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寧路小學
1914年成立的縣立小學
創辦於1914年8月的崇寧路中心小學,原為無錫縣立女子師範學校附屬初級小學,作為師範生實習基地,1927年7月改名為無錫縣立女子中學附屬小學,抗戰勝利后改為無錫縣第二中心國民學校。解放后更名為新廟前小學,1965年改名為崇寧路小學,文革期間曾改名為育紅小學,1981年又名為崇寧路中心小學。至今寧小已風雨兼程,艱難跋涉了近一個世紀。
目錄
孕育希引領未
——江蘇省錫崇寧驗挾九佚底蘊奏響強
,孕育積累,沉澱;
這裡,傳遞著一種理想,一種文化;
這裡,代表著一種使命,一種信念,一種精神;
這裡,預示著一種追求,一種傳承,一種創新;
……
穿行於無錫市城中心的景觀街,漫步於鬧中取靜的街道一隅,一所清幽雅緻又不失現代氣息的新型校園展現在眼前:古木、噴泉相映成趣,浮雕、校碑莊重精巧,廣場、跑道別具匠心,花園、涼亭古樸清雅,教學大樓錯落有致……這一切足以令人駐足,讓人流連。這裡,就是以優良的校風、嚴謹的教風和矚目的辦學業績享譽錫城的無錫市崇寧路中心小學。
秉承校訓突顯特色
“近百年風雨歷程,寧小人傾心教育,春風化雨,銘記‘誠信’之校訓,默默恪守精神的家園;近百年風雨歷程,寧小人勤學不輟,奮鬥不止,執著追尋教育的理想;近百年風雨歷程,寧小人敢於創新,與時俱進,驕傲地在這片孕育著希望的士地上再次奏響時代的最強音……”
世界上每一所名校的煉成,都要經過一段不短的歲月的歷練。學校的樓宇、設施可以在一夜間便拔地而起,師資可高薪聘請,生源可以通過政策傾斜優先獲得,唯有學校的傳統、校訓必須在經過長時間的醞釀,夠年頭才能芬芳四溢,沁人骨髓。世事滄桑,冶鍊著寧小的經歷,卻無力阻擋寧小前進的步伐。一代又一代熱心中國教育的寧小人,並先賢之志,用他們的心血育得桃李滿天下。幾代人用勤奮、智慧和嚴謹鑄就了寧小的風格和傳統,這些無形的寶貴遺產凝結成了兩個字,即校訓“誠信”。近百年的風雨歷程,雖不見那巍巍舊門牆,可是每一位寧小人的心頭始終銘刻著“誠信”之校訓。在人類歷史進入了以信息化和知識經濟為重要標誌的新時代,新一代的寧小領導集體在組織教育的全部過程中充分注意人本身資源的開發,高舉“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始終保持著對人的關注,對人性的張揚,對民主、科學的追求,2001年初,開始大力倡導“教育就是服務,服務始於尊重,尊重孕育創新”的觀念――為健全學生的人格服務,為啟迪學生的智慧服務,為張揚學生的個性服務,以熱烈濃郁的科研氛圍,平等和諧的人文環境,形成了教育科研興校(目前,學校獨立承擔國家級課題2項,省級課題1項,市級課題1項,並參與研究國家級課題1項,省級課題2項)和尊重個性育人(合格+特長,科學+人文,規範+自主)的兩大辦學特色。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老校再次煥發青春。2000年以來,學校先後獲得了全國“雙有”活動先進集體稱號,全國小學計算機輔助教學觀察展示貢獻獎,全國少年隊“創新杯”活動競賽優秀組織獎,全國“我做合格小公民”兒歌童謠傳唱活動先進集體稱號;被評為江蘇省紅旗大隊,省信息技術示範學校,省現代教育技術工作先進集體,省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省百日冬鍛先進集體;被命名為教育部中小學計算機研究中心“網路環境下的教學模式研究”實驗單位,中國教育學會系統“九五”教科研重點課題“江蘇省教育現代化的實踐與發展研究”實驗學校,中央教科所“九五”規劃國家級重點課題“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實驗學校,江蘇省中小學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基地,全國少兒NIT培訓基地。學校在市內獲得的榮譽更是不勝枚舉,如市文明單位,市德育先進學校,市先進教師群體、市堡壘黨支部等等。這一個個閃光的音符譜寫打造著名校的新篇章。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對人才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從學會知識到學會學習,從學會記憶到學會選擇,從耳傳口授到媒體革命,從國家意識到國際觀念,這一切都形成了一個時代最強音: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現代人才素質的核心。面對著知識經濟的嚴峻挑戰,寧小沉著從容,恰似“閑庭信步”。佇立於新世紀之初,寧小領導高屋建瓴,審時度勢,抓住機遇,挾積澱了幾十年的人文底蘊,擎追尋了多年的教育真諦,對未來五年發展的道路作了全面的部署。大家統一思想,達成共識,亮出了鮮明的旗幟,提出了更加宏偉的目標:蓄勁鼓氣,乘勢而上,爭取五年內完成“三個創建”,即創建江蘇省實驗小學,創建江蘇省文明單位,創建全國紅旗大隊;達到“六個一流”,即一流的教育觀念,一流的校園環境,一流的教學裝備,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教學質量,一流的管理水平;並致力於培養“會健體、會做人、會學習、會生活、會勞動、會合作、會負責、會審美、會創造、會選擇”的,既有良好科學素質、又具良好人文素養的,全面和諧、主體性強的“誠信”少年。
菁菁校園靈韻處處
“芳草青青,綠樹成陰,此間空氣清新。花向人笑,鳥向人鳴,攜手且歌且行。置身於自然的空間,遨遊於信息的海洋,啟迪智慧、放飛個性、健全人格。”
規劃是戰略部署,目標是行動方向。規劃的落實,目標的實現,離不開自然清幽、和諧平等的校園環境。與近代教育改革同行九佚的寧小,它所積澱的文化底蘊,豐厚濃郁,而由這種底蘊所產生的清新氣息更具潛在魅力。清晨,踏進寧小古色古香的校門,晨曦透過薄霧灑落在典雅紅牆的教學大樓上,灑落在靜靜的校園廣場上,一股難以言傳的寧靜之流慢慢從身上的每個毛孔沁入,剛從都市繁囂中奔波而來的那種躁動的心緒,一下子安寧下來。這也許就是百年名校潤物無聲的力量。
寧小一貫將“創設一個如詩如畫的、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校園環境,營造一個尊重和諧的文化環境,使其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教師工作的樂土”作為校園隱性文化建設的永恆主題。進入二十一世紀,學校在校園環境建設上再次加大投入,以“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主題,邀請同濟大學建築設計院、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的教授等有關專家進行整體規劃,對每一棟建築、每一塊綠化、每一角布局,甚至每一個細節都精雕細琢。2001年以來,先後投入1400餘萬元,對校園進行整體的擴建與改造,投入200多萬元購置了現代教育技術設備,完善了教育教學設施。如今的寧小,所有教室全部配置了56英寸教學背投彩電、視頻展示儀、聯想電腦、可升降新式課桌椅、防反光黑板;建造了560平方米的地下車庫;建成了下沉廣場式操場;設計了百米音符塑膠跑道;開闢了“四大發明”文化苑;修建了小型生態園;建成了音樂噴泉廣場……
走在校園內,時時處處都能體味到寧小精緻靈動的神韻。整個校園設計巧妙,教學區、活動區、科藝區、休閑區、行政管理區布局合理,和諧統一;校園廣場、體育館、教學樓參差錯落,透現出莊嚴崇高的學術氛圍。移步換景:生態園內,草綠花紅、魚躍鳥飛;文化苑裡,青銅石雕,穩重古樸;歷史長廊,盛世名人,隨物賦形。更有池塘、曲徑、竹凳點綴其間,別具一格――目之所及,無不感覺生趣盎然、心曠神怡。如今,寧小正加快校園的綠化、美化工程,在校園環境上做足育人文章,使學校四季綠樹成陰、異花競放;時時有音樂,處處有藝術;宣傳欄里佳音連連,榮譽窗里金光閃閃;抬頭可見師生作品,轉首便是名人名言,用美的環境來培育美的心靈。整個校園既透露出厚重的歷史感和文化底蘊,又充滿著追求文明、追求崇高、追求知識的蓬勃向上的現代氣息。
校園文化健康活潑,與其相得益彰的是學校內部的硬體配套設施。校園內圖書館、音樂室、美術室、等各專用教室一應俱全;多媒體教室、網路教室、電子閱覽室、閉路電視系統設施先進完備;多功能報告廳、多功能體育館、夢幻劇場設備齊全┅┅
隨著信息化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寧小人更清醒地意識到:21世紀的教育是一種五彩繽紛的信息化教育。要生存,要發展,必須尋求一條與時俱進的新出路。圍繞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旋律,學校又將“構建信息時代e校園”作為奮鬥目標。1998年起,寧小就將“三機一幕”進課堂,初步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的目標,適應信息時代的需求。21世紀伊始,為了使學校跟上迅猛發展的新形勢,又進一步加大了現代化教學設備的建設。學校自籌資金100多萬元,新建電子教室2個、多媒體教室2個,視聽閱覽室1個,目前,學校共有計算機186台;擁有一套可定址智能廣播系統;構建了千兆位校內傳輸網路,多種媒體教學網路系統,基於“三網合一”的實時視頻廣播系統,採用100M光纖接駁國際網際網路,接通了無錫市教育城域網,全校實現了百兆到桌面,所有終端可隨時上網,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硬體環境。寧小以“立足教育,著眼教改,服務學生,聯繫社會”為宗旨,著力辦好學校國際網際網路網站,力爭使寧小教育信息網站成為無錫教育的強勢媒體,成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窗口。
信息時代、網路社會給學校帶來的先進教育教學手段,為學生插上了放飛的羽翼:聽,操場上幾個孩子興奮地交流著:“學會Word了嗎?”“Word太小兒科了,我已經會製作Flash動畫了。”“這幾天我正在學習網頁製作呢!”……看,兩個電子教室里,學生們自如地移動滑鼠,或編輯電腦小報,或搜索學習資料,或設計自己的網頁……孩子們在如詩如畫的校園中,在信息的海洋中,個性得以張揚,人格不斷健全;信息時代更為寧小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學校實現了辦公信息傳輸網路化、學校資產管理網路化、圖書查詢網路化、教務教學管理網路化、各種教育信息網路共享……集教學、管理功能於一體的校園網的建設使寧小更快地走向了可持續發展的快車道,實現新的超越。
莘莘學子放飛個性
“在這裡,感受不到書本的壓力;在這裡,不必承受思想負擔。這裡,處處洋溢著孩子們燦爛的笑顏;這裡,時時飄蕩著孩子們銀鈴般的歡聲;這裡,是孩子們學習的樂園;這裡,是孩子們成長的沃土。”
在創設良好的校園環境的基礎上,學校努力營造著一個尊重和諧的人文環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真”是教育中極為重要的一點,也是無論哪個時代的人都追求的為人為學的境界。是的,教育應該為“自我實現的人”而努力,應該關心學生整個人,整個人的品格。要培養這樣一種品格,最重要的是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一種相互信任的師生關係。
首先每一位教師以“啟迪智慧、放飛個性、健全人格”為己任,確立服務觀念,不僅把學生看作是教育對象,而且把他們視為服務對象,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服務,是每一位教育者的天職。其次大力倡導尊重觀念,尊重學生的選擇,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不同的聲音,尊重不同的需要。有了服務和尊重的意識,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就會有所改變,教師的教育方式也會有所變革。在教育過程中,教師不干預學生的思想,只起一個組織者的作用,學生自己表達,自己指導,自己評價,自己創造,自己選擇。“成功的教育就在於學生學會了自我表現和自我選擇。”寧小在學校的網站上設立了校長信箱,建立了家長投訴星期答覆制;在教師的辦公室設立家長接待區;開展“家長學校半日開放活動”;開闢網上論壇;每月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隊幹部的選舉以自我展示、競選演說、學生投票的方式產生;“六一”慶祝會、藝術節閉幕式等活動教師全部退居二線,僅起好參謀作用……這一切,真真實實地讓寧小成為學生的家園、樂園,一個既鼓勵成功,也容許失敗;既正確引導,也准許犯錯的家園,讓寧小的每一個學生深深地感受到:在學校里,他是作為一個真正的“人”在呼吸著、成長著。
信息時代把人類推進了一個新時代。知識經濟是高科技的經濟,也是道德經濟,更是創新經濟。在這樣的形勢面前,需要知識,更需要靈活地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需要個人奮鬥的勇氣,更需要集體協作的精神;需要精確的數字,更需要創新的意識。獨具慧眼的寧小人積極搶佔了這一“制高點”,學校不僅建構信息時代e校園的宏偉藍圖,建設信息化教育環境,配置現代化教育裝備,而且用現代化的科研手段培養具有現代素質的創新人才。
學校實施創新教育,進一步拓展育人渠道,構建了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德育網路。國家級立項課題“小學生課餘活動‘自主性’德育創新教育模式研究”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為了使德育活動能夠形成科學化、系列化,並逐步建成具有鮮明特色的校本課程,他們把著眼點放在了開展“專題月”活動上。“專題月”――顧名思義,就是指每月選定一個主題,以這個主題為線索,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的活動,這些活動在不同方面、不同層面延伸了主題。在確定“專題月”的內容時,他們始終堅持一個原則:以人為本,貼近學生生活。每一個活動主題或是發生在學生中間的,或是他們所渴望卻無法實現的,或是他們所熱切關注的……教師提供以社會道德為主體構架的參考意見,學生主體在恰當的引導下,經過獨立思考、認真實踐、積極體驗,做出更為合理的道德價值判斷,追求更為理想的道德境界。他們挖掘校園資源,拓展社區資源,把握時事熱點,將其加工成專題月的內容,現已相繼成功地開展了“環保月”、“革命傳統月”、“讀書月”、“申奧月”、“科技創新月”、“實踐月”等等幾十個主題的“專題月”活動。活動的開展,使整個校園洋溢著健康和諧,積極向上的氛圍。如今,此課題已通過專家組論證,完滿結題。而此課題研究帶來的成效,卻得到了延伸和深化。這一個個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孩子們受益匪淺,他們在活動中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在快樂中,他們又增強使命感,懂得應該怎樣學做人。他們驚喜地發現,孩子們在一次次活動中變了:變得更懂事了,更愛學習、愛勞動了;孩子們在一次次活動中進步了:他們有了對生活的感悟,知識面也拓寬了,能力也增強了。如在2002年12月“爭當合格小公民月”,寧小以開展“爭當合格小公民”活動為載體,相繼開展了“中國小公民道德教育計劃”宣傳活動、“我做合格小公民”兒歌童謠傳唱活動、“關注他們的聲音”少年兒童道德論壇活動、“我身邊的好公民”課本劇大賽等活動,為學生道德素質的明顯提高,自立自強意識的明顯增強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再如2003年6月1日學校開展了“抗擊‘非典’,愛心義賣”活動,無錫市委副書記張錦賢、副市長麻建國親自視察了我校的活動,場面轟動,收效顯著,共籌得“愛心基金”4757.56元,全部捐獻給區紅十字會。此外,“祖國頌”手抄報、“迎國慶”書畫比賽、“校園歌手大獎賽”、“愛國主義詩歌朗誦比賽”等校園文化活動也逐漸形成常規。這些活動的開展,在不斷培養學生能力素質、增強團隊凝聚力的同時,也營造了文明高雅、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積極而愉悅的體驗使得孩子們無論是在學習,還是日常活動中都表現出了對學校、對教師管理的理解和支持。“合格+特長、規範+自主”的學生層出不窮,楊怡同學被評為“無錫市十佳少先隊員”,宋翰俊同學被評為“無錫市首屆十佳青少年道德建設標兵”……看到孩子們汲取著活動中的精華,在健康、快樂地成長著,教師和家長的臉上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大家將永遠記住這些別開生面又寓意雋永的活動。
隨著課改大潮奔騰而來,寧小教師積極投身於課改洪流中,與學生一起探究,一起合作,一起開發,將課改實踐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平台。每一位教師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和他們共同開發新的課程:整合性語文課程、開放式的數學課程、生活化的德育課程等等。老師們利用課堂教學及各項日常活動滲透創新教育,營造濃厚的創造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學校結合江蘇省“十五”重點課題“信息環境下的教學模式研究”,在1-6年級開設了信息技術課;抓住學生學習語言的最佳年齡段,在1-6年級均開設英語口語課。寧小的學生都在不同程度地掌握電腦的操作技術,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會下一種棋,會游泳。學校還開設豎笛隊、舞蹈隊、合唱隊、射擊隊、電腦編程、電腦繪畫等特色訓練小組,每周二下午全員參與的興趣小組達三十多個,以滿足學生不同的需要,培養學生的特長。事實證明,這些興趣小組活動的開展不僅豐富了校園生活,陶冶了美好情操,而且還拓寬了學生今後的成才之路,取得了成效。美術興趣小組學生參加了“獅印杯”江蘇省少年兒童征畫比賽獲得團體優勝獎,他們還在全國、省、市各級各類繪畫、書法比賽中屢屢獲獎;學校豎笛隊、合唱隊在市“百靈鳥”比賽中雙雙摺桂;風箏小組在無錫市首屆小學生風箏比賽中獲得團體亞軍;組建僅一年的射擊小組在無錫市小學生射擊比賽中連續四次闖入三甲;英語興趣小組四年級學生編排的英語課本劇《InthePanda’sshop》獲市二等獎,在區英語口語比賽中獲金獎……
與此同時,學校網站的建設,網頁的設計,又使教師與學生多了一座溝通的橋樑,學校信息庫在師生共同參與下越來越豐富;孩子們在寧小網站的虛擬社區上,和老師公平競爭做版主;暑假在家也能得到老師的指點。良好的基礎設施、濃厚的信息技術氛圍,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學會學習成為寧小校園的時尚:組建1個多月的代表隊憑著深厚的積澱、紮實的功底參加“2000無錫市青少年奧林匹克計算機信息技術競賽綜合團體(小學組)”榮獲第一名、“2000無錫市青少年計算機應用操作比賽(程序設計)小學組”獲團體第二名,學生沈丹丹、張聘還代表無錫市參加了“江蘇省小學生計算機程序設計比賽”,沈丹丹同學獲得特等獎、張聘同學獲得了二等獎……
僅2002年一年中,學生個人在文學、體育、藝術、計算機程序設計方面所獲國家級獎項有54項次,省級獎項53項次,市級48項次。其中有8名學生在2002年度江蘇省中學生信息學(計算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學校也連續三年被授予江蘇省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優秀組織獎;更有35名學生在“獅印杯”江蘇省少年兒童征畫比賽中獲得驕人的成績,學校也獲得了2002年“獅印杯”江蘇省少年兒童征畫比賽團體優勝獎。同時,學校還獲得全國“我做合格小公民”兒歌童謠傳唱活動先進集體稱號。學校大隊部編排的課本劇在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共青團中央學少部組織的課本劇比賽中榮獲二等獎。
寧小人深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每段成長都有不同的精彩:他們為孩子創造張揚個性的機會,他們為孩子捕捉童年靈動的精彩,他們為孩子播撒成就理想的種子,……千言萬語凝聚成一句話: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孩子!
謙謙師者育人育己
“為了每一個孩子,他們要擁有淵博的知識,這是教育的生命;為了每一個孩子,他們也要擁有無私的愛心,這是教育的源泉;為了每一個孩子,他們更要擁有敏銳的創新,這是教育的升華。”
——這是寧小教師人人銘記的一段話。寧小人一致認為,學校教育落腳點在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上,而起點則是全面提高教師的素養。學校要保持長盛不衰,關鍵就是要有一支素質好、業務強、教風嚴的教師隊伍。寧小的教師都要成為“師德的表率、教學的專家、育人的典範”!
寧小的教師都有一顆愛生的心。愛是教育的橋樑,是教育的推動力,是後進生轉變的催化劑;愛是成功的基礎,是力量的源泉。這種愛是博大無私的愛,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誠如一位哲人所說:教師的愛能使犯了錯誤的學生重新振作起來,教師的愛是用深情溶化學生心靈上久積而成的“堅冰”,教師的愛是打開學生心靈大門的密鑰。在寧小這方溫馨的“大家庭”里,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教師的辭典里,學生是最大的字;教師的生活中,學生是最美的詩。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引領者、幫助者,是學生的良師更是益友。教師和孩子們同學習共進步,吃在一起,玩在一起,樂在一起。因為大家都明白:只有師生平等,才能教學相長;只有教師具備健全的人格,才能塑造學生健康的個性。當年過半百的學子回想往事,敘說著當年求學的風雨時,寧小嚴謹治學、愛心育人的老師成為大家共同的話題。
寧小的教師都有一股好學的勁。在潛心課堂教學之餘,每一位教師都能積極投身到教科研工作中。學校的課題研究老師們全員參與,大家圍繞自己關注的教學實踐問題進行討論、學習和實驗,在相互切磋、平等對話、互動交流中獲得理性感悟和實踐啟迪,“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已蔚然成風。實施“藍青工程”是學校歷年來的光榮傳統,意在讓青年教師在老教師的幫助下,儘快提高業務水平,脫穎而出,出於藍而勝於藍。聰明好學的青年教師刻苦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法,研讀育人刊物,求教專家師長,業務水平拔節提高;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活到老,學到老,與時俱進,學而不厭,孜孜精神令人仰慕。目前,教師學歷合格率達100%,大專以上學歷層次達83.3%,現有本科在讀人員17人。同時,當多媒體這種現代化裝備剛剛引進課堂時,老師們便著手參加操作培訓,並在開發多媒體課件上集體研究,努力實踐。目前,教師已100%掌握錄音機、錄像機、電視機、實物投影儀、電腦的基本操作;全校35周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已100%通過省計算機初級考核;應用現代化手段的教學人員的覆蓋面達100%、學科覆蓋面達到100%;100%的教師具有駕馭常規的應用軟體的能力,如:能用Word撰寫論文,用Excel進行成績分析,用PowerPoint製作幻燈片,用E-mail收發文件等,學校呈現出人人要求學電腦,人人渴望用電腦的可喜局面。寧小的教師有個共同的感覺――每個人的每一天過得都很充實。
寧小的教師都有一種謙遜的德。“以德育德,以智育智”是寧小優良的教風,每一位教師力求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師表形象。寧小始終將工作重心放在大力加強師德教育和師德建設的力度上。一是在全校教職員工中大力宣揚“師德高尚,興校之本”這一觀念,使全校教師充分認識到在面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師德建設對於教育現代化、對於素質教育、對於辦好一所學校的的重要性,從而在思想上確立“校興我榮、師德是本”的觀念。二是通過組織全體教職員工認真學習、積極宣傳並貫徹執行新《師德規範》,分層次開展“面向新世紀,鑄造新師魂”活動。在領導幹部中開展以“才能獻教育,勤政廉政作表率”為重心的教育系列活動,充分發揮領導幹部在師德建設中的率先垂範作用;在老年教師中切實開展“餘輝獻教育,高尚師德傳後人”為重心的系列教育活動,充分發揮老年教師在師德建設中的傳幫帶作用;在中青年教師中切實開展“年華獻教育,師德高尚建功立業”為重心的系列教育活動,對全體教職員工進行師德教育。學校抓住中心理論組、支部大會、教工大會、年級組學習等一切有利時機,連續在教師中開展“樹三德”(教師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講三有”(政治上有理想、事業上有追求、工作上有貢獻)活動,在全體教師中大力倡導“爭做文明教師、爭創文明辦公室、文明示範崗”的風氣,積極發揮全體教師在環境育人和社區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弘揚高尚師德。學校通過開展“師德風采”演講,學習“七一”、“5.31”講話,撰寫心得體會等活動引導廣大教工深刻理解“三個代表”重要講話的精神實質;通過開展《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知識競賽,不斷提高廣大教工的道德素養,真正做到“身正為師,學高為范”;通過組織教工參加市科協和反邪教協會聯合發起的百萬公眾簽名活動、觀看科教影片等活動,加強對教工的科普宣傳及無神論教育。三是向全體教職員工提出明確的要求,大力倡導服務意識。要求全體教師要切實改進服務態度,正確處理好三個關係:與家長的關係、與學生的關係、與同事的關係。與家長的關係要做到主動與家長聯繫,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取得支持與配合,在肯定學生成績的同時,指出學生需要努力的方面。與學生的關係要做到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教導,尤其對後進學生要循循善誘,堅持做到細心、耐心、恆心,堅決杜絕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堅決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與同事的關係要做到謙虛謹慎、尊重同志,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維護其他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關心集體,維護學校榮譽,共創文明校風。在全校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愛生月”活動、“萬名教師訪萬家”活動提高了教師隊伍的師德修養。寧小的教師,在學生面前,是睿智友善的大朋友,在家長面前是真摯謙和的同齡人,同行之間更是以誠相待、攜手並肩。在寧小湧現出了一大批愛崗敬業、成績卓著、師德高尚、堪稱楷模的優秀教師。他們當中有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紅燭”,有犧牲自我扶持後學的“人梯”,還有不計報酬無私奉獻的“園丁”。他們熱愛教師職業,並把它看成是一種神聖的事業,以正確的教育觀、價值觀、質量觀和人才觀,默默無聞地耕耘在三尺講台,教書育人。2000年以來,1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7人被評為無錫市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被評為無錫市師德高尚好園丁……
在這樣一個積極樂觀的教師群體中,以高尚的師德、高超的教育能力回報社會唱響著主旋律,一名名優秀教師在教學舞台上嶄露頭角、日益成熟。那正因為學校的名師工程搞得蓬蓬勃勃,如火如荼。學校目前82名教師中,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佔了86%。為了把這一批有幹勁、有活力、有能力、敢想敢為的教師儘快培養成名師。學校扎紮實實開展了各種各樣的練兵活動,通過請來省、市專家輔導,送教師到南師大進修本科,參加研究生課程班學習,參加全國、省、市、區骨幹教師培訓,科研課題招標,中層幹部競爭上崗,建立參賽選拔制等一系列措施,加大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近3年中,教師隊伍的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參加過國家級培訓2人,省級培訓4人,市、區級培訓21人,29人次獲全國、市、區各級各類榮譽稱號,有14人被評為市、區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學新秀。自1997年9月至今,學校教師自製教學軟體300多件,其中有6件在國家級課件評比中獲獎、20餘件在省、市級課件評比中獲獎;教師撰寫電教論文、經驗總結180多篇,30多篇在省、市級論文評比中獲獎,在省、市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10餘篇。在2001、2002第五、第六屆全國中小學計算機輔助教學觀摩展示會上,寧小有12人次分別獲得了上課、軟體設計、指導一、二、三等獎,另外還有155人次在各種比賽中獲獎。
總之,為了每一個孩子,無論是淘氣的還是乖巧的,是貧窮的還是富有的,寧小的教師要用自己的身軀點燃千百支燭光,在求知的長夜裡燃起戈壁灘的篝火,在成長的旅途上不斷矯正人生之舵。
步履堅實恆遠發展
“遠大的理想在這裡孕育,高尚的情操在這裡萌生,良好的習慣在這裡養成,生命的輝煌在這裡奠基。”
榮譽已成為過去,意氣風發的寧小正在繪製更宏偉的藍圖:在2003年,力爭通過江蘇省實驗小學驗收;努力完善信息化、智能化的校園,儘快建立教師、班級及學生個人個性化的主頁;設想建成一個50機以上的電子閱覽室和容量達十萬冊以上的數字化圖書館,在這裡學生可以閱讀有聲讀物,也可以觀看科教電影、甚至可以在虛擬現實中開展實踐和探險;繼續認真探索遠程教學的方式和途徑,爭取在無錫市小學中率先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遠程教育┅┅
平整的大理石鋪成的校園廣場上,一排象徵著寧小的明天如噴薄的朝陽,前程燦爛呼之欲出的浮雕,巍巍矗立;浮雕兩旁篆刻的“理解孕育希望,平等引領未來”十二個耀眼大字,尤為矚目,雖寥寥數語卻意義深遠。歷經近百年風雨的寧小,古老而年輕,它正沐浴著新世紀的曙光,邁著執著而堅實的步履,用“誠信”再創明日之
□校訓:誠信
□校風:勤學守紀尊師愛友
□教風:以德育德以智育智
□學風:勤奮好學踏實創造
□今天我以寧小為榮明天寧小以我為榮
崇寧路實驗小學曾培養出哈佛博士,羽毛球冠軍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