽以盛唐詩為“第一義”的觀點,並已逗明人“詩必盛唐”的端倪。三為以體裁分類,以音律品評,注意唐詩的發展流變。《滄浪詩話》備論詩體,注意唐詩各時期詩人各體作品的語言特徵,已涉體裁音律正變。此書則通過選詩,用具體材料來加以印證。而“始音”“正音”、“遺響”的歸類,顯然又啟發了《唐詩品彙》以五七言古律絕諸體分類編次和劃分“正始”、“正宗”、“大家”、“名家”、“羽翼”、“接武”、“正變”、“餘響”、“旁流”的品目。總之,此書上承嚴羽《滄浪詩話》的理論,下啟高《唐詩品彙》的選評,矯南宋至元以來鼓吹中晚唐的流風而開明人推崇盛唐的先河,標誌著唐詩研究由宋至明的轉變和過渡,所以頗為明人所稱道。明代李東陽《懷麓堂詩話》說:“選唐詩者,惟楊士弘《唐音》為庶幾。”高《唐詩品彙·總敘》亦稱:“《唐音》集頗能別體制之始終,審音律之正變,可謂得唐人之三尺。”
《唐音》除因尊李、杜、韓而不錄其詩外,其《正音》和《遺響》所選作家作品互有出入,頗為失當。高已指出:“岑劉古調微存,張籍王建許渾李商隱律詩載諸‘正音’,渤海高、江寧王昌齡五言稍見‘遺響’,每一披讀,未嘗不嘆息於斯。”認為中晚唐詩人的律詩列入“正音”,盛唐詩人的五言列入“遺響”,是此書明顯不當之處有張震輯注本,《四庫全書總目》即據此著錄;又有明顧批點本,今存明嘉靖年間套印本,湖北先正遺書影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