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源岩畫

雲南省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

滄源岩畫,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勐省、勐來鄉境內文化遺址。

簡介


在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勐省、勐來鄉境內的深山岩壁之間,隱藏著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岩畫之一——滄源岩畫。滄源岩畫是用赤鐵礦粉與動物血調合成顏料繪製在距地面高2至10米左右的石灰岩崖面上,現在可辨認的圖像有1063個,包括人物、動物、房屋、樹木、太陽等,多為狩獵和採集場面,也有舞蹈、戰爭等內容。滄源岩畫具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採用剪影式輪廓畫法描繪人物,繪製技法簡單、粗率,造型稚拙、古樸,已被列為雲南省重點保護文物。

發現


滄源岩畫是1965年1月發現的。1978年七月作了第二次調查,又發現了兩個地點。畫分佈在高山崖壁上,崖面一般比較平滑,現在保存較好的幾處都是崖壁上有巨石,從而避免了雨水的直接沖刷。

特點


畫呈紅色,是用赤鐵礦之類的顏料所繪,畫具或用手指。圖形較小,以人像為例,大者身高不過20-30厘米,小者身高不足5厘米。畫面集中,常以連貫的表現出當時人們的狩獵、斗象、舞蹈和戰爭凱旋等場面,內容明顯可辨。按紅色為很多遠古民族最喜愛的顏色,它象徵著生命和歡樂。畫人不繪面部,而著重表現其四肢,通過四肢的不同姿態,可以看出人的動作、行為,甚至可以看出身份和地位(在身部塗色人群中若偶有未塗色者,或為了表現其特殊身份。)。動物則著重表現耳、鼻、角等特徵,通過這些特徵可以辨別動物的種屬。無論動物或人物,一般都是遍身塗色,只有少數圖形僅繪輪廓。

基本信息


位於滄源縣勐省鄉小黑江北岸
洞口向南,呈半圓狀,高約20米,寬約50米;
遺址面積約3000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厚3米左右;
有建築遺存,火堆灰燼痕迹,出土物有陶器、燒土、碳化稻穀等;
雲南省規模最大的洞穴遺址,屬新石器時代;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滄源岩畫是中國發現較早的岩畫,分佈在西南邊境滄源縣勐省、勐來2鄉。岩畫點多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崖石壁。據科學測定為距今3000年左右原始社會晚期文化遺物。

岩畫內容


岩畫內容極為複雜,可辨認的圖形約750~800個,以人像居多,人物似為裸體,男多女少,部分有頭飾、尾飾。次為動物圖像以及太陽、樹木、手印、舟船、洞穴、道路等。描繪場面有房屋、村落、舞蹈、歸家、娛樂、斗象、雜耍、戰爭、祭祀、狩獵、放牧、舂米等。推測繪畫使用的工具多為樹枝、竹片、手指、石頭等。岩畫分佈於10個點,共有1063個圖形,其中人物785個,動物187個,房屋25座,道路3條,各種表意符號35個。滄源岩畫均被列為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3A級旅遊風景區。
岩畫的發現,為研究原始社會史、民族史、藝術發展史,都提供了新穎的形象資料。
這些圖像,從不同的側面描繪了原始生活的生活。連綴起來,可作為一幅原始社會的歷史畫卷。圖像顯示,先民們的勞動,主要從事狩獵、畜牧、採集。他們張弓搭箭、持棒甩石,獵取野獸,包括猴、牛、豬、羊等。他們把捕獲的一些動物加以馴養,以備日常的需要,騎牛、牽牛、趕豬、養狗、圍象的圖畫頻頻出現,尤以牽牛的圖像較多。看來,馴養畜類,已經開始。同時,先民們還從事採摘野果的勞動,低處舉手採摘,高出疊立摘取。直接表示農業生產活動的場面,尚未發現,說明當時的生產活動仍十分原始。
岩畫的人物圖像,身體部分多畫成較為單一的三角形,面部不繪五官,四肢部分變化較多,通過雙臂、雙足的多種動態,表示人在做何種事情。身上也未繪衣、褲之類,唯頭上有一些裝飾,有的頭部扮成鳥形,有的成羽狀,有的飾以枝條、穗狀物;有的翎狀頭飾,長幾乎與人身相當;少數腰部有裙狀物。看來,穿衣問題,尚未解決。
至於先民們的住房,則有三種:岩洞、巢居、干欄式的簡陋房屋,並開始有村落。岩畫中還有一些娛樂活動的場面。如用樹藤串上枝葉作“道具”起舞;大人頭頂疊立小人走動、頭頂羽狀長竿、手提花簇的雜耍,手舞流星般的甩石的活動,頭戴牛角、臂插角刺的單人、雙人舞蹈,甚至有5人圍成一圈揚手起舞的生動圖景。
還有幾個特殊的圖畫。如,在光芒四射的太陽圖像中,立有一人,姑稱之為“太陽人”,它反映出原始社會人們對太陽的崇拜;另一幅圖像:一頭牛拴在木樁上,牛後有數十個戴有角、尾頭飾的人物,右側有人執武器,還有人於左側列隊起舞,其中有一個頭戴牛角的巨人在月亮、星星下跳舞,從形象和位置的特殊看,此人似巫師或族長。似乎這是最早的剽牛祭祀活動。從這些圖像中,可窺見原始宗教的若干影子。
滄源岩畫出現后,當地佤族人民視為神畫。每當春節時,有人常去祭獻。相傳,還有人將岩畫的圖案織在布上,且十分逼真,平時保存在頭人家,到春節時才掛出來。勐來岩畫點背後那座高山,叫“農格羅”,即木鼓林之意。在古時候,佤族祖先在那座山裡放著木鼓祭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