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陰老腔

黃土高坡上“最早的搖滾”

華陰老腔是明末清初,以陝西省華陰市,久為華陰市泉店村張家戶族的家族戲(只傳本姓本族,不傳外人)。其聲腔具有剛直高亢、磅礴豪邁的氣魄,非常追求自在、隨興的痛快感,聽起來頗有關西大漢詠唱大江東去之慨,此類表演方式也被譽為黃土高坡上“最早的搖滾”。

落音又引進渭水船工號子曲調,採用一人唱眾人幫合的拖腔(民間俗稱為拉波);伴奏音樂不用嗩吶,獨設檀板的拍板節奏,均構成了該劇種的獨有之長,使其富有突出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世代流傳,久演不衰。但又鑒於該劇種這一特殊情形(家族戲),目前依然處於行將消亡的瀕危狀態,迫切需要長期保護。

2006年,華陰老腔已入選首要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6年,譚維維因電影《白鹿原》與華陰老腔藝術結緣,和華陰老腔的老藝人們在央視春晚上為觀眾帶來一首《華陰老腔一聲喊》。

概述


華陰老腔
華陰老腔
老腔是一種板腔體戲曲劇種,是皮影戲的一種,唱戲人在後台是皮影戲,唱戲人跑到前台吼唱就是老腔,主要流行於陝西省華陰市的雙泉村。據《華縣誌》載:老腔皮影又名拍板調,於清乾隆元年至十年(1736-1745)就已盛行於華州(今華州區)。華陰市東臨潼關、西接華縣、南依秦嶺與洛南縣接壤、北隔渭水與大荔縣相望的獨特土地造就了老腔的獨特唱腔特點。

溯源


華陰老腔
華陰老腔
陝西省華陰市雙泉村是一個位於西嶽華山腳下的小村莊,黃河、渭河和洛河在村莊附近交匯,村子里代代相傳一個老腔皮影戲班。皮影戲在陝西一帶並不少見,但是雙泉村的這個戲班子卻會一種叫做老腔的獨特唱法。據說早在西漢時期,這裡是一個軍事糧倉所在地,漕運直通當時的都城長安。帶頭船工為了統一大家的動作,一邊喊著船工號子,一邊用木塊敲擊船幫——這就是老腔的由來。
老腔名稱之來源說法有二,一是與當地流行的其他劇種相比,年代較早,尤其是音樂顯得古樸悲壯、沉穩渾厚、粗獷豪放,為古老之遺響,所以稱為老腔;二是由於它是從湖北老河口的說唱傳到華陰演變而成,所以取老河口第一個字來命名為老腔。

分類


華陰老腔分阿宮腔和弦板腔兩個大類。

傳承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華陰市華山老腔藝術保護髮展中心獲得“華陰老腔”保護單位資格。

阿宮腔

也稱北路秦腔。因唱腔具有翻該遏低的藝術特點,亦稱遏宮腔。流行於禮泉富平興平、咸陽、涇陽、三原乾縣高陵耀縣、銅川、臨潼等地。
阿宮腔原為皮影形式演出,1960年搬上大舞台,在常腔、表演、音樂伴奏以及舞台美術方面進行了較大的改革,但仍保持了原有的藝術特色。據老藝人段天煥回憶,清嘉慶、道光年間,阿宮腔已由禮泉傳播到渭北一帶,演出的劇目有《范雎相秦》、《玉瓶贈金》、《祥麟鏡》、《四賢冊》等。與原秦腔唱調相比,有“三放不如一遏”的藝術效果,遂取名“遏工小調”,藝人們稱為“遏工”。至清同治、光緒年間,又相繼出現許多皮影班社及名藝人,演齣劇目主要有《滾龍床》、《紅拆書》、《鐵冠圖》、《艘孤》、《清河橋》等。
阿宮腔的特點是嫻雅婉轉,鋼勁有力,纏綿激昂,拖腔帶有“噫咽”之音,並以假嗓翻高唱出。
1940年前後,由於國民黨政府黑暗腐敗,加之連年遭災,阿宮腔戲班相繼解散,僅有段天煥一個戲班艱難地掙扎到解放。
新中國成立后,富平縣人民政府為搶救阿宮腔劇種,組織以段天煥為首的老藝人成立民樂皮影戲社,積極進行演出活動。1958年又將富平縣三團改為富平縣阿宮劇團,創作、改編、演出《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玉瓶贈金》、《女巡按》、《錦香亭》、《王魁負義》、《四賢冊》、《白蛇傳》、《翰墨緣》、《金鱗記》等傳統戲及《雞毛信》、《雷鋒》、《紅石鐘聲》、《八一風暴》、《三姑娘》、《兩家親》等現代戲。並於1961年赴京進行彙報演出,受到戲劇專家及觀眾的歡迎和喜愛。
阿宮腔的劇目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已經挖掘整理的傳統劇目有六百餘本。劇目的唱詞淺顯樸實、生活氣息濃厚。取材於歷史的劇目,大都為揭露封建統治者的昏庸腐敗、荒淫無恥、殘忍凶暴以及批判賣國求榮、表彰民族氣節的戲,如《七箭書》、《重耳走國》等;取材民間故事的劇目,多為反映倫理道德、男女愛情、抨擊忘恩負義與頌揚清正廉潔、剛直不阿的清官戲,如《西廂記》、《金鱗記》、《王魁負義》、《女巡按》等;取材現實生活的劇目,大都是抨擊惡勢力和惡少劣婦的諷刺喜劇,如《三婆娘頂嘴》、《屎巴牛招親》、《打鍋》、《抹牌》等。
阿宮腔角色行當生、旦、凈、丑俱全;表演基本沿襲了秦腔程式,並採用了皮影某些特有的表演動作,顯得獨特别致。同時,在表演上有塌城、劍出鞘、踢打等武打特技。
阿宮腔屬板式變化體音樂。聲腔分歡音與苦音。歡音表達明朗、輕快的情緒,苦因表達悲傷、凄楚、懷念、憤慨的情感。其唱腔保持了阿宮腔腔調,惟凈角揉入眉戶某些曲調;旦角又吸收了碗碗腔行腔技巧,突出阿宮細膩、婉轉、剛柔並濟的特點。唱腔板路有[二六]、[慢板]、[二倒板]、[箭板]、[一疊腔]、[三不齊]和單句送等;常用的曲牌有[一起清雪]、[遷仙客]、[春宴開]、[點絳唇]等。伴奏樂器以板胡替代原二股弦領奏,增加了音響效果;武場面以梆子擊節,配以鼓板、牙子、小鑼、繞鈸、大號等。
阿宮腔自搬上舞台後,先後培養出黨碧俠、權立民、傅新考、劉寶琴、李珍珠、趙雲俠、周正中、雷天民及送彩萍、暴建玲、李玉玲、劉立萍、王會利、康小利、楊小莉、郭民榮、馮碧茹、傅全冬等優秀青年演員。

弦板腔

“弦板腔”主要流行於陝西咸陽、乾縣、禮縣、禮泉、興平、寶雞鳳翔等地以及甘肅東部地區。據說清代嘉慶十八年(公元1831年)即在民間流傳。唱腔有“慢板”、“緊板”、“滾板”、“氣死人板”、“撇板”、“二六板”等。劇目有500多本,現已整理出350本,武戲較文戲多,除“三國”、“列國”等連台本戲外,也有《碧玉簪》一類才子佳人戲。
弦板腔皮影戲
弦板腔皮影戲
弦板腔作為皮影形式演出,樂隊少而精,文武場面互相兼顧,音樂形式比較單調,唱腔通常都是上下兩句反覆,“二次板”與緊板更似說唱性的“板殼子”。其相同板式的“板頭”和“放板”后的長過門,多為同一主體曲調的加花變異,句中的小過門,基本是吹腔旋律的反覆變化和延長。弦板腔板式有10多種,正板(即慢板)是核心板路。此外,使用較多的還有“緊板”、“滾白”、“撇板”等。“氣死人”(即“陰死板”、“提頭”等)實際是變化局部唱腔的正板;“傷音子”是在緊板的首句加上拖腔,基本屬於帶字叫板的唱法。其餘的“尖板”、“二六”、“三不齊”、“三偕一”、“七偕一”等,都是短暫插入性板式,很少單獨使用。弦板腔的唱詞,主要是7字句和10字句,也有6字句、8字句和9字句的。其音樂伴奏,除部分模擬唱腔或襯托節奏外,一般只伴奏句中或句尾的過門,宛如曲子戲的演唱形式。“扎板子”在唱腔中起主擊節作用,所以唱腔清新晰,雅而易懂。

特點


老腔傳承人張喜民與書法家李澎、康海洋
老腔傳承人張喜民與書法家李澎、康海洋
老腔實在是一種很小的戲種,是以皮影的形式進行演出的戲曲劇種。它只需五人就可撐起一台戲:簽手(指揮皮影)、副簽手、前首(主唱)、後台、板胡。但這個劇種里,“生旦凈末丑”卻一樣也不缺。只不過,這五種角色都由主唱一人擔綱。因此,主唱的嗓音天賦就尤為重要。自家的木凳,自製的琴弦,口耳相傳了千年的唱詞唱腔,這種土得掉渣的、獨一無二的、震撼人心的老腔,就以這樣的原生態,被原封不動地請到了大都市大劇院那豪華的舞台上,也被請進了央視的演播大廳。老腔,以這種最原始的風貌出現,卻得到了最廣泛的認同。華陰老腔生於張氏家族。長期以來,久為華陰縣市泉店村張家戶族的家族戲(該音樂只傳本姓本族,不傳外人)。張喜民、張新民、張軍民、張拾民,是華陰老腔正宗傳人張全生的兒子,他們保存著老腔自乾隆年間傳下來的百餘個戲本。這些戲本幾乎全是北宋、金、元時期民間流傳的西周、列國、三分天下、唐宋故事。翻開本子,可以看到用毛筆豎排記載下的一段段唱詞。劇本大多由清朝流傳至今,隨著年代的久遠,紙質已開始發黃變脆,好在藝人們早已對唱詞銘刻於心,平時劇本幾乎不用,只有重要的時刻才會拿出來展示一下。

聲腔


華陰老腔
華陰老腔
就老腔的唱腔音樂而言,可分為兩種:一為唱腔;二為吟誦調。人謂“慷慨悲歌”。具有剛直高亢、磅礴豪邁的氣魄,聽起來頗有關西大漢詠唱大江東去之慨;落音又引進渭水船工號子曲調,採用“一人唱,眾人幫合”的拖腔(民間俗稱為拉波),有“黃土地上的搖滾”之稱。
華陰有老腔和時腔(碗碗腔)兩個分類,漢代就出現了老腔,它起源於軍隊,張良征戰為鼓舞士氣就高聲唱。因為華陰當時是一個京師糧倉,通過漕運把糧食源源不斷送到咸陽,作為守護糧倉的軍隊,他們鼓舞士氣的唱法成為最古老的劇種之一,最後流行於民間,結合船公號子,就形成了真正的老腔。
時腔最能區別於老腔,它是宮廷小戲,在宮廷里,當唱的人年齡大的時候,就派到華山廟,當時有記載,一次就派了90人,所以有侍祀不分之說,因為在祭祀的時候唱,時腔就比較婉轉、細膩,也稱神戲。老腔當時主要用於徵戰,時腔以講細小的故事為主,所以時腔很多調子融不到老腔中。正所謂“一聲吼盡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當蒼勁的老腔響起,古戰場上的長槍大戟、刀光劍影,忽而人喊馬嘶、氣吞山河,忽而鳴金收兵、四顧蒼茫,陝人的剛強性格、雄強心態躍然而出。
老腔的主要價值體現在劇史的本源性、傳承上的封閉性、劇種上的獨存性、取材風格的張揚性、音樂體系的自律性、審美對象的廣泛性、語言風格的原聲性。它的主旋律是船夫號子的音樂化,是藝術源於生活的見證,取材於歷史戰爭,唱腔亢奮激越,充滿陽剛之美,因而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和民族精神價值。

唱詞


《征東一場總是空》
征東一場總是空
難捨大國長安城
自古長安地
周秦漢代興
山川花似錦
八水繞城流
臨陣無有文房寶
該拿什麼當筆尖
狠心口把中指咬
昏昏沉沉疼煞人
中指咬破當墨水
龍袍扯破當紙張
上寫著
誠惶誠恐三叩首
拜上高麗聖明君
東至東洋東海岸
西至西洋駝莽山
南至南洋南海岸
北至秦關一方城
長安三地由你管
又管八百文武官
再寫三宮和六院
普天之下眾百姓
我父基業被我廢
頃刻賣了唐社稷
《王不該糊裡糊塗論律條》
罵聲韓龍賊奸小
你此時不虧該吃刀
近朝來為王對你表
我三弟生來火性焦
你不該闖了他的道
打得你見了寡人哭嚎啕
也怪寡人酒醉了
不該糊裡糊塗論律條
屈斬我三弟你不保
反對監斬執剛刀
轉面我把長隨叫
把翰龍屍首掩埋了
《一顆明珠卧滄海》
一顆明珠卧滄海
浮雲遮蓋棟樑才
靈芝草倒被蒿蓬蓋
聚寶盆千年土內埋
懷中抱定山河柱
走盡天下無處栽
清早打糧倉未開
赤手空拳轉回來
是古人都有興和敗
難道我秦瓊運不來
哪國煙塵犯地界
皮褥雙鐧把馬排
上陣殺得人幾個
唐主爺聖旨降下來
大小封個烏沙戴
方顯秦瓊有奇才

格式化

老腔常用的有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均以一個上句和一個下句作為基本結構形式。
(1)五字句
其詞格劃分為二、三結構形式。

口語化

“女媧娘娘補了天,剩塊石頭就成了華山。太上老君犁了地,豁出條犁溝就成了黃河”。“喊得那巨靈劈華山吶
喊得那老龍出秦川吶,喊得那黃河拐了彎吶。”這是華陰老腔中的精彩唱詞。
生動性
主旋律是船夫號子的音樂化,是藝術源於生活的見證,因而具有藝術價值。如《孫臏坐洞》中孫臏的唱詞:百靈淚不幹,開門叫孫琰。罵聲王道環,橫道要慶燕。

鼓動性

取材於歷史戰爭,唱腔亢奮激越,充滿陽剛之美因而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和民族精神價值。如《張飛賠情》中關羽的唱詞:(再)休提桃園恩情重,二人結盟定生死。大破黃巾威名重,(我)巡守小小下沛城。

樂器


華陰老腔
華陰老腔
許多樂器都是自己加工製作的。月琴、板胡、大鑼、馬鑼、引鑼、戰鼓、驚木、干鼓、梆子、鍾鈴等樂器全在五個人的掌控下完成,每個人必須熟悉自己的職責,並且都有歸屬的稱呼。
前手,也叫說戲的、叮本的,說唱全本台詞。演出時,懷抱月琴,旁放劇本,配合表演進行唱奏。
簽手,也叫“捉簽子”的,“攔門”的,主要操作全場皮影表演。
后槽,也叫打後台,“打后槽”主奏馬鑼,武打中還要吶喊助威,幫唱(拉坡)。
板胡手,主奏唱腔過門,兼奏小鐃喇叭,助威幫唱、吹哨。
坐檔,也叫“貼檔”、“幫檔”、“擇簽子的”根據劇情進展、提前安裝皮影人物道具,隨時供簽手使用。並幫簽手“繞朵子”,排兵對打、拍驚木、吶喊助威。
因為過去都是本戲,時間長,所以就用蘆席搭的戲台,也叫鑽席筒子。
“一上台連小便的機會都沒有,每個人各司其職,坐上去幾個鐘頭,很辛苦的,老腔是低弦高唱,把人推在前面,所以表演起來很累人,也叫掙破(sa陝西方言),所以對學的人要求很高,不僅要有很好的音樂天賦,還要有好嗓音。”楊松柏說,
他向我們講了他學藝時的艱辛。他的師傅要求嚴格,有時一個調子不對,伸手就打,有時還得給師傅家幫忙幹活,學習都在師傅有空閑的時間,一般三年才可以完成初學,而且有些東西師傅是不教的,因為老腔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封閉的家族藝術,也叫忤孽教。

伴奏


華陰老腔
華陰老腔
伴奏音樂不用嗩吶,獨設檀板的拍板節奏,均構成了該劇種的獨有之長,使其富有突出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演出開始前,只見十幾個條凳放置在舞台上。呼啦啦一群身著對襟短打的農民,扛著各種樂器,精神十足地奔上舞台。其中兩人直接坐在地上,左邊的手持胡琴,右邊的則負責“打擊樂”——自製的梆子和鍾鈴。中間一人是“主唱”兼“第一月琴手”張喜民。他懷抱著的月琴有著獨一無二的六角形。據悉,只有老腔使用六角形的月琴。
最令人驚喜的是演出開始后,從後排有位60多歲的精幹老人張四季一手拿著木塊,一手提著條凳就走到台前來,忽而讓條凳四腳著地,忽而兩腿著地——變換著姿勢用棗木塊敲打條凳的不同位置,發出節奏鮮明、聲音清脆的巨響。他掄圓了胳膊,力道十足。據該團導演黨安華說,敲木頭的大爺平常還在家種20畝的地。按老腔傳統,是敲擊黃河岸邊的船槳,但是為了適應現在的舞台需要,改棗木塊與條凳為“樂器”,是為整個團體助威。此外,還有六七把胡琴伴奏。
誕生於黃河、渭河、洛河交界處的老腔,盛行於乾隆元年至十年(1736—1745),以三國故事為主要題材,因而又稱“英雄戲”“好漢戲”,而現在,又因為時代的變遷,加入了一些新劇本。舞台上的農民演員,個個精神抖擻,甚而殺氣騰騰。在全場近1小時的表演中,每人都投入了百分百的精氣神,以像秦腔那樣幾乎扯破嗓子般的力氣高歌,以讓對面山頭的人都能看見自己的舞動。
故而雖然僅是一位歌手、幾把琴和幾件打擊樂,卻讓最後一排的觀眾每分鐘都覺得震耳欲聾、氣勢逼人。黨安華說,他當初把老腔推向舞台的原因,就是被其中生命力的部分感動。在這些平時種地的農民身上,絲毫看不到職業演員的“演”戲感。
這股氣勢甚至“嚇”跑了個別坐在喇叭前的觀眾,他們趁著暗場匆匆離開位子。但是,演出結束后,這一氣氛顯然感染了剩餘的九成觀眾。他們的掌聲彷彿是像給帕瓦羅蒂那樣,經久不息。

表演


華陰老腔
華陰老腔
華陰老腔原本是與當地皮影戲為一體的。5人班底,一邊操持著皮影,一邊吼著、奏著。不過,這一形式在當地也只有50歲以上的人才喜歡。作為當地文化幹部的黨安華於2001年從上戲導演進修班畢業回家后,發現了這門古老而新鮮的藝術,並把它推向舞台。
老腔是當地大戶張家的家族戲,13位農民演員幾乎全都姓張,而且傳男不傳女。起初,他們不願意“與時俱進”。後來,發現5人演戲,只有2名觀眾,其中一人還是監工的,加上黨安華的勸說,就於2003年排演了一出《古韻鄉趣》。其中,把皮影與音樂剝離,同時,加入了手持紡錘的女性角色,展現生活風貌,以及掛著煙袋敲擊木頭等充滿日常生活氣息的表演成分。這就是昨晚這台演出的雛形。昨晚演出中,還有一段沒有幕布的皮影戲表演,讓觀眾了解到幕後乾坤,也令人大開眼界。
2016年在央視春晚上為觀眾帶來一首《華陰老腔一聲喊》。
2021年1月2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1網路春晚在官方微博宣布嘉賓陣容,華陰老腔確認加盟。

名家


老腔藝人王振中
老腔藝人王振中
老腔藝人王振中,人稱“白毛”。他生來眉發如雪,對老腔有著出奇的領悟力。華陰人大都只知“白毛”而不知王老先生。王老先生不忌諱,還以“白毛”自居。“白毛”姓王卻也是張氏一族老腔的傳承。“白毛”年逾70,說起老腔就激動。王老先生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對老腔音樂唱腔作了改革,豐富了老腔的演出效果。1993年,張藝謀拍攝影片《活著》,王振中成為劇中老腔的演唱者,隨著這部影片在國際電影節的獲獎,慷慨激昂的老腔曲調也因而走向世界。
從那以後,經常會有省外甚至國外的人,專程來到華陰市老腔藝人的家中,欣賞和了解老腔這一獨特的民間藝術。在王老先生的家中有大量的手寫曲譜,其中不乏有幾十年歷史的手寫稿,很多曲子都是他自己創造的。

傳承


老腔
老腔
2006年6月1日起,在林兆華導演的《白鹿原》中,融入了華陰老腔的表演。一演就是30場,震動京城。同年6月5日,華陰老腔進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今年3月1日,它登上了國家大劇院的舞台,因而引來了幾位美國和義大利觀眾。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的舉薦下,外國友人準備於5月9日到陝西去看華陰老腔,隨後為這支團體安排去美國和義大利的演出行程。據悉,這支鬆散的農民演出團體,暫名“華陰市老腔藝術團”。黨安華作為主管群文工作的文化館幹部,以及該團導演,已經帶領他們參加了106場演出,其中69場為商演。
這些團員的年紀在49歲至72歲之間。最大的王振中,人稱“白毛”,還是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活著》中老腔的配唱者。若是遇到農忙與演出有衝突,這些農民演員還要猶豫一番,是下地還是上台……雖然,當地文化局已經開始尋思辦個培訓班,不過這段再現說唱藝術走向戲曲的過渡階段的表演形式,早已面臨嚴峻的傳承難題。
最近華陰老腔專場演出在華山客棧每天晚上20:30演出,票價100,受到遊客的普遍稱讚!為華山旅遊添上了更多特色。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華陰老腔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從陝西省華陰市雙泉村走出來的13位農民,昨晚登上了上海音樂廳的舞台,在“世界音樂周”最後一場演出中,彈奏著自製的六角月琴和鍾鈴,吼出了已流傳2000多年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華陰老腔。這一實在是很小的戲曲曲種,濃縮了黃河文明的原生態,也讓觀眾備感震撼——一般職業演員身上渾然不見如此蓬勃的生命力。
作為一種謀生手段,老腔皮影一貫是家族傳承的方式。諸多清規戒律讓它僅限於華陰張姓家族中留傳。除非至親,一般人不準入班。既已入班,不準再搭其他班社。劇本絕不外傳。這無疑大大限制了它的傳播範圍。所以時至今日,它依舊僅保留在華陰境內。
2021年2月3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1網路春晚節目公布,由華陰老腔等表演的節目《九九八十一》在內。

突出貢獻獎


2016年2月15日,華陰市為華陰老腔藝人頒發了30萬元獎金和“突出貢獻獎”獎狀,並為張喜民等老腔藝人頒發了榮譽證書。
此次獎勵是因為“華陰老腔”多次參與海內外大型文藝活動,特別是榮登猴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實現了多年來的“春晚夢”,極大地提升了華陰、華山在全國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重要演出


2019年10月2日,參加由文化和旅遊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中國戲曲文化周2日在北京園博園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