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蘚蟲
固著生活的群體動物
苔蘚蟲(Bryozoa=Polyzoa)是固定生活的群體動物。個體小,不分節,具體腔。
苔蘚蟲
苔蘚蟲
雖然苔蘚蟲的個頭不大,約為0.5毫米,但它們群居而生,大量的苔蘚蟲會組成枝狀、網狀、片狀、半球狀等各種形狀的苔蘚蟲群體。它們的幼年期往往過著“旅遊生活”,然後定居下來,開始營底棲固著或附生生活。現代和古代苔蘚蟲,都可以固著在各種地形的堅硬石質海底、滾動的卵石或死亡后的動物殼體之上。
對於現存在海洋中的苔蘚蟲,其祖先可以追溯到約5億年前的奧陶紀早期。而一塊早奧陶世特馬豆剋期苔蘚蟲化石就被保存在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南古所)。
早奧陶世特馬豆剋期苔蘚蟲化石
早奧陶世特馬豆剋期苔蘚蟲化石,是由南古所研究員於2007年在湖北宜昌黃花場和松滋劉家場地區的分鄉組中發現的。它不僅是當時所知全球最老的苔蘚蟲化石,同時也是構成全球最早的苔蟲礁的骨架生物,是最早的真後生動物生物礁。
在早奧陶世更早地層(如南津關組)中尋找苔蘚蟲並不是空穴來風。化石記錄顯示,奧陶紀具有非常豐富的苔蘚蟲。特別是狹唇綱苔蘚蟲發生演化輻射,是顯生宙古生代奧陶紀生物大輻射中的重要組分和體現。而在早奧陶世特馬豆剋期分鄉組時,此時的苔蘚動物已經具有一定的多樣性,包括3個目,即變口目、隱口目和愛沙尼亞目,以及3個屬6種,形態也相對複雜。這說明苔蘚動物在分鄉組之前還存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演化時期。
但是這個“最早”的紀錄並沒有保持很久,很快,通過南古所苔蘚動物研究組的繼續努力,在松滋劉家場地區的南津關組(分鄉組下伏地層)發現了更早的苔蘚蟲。
苔蘚蟲研究的最早開創者
除了擁有早奧陶世特馬豆剋期苔蘚蟲化石,南古所還與苔蘚蟲化石有著另一層不解之緣:該所研究員楊敬之是我國首位苔蘚蟲化石研究的開創者。
小身體的大能量
現代研究顯示,最早的苔蘚蟲化石發現於奧陶紀早期的地層中。苔蘚蟲中,櫛口目並不像其他海洋苔蘚蟲具有碳酸鈣骨骼,而是具有有機質。並且,該類群被看作是比較原始的一個類群,其他類苔蘚蟲或許衍生自與櫛口目相似的類群。它們自奧陶紀出現以後一直延續到現代,但是變化少,化石也不多。
在古生代,苔蘚蟲具有三個重要的演化時期。
第一個是奧陶紀,是苔蘚蟲的首次繁盛期。在該時期苔蘚蟲除了櫛口目,出現了變口目、泡孔目、隱口目、環口目等。其中,變口目和隱口目苔蘚蟲無論是多樣性還是生物量都是處於絕對優勢。
但到了第三個演化時期——二疊紀,苔蘚蟲卻發生了重大變化,在二疊紀末發生生物大滅絕,曾經作為優勢類群的變口目、隱口目以及窗格目逐漸滅絕,而管口目和唇口目開始發生多樣化,成為苔蘚蟲的優勢類群。除了具有碳酸鈣骨骼的管口目和唇口目外,苔蘚蟲還包括無礦化骨骼的淡水類型被唇類和櫛口目苔蘚蟲。
苔蘚蟲的形態與多樣性演化是引起研究者興趣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則是苔蘚動物是寒武紀生物大輻射中一個沒有出現的具有礦化骨骼的動物門類。“因此,苔蘚蟲古生物研究對於我們了解後生動物門類起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而且,苔蘚動物在古生代以及新生代發生了較為可觀的生物多樣化,這對現代人理解地質歷史過程中生物與環境相互協同演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另外,個別地質時期,苔蘚蟲具有較快的演化速率,可以在地層對比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蟲體前端有口,口的周圍有一冠狀物,稱“總擔”,其上生許多觸手。在地質時代種類很多,奧陶紀即已出現,現代尚有生存。
變口目苔蘚蟲,硬體為鈣質,蟲管細長,斷面呈圓形、多邊形,有間隙孔、刺孔、中心區(內帶)、邊緣區(外帶),內外帶界線不清,內帶壁厚,橫板少,外帶壁薄,橫板多。蟲管壁具平行片狀結構圍繞蟲室。
隱口目苔蘚蟲,硬體為鈣質,群體呈扇狀、漏斗狀、枝狀等,通常由許多平行的分枝構成,有橫枝相連,構成網格狀,兩枝上有兩列蟲室,蟲室中間被一中棱隔開。蟲室呈長方形、正方形或六邊形,內外帶清楚,內帶窄,外帶寬,有刺孔。單偏光鏡下呈深棕色,壁具平行片狀結構。苔蘚蟲以其群體較小,蟲管細長與珊瑚區別,並以其蟲管向外不收縮,而管壁在加厚處呈疊錐似的平行片狀結構,有間隙孔及刺孔來區別珊瑚藻和珊瑚。絕大多數苔蘚蟲生活在淺海中,也有少數於淡水中。時代為奧陶紀一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