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人文科學學院
中山大學人文科學學院建立於1924年,是中山大學歷史悠久的學系之一。1928年1月,文史科成立語言歷史研究所,以研究學術、發展文化為宗旨,內設考古、語言、歷史、民俗四學會。1935年春,文史研究所(原語言歷史研究所)改組為文科研究所,設中國文學部和歷史學部,同年9月招收研究生。
抗日戰爭時期,中文系師生遷至雲南瀓江和廣東坪石、梅州市梅縣區等地,在艱苦條件下繼續辦學。1946年,語言學系成立。中文系與語言歷史研究所、文科研究所、語言學系,在教學和科研方面有著密切的聯繫。1954年,語言學系合併到北京大學,該系部分教師轉入中文系。1958年,中文系增設新聞專業,次年,該專業併入暨南大學。1981年,中文系設立漢語培訓中心,1992年,該中心併入外國語學院。中文系自建系以來,一直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1994年12月,中文系被國家教委批准為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經過多年的建設,已取得豐碩成果。2002年3月,經教育部專家組評估驗收和高教司批准,中文系被評為優秀基地。2004年6月,經廣東省教育廳專家組評估和教育廳批准,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被評為廣東省名牌專業。2004年,中國古代文學史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2007年,經教育部、財政部批准,漢語言文學專業成為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的培養目標是:專業基礎紮實、知識面寬、富有創新精神、具有國際視野的漢語言文學專業高素質人才。學生畢業后適合從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行政管理、高級秘書工作,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單位的記者、編輯工作,高等院校或研究機構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該系對部分本科生實施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相銜接的教學計劃,以培養更高層次的人才。
文學概論、中國現代文學史、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基礎寫作、新聞寫作、中國當代文學史、先秦兩漢文學史、古代漢語、魏晉隋唐文學史、宋元文學史、外國文學、明清文學史、美學、中國文學批評史、古代典籍導讀、專業英語。
中文系已經建立起漢語言文學專業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機制。
主要做法是:
一、固本培元,重視學生中國傳統文化素質的涵育。
主要措施有:一是加強國家級精品課程《中國古代文學史》的建設,使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學經典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和認知;二是加強必修課《古代漢語》、《古代典籍導讀》課程建設,開設《先秦諸子研究》等系列選修課,增強學生研讀古代典籍的能力;三是開展百篇古文閱讀和背誦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打好中國傳統文化基礎;四是開設《古典詩詞創作》、、《京劇藝術》等課程,積極支持嶺南詩詞研習社和嶺南劇社開展活動,營造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
二、傳承創新,從科研入手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主要措施有:一是要求大二學生寫作百篇讀書報告,並實施讀書報告會制度;二是完善學年論文、畢業論文的寫作、指導制度,抓好論文寫作的各個環節;三是實行因材施教、優生優培措施,讓具有學術潛質的學生脫穎而出;四是辦好名師講壇,使學生開拓學術視野。
三、修身重道,把學術的提升和人格的培養結合起來。
主要措施是實行全程導師制,本科生從大一到大四都有導師指導。導師不僅指導學生如何寫作,還指導學生如何做人。
四、博習篤行,強化基本技能訓練。
主要措施有:實行“強化寫作訓練”制度,要求大一學生寫作百篇作文,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二是重視教學實習,安排學生在大三時用兩個月時間到新聞出版、黨政部門、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調查研究能力得到顯著提高。中文系的教學成果《強化寫作訓練,著眼提高素質》獲廣東省第二屆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抓好教學實習,培養綜合才能》、《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舉措——全程導師制》、《加強科研訓練,培養高素質的中文專業人才》分別獲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第三、四、五屆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中文系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在編教職工60人,其中教授21人(博士生導師20人),副教授21人。該系的黃天驥教授,是國家級教學名師;吳承學教授是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他們是中文系教師的傑出代表。中文系在學科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目前,中文係為博士、碩士授權一級學科(現有9個博士點、9個碩士點招生),擁有1個博士后流動站(中國語言文學);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中國古代文學),又是廣東省漢語言文學學科一級學科重點學科,擁有四個省級重點學科(中國古代文學、漢語言文字學、文藝學、古典文獻學)、1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古代戲曲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非物質遺產研究中心)。
中文系人才薈萃,曾有許多著名學者在此任教。先後在該系任教的著名教授,早年有魯迅、郭沫若、傅斯年、郁達夫、成仿吾、顧頡剛、鍾敬文、趙元任、羅常培、陸侃如、馮沅君、王力、岑麒祥,晚近有容庚、商承祚、詹安泰、方孝岳、董每戡、王起、冼玉清、黃海章、樓棲等。這些著名學者為中文系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學術傳統深厚,學術梯隊整齊,是海內外公認的研究中國古代戲曲及文體學的重要基地。中國戲曲史是本學科最具特色的研究方向,由王起、董每戡教授在20世紀50年代奠基,迄今已成為全國戲曲研究的中心。
以該學科為主體完成的《全元戲曲》(十二卷),已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在海內外引起較大反響,2001年獲全國古籍整理圖書一等獎,2003年獲教育部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中國文學一等獎。該學科還出版了一批研究古代戲曲、小說、詩文作品與理論的專著,在學界有較大影響;如《中國古代文體形態研究》、《中國古代戲劇形態與佛教》,獲教育部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中國文學二等獎。該學科與相關學科組建的中國非物質遺產研究中心,由傳統戲曲、口傳文藝與民俗、非物質遺產保護對策三個研究方向組成,是一個新型的學術平台。它催生了新的學術增長點,找到了一條基礎學科為社會服務的路徑,並進一步打開了國際交流的空間。
2004年,宋俊華的博士論文《中國古代戲曲服飾研究》(黃天驥教授指導),被評為百篇優秀博士論文。2007年,劉曉明的博士論文《雜劇形成史》(康保成教授指導),被評為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此外,還有三篇博士論文獲得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
漢語言文字學學科設有三個研究方向:
一是古文字研究方向,研究對象包括甲骨文、戰國秦漢文字及相關的語言文字、歷史文化問題;
二是出土文獻與漢語史研究方向,研究對象包括古漢語辭彙、語法、音韻、訓詁等方面;
三是現代漢語研究方向。該學科在研究成果、學術隊伍、人才培養等方面均有明顯優勢。
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主要研究方向是語言學理論和應用語言學。該學科在方言學、漢語語法學、對外漢語教學研究方面,已經取得顯著成果。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西文學/文化批評理論比較研究,尤其關注婦女、性別與文化再現方面的研究,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併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反響。中國古典文獻學主要研究方向是元明清文獻和嶺南文獻。該學科在元明清戲曲、小說、詩文的整理與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顯著特色。民俗學學科繼承了中山大學民俗學的優良傳統而又進行了創新,在學科建設方面做出了新的貢獻。該學科整理出版的《中山大學典藏民俗學叢書》,讓海內外學界得以重新全面審視中國民俗學最早生成時的勃勃生機。
近年來,中文系大力開展對外學術交流活動,已與日本、美國、英國、韓國、新加坡和香港多所高校建立了學術交流制度,並與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開展定期的學術交流。
80多年來,中文系畢業生遍布海內外,在不同領域表現卓越,為中文系和中山大學贏得了較高讚譽。“領百粵風騷開一園桃李,攬九天星斗寫千古文章”,這副鐫刻在中文堂大堂正中的對聯,是中文系歷史的凝聚和品格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