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夷州的結果 展開
- 中國台灣島古稱
- 中國貴州省遵義市古稱
夷州
中國台灣島古稱
台灣在古代曾被稱為“夷洲”、“琉球”、“東番”等。據三國東吳人氏沈瑩所著《臨海水土志》稱:夷洲在臨海郡(即今浙江寧海往南一帶)東南兩千里,由此可以確知“夷洲”即今日台灣。《元史·琉求傳》(二百十卷)中寫道:“琉求,在南海之東。”
台灣風景
夷州,又稱“夷洲”在臨海郡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眾山夷所居。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號為王,分划土地,人民各自別異,人皆髡頭,穿耳,女人不穿耳。作室居,種荊為蕃鄣。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舅姑子父,男女卧息共一大床。交會之時,各不相避。能作細布,亦作斑文。布刻畫,其內有文章,好以為飾也。……(引自戴天昭1996,3)
漳、泉、興、福四界內彭湖諸島,與琉求相對。”可見,琉求即指台灣。歷史上,“琉求”還被寫作“流求”、“琉球”等。明代,台灣被稱作“雞籠”,並已開始使用“台灣”這一稱呼。當時的“琉球”指現在的琉球群島。在明代,琉球群島不屬日本,有自己的政權。詳見《明史·雞籠傳》和《明史·琉球傳》。
古代時
台灣古稱夷州、流求等,古荒無人煙之地,不通中原,名曰東番,早期為南島夷人少數民族所據。
三國時
孫權聽說夷州(今台灣)有數萬家,擄來可以補充民力,擴大兵員。於是,在黃龍二年(230年)春,孫權派遣將軍衛溫、諸葛直率領萬餘名官兵“浮海求夷洲及澶州”。詳見《三國志·吳志·孫權傳》。當時孫權的這支部隊在台灣駐紮了一年時間,后因軍士水土不服才返回大陸。詳見《臨海水土志》。這是台灣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政權統治及駐軍記錄。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台灣是中國的領土,宗主權屬於中國。
隋朝
隋開皇中,隋文帝派遣虎賁陳棱,侵略澎湖三十六島。
公元607年、610年,隋煬帝(楊廣)曾兩次派人到當時稱為“流求”的台灣島。第二次率兵萬餘人,從廣東潮州起航,經一個多月的航行,到達流求時,流求人以為是大型商旅,“往往詣軍中貿易”。這是中國軍隊第二次來到台灣。
元朝
元祖至元二十八年九月,海船副萬戶楊祥請以六千軍往降之......冬十月,乃命楊祥充宣撫使,給金符,吳志斗禮部員外朗,阮鑒金部員外朗,並給銀符,往使琉求。這就是忽必烈派人到台灣宣撫的記錄。
明朝
明嘉靖四十二年,閩浙一帶東南海寇林道乾,掠近海郡縣,福建都督俞大猷征討之,追至澎湖,林道乾逃入台灣。
明天啟元年,被稱為開台王的海寇福建人顏思齊佔領台灣,並引日本倭寇據其地。
明朝在澎湖駐軍。《明史·兵三》中記載:天啟中,築城於澎湖,設游擊一,把總二,統兵三千,築炮台以守。
明朝中葉,福建巡撫黃承玄基於當時倭寇侵擾中國,提出要加強澎湖防衛,並隨時察視台灣。當時台灣北部的居民主要居住在雞籠和淡水兩個漁港,為防禦的重點。詳見《明經世文編·黃承玄》。
1603年,沈有容率軍到台灣,驅逐倭寇。詳見《東番記》。
日本曾企圖進攻“雞籠”,琉求國派使者通知中國防備。《明史·琉求傳》載:四十四年,日本有取雞籠山之謀,其地名台灣,密邇福建。尚寧遣使以聞,詔海上警備。台灣位於大陸與琉球之間,從這裡可以看出,台灣是中國的領土,不是琉球的領土。
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入台灣南部。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者侵佔台灣北部,后被荷蘭人驅逐。
荷蘭政府不是統治台灣的第一個政府。早在三國,台灣就是東吳的統治下,說孫權到台灣當海盜毫無依據。孫權的部隊從台灣帶回少數民族,並不能說明中國對台灣沒有主權,也不是做海盜的依據。荷蘭人才是入侵台灣。台灣的宗主權屬於中國,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
就連荷蘭人在《巴達維亞城日記》中也說:“台灣原是中國皇帝的領土,是我們和中國簽了協定,才可以在這裡通商。這個協定並不是和中國政府簽的,而是和駐福建的軍方、衙門簽的,是他們默許的。”正因為這個協定的不正規,所以到現在,沒有在史書中看到這個“協定”的名稱。
鄭成功在致荷蘭殖民總督揆一的《諭降書》中嚴正指出:“然台灣者,早為中國人所經營,中國之土地也。”“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
16世紀中期,台灣少數民族巴布拉族、貓霧捒族、巴則海族、洪雅族於台灣中部成立大肚王國。
清代
清順治十八年,海寇鄭成功逐荷蘭人據之,偽置承天府,名曰東都,設二縣,曰天興,曰萬年。其子鄭經改東都為東寧省,升二縣為州。康熙二十二年討平之,改置台灣府,屬福建省,領縣三。雍正元年,增置彰化縣,領縣四。
清光緒十三年,改建台灣行省,下轄台北、台南、台灣三府,台灣正式劃歸中國清朝版圖。
京畿道關內道 | 京兆府 華州 同州 坊州 丹州 岐州 邠州 涇州 隴州 寧州 原州 慶州 鄜州 延州 綏州 銀州 夏州 靈州 鹽州 豐州 會州 宥州 勝州 安北大都護府 |
都畿道河南道 | 河南府 鄭州 陝州 汝州 懷州 許州 汴州 豫州 陳州 亳州 潁州 宋州 曹州 濮州 鄆州 泗州 海州 兗州 徐州 沂州 密州 齊州 青州 淄州 萊州 登州 濟州 滑州 |
河東道 | 蒲州 虢州 絳州 晉州 汾州 慈州 潞州 澤州 沁州 儀州 太原府 代州 蔚州 忻州 嵐州 石州 朔州 雲州 隰州 單於都護府 |
河北道 | 衛州 相州 魏州 洺州 邢州 貝州 博州 德州 棣州 滄州 冀州 趙州 深州 恆州 定州 瀛州 莫州 易州 幽州 燕州 順州 歸順州 薊州 檀州 媯州 平州 營州 安東都護府 |
山南西道 | 梁州 鳳州 興州 利州 通州 洋州 合州 集州 巴州 蓬州 壁州 開州 渠州 渝州 閬州 涪州 果州 |
山南東道 | 鄧州 商州 金州 唐州 均州 房州 襄州 隋州 郢州 復州 荊州 硤州 歸州 夔州 萬州 忠州 |
淮南道 | 揚州 楚州 滁州 和州 濠州 壽州 光州 蘄州 申州 黃州 安州 舒州 廬州 沔州 |
江南東道 | 蘇州 常州 潤州 湖州 杭州 越州 明州 台州 婺州 衢州 睦州 歙州 括州 溫州 |
江南西道 | 洪州 江州 宣州 饒州 鄂州 撫州 袁州 吉州 虔州 岳州 澧州 潭州 衡州 永州 道州 郴州 連州 邵州 朗州 |
隴右道 | 秦州 成州 武州 渭州 岷州 宕州 疊州 洮州 蘭州 河州 鄯州 廓州 |
河西道 | 涼州 甘州 肅州 瓜州 沙州 伊州 西州 庭州 安西大都護府 北庭大都護府 |
劍南道 | 扶州 文州 松州 龍州 劍州 綿州 茂州 翼州 悉州 當州 靜州 柘州 恭州 奉州 維州 彭州 漢州 益州 蜀州 簡州 梓州 遂州 普州 資州 榮州 陵州 眉州 邛州 雅州 黎州 嘉州 戎州 瀘州 巂州 南寧州 姚州 |
黔中道 | 黔州 施州 思州 溪州 辰州 錦州 巫州 業州 充州 費州 夷州 珍州 溱州 南州 播州 應州 矩州 |
嶺南道 | 福州 建州 泉州 漳州 汀州 廣州 潮州 循州 韶州 端州 岡州 新州 恩州 春州 勤州 瀧州 康州 封州 高州 竇州 辯州 潘州 羅州 雷州 崖州 儋州 萬安州 振州 白州 山州 廉州 欽州 陸州 桂州 蒙州 昭州 富州 梧州 賀州 藤州 義州 容州 禺州 牢州 黨州 平琴州 郁林州 貴州 綉州 龔州 潯州 象州 柳州 融州 環州 宜州 芝州 澄州 嚴州 賓州 橫州 淳州 邕州 田州 籠州 瀼州 湯州 武峨州 武安州 長州 峰州 福祿州 交州 愛州 驩州 安南都護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