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米公祠
樊城米公祠
米公祠,原名米家庵,始建於元,擴建於明,后改名米公祠。是紀念北宋大書畫家米芾的祠字,坐落在樊城柜子城上。祠內亭台廊榭錯落有致,五百年銀杏巍峨參天。畫廊里陳列著米蘇黃蔡遺墨石刻100多塊,其書法藝術韻味生動,爐火純青。米公祠可謂一座巨大的藝術寶庫。
樊城米公祠(湖北)
米公祠是紀念北宋大書畫家米芾的祠字,坐落在樊城柜子城上。米芾(公元1051——1107年),字元章,號襄陽漫士、鹿門居士、無礙居士、海岳外吏,人稱“米襄陽”。宋徽宗召為書畫學博士,官至禮部員外朗。能詩文,擅書畫,用筆俊邁,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大書家”。被宋高宗譽為“沉著痛快,如乘駿馬,進退裕如,不需鞭勒,無不當人意。”
米公祠,原名米家庵,始建於元,擴建於明,后改名米公祠。自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始,先後由米芾第十八代孫米瓚、十九代孫米爵、二十代孫米澎重建;清同治四年(1865年)再建。祠內有紀念性建築拜殿、寶晉齋、仰高堂等。並珍藏有清雍正八年(1730年)由其後裔摹刻的米芾手書法巾45碣,其它碑刻145碣。《米公祠及其石刻》1956年被公布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05月25日,米公祠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位於襄樊市樊城西南漢水之濱的米公祠,原名米家庵,是為紀念我國宋代著名書法家米芾而修建的祠宇。祠內亭台廊榭錯落有致,五百年銀杏巍峨參天。畫廊里陳列著米蘇黃蔡遺墨石刻100多塊,其書法藝術韻味生動,爐火純青。米公祠可謂一座巨大的藝術寶庫。
據《米氏世系》碑記載,在元代至正年間之前就建有米家庵了。明代被毀,清代重修多次。清代光緒元年(1875年)曾修一次,文淵閣大學士單懋謙為牌樓親題“米公祠”門額。民國時期,米芾27世孫米高秦千方百計保管米公祠中45塊石刻,使這批珍貴的文物倖免於戰亂,解放后米高秦主動獻出石刻,運至米公祠存放。1956年湖北人民政府公布米公祠及其石刻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國以來,國家曾撥款對米公祠多次進行維修。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對米公祠進行大規模的修復。不僅將僅存的牌樓過廳和寶晉齋修復一新。而且依據米公祠記石碑文等史料,增設了一進院,內有大屏風、半壁廳、怪山石、墨池;二進院通過“墨園覓勝”門,有潔亭、曲徑通幽、米氏故里碑;三進院為石林、四百餘歲的銀杏樹,樹下矗立著五通記事碑;《重修米公祠碑記》、《米南宮志林序》、《凈明齋記》《米氏宗譜序》、《米氏世系序》。園兩側建有碑廊,計16間,朱紅廊柱,飾以雕刻,美觀大方,內嵌砌米氏父子、黃庭堅、蔡襄、趙子昂等人的石刻,珠璣滿壁,交相輝映。米公祠經過修繕后,前來觀賞的中外遊客絡繹不絕。黨和國家領導人李先念、方毅、張愛萍、張廷發、楊靜仁等曾到米公祠參觀,有的領導人還為米公祠題詞。
米公祠由三部分建築群體組成,中軸為主體建築亭、拜殿、碑廊、寶晉齋、仰高堂,總佔地面積為一萬二千多平方米。殿堂里珍藏陳列有米芾及宋代大量的墨跡和石刻。拜殿、寶晉齋內懸掛的匾額、楹聯琳琅滿目,“顛不可及”、“妙不得筆”、“與孟鹿門號兩襄陽書傳千古,共蘇黃蔡稱四巨子顛壓三人”等題詞,是後人對米芾書法及人物性格的高度評價。
中軸兩側為東、西石苑、苑內亭、台、榭廊高低錯落,參差有致,游魚滿塘。廊壁陳列著米芾、蘇軾、黃庭堅、蔡襄等書法石刻一百多塊,以及當代著名書法家為米公祠留下的墨跡石刻三十多塊。這些書法精品,是一座巨大的藝術寶庫,每年吸引著大批中外遊人到此參觀,弘揚了我國古老而優秀的傳統文化,對宣傳襄樊,創建文明城市起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