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木鼓的結果 展開
- 木鼓
- 佤族圖騰
木鼓
木鼓
木鼓,佤語稱“克羅克”,是佤族樂器和報警器具,更是佤族的象徵,是佤族人民崇拜的神聖之物。他們認為,木鼓是“通神之器”、“通天之鼓”,“生命靠水,興旺靠木鼓”。因此,平時不能亂動,只有祭祀報警和節日喜慶等重大集體活動時才能敲打。
(圖)木鼓
(圖)木鼓
勤勞智慧的佤族人民能歌善舞,他們聚居在祖國西南邊陲山高林密的阿佤山區。在西盟、滄源的每一個佤族村寨里,都至少有一對木鼓,供放在寨中高地的一間竹制木鼓房裡,左邊放母木鼓,右邊放公木鼓。在佤族人民的心目中,認為木鼓是通天神器,是最為尊貴而神聖的樂器,還把製作木鼓的日子作為佤族隆重的宗教活動,當作盛大的節日,稱為“拉木鼓”。屆時,全寨人一起出動,到深山老林里精選大樹。他們認為用懸崖峭壁上砍下的樹木製成的木鼓,才能給阿佤人帶來更大的吉祥。樹木砍倒以後,不僅全寨人盛裝前來拉原木,就是鄰村鄰寨的人也會聞訊而來,有的人系好藤條,在有節奏的聲和呼號聲中拉動原木,有的人則唱起拉木鼓歌,邊歌邊舞,為大家助興,這歡快熱烈的場面,後來便發展成為獨具佤族特色的拉木鼓舞。在拉木鼓途中,即使走在平坦的大路上,人們還是故意放慢腳步,以便大家開懷暢飲、盡興歌舞。這一天,寨子里還要鳴槍、剽牛,使人們盡情享受節日的歡樂。在寨門口還要舉行祭祀儀式,然後製成木鼓置於木鼓房中,作為召集呼喚的信號和大型歌舞活動的打擊樂指揮。
(圖)木鼓
(圖)木鼓
打木鼓時用的兩根鼓棰,長約40~43厘米,兩頭粗、中間細,有點像平時見到的啞鈴。打鼓的時候,用手握著一棰中部,一邊跳舞,一邊敲擊木鼓兩側,木鼓就會發出“咚咚”的聲音,可傳到幾里之外。有的時候也可以用右手握一鼓棰,左手拿著竹片,兩手配合敲擊鼓的中部,發出“咚咚”與“啪啪”的音響,時而統一,時而交錯,節奏豐富多彩。
(圖)木鼓
木鼓外表有的剝去樹皮,一般通體光滑無飾,有的則在一端雕刻出牛頭或人頭形,也有的通體刻以三角紋或斜紋等圖案為飾。雲南省西盟佤族自治縣文化館收藏的一個木鼓,鼓長155厘米、粗端直徑50厘米、音孔長110厘米、寬10厘米。成對的佤族木鼓,雖外形和構造相同,但選材、大小和音響有別。
稍大的母木鼓,多用馬老鷹樹製作,發音較低而沉重;略小的公木鼓,常用紅毛樹製作,發音較高而明亮。20世紀80年代以來,雲南省西盟、滄源、瀾滄等縣的文工隊,將木鼓加以改革,出現了長125厘米、粗端直徑35厘米的小型木鼓。在原木中部挖一條兩頭寬、中間窄的音孔,音孔的兩頭留有對稱的稱為鼓舌的木牆,由兩端往下挖出兩頭淺、中間深的鼓腹。因鼓舌厚度和鼓腹深淺的差別,敲擊木鼓的不同部位,每個木鼓都能發出兩個音高不同的音響,音程相距為大三度或四度。木鼓常置於兩塊木板或兩個石塊上,使其離開地面有利振動發音。
制木鼓頗為講究。每年陽曆一月,是各部落、各村寨拉木鼓的季節。首先,由頭人或“魔巴”在原始森林裡選擇最好的大樹子(直徑在三米以上,以柚木、黃心狼木為佳)。然後,組織全村的男女老幼,把大樹砍倒,鋸下一節最好的樹榦,拉回寨里做木鼓。他們認為這是做神器的樹木,拉運時必須走足路。於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千百人簇擁著一段巨木,推的推,拉的拉,熱鬧非凡。而且不管路途遠近,平坦崎嶇,必須在一天之內拉回寨子。樹榦拉回來,颳去皮子,挖空樹心,製成木鼓,架在寨邊的神林里,並專門為其蓋一座木鼓房。
(圖)木鼓
此外,當獵人們出獵獲豹歸寨時,人們也敲擊木鼓歡迎表示敬意。20世紀80年代,佤族的小型木鼓已登上文藝舞台,用它伴奏的佤族《木鼓歌》、《佤族木鼓舞》和《甩髮舞》,富有濃郁的民族風格,表現出剛健豪放的民族精神,深受人們讚賞。如今,佤族木鼓常與象腳鼓、(芒)、鑔、葫蘆笙、竹笛和竹鼓等樂器組合在一起為歌舞伴奏,用於年節喜慶等活動中。
(圖)木鼓
(圖)木鼓
在以前,木鼓並不是樂器,而是一種祭器,是用來祭祀的,祈求木依吉保佑山寨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在阿佤山,基本上每一個村寨都有一間木鼓房,用於放置木鼓。木鼓房也是全寨人的宗教祭祀中心,相當於佤族人民的廟宇。當木鼓老了(舊了),就要製作新的木鼓來代替老的木鼓—即拉木鼓。
決定了要拉一個新木鼓后,首先要由魔八殺雞看卦,從看卦的情況決定上山選木鼓樹的日子。到了上山選樹的這一天,魔八再殺雞看卦,由雞卦的結果確定到哪個方向選木鼓樹。確定方向後,就上山選木鼓樹。通常要選3-5棵紅毛樹,然後將每一棵樹的樹皮割下一片帶回寨子。回到寨子后,再次殺雞看卦,決定選那一棵紅毛樹來製作木鼓。接下來,魔八再分別殺雞看卦,選好上山砍木鼓的日子及由哪一家做主祭戶(主祭祀戶,就是負責全寨子人拉木鼓時吃喝的人家。負責主祭戶可以是一家,也可以是二至三家,在拉木鼓期間,幾家人輪流著剽牛給全寨子的人吃。若是主祭戶較為困難,則由全寨子的人家提供米、菜、水酒及牛,主祭戶僅負責操辦)。主祭戶在被選中的當天要舉行祭阿依俄儀式,既祭男性家神。能被選做主祭戶,對阿佤人來說是莫大的喜事。
到了砍木鼓這天,魔八帶著寨子的青壯年來到選定的木鼓樹下,由魔八進行念咒驅靈。其內容是把周圍可能因為砍木鼓樹而可能傷害到的草靈、小樹靈請開,請它們換個地方;請要砍的木鼓樹靈和依附在它身上的其他神靈離開。然後,魔八圍著紅毛樹向樹上撒米、鹽之類的祭物,邊撒邊念祭語。重複念誦幾遍后,周圍的人們向樹上投剽槍之類的東西,以驅趕對人不利的壞靈。驅趕完畢,人們就開始安心的砍木鼓樹了。
(圖)木鼓
木鼓樹要在砍好的第二天才能拉回。拉木鼓的這一天,人們要穿著盛裝早早地來到山上,以表達對神的感激。拉木鼓前,先在樹段兩端各鑿一個鼓耳,用來穿拉木鼓的藤繩。拉動木鼓后,一個魔八在隊伍前撒米、水酒等祭品,另一個魔八則坐在木鼓上領唱拉木鼓歌,拉木鼓的人們以拉木鼓歌為號子,步伐整齊地向前走。主祭戶在路旁的大青樹下用稀飯、水酒招待拉木鼓的人們。
木鼓拉到寨門后,要把木鼓段調頭並在另一個頭打一個雞蛋,以表示木鼓已完全離開了原來的樹靈,將為阿佤人服務了。然後,木鼓被拉到木鼓房外,由技術高超的人鑿制木鼓,木鼓作成后,再放置到木鼓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