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絲

柘絲

柘絲為柘城特產之一,從古至今一直暢銷國內外。漢代襄邑縣(睢縣)是全國絲織工業中心,供應宮廷服裝用料,其原料就是柘縣柘城縣)供應的。從漢朝的絲綢之路,到現在的廣州出口商品交易會,柘絲都享有很高的聲譽。柘絲具有色澤鮮艷,線度細勻,拉力強度大等特點。

簡介


柘絲是柘城的古特產,由柘桑養的蠶抽絲而聞名。
柘絲從古至今一直暢銷國內外。漢代襄邑縣(睢縣)是全國絲織工業中心,供應宮廷服裝用
料,其原料就是柘縣供應的。從漢朝的絲綢之路,到如今的廣州出口商品交易會,柘絲都享
有很高的聲譽。柘絲色澤光潤鮮艷,細長均勻,有韌性,拉力強度大,歷史上有“柘絲為
最”的美譽。由柘絲製作的綢緞、被面,顏色鮮艷,圖案美觀、質地優良,暢銷海內外。

生產歷史


柘絲在柘城有悠久的生產歷史,相傳在上古時期,嫘祖(又尊稱為蠶神、先蠶、蠶姑娘、比姑、嫘姑,
是中華祖先軒轅皇帝之妻),在黃河中下游輔助軒轅皇帝傳授人民植桑養蠶過程中,發現柘城桑樹所養之
蠶,體肥、個大、絲多、於是便在這裡傳授養蠶織絲技術,柘城一帶從此絲業大興。秦漢年間,柘絲就經絲
綢之路,運往中亞中東,最後到達歐洲,史有“柘絲為最”的美稱。

產銷量


1931年,柘城縣有高大喬木桑5萬餘棵年產蠶絲10萬公斤以上。據1934年《申報年鑒》記
載:“19世紀20年代,柘城家家植桑,戶戶養蠶。”群眾流傳說:“懶紡棉、勤養蠶,四十五
天得繭錢。”民國27年(1938年)日軍侵佔柘城后,大量桑樹被砍伐,蠶業生產遭到嚴重破
壞。建國后,人民政府為恢複發展蠶業生產,曾設專業機構,配有技術人員,引進優良蠶種
改進養蠶技術。1971年後,推廣桑杈園養蠶,發展湖桑養蠶和試養秋蠶。至1977年,養蠶5867
張,收購繭79607公斤。當地群眾至今仍採用相傳的技術進行養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