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
明代哲學家代表作《湛甘泉集》
湛若水(1466~1560)明代哲學家、教育家、書法家。字元明,號甘泉,廣東增城(今廣州市增城區)人。
明弘治五年(1492),湛若水參加鄉試考取舉人。后赴新會縣拜名儒陳白沙為師,由於得到嚴師的耳提面命,學識大為長進深得陳的賞識,因而成為白沙學說的衣缽傳人。弘治十八年(1505)參加會試,中進士第二名,先後被授為翰林院編修、侍讀。嘉靖三年(1524),升為南京國子監祭酒,后又歷任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
嘉靖十九年(1540)五月,他獲准退休返回家鄉,自此往返廣東境內各地講學。嘉靖三十九年(1560)四月二十日在廣州病逝。嘉靖四十二年十月廿五日歸葬天蠶嶺(增城永和鎮)。隆慶元年(1567年)追贈太子少保,謚文簡。
自幼聰敏,因故14歲始入學,16歲往廣州府庠就讀。
明弘治五年(1492),他27歲(弘治五年)中舉人,29歲往江門就學於陳獻章(號白沙),毅然焚掉“路引”(赴考證件)以表學習決心。潛心研究心性理學,數年間學業大進。由於得到嚴師的耳提面命,學識大為長進深得陳的賞識,因而成為白沙學說的衣缽傳人。
弘治十一年三月,白沙在信中贊其學術成就曰:“來書甚好,日用間隨處體認天理,著此一鞭,何患不到古人佳處也”。第二年將“江門釣台”作衣缽傳與若水執掌,
作《贈江門釣台詩》跋:“達摩西來、傳衣為信。江門釣台,病夫之衣缽也!今與民澤收管,將有無窮之祝。珍重!珍重!”
弘治十八年(1505年)上北京會考,文章受主考張元楨,楊廷和讚賞,中進士第二名,選翰林院庶吉士。尋授翰林院編修。若水步入仕途后,有機會在中原宣揚其理學。當時與王陽明(守仁)、呂柟、王崇等人相與論道,學者相從甚眾,聲譽日隆。若水以“隨處體認天理”為宗,自稱“陽明與吾言心不同,陽明所謂心,指方寸而言,吾之謂心者,體萬物而不遺產也”。時稱“王湛之學”。
安南王。次年正月十七日到達安南國,歸國時婉謝安南王厚饋,深得遠人之心,歸後作《南交賦》。50歲時母親病勢,從京奉柩歸葬,在家守墓三年。滿服後到西樵山建書院,聚徒講學達4年。若水講學講究方法,要學生先習禮,明學規,現靜坐聚精會神,然後才授課。
1541年作品
68歲由禮部左侍郎升南京禮部尚書。71歲轉南京吏部尚書。74歲轉南京兵部尚書,奉敕參贊機務。此時安南王莫登庸叛亂,嘉靖皇帝欲親征,若水上《治權淪》疏,反對出兵,因與文武大臣之議不合、遂請求致仕。75歲致仕,從此結束宦途生活、沿東南山水,遊覽講學而歸。回廣州后,在府第附近建“天關書院”講學(天關原名銅關,因若水曾任吏部尚書,俗稱“天官”,故人稱天關為“天官里”,即今廣州東風中路一帶)。
若水官曆兩京,所至迭創建書院,著書、講學不息,回粵后更專心講學,故《廣東新語》稱:“甘泉翁官至上卿,服食約素,推所有餘以給家人弟子,相從士三千九百有餘。於會城(廣州)則有天關,小禺、白雲、上塘、蒲澗等書院”。或時到西樵,回增城、登羅浮、上南香講學。在西樵有大科、增城有明誠、南香山有蓮洞、新塘有讀崗和甘泉等書院。若水學識淵博,著述豐富,工書法,生平著作及詩文積逾千卷。將致仕前曾在新塘江畔建鉤台,紀念其師陳白沙,並作講學、憩息之所。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四月二十二日病逝於廣州禺山精舍,享年95歲。
嘉靖四十二年十月廿五日歸葬天蠶嶺(增城永和鎮)。
隆慶元年(1567年)追贈太子少保,謚文簡。
湛若水關注家鄉的教育事業,在廣東境內廣設書院扶持後學,造就了不少英才,有力地推動了嶺南文化的進程。嘉靖十九年(1540)五月,他獲准退休返回家鄉,自此往返廣東境內各地講學。遺著有《心性圖說》與《聖學格物通》。
湛若水是中國思想史上最高壽的思想家,一生為教育事業奮鬥,弟子近4000人。其講學書院之多、分佈範圍之廣,在中國教育史上確屬罕見。他的治學思想和方法,至今為國內外學者所重視、研究。
作為陳白沙的學生,湛若水提出了“隨處體認天理”的學問宗旨。“隨處”是對陳白沙“靜坐”的修正,“隨處”解決了陳白沙主“靜”忽“動”的弊病,又解決了陸九淵主“心”忽“事”的弊病,用湛若水的話說,“則動靜心事,皆盡之矣。”湛若水認為天理“即吾心本體之自然者也”(《聖學各物通》卷二十七),“體認天理”就是在應對事物,心應感而發為中正意識,從而體認到自己內心中正的本體——天理。
湛若水認為“格物”的“格”是“至”(造詣)的意思,“物”指的是“天理”,那麼“格物”就是“至其理”、就是“造道”,“格物”的目的就是“體認天理”。湛若水說:“格物雲者,體認天理而存之。”(意思是說所謂格物,就是體認天理並存養它。如果說“隨處體認天理”是湛若水的心學宗旨的話,這句話就是最能代表湛若水思想的話,湛若水的心學就是圍繞這句話來展開的,如同王陽明的四句教。)湛若水的格物說有“一內外”、“兼知行”、“貫動靜”的特點,又避免了當時理學的割裂的流弊。
湛若水作《心性圖說》解釋了“心”和“性”。湛若水認為:“性”,包含天地萬物的整體;宇宙渾然一體,都以同一個“氣”為基礎;所謂“心”,是能體察天地而沒有遺漏的存在。所謂“性”,是“心”的本能,“心”和“性”是統一、不可分割的。由此可見,在湛若水看來,萬物不是在心外,格萬物就是格心。
湛若水又作《真心圖說》來解釋心、人、元氣的關係,他認為元氣就是太極,心在人中,人在元氣中。湛若水強調“天地同是一氣”,而心在居於中正的位置,所以能使“萬物皆備於我”。
湛若水的心學企圖調和程朱理學和陸、陳心學,它的特點是“合一論”,在湛若水看來,心與物、理與氣、心與理、心與性、知與行、理與欲、虛與實都是合一不可分割的。他說“觀天地間只是一氣,只是一理”(《甘泉文集》卷七),又說“動靜一心也”(《甘泉文集》卷七)。
(註:以上摘自湛柏欣的《宋明理學簡述》)
在教育學上有突出貢獻。親自修訂《大科訓規》,對教育管理的體制問題進行詳細的闡述。一生熱心捐款贊助書院,得其“館穀”的書院竟達28所,從他的家鄉到廣州、南海、揚州、池州、徽州、武夷,遍布半個中國。
言:對“白沙學說”進行揚棄,成為與王陽明分庭抗禮的理學大宗,天下士子爭入其門,門徒達4000多人。其學說在當時與王陽明並稱為“湛王之學”。
德:以孝道事母,以忠恕之道事君。無阿諛奉承之言,無取巧鑽營之私。師道尊嚴,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
現存有《湛甘泉集》《心性圖說》《真心圖說》《新泉問辯錄》《非老子》《聖學格物通》《二禮經傳測》《春秋正傳》等書行世。
關係 | 姓名 |
曾祖 | 湛汪 |
祖父 | 湛江 |
父親 | 湛瑛 |
母親 | 陳氏 |
《縣誌·湛若水傳注》
2014年9月,一塊明代名人湛若水的草書石碑在英德市沙口鎮清溪村潮水山出土,這是首塊在廣東境內發現的湛若水碑文,對研究湛若水文化及英德歷史極具史料價值。
這塊石碑是當地群眾發現的。碑體通高190厘米、寬86.8厘米、厚15厘米。碑文上書“吾愛清溪水,浣此胸中泥”等字。碑石刻於明嘉靖丙申年,即公元1536年。其時湛若水暮途窮游潮水山靈泉,草書一首《過清溪》,之後刻在碑上。研究人員表示,石碑發現地應是湛若水當年創辦的清溪書院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