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前鎮
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轄鎮
指前鎮位於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的“南大門”,地處美麗富饒的長盪湖西畔。241省級公路、揚溧高速和連接丹陽市一一金壇區徠一一溧陽市的水運三級航道南北貫穿鎮域。指前鎮105.14平方公里,戶籍人口5.35萬人,轄12個行政村。
2020年5月26日,指前鎮入選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指前鎮
指前鎮東臨長盪湖,南與溧陽市別橋鎮、西與薛埠鎮、北與朱林鎮、東城街道接壤。241省級公路和連接丹陽市、金壇區、溧陽市的省五級水運航道南北向貫穿鎮域東部,揚溧高速公路南北向貫穿鎮域西部,從集鎮沿241省級公路向北10公里,即寧常高速公路入口。全鎮總面積76.65平方公里。
全鎮區域面積105.14平方公里,總人口5.35萬人。工業、農業、第三產業“三輪齊驅”,三項產業的比重為25:45:30。2001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85000萬元,財政收入1584萬元,農民人均收入4460元,完成工業銷售收入27000萬元,實現工業利稅2480萬元,建築業的年建安總值連續保持億元以上規模。全鎮呈現各項經濟指標快速增長,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的良好走勢。
翻開指前的發展歷史,呈現過許多“亮點”一一1914年指前“標糯米”獲得在江蘇舉辦的國際農博會巴拿馬金獎;1953年1月,毛澤東主席親筆批示中央辦公廳複信嘉許指前鎮庄陽村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工作;l984年6月,胡錦濤總書記(時任團中央書記)親臨指前,聽取青年“讀書立志”活動開展情況彙報;2002年3月回良玉副總理(時任江蘇省委書記)來到指前視察了農業科技示範園。
以打造“一村一品”為著力點,進一步優化、壯大特色產業的規模和集約化水平,充分發揮后瀆特種水產、生態高效養殖示範園作用,積極推廣農業新技術,引進新品種,提升農業特種生產規模化和高品質的整體水平。2010年實行后瀆村“河蟹池塘水循環養殖示範工程”的科技創新,畝均效益達5000元,實施清水瀆“115河蟹生態高效養殖示範園”項目,積極推廣微孔管道增氧和生態養殖新技術,共安裝養殖管道3867畝,其中微孔管道1367畝,塑料管道2500畝。蟹池套養青蝦、鱖魚、黃顙魚、塘鯢等水產生態養殖新技術得到普遍推廣應用,全鎮水產業效益明顯提增。全鎮水產養殖面積29364畝(含長盪湖水面養殖面積6607畝),總產量達12672噸,其中特種水產產量2162噸。
加強“菜藍子”基礎建設和專業合作飼養模式的推廣,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到2010年底全鎮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25個,養雞大戶從原來的26戶發展到30戶,當年新增旭紅、前春村的茭白種植面積187畝,芹菜面積150畝,通過科學飼養,年內出欄家禽120萬羽,生豬9177頭,羊3649隻,總產值達3235萬元。年末存欄數分別為:豬7110頭,羊3812隻,家禽29.37萬隻。
加強網圍整治掃尾工作,壓縮湖面網圍面積5458畝,合理安排養殖戶615戶,安置網圍面積8126畝,按規定發放網圍整治補助資金2802萬元,高質量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給指前鎮的網圍整治任務。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江蘇省國土資源廳《萬頃良田建設工程試點方案》的工作要求,到2010年底,在全省率先實施的“萬頃良田建設工程”一期工程已經結束,資金總投入5500萬元,實施土地整理4706.7畝,拆遷135戶計1.9萬平方米,建成安置房9幢168套,面積2.3萬平方米,新增耕地583.6畝,形成掛鉤周轉用地指標187畝。
工業。卿卿針織、第二鑄鋼、金標毛紡、華興電子等企業繼續為全鎮工業經濟發展挑大樑;金林制衣、華德機械、蘇標毛紡、寶佳針織、瑞華電力電子、銀洋膠基等一批外資企業逆勢上揚,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司邁特服飾、華越毛紡、中平鑄造、大隆鑄造、望勝合金、長海焊材、金源機械、午陽水箱和五洲化工等一批企業難中奮進,擠身千萬元以上開票銷售企業之列,成為全鎮工業運行的主力軍;詠捷精密五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一期投產項目全面完成,企業生產的運動健身器材百分之百銷往歐美等國際市場,成為全鎮工業企業的後起之秀。華德機械有限公司研發的高速列軍剎車件,通過國際權威機構認證,成為鐵道部指定供貨產品。華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省級博士后工作部,並獲國家級創新基金獎和省級成果產業化基金獎;華興電子有限公司、瑞華電力電子器件有限公司相繼成立常州市級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分別獲得省級科技創新基金獎。
2010年完成工業總產值31.05億元,實現開票銷售14.89億元,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產值4.5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2%,所佔比例逐步提高。全鎮擁有工業企業203家,其中個私企業192家。全年工業產品銷售收入實現29.5億元,工業利稅總額3.35億元。完成技改項目45個,技改投入6.4億元,協議利用外資1000萬美元,外貿供貨額1.86億元。同時,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加大力度節能降耗,壓縮和關停高能耗、高污染企業5家,圓滿完成市政府下達降耗15%的目標任務。
積極為企業向上申報國家級項目3個,成功1個;申報省級項目1個,申報常州級項目3個,金壇級項目申報並成功10個,爭取科技創新等各類基金173.1萬元。努力為企業提供全程服務,扶持和促進企業發展。
現代服務業。水產品市場、集貿市場和各類商業網點成交額增幅明顯,擁有各類運輸車輛397輛,其中:家用汽車334輛。全鎮有第三產業實體1618個,從業人員3707人,實現三產增加值3.37億元。
社會事業。全面完成15個行政村“三清一綠”目標任務,新創常州市“五化三有”達標村1個(累計6個),新創金壇市“五化三有”達標村2個(累計8個),創建“金壇市小康家園示範村”2個成功驗收,有4個村達到“省級綠化示範村”標準。在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長效管理考核中,指前鎮名列前茅。2010年投入65萬元安裝集鎮路燈98盞,投入60萬元完成集鎮“二橋三路”建設和維修,同時積極開展“全國環境優美鎮”創建活動,在成功創建“省級衛生鎮”的基礎上,順利通過了省級衛生鎮複檢。
隨著總投資8000萬元的香港獨資高創亞洲江蘇科技有限公司“逆變焊機項目”和投資4800萬元的長海焊材有限公司“新型焊絲項目”的建成投產,以及中國焊接研究院的落戶建設,一個集焊接研究與生產一體的產業園區在指前鎮工業集中區初步形成,2008年可實現產值10億元,焊接產業將成為指前鎮工業的主導產業,為全鎮工業的跨越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2008年來,指前鎮抓住區劃調整的契機,整合工業發展資源,加快產業基地建設,形成重點產業、特色產品的規模集聚效應。年初,指前鎮把焊接產業園建設作為工業發展的重點,全方位招商,多渠道引資。按照早投、快投的發展思路,投入1000萬元用於焊接產業標準廠房和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園區發展環境。積極做好等離子切割機、高性能焊機、新型焊接材料等兩個外資項目和三個內資項目的落戶工作,爭取早引進、早投產。同時,積極組織參加上海愛森國際焊接技術展,了解國際焊接產業發展最新成果,加快和國際焊接產業界聯繫溝通,力爭早日把焊接產業園打造成國家一流的焊接產業基地。
指前鎮
全鎮以推進農業機械化、農業標準化建設為總體目標和發展方向,突出生態、高效、創匯農業建設主題,大力實施小麥、水稻高產示範方建設,推廣水稻機插“三改”技術和農業生產機械化,2012年,全鎮小麥單產363公斤,水稻平均畝產651公斤,稻麥兩季畝產達1014公斤,再創歷史最高水平。以加強基礎建設為重點,提高農業生產條件。強力推進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完善農田基本設施建設,提高抗災能力,依託國家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工程建設,全鎮共興建各類泵站52座,農業生產條件大幅度改善。推廣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新機具,促使農機農藝融合,儘快實現稻麥生產全程機械化。2012年,全鎮新增步進式插秧機5台,高速插機12台,中拖6台,全喂入式收割機4台,擔架植保機22台,機插稻面積達92%以上。農機服務組織的組織化程度得到進一步提升,實現了從種到收農業機械全程服務。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載體,促進水產業的提檔升級。著力加強常州市級現代漁業示範園區建設,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的要求,大力實施清水瀆村高效漁業項目和后瀆村等7家單位的水循環項目,全面推廣“155”生態高效養殖技術,水產養殖檔次進一步提升,清水瀆村榮獲江蘇省現代漁業示範村和江蘇省一村一品示範村稱號。全面實施“龍頭”企業引領策略,充分發揮江南春米業、天牧家禽、長盪湖水產等企業的輻射帶動效應,加快我鎮畜禽業的發展,建立“企業+園區+農戶”的合作模式,全面提升我鎮水產養殖檔次,充分利用指前優質稻米資源,打響指前標米品牌,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按照民辦、民營、民受益的原則,全鎮共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47家,2012年,全鎮新組建合作社9家,擴大規模有7家,工商註冊的農地股份合作社有2家;加快土地流轉力度,新增土地流轉面積4239畝,廣大農民群眾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得到了明顯提高。指前鎮的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步入快車道,工業經濟積極引進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加快了設備更新和新技術、新工藝的運用節奏,加快了生態工業建設的步伐;農業經濟大力推進以水產養殖為主導的特色農業工程,積極實施農業無公害示範工程、機械化作業工程,建成了2個省、市級無公害生態生產基地,“蘇標”牌中華絨鰲蟹和“標”牌指前大米被確認為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建築業搶佔南京、北京、上海三大市場板塊,積極開闢滬寧沿線建築市場,增勢強勁;第三產業繁榮興旺,市場秩序進一步改善。指前鎮先後獲得了“金壇市工業經濟先進鎮”、“金壇區建築業強鎮”、“常州市特色農業鄉鎮”、“常州市文明鄉鎮”、“常州市衛生鎮”、“常州市新型示範小城鎮”和“江蘇省重點中心鎮”、“江蘇省衛生鎮”等榮譽稱號。擁有50餘家各類所有制企業,職工總數0.9萬人(其中外來人口0.25萬餘人),2006年,指前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05731萬元,實現農業總值36409萬元,實現工業總值257071萬元,實現建安開票數31230萬元,入庫稅收4296萬元,財政收入達到5174.1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8230元,職工人均收入達到14500元,分別同比增長12.5%和13%。工業、建築業和第三產業的不斷壯大發展,有效地轉移了農村富餘勞力,增加了農民的可支配收入。
常州市金壇區指前鎮始終把質量興鎮作為促進全鎮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不斷提高全社會質量意識和質量法制觀念,把質量興鎮滲透到經濟發展的全過程,並通過名牌帶動戰略實現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常州市金壇區指前鎮通過健全工業、農業和服務業質量檢測和生產標準化體系,全力推行ISO9000質量標準和ISO14000環境質量體系認證,指前鎮工農業產品質量、工程質量和服務質量躍上了一個新台階。指前鎮60多家企業產品合格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90%以上產品按國家標準組織生產,50多個產品按國際標準組織生產;擁有常州市以上名牌產品8個,省以上名牌產品2個;建有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區5處,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面積1.5萬畝以上,擁有國家無公害農產品5個。
指前建築公司、社頭建築公司、興業古典園林建設有限公司、鑫磊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在穩固北京、南京等城市建築市場的同時,積極開闢上海、蘇州、無錫、常州、鎮江等大中城市的建築市場,努力擴大行業板塊施工規模。全年實現建安產值3.2億元,建築業增加值6600萬元。
2008年以來,指前鎮面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不確定因素增多、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多種不利因素,認真開展“三大年”活動,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積極破解發展難題,工業經濟保持了健康較快的發展勢頭。1~9月份,指前鎮實現工業總產值28.57億元,工業銷售收入26.36億元,實現利稅2.8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6%、25%和25.4%,工業經濟主要指標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勢頭。
指前鎮突出規模企業發展,積極予以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扶持,狠抓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產業升級,為指前鎮規模企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月,28家規模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4.47億元,工業銷售收入22.74億元,利稅2.6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5.8%、57.3%、91.3%,佔全鎮工業的比重均達80%以上。
指前鎮緊緊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圍繞技術創新、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等中心環節,加快項目推進。1~9月,指前鎮共開工項目66個,其中千萬元以上項目12個;完成技改投入6.17億元,佔全年計劃的77.5%。指前鎮繼續多渠道扶持民營經濟發展。前三季度,全鎮新發展民營企業62家,註冊資金達1.48億元,分別佔全年任務的77.5%和77.9%;新發展個體工商戶96戶。
指前鎮上下齊心協力,抱著“咬住全年目標不放鬆,堅持加快發展不動搖”的信心和決心,繼續抓好項目建設,深化招商引資,加大有效投入,提升工業經濟運行質量,促進工業開票銷售較快增長,壯大民營經濟規模,以促進全年目標任務的完成。指前鎮正積極推進蘇標紡織投資1250萬美元的高檔針織面料項目、高創亞洲投資1000萬美元的逆變焊機項目、華興電子投資3000萬元的IBM抗干擾電子抑制器項目等的建設;督促常州詠捷、江蘇銀洋膠基、華榮絕緣材料等3個項目儘早開工;並跟蹤抓好常州中天、常州貝斯塔、群眾焊接等7個新項目的洽談簽約工作,為來年工業經濟發展蓄足後勁。
水產品市場、集貿市場和各類商業網點成交額增幅明顯,到2012年底,新增個體工商戶56戶,全鎮有第三產業實體1692個,從業人員5403人,全鎮擁有各類運輸車輛1433輛,其中:家用汽車357輛;電話普及率99.1%;全鎮3家銀行年末存款餘額6.62億元,年儲蓄存款5.69億元,人均儲蓄存款13515元,年末貸款餘額1.94億元。指前、社頭2家郵政儲蓄年存款量分別達1.37億元和1.55億元。實現三產增加值3.05億元。
村鎮建設
高徠效推進萬頃良田二、三期建設工程、丹金溧漕河航道整治工程等重點實事工程,形成土地掛鉤指標891.52畝。村莊宅基地整理和溝路渠配套已基本到位,兩項工程安置房建設有序推進。移址新建了指前派出所,指前客運站,維修和改造了集鎮區域內破損道路、下水道和路燈,社頭集鎮農貿市場建成投入使用。以康居鄉村創建為抓手,突出“六整治”、“六提升”,成功創建江蘇省村莊環境整治環境整潔村89個、二星級康居鄉村11個、三星級康居鄉村1個,江蘇省綠化示範村3個。此外,5個村通過常州市“五化三有”驗收,3個村通過金壇市“五化一提升”優勝村驗收,2個村通過省級和常州市級生態村驗收,豐產村榮獲江蘇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先進村稱號。
鞏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參保人數32261人,參保率100%,完善農村大病統籌和救助制度;全鎮參加居民養老保險人數8011人,繳費7620人,企業職工參加養老保險人數3407人,工傷險4000人,醫保3285人,養老補貼領取人數6338人;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實關注城鄉低收入家庭、困難家庭的生活,特別是對因病致貧、因災致貧的弱勢群體加大幫扶力度,真正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經濟繁榮成果。2012年為24位困難白內障老人申請了免費復明手術。對全鎮3戶符合改造條件戶進行了改造;對“海葵”襲擊導致倒塌、受損的23戶房屋,全面進行了修繕和重建。第十一個慈善周募捐活動中,共募集善款66萬元。以穩定低生育水平為目標,堅持黨政一把手負總責不變,加強了計生隊伍建設,加強了計生獎扶政策的落實,全年符合政策生育率達到99%以上,出生人口統計準確率在100%以上。
全鎮4所中小學,在職教師240名,在校學生1296名,圖書室和鎮文化站藏書50000多冊。指前中學中考成績獲得全市農村初中均分第一名,全鎮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積極爭取上級投資6000萬元,移址興建中小學、幼兒園融為一體的十二年一貫制指前實驗學校。
成功創建兩個五星級文化示範村,全民健身工程提檔升級,獲得常州市全民健身示範工程;電影文化下鄉深入農村,組織群眾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全鎮村村有衛生室、醫務員,衛生院設施不斷改善,服務水平日益提高,新農合醫療住院補助及時結算,有力化解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綜治維穩信訪工作堅持月排查、月備案,促進社會矛盾化解在第一時間,2012年共排查出各類社會矛盾糾紛206起,調解成功203起,成功率達98.5%,全鎮未發生一起因矛盾糾紛化解調處不及時或不成功而引發的民轉刑案件和群體性事件。堅持加強群防群治建設,組織開展了2次上街法制宣傳活動,建立了企業治安工作防範機制,社會治安秩序得到有效保障。認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活動,全鎮未發生一起重大安全生產事故。
指前鎮
1998年以來,連續被常州市授予“農業十強鎮”、“農業特色鎮”、“水產億元鎮”、“工業經濟先進鎮”、“建築業強鎮”等榮譽稱號,成為金壇市文明鎮,常州市衛生鎮,江蘇省重點中心鎮。
鎮黨委、政府大力實施“科教興鎮”戰略,累計對中學、小學、成教和幼兒園的基礎設施建設投放獎金達500萬元,全鎮教育事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1998年順利通過了江蘇省教育現代化鄉鎮的驗收。
大力實施高效農業和品牌戰略,全鎮種植養殖專業戶發展到1550戶。建成特種水產養殖、有機稻米等5個無公害專業化生產基地,擁有無性系良種茶、日本引進砂梨等8個無公害農產品,河蟹、稻田養鴨等6個常州市名牌農產品,“蘇標牌”河蟹、“香雪牌”糯米粉被評定為綠色食品,“蘇牌”河蟹被評定為有機食品。優質糧油和特種水產兩大特色產業占農業總產值比重70%。2007年實現全鎮農業總產值37549萬元,其中糧食產值5291萬元,多種經營產值32258萬元。夏糧單產每公頃4200公斤,秋糧單產每公頃7990公斤,全年糧食總產量25783.7噸,水產品產量10304噸,水果產量500噸,蔬菜產量6303噸,出欄生豬13371頭,出欄家禽27143羽。擁有農田作業大中型農機39台,農機總動力31770千瓦。結合調整發展水產養殖規模,保障農業生產安全,用於防洪保安,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投入320萬元。注重實施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堅持把培育高新技術企業、高成長企業與發展提升傳統企業相結合,把招商引資與發展個私工業企業相結合,堅持把高薪聘請科研院所專業技術人才與技術入股、買斷專利相結合,構建新一輪優勢產業鏈。採取兼并、收購、強強聯手等手段,組建卿卿針織、蘇標紡織、華興電子、華越紡織、高創亞洲、長海焊材、華德機械、銀洋膠基等30家規模企業。全鎮擁有工業企業81家,其中私營企業70家,外資企業9家。2007年完成工業銷售收入250867萬元,工業利稅總額24361萬元。完成技改項目54個,技改投入71440萬元,新辦合資企業2家,合同利用外資1022萬美元,外貿供貨額2042萬美元。
拓展鎮村建設規模,提升服務功能,完善配套農貿市場和水產品交易市場,拉動第三產業發展。第三產業實體759個,從業人員7052人。運輸車輛431輛。2007年第三產業增加值57000萬元,集貿市場成交額15600萬元。
全鎮4所中小學均順利通過省級示範實驗學校驗收,在職教師234人,在校學生2470人。文化站圖書館藏書20000冊,開通有線電視12880戶。擁有醫院2所,衛生室9所,初級衛生保健普及率100%,自來水普及率98.8%。全鎮擁有家用汽車299輛,電話普及率95%,年末存款餘額39300萬元,年儲蓄存款32768萬元,人均儲蓄存款8580元,年末貸款餘額14700萬元,新增參加社會保險人數2200人,農民人均純收入9118元。
指前鎮黨委不失時機地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切實做到了“三個到位”:一是見面摸底到位。鎮黨委早在春節前就組織鎮、村(企事業)黨組織負責人分別上門與回鄉探親、過年的流動黨員進行了見面,在此基礎上,了解流動黨員在外工作、生活以及學習情況,及時了解流動黨員在想什麼、需要什麼和盼什麼,然後做到有的放矢地開展管理和教育;
二是活動證發放到位。春節前,鎮黨委就流動黨員發證工作以及加強對流動黨員教育工作專門發了文件和相關制度,爾後由鎮黨委牽頭,督促和組織基層黨組織將流動黨員活動證發到每個流動黨員手中,並送上了一封慰問信,與黨組織彙報工作、學習及自身教育情況聯繫卡,指前鎮86名返鄉探親、過年的流動黨員100%領到了流動黨員活動證;
三是建檔到位。鎮黨委專門建立了指前鎮流動黨員教育和管理工作台帳,制訂了流動黨員基本信息庫,對流動黨員出生年月、文化程度、入黨時間、工作時間以及在何地工作、參加工作所在地黨組織學習、活動情況等都一一登記造冊,使流動黨員檔案管理形成了規範化、正常化和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