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華

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學者、翻譯家

吳興華(1921年—1966年8月3日),1921年出生於天津塘沽。著名詩人,學者翻譯家,16歲考入燕京大學西語系。

發表長詩《森林的沉默》轟動詩壇,而後一舉成名。代表作品《吳興華詩文集》《森林的沉默》。

在燕京期間1966年,慘死於文革初期的暴虐之中,年僅45歲。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吳興華先生出生在一個醫生的家庭,父親是一個留日的醫生。他的中學是在崇德中學念的,就是現在絨線衚衕的三十一中,他家就在那一帶。興華從小就被稱為“神童”,記憶力超人,很多文章他看過一遍就能背誦。這種過目不忘的本領讓他的老師感到驚奇。

教育經歷

1937年未滿16歲即考入燕京大學西語系。

寫作經歷

16歲時即發表無韻體長詩《森林的沉默》,轟動了詩壇。
吳興華
吳興華
作為翻譯家,他是第一位把《尤利西斯》引進到中國來的人,他翻譯的《神曲》和莎士比亞戲劇《亨利四世》被翻譯界推崇為“神品”。
作為學者,他寫下了大量詩歌理論,並翻譯了大量文藝理論,可惜由於歲月的湮沒他的大部分文稿散佚不知所之。

個人生活


家庭生活

父親是一個留日的醫生。
吳興華先生全家合影
吳興華先生全家合影
吳興華有兩個孩子。吳興華被害死時,他的大女兒吳同未滿13歲,小女兒只有5歲。吳興華妻女在吳興華死後被轟出北大中關園,棲身於海淀鎮上一間四面透風的土坯房內。1969年吳同下鄉到東北當“知識青年”,當了八年。文革后恢復高考吳同考入北京外國語學院,她的妹妹吳雙考入北大。畢業之後她們又雙雙考取了美國研究院的全額獎學金赴美深造。如今這兩姊妹均在美國常春藤大學任教,可謂沒有辜負父親對她們的期望。

情感生活

1952年謝蔚英畢業,7月份和吳興華舉行了婚禮。

健康狀況

1966年8月4日凌晨逝世,享年44歲。

人物事件


吳興華的外語雖然很好,但是卻從來沒有出去留學,因為父母雙亡,興華身為長子,需要撫養八個年幼的弟妹。抗戰勝利之後,興華獲得了哈佛和牛津的全額獎學金,司徒雷登好幾次想把他送出去,但是因為家庭的緣故一直沒有成行。
1957年,因與蘇聯專家持有不同見解而被錯劃為“右派份子”,從二級教授降為四級教授,被禁止授課及寫作。
1962年“摘帽”;文革中被划入“勞改隊”並被北京大學紅衛兵毆打和抄家。
1966年8月3日,吳興華和西語系其他被勒令“勞改”的教授一起清理校園裡的雜草;勞動中他體力不支,又被紅衛兵灌下從化工廠污水溝里排出的污水,當場昏迷;紅衛兵說他是“裝死”,仍對他又踢又打,不準送學校醫務室;等到晚上,看他還不能起來才送醫院;次日凌晨,這位學貫中西、壯志未酬的天才離開人世,年僅44歲。

人物評價


夏志清:20世紀中國人文知識分子就學養而論,有三位代表人物,第一代是陳寅恪,第二代是錢鍾書,第三代就是吳興華。
王世襄:如果吳興華活著,他會是一個錢鍾書式的人物。你應該寫寫他。
而曾經教過吳興華的英籍導師謝迪克:他是我在燕京教過的學生中才華最高的一位。

主要成就


他在詩歌、學術研究、翻譯三個領域齊頭並進,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與陳寅恪、錢鍾書同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最有學養的知識分子的代表。
吳興華的詩歌處女作,發表於1936年北平吳奔星主編的《小雅》詩刊第2期,題為《歌》。他的詩崛起於抗戰時期的淪陷區,在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之外另闢蹊徑,融合了中國傳統的意境、漢語文字的特質和西洋詩歌的形式,力圖實現中國古典詩歌的現代轉化。
他學貫中西,博通文史,一手寫出《威尼斯商人-衝突與解決》,一手寫出《讀通鑒札記》和《讀〈國朝常州駢體文錄〉》,被海外學者譽為現代中國真正學貫中西的少數幾位學人之一。
他是將喬伊斯的《尤利西斯》介紹進中國的第一人,他那現已佚失的《神曲》譯稿被譽為譯林神品,他譯的莎翁劇作《亨利四世》受到廣泛推崇。此外,他還為現在流行的朱生豪《莎士比亞全集》譯本作了大量校譯工作。
吳興華是天才式的人物,英年早逝,可悲可嘆。像吳興華以及錢鍾書這樣學貫中西、通今博古的學者,在中國歷史上幾百年才產生一個,當今之世是無人能及的。

個人作品


《吳興華詩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