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中村鎮的結果 展開

中村鎮

陝西省商洛市山陽縣轄鎮

中村鎮位於陝西省商洛市山陽縣東部,距縣城40公里,東經110度12分。北緯33度27分,海拔550—700米之間。東臨銀花鎮,南接西泉鄉,西連高壩店鎮,北接丹鳳縣花園鄉,區域面積147平方公里。該鎮介於流嶺以南,鶻嶺以北,是山川各半的土石山區。全鎮總面積35.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萬畝,糧田1.65萬畝,轄19個行政村,人口17338人(2020年)。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0.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8.2千米,總面積148.60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中村鎮下轄3個社區、13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末,中村鎮戶籍人口24241人。截至2011年末,中村鎮農業總產值8470萬元,工業總產值達到10.8億元。境內自然資源豐富,盛產核桃、板栗、柿餅、香菇、木耳。

歷史沿革


中村鎮位於山陽縣東部,銀花河中游。轄1個居委會、19個行政村。山(陽)照(川)公路過境。鎮政府駐街道村。風景有“孤山疊翠”、小天竺山古寺廟。
因居於銀花、洛峪2村之中得名。
明清時為里。
民國十八年(1929年),為中村區,屬五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設中村鄉,領5保107甲。
1950年設中村鄉、洛峪鄉、洪河寺鄉,1958年11月,改為中村生產管理區。1961年設中村公社、洛峪公社、洪河寺公社,1983年改中村鎮、洛峪鄉、洪河寺鄉。1996年,中村鎮面積53.6平方千米,人口1萬人,轄下灣、煙家溝、大背溝、中村街、上灣、碾溝、青林溝、土橋、羅家坪、梅岔、次溝、周庄、捷峪溝、小背溝14個行政村;洛峪鄉面積60.7平方千米,人口0.9萬人,轄上金獅劍、下金獅劍、孤山、黃家村、洛峪街、洛峪溝、王家碥、回龍寺、夏家店、馬鞍駝10個行政村;洪河寺鄉面積30平方千米,人口0.3萬人,轄瓦房、周家坪、彭家院、十八盤、流嶺5個行政村。1984年秋,改中村鎮。1997年,撤銷洛峪鄉併入中村鎮。2001年,撤銷洪河寺鄉併入中村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中村鎮地處山陽縣東部,東與銀花鎮相鄰,南與延坪鎮相連,西與高壩鎮毗鄰,北與丹鳳縣寺坪鎮接壤。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0.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8.2千米,總面積148.60平方千米。
中村鎮位置
中村鎮位置

地形地貌

中村鎮地處流嶺以南,鶻嶺以北,是山川各半的土石山區,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境內主要山峰有小天柱山、寨子嶺、孤山,最高點小天柱山海拔1660米。

水文

中村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最大河流銀花河,境內流長10千米,主要支流有洛峪溝、捷峪溝等。

氣候特徵

本鎮介於流嶺以南,胡嶺以北,是山川各半的土石山區。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季風性半濕潤山地氣候。年平均氣溫17.1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724mm,無霜期220天。中村鎮多年平均氣溫10.4—13.6℃。無霜期年平均195—214天。年平均降水量671—865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7—9月,其中7月最多。銀花河自西向東流經本鎮,境內氣候溫和,山清水秀,四季分明,土壤肥沃,物產豐富,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自然災害

中村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滑坡等。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本鎮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釩、金、鐵、大理石等多種金屬非金屬礦種。在中村投資辦廠的五洲釩礦、中天釩礦、宏昌公司、振宇釩礦、商丹公司、秦鼎金礦已成為或即將成為我縣、乃至市創稅的主要龍頭企業。中村釩業小區已初具雛形。中村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釩、金、銻、白雲石、重晶石、石棉等。釩礦資源尤為豐富,儲量300萬噸以上。

土地資源

農業耕地面積1.43萬畝,林地面積18.56萬畝。
中村鎮按照縣委、縣政府提出的“葯業興縣”戰略,結合實際,著力打造葯業種植大鎮,採取政策扶持,科技示範,大戶帶動,協會運作,服務引導等措施,形成了二花、杜仲、連翹、丹參等初具規模的主導產業。累計退耕還林24600畝,建高標準核桃基地11000畝,板栗基地10800畝,杜仲基地1660畝,連翹基地420畝,五味子基地200畝,二花基地5000畝,新建10村連片5000畝矮化連產核桃園,自然物產有柿子、木耳、香菇、魔芋、臘肉、土雞蛋等傳統農畜產品。

行政區劃


該鎮是在機構改革中,由原洛峪鄉、洪河寺鄉和中村鎮三個鄉鎮合併而成,現轄19個行政村,分別是
下轄行政村
街道村下灣村大北溝村
煙家溝村碾溝村上灣村
土橋村溝口村羅家坪村
梅岔村黃家村孤山村
洛峪街村洛峪溝村王家碥村
回龍寺村周家坪村
101個村民小組,2011年末統計人口為5610戶,22297人,現有耕地14280畝,人均0.6畝,林地73080畝。
截至2020年6月,中村鎮下轄3個社區、13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中村街社區。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1024103002121中村街社區
611024103003220溝口社區
611024103007121中村新區社區
611024103201121下灣村
611024103205121碾溝村
611024103207121上灣村
611024103208121土橋村
611024103212220梅岔村
611024103216220黃家村
611024103217220孤山村
611024103218121洛峪街村
611024103219220洛峪溝村
611024103220220王家碥村
611024103221220回龍寺村
611024103226220洪河寺村
611024103227220十八盤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中村鎮轄區總人口2423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700人,城鎮化率27.7%。另有流動人口2216人。總人口中,男性12533人,佔51.7%;女性11698人,佔48.3%;14歲以下3472人,佔14.33%;15—64歲16515人,佔68.16%;65歲以上4244人,佔17.51%。2011年,中村鎮人口出生率10.2‰,人口死亡率4.2‰,人口自然增長率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63人。
截至2018年末,中村鎮戶籍人口24241人。
2021年6月21日,山陽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發布,中村鎮人口數為17338人。

經濟


綜述

2018年,中村鎮有工業企業22個;其中,規上企業5個。
中村鎮經濟基礎比較雄厚,廠礦企業眾多,被商洛市、山陽縣確定為”工業強鎮”,有“中國釩都”之稱。2011年,全鎮工農產值11.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363元。
中村鎮22297口人在鎮黨委書記黃祥來,鎮長王治明的帶領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以科學發展、富民強鎮為主題,以團結協作、突破發展、轉變作風為主線,繼續堅持“統籌兼顧,分類指導,重抓大事,狠抓落實”的工作方針和“生態立鎮,農業穩鎮,工業強鎮,產業興鎮,以城建鎮、商貿活鎮”發展戰略,以增加農民收入為著力點,不斷改善發展環境,持續抓好“葯、果、糧、礦、菌、畜、勞務”七大產業和名優特色產品。中村鎮呈現出政通人和,百業俱興的大好態勢。五洲公司、中天釩業、振宇釩礦、宏昌釩業有限公司產銷兩旺,年產銷五氧化二釩總計1600噸以上,成為我縣乃至我全市的工業經濟支柱。即將建成的裕源公司、商丹公司年開採量達20萬噸以上,建成投產運營多年的秦鼎金礦顯示出可觀的經濟效益。外來企業落戶中村,直接帶動了我鎮“勞務”產業的發展,並間接拉動了我鎮集貿市場的吞吐量,各行各業呈現出一欣欣向榮的景象榮。2011年該鎮工農業總產值突破10億大關。

第一產業

截至2011年末,中村鎮農業總產值8470萬元。
中村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中村鎮糧食生產3358噸。
截至2011年末,中村鎮累計造林3.2萬畝,其中經濟林2.4萬畝,經濟林中核桃種植面積12449畝,板栗種植面積9400畝,荒山造林面積8093畝,中藥材2349畝。

第二產業

2011年,中村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0.8億元。規模以下工業產值1.5億元。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中村鎮有郵政網點1個。
截至2011年末,中村鎮有電信服務網點3個,固定電話用戶2210戶,行動電話用戶7640戶,網際網路接入用戶960戶。

文化


中村鎮民風淳樸,文化習俗濃厚。自古以來興學重教蔚然成風,能人輩出。中村鎮特色鮮明,歷史悠久,已形成了獨特的民俗文化。每逢元宵佳節,當地群眾便自發地組織起來,舞龍耍獅,走街串巷,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

人文

勤勞
該鎮地處秦嶺山區,自然條件較差。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邑民養成質樸、勤勞的性格。“男務耕獵,女事蠶桑”是傳統的生活方式。農忙時節,男女老幼全家出動,披星戴月,勞作不息。農閑時節,積肥整地,飼養豬牛,少有空閑。年逾古稀者下地耕作屢見不鮮。年少的割草拾柴,放牧牛羊,幫做家務習以為常。農婦尤為辛苦,做飯洗漿,餵養豬羊,下田勞動,終年不息。民眾對遊手好閒和不務正業者多有微詞,說“不知他是個弄啥的”。這種勤勞的傳統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該鎮人,成為人們改造自然,建設家園的精神力量。
節儉
該鎮因自然條件較差,長期以來民眾雖勤勞不息,但生活仍難獲溫飽,故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注意節儉,從不浪費錢物,養成了節儉的風尚。在飲食上農忙時吃稠些,農閑時吃稀些,一些可食用的植物採集加工和糧食搭配食用。在衣著上平時穿舊的差的,節日走親或趕集才穿好些,破了的衣服補好再穿,大孩子不穿了的衣服改裁后給小的穿。花錢上精打細算,有用才買,不花冤枉錢。八十年代以來,民眾的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多數家庭已解決了溫飽問題,但節儉的風尚猶存。
互助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裡,該鎮人為克服天災人禍和生產生活中一家一戶難以克服的困難,養成了團結互助的好傳統。民國時期,農民為擺脫高利貸的盤剝,不少人自願組織“納錢會”,推舉會首主持會務。會員中誰有大事要辦但資金困難時,由會首主持會員按股納錢,共同出資幫其解決困難,全體會員輪流過完即告結束。類似此種性質的還有“孝義會”、“渠會”等。在日常生活中,准家有婚喪大事,基建蓋房,打牆安磨等,只要主家打個招呼,鄰里都會不計報酬熱情相幫。新中國成立后,舊有的民間組織雖是不再存在,但該鎮人互幫互助的優良傳統仍流行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尊老愛幼
該鎮人尊老愛幼風氣濃厚,多數家庭雖不富裕,但老幼之間相處和睦,生活和諧。青年人多能體諒老年人辛苦一生不易,對父母懷有感激之情。在生活上盡量給以照顧,好吃的好穿的先讓老人,做事說話注意分寸,不惹老年人生氣。誰虐待父母必會受到眾人指責,也很難在社會生活中和大家交往相處。群眾中流傳著一名俗語:“少連那連他大(父母)都不認的人來往”。老年人也能體諒青年人的難處,兒子結婚時多將最好的房子作新房,而自己卻住差些的房子。寧可自己穿舊些,也要給兒女穿好些。有好吃的飯菜時不忘給兒孫留一些。在社會生活中青年人對老年人多稱“老者”,以示尊敬。老年人和青年人交談時開口常說“好娃哩”,以示親切。青年人和老年人發生爭執時,勸說的人對青年人常說,“人家是老者嘛,你倒犟啥哩”。又對老年人說,“你是老者嘛,倒連娃們爭啥哩,你承讓些。”一場風波也就很快平息了。
重情守法
該鎮人誠實厚道,仗義寬諒,看重人情。親朋好友中不論哪家有婚喪大事或人情酬酢,只要知道必行禮儀,即使自己不能前去,也要託人行情。在社會生活中不論對當地人或外來人,在交往中重感情,講義氣,多誠實,少欺詐,朋友有難,能儘力相幫,故多能與人友好相處,關係融洽。信奉“仁義值千金”的古訓。該鎮人在重情的同時還重視守法。舊志載“邑民安分守己”,如有紛爭“一經官斷,無不允服”。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互相告誡“犯法的事可不敢幹呀!”新中國成立后,黨和人民政府普及法律知識,加強法制建設,群眾學法守法之風日盛。

交通


境內交通比較便利,主要鄉村公路中有中(村)西-(泉)路、兩(嶺)-洛(峪)路、中(村)-洪(河寺)路,縣道山郭路穿境而過。通村水泥路8條,總長51.04千米。截至2011年末,中村鎮鎮區道路總長度2.2千米;道路鋪裝面積15400平方米;鎮區橋樑2座,總長度100米。成為中村鎮通往山陽、丹鳳商州商南、湖北等地的交通要道,良好的交通環境,促進了本鎮商貿業的發展,境內商業網點密集,成為山陽縣東部重要的物資集散地。

社會


固定電話通村達到95%,入戶率59%,建有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通訊基站五處,信號覆蓋區域90%,擁有通訊用戶4800餘戶,電力110kv、35kv電網配套完備,通村率和照明用電入戶率均達到100%,17個村通公路,鄉村公路通村率100%,通組率85%,有3764戶,17820飲用簡易自來水。全鎮13所學校在“普九”攻堅中,校舍危房得到基本改善,中心衛生院的門診樓已投入使用,住院部主樓竣工。

文化事業

2011年,中村鎮有鎮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24平方米,農家書屋19個。有和諧之星民間藝術團1個,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社火花鼓等。

教育

截至2011年末,中村鎮有中心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252人,專任教師11人;完全小學2所,教學點16所,九年制學校1所,普通高中1所。小學在校生1364名,專任教師84名;初中在校生780名,專任教師58名;高中在校生1097名,專任教師78名;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主要學校有中村中學,建於1956年。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中村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4個,其中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室23個;病床25張。專業衛生人員24人,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6人。2011年,中村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1402人,參合率96%。

社會保障

2011年,中村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42戶,人數2321人,支出311.5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0人,支出18.2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8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14人次,共支出1.6萬元;農村臨時救濟83人次,支出13.3萬元。救災支出81.4萬元。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中村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個,鋪設幹線水管4.5千米,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0.6千米。
截至2011年末,中村鎮鎮區擁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3100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2條,供電可靠率99.8%。

城鎮建設

中村鎮黨委、政府把計劃生育工作作為促進經濟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又一重點工程,真抓實幹,落實措施,完善服務,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一是完善各項制度,強化服務效能。中村鎮計生辦鞏固和完善了計生服務設施,加大了服務效能。該鎮共做女扎手術70餘人,上環153人,人流8人,門診服務100餘人次,諮詢人數70多人,同時專門設立了避孕藥具免費發放點。
二是廣泛深入地進行了婚育觀念宣傳教育。該鎮計生辦組織全鎮農村主幹、婦女主任和計生信息員,廣泛地開展婚育觀念宣傳教育活動,他們深入田間地頭、農戶家中,發放各種宣傳資料萬餘份,建立計劃生育工作宣傳網站,組織文化宣傳隊,教育引導廣大農民優生優育,嚴格執行計生政策。三是強化服務意識、責任意識,給村級計生信息員充電。對全鎮28名村級信息員進行各項技能培訓,提高了他們的服務意識、責任意識、業務素質和操作技能。
三是嚴格落實計劃生育獎懲制度,維護和促進基本國策的法律效能。該鎮黨委政府制定了計生管理工作實施意見,出台了相應的措施:一是實行領導包片,幹部包村,村幹部包戶;二是對包片領導、包村幹部實行獎懲機制,同時實行“一票否決”制;三是對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國家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國家工作人員給予嚴肅查處,決不姑息遷就。

發展目標

繼續做大做強“葯、果、畜、菌、糧、礦、勞務”七大主導產業,狠抓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招商引資,做好龍頭企業的安全生產環境工作,並持續抓好扶貧開發等工作,到“十二五”末實現全鎮工農業總產值20億元,人均純收入達10000元。實現全鎮徹底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