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處體認天理

隨處體認天理

中國明代湛若水心學主旨、格物說,大意是說“人即使在不同的環境中也要體會、實踐自己心中的天理”。“隨處體認天理”的“體認天理”取自南宋理學家李侗之說,“隨處”是修正其老師陳白沙的“靜坐”說所得。

基本介紹


天理”有兩層意思,一指總的自然法則,《莊子·天運》:“夫至樂者,先應之以人事,順之以天理,以之以五德,應之以自然,然後調理四時,太和萬物。”二指“天理之性”,這是程朱理學的引申,指“仁、義、禮、智”的總和,即德性之理。“隨處體認天理”所講的“天理”既指“中正之心”、人心所包含的德性之理,也指萬物的總法則,這是湛若水“大心”說的特點。
“體認”是“至”、“實踐”的意思,一指體悟、認識自己心中的理,二指身體力行實踐自己心中的理。明末清初伊斯蘭學者馬注認為從外部世界講,天地是一個大世界,人居於其中,從人的身心來講,人是個大世界,而天地居其中,湛若水的《心性圖說》和《真心圖說》都有類似意思。正因為人心的理與萬物之理是相同的,因此在湛若水的心學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人心”對“天理”的體認是自然的,人這個小生命對宇宙大生命的體認是自然的。
“隨處”,湛若水解釋說:“吾之所謂隨處雲者,隨心,隨意,隨身,隨家,隨國,隨天下,蓋隨其所寂所感時耳。”湛若水指出:“吾所謂體認者,非分已發未發,未分動靜。所謂隨處體認天理者,隨已發未發,隨動隨靜,蓋動靜皆吾心之本體,體用一原故也。”
湛若水的老師陳白沙對“隨處體認天理”予以極高的評價,他說:“日用間隨處體認天理,著此一鞭,何患不到古人佳處也。”湛若水的“隨處體認天理”在當時就被用來和王陽明的“致良知”比較,湛若水自稱“陽明與吾言心不同,陽明所謂心,指方寸而言,吾之謂心者,體萬物而不遺產也”。時稱“王湛之學”。
哲學性質
心學是入世之學,湛若水“隨處體認天理”中的“體認”、王陽明的“致良知”中的“致”都包含身體力行的意思,因而兩人都屢屢強調人要在“事上磨練”。同樣,馬克思說,“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所以說,心學特別是“隨處體認天理”學說,是實踐的學說。
湛若水繼承和發展了陳白沙的學說的同時,又嘗試以“合一論”把程朱理學、心學、張載的氣一元論統一起來。在湛甘泉看來,宇宙萬物莫非一心、一氣、一理,他有意在心學的基礎上結合朱熹、張載等人的學說,並以“心合一論”總結了宋明理學,他是宋明理學的集大成者。因此,湛若水的學說非唯心、也非唯物,他以“氣”去解釋萬物、人身的同時,又以“理”、“心”去理解人與世界的關係、人的意義。
“隨處體認天理”與心學的真諦
有人問,既然“心具萬理”,為什麼湛若水還要講“隨處體認天理”?
因為“隨處體認天理”的“天理”是指“心中正即天理”地“天理”,亦即人心中的道德之理。那麼,“隨處體認天理”就是要求人在做人做事中實踐自己心中的道德之理。換言之,“體認天理”不是向外物求理,而是實踐人心中本來之理,並通過對人心中本來之理的實踐成就自己、造福他人,達至中庸和諧以至“贊萬物之化育”。這就是心學的真諦,恐怕也是人的意義。
“隨處體認天理”與湛若水心學的特點
“隨處體認天理”這個心學主旨集合了各家所長,這與湛若水心學的地點有關。湛若水心學走集大成的道路,他企圖調和各家之言,以他經常引用《中庸》的語句就可見一斑。湛若水“隨處體認天理”總結了前人的格物之說,形成了自己一家之言。“隨處體認天理”有“一內外”、“兼知行”、“貫動靜”三個特點。
“隨處體認天理”何以“一內外”呢?“隨處體認天理”是指人自己的中正之心,所以“體認天理”就是體認自己心中的理。因為人心所具有的“理”與創造、推動萬物的“理”是一樣的,所以湛若水指出“心”包含又貫穿天地萬物。“心”包含又貫穿天地萬物,人心能體認萬物而沒有遺漏,即“心無內外”。
“隨處體認天理”何以“兼知行”呢?湛若水認為“格物”是“知行並進”、是“造道”,他認為“造道”不僅包括“知”也包括“行”。所以,“體認天理”不僅是“致良知”的“知”,也包括“知行合一”的“行”。“體認”是兼知行的。王陽明在與湛若水的討論中說“隨處體認天理”不及其“致良知”簡短,其實,在王陽明的心學中,“致良知”必須加上“知行合一”才完全,而湛若水的“隨處體認天理”就已經包含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意思。從字數上看,“隨處體認天理”比“致良知”、“知行合一”還少一個字。
“隨處體認天理”何以“貫動靜”呢?如前邊所說,湛若水所講的“隨處”是隨意、隨身、隨家、隨國、隨天下,非分已發未發,未分動靜。
哲學的集大成者的出現必須有經濟或科技重大發展、社會或時代有深刻變革的客觀環境為條件。有這種環境,人才會在思想上有大創造。事實上,“隨處體認天理”就表達了人對“天理”的認識受“處”——客觀環境限制的觀點。湛若水生活在封建社會走向衰落的後期,顯然缺乏哲學集大成的環境。雖然“隨處體認天理”的意義不能使湛若水成為中國哲學史上有重大意義的集大成者,不過走集大成的道路使湛若水的看問題客觀、思想圓熟,因而他比起同時代別的理學家更能有發現前人和當時學術上的問題。也正因為不偏不倚的集大成道路,他提出“自得”之說,批判當時人云亦云的風氣同時啟發了後人。
“隨處體認天理”的政治實踐
1521年,紫禁城內外,幾百個士大夫們嚎哭大叫發瘋奔走,彷彿世界末日,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原來,明武宗朱厚照死於1521年,他沒有兒子,由堂弟朱厚熜繼位,即明世宗。按照封建禮制,朱厚熜必須尊朱厚照父親明孝宗朱祐樘為父親,才是名正言順繼承大統。不過,朱厚熜即位第四年卻下令恢復舊稱追封自己親生父親,對朱祐樘仍稱為伯父,“大禮儀”事件就這樣發生了。於是,眾多士大夫大為震動,大呼道德淪亡,紛紛冒死直諫,大有為真理而獻身之心。朱厚熜毫不感動,對不聽話的士大夫作出懲罰。
湛若水以“隨處體認天理”看這件事,認為只是皇帝的家事,和道德、天理不相干,作為臣子不應該橫加議論、干預。什麼是“隨處”?湛若水說,“吾之所謂隨處雲者,隨心,隨意,隨身,隨國,隨家,隨天下。”皇帝換人、皇族之間稱呼改變,然而“天理”還是那個“天理”。因此,湛若水在“大禮儀”中保持智慧的沉默,這是“隨處體認天理”在政治上的實踐。
帝王師
歷代儒家學者都以附助、指導帝王為己任,不過他們內部常因為派別等原因有不同的意見。帝王們顯然認為儒家學者們有不同的意見更有利於自已的統給,從而樂意聽一些不同的聲音,因此湛若水雖然不是“正統”的儒家學派,他的心學思想被誣衊為“偽學”而且本人不受重用也能做大官(《國榷》記載,“若水雖至大僚,終不柄用,累以偽學曰之,未必非此梳為先入也!”)。湛若水在“大禮儀”中的表現、在多次上疏中的誠意無疑讓嘉靖感動,湛若水因此受到尊重,只是不能高估一個非正統儒家學者作為帝王師的作用。
“隨處體認天理”的現代意義
建設和諧社會的重點在於“和而不同,以和為貴”,這一點實際上是人與人、人與自然、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往都應該遵循的。“不同”含義很廣,包括國家、種族、文化、宗教的不同,這不就是湛若水所講的“隨處”嗎?在宇宙萬物的運行中,我們可以深深感受到一種偉大的和諧,“和”是大自然的本質,可以說是“天理”。所以,“隨處體認天理”和“和而不同,以和為貴”異曲同工。
“宇宙各處的物質規律是否一樣”是現代科學的主要問題之一,到現時為止,宇宙能觀測研究得到之處的物質規律是一樣的,再加上“大統一理論”的研究,都是現代科學對“隨處體認天理”真理性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