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始於原北京地質學院礦產地質與普查勘探系(大系),於1995年由地質系、地球化學系和地質力學教研室合併而成。

師資力量


建院以來,許多知名專家學者,如李四光袁復禮、張席禔、王炳璋教授,馮景蘭、尹贊勛、王嘉蔭、張炳熹、王鴻禎、楊遵儀、袁見齊、池際尚郝詒純、馬杏垣、劉寶珺、丁國瑜、楊起趙鵬大、殷鴻福、於崇文、張本仁、金振民等院士在此任教,為該院(系)的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作出了重大貢獻。地球科學學院現任院長劉勇勝教授、黨委書記王甫。

歷屆英才


建院(系)52年以來,先後培養本科生萬餘名、研究生千餘人。他們中有的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或政府部門高級領導幹部,如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遼寧省省長張文岳、上海市委副書記王安順、原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壽嘉華(女)、國際地科聯主席張宏仁等;有的成為著名的科學家,如丁國諭、張本仁、劉寶珺、馬宗晉、孫大中歐陽自遠、傅家謨、張彌曼、葉大年、秦蘊珊、李廷棟、殷鴻福、湯中立、金翔龍、馬瑾、戎嘉余、鍾大賚、陳旭、金振民、高山、舒德乾等院士和童金南、鄭建平、謝樹成、劉勇勝等教授(國家級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人才培養


地球科學學院是國家理科(地質學)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教育部“211”工程建設的重點學科所在地。現有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地球化學三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和構造地質學、第四紀地質學、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海洋地質四個省部級重點學科。這些學科全部有博士和碩士授予權,並設有地質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地質學博士后流動站。現有首批長江人才基金特聘教授崗位三個。建設有“湖北省地球物質與區域資源和環境重點實驗室”、“湖北省地球表層系統重點實驗室”,作為主要參與單位共建了“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岩石圈構造、深部過程及探測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地球科學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中科院院士5人(殷鴻福、於崇文、張本仁、金振民、高山,)、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桑隆康)、博士生導師38人、教授和副教授85人。承擔北京周口店、河北北戴河、湖北黃石、長江三峽、江西廬山等教學實習基地的建設,為該校人才培養創造了極好的條件。培養的學生具有紮實的地學基礎和實際工作能力,除為地球科學研究和發展輸送高層次人才外,還將在資源、環境、災害、寶玉石、地質工程、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和國土資源規劃等地學及其延伸領域中拓寬,使學生在上述部門和領域具有較強的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及發展的能力。

科學研究


地球科學學院的地質學科是中國地質大學的優勢學科,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在地球物質科學、地球表層科學和地球動力學三大學科群的研究上具有明顯的優勢和特色。多年來在高解析度地層學及層序地層學、微體古生物學和分子古生物學;青藏高原隆升與氣候變遷、西部地質填圖;大別-蘇魯超高壓帶結構、組成、形成和折返機制;中國東部岩石圈結構、組成及殼幔交換;固體地球系統內廣義地質作用的非線性動力學及其時空結構;長江中下游環境變遷、災害防治、資源開發利用及國土多目標地球化學調查等領域,湧現出一批高質量的科研成果。近年來科研經費持續增長,年均科研經費到位1500餘萬元。每年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80餘篇,近30篇(光碟版)被三大檢索收錄,共有4篇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國際著名的《Nature》雜誌上發表。

專業方向


研究目標:
地球科學學院始終瞄準“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目標。具體體現在:爭取SCI論文,包括國際SCI論文達到國內地學領先水平;爭取中科院院士數、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創新群體、教育部創新團隊、重點基金項目數達到國內地學院系領先水平;努力保持國家重點學科領先水平;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平台建設取得突破;使獲國家級獎勵和在國際著名刊物(如Nature)上發表的文章數領先,實現在國際上產生重要影響。
在科學研究方面始終堅持重視人才培養,重視科研團隊和科技平台建設,堅持以地球科學基礎研究為重點,在學科前沿進行創新性探索,並結合國家目標和地區經濟建設目標,開展資源(礦產、能源)、環境、地質災害等領域的應用基礎和應用研究。
近期主攻:複雜地質演化與成礦作用;青藏高原南部板內造山與金屬成礦大爆發;重大地質轉折期生物與環境協同演化;晚新生代以來全球變化紀錄;長江流域山-河-湖互動和湖泊濕地環境等領域。
具體研究方向:
1、岩石圈三維結構的地質—地球化學研究
2、造山帶結構、組成、演化和動力學研究
3、生物找礦、生物選礦技術
4、區域地質調查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
5、遙感圖像處理技術及其在地質環境監測上的應用
6、3S(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技術、遙感)集成技術及其應 用
7、自然資源(礦產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旅遊資源等)調查規劃和開發
8、應用礦物學和寶玉石學
9、古生物化石鑒定和微體古生物化石樣品處理鑒定
可從事領域:
一、多目標地球化學調查的理論與方法
1.金屬和油氣資源的勘查與開發技術
2.環境地球化學可以從事以下三方面工作:
① 環境地球化學與人體健康:重點是地方病成因研究;
② 自然環境中有害污染物的存在形態、含量分佈和遷移轉化研究及防治對策;
③ 地球化學與全球環境變化研究:通過系統研究1.5萬年以來環境變化的地球化學記錄,預測全球未來五十年的環境變化。
二、地理信息系統與數字信息技術
1.國土資源遙感調查與信息技術;
2.城市地理信息與動態監測技術;
3.土壤侵蝕遙感與水土保持監測網路系統;
4.線路工程地質遙感與選線環境評價;
5.防汛抗旱決策支持系統與水利信息化建設;
6.配網地理信息系統與電力、電訊資源管理系統;
7.流域資源環境綜合資料庫建設與應用;
8.車載GPS與智能交通系統。
三、應用第四紀地質研究
1.地質災害機理預測與防治:主要是區域地殼穩定性預測、大河流域防洪減災研究、區域可持續性發展研究;
2.國土資源規劃及城鄉資源環境設計;
3.岩溶地貌與旅遊資源開發
四、生物找礦及生物選礦技術
五、海岸帶工程地基勘查、海洋旅遊資源規劃、海洋砂礦勘查開發
六、危機礦山隱伏礦體的成礦規律、成礦預測研究及外圍找礦
七、各類石材勘查與開發利用
八、金屬、非金屬材料開發應用

科研成果


獲獎成果名稱完成單位及主要人員等級獎 項獲獎時間
中國大陸科學深鑽的科技集成與創新第四完成單位:金振民二等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2008
環境與生命協調演化中的生物地質學研究殷鴻福、謝樹成、楊逢清、童金南、王永標二等國家自然科學獎2008
長江中游主要水患區第四紀地質及新構造運動對水患形成的影響第二完成單位:殷鴻福(2)、李長安(5)二等湖北省科技進步獎2007
華北克拉通及其鄰區殼幔交換動力學研究高山、金振民、章軍鋒、劉勇勝、張宏飛二等國家自然科學獎2007
地球內在系統中的中國東部大陸岩石圈演化:深部過程與淺部響應鄭建平、馬昌前、李建威、肖龍、路鳳香一等湖北省自然科學獎2007
生物地質學殷鴻福(1)謝樹成(2)王永標(4)一等教育部自然科學獎2007
南堡大油田發現的精細勘探理論和技術第二完成單位:夏文臣(18)、張寧(30)特等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技術創新獎2007
華北克拉通及其鄰區殼幔交換動力學研究高山、金振民、章軍鋒、劉勇勝、張宏飛一等湖北省自然科學獎2006
冀東油田南堡凹陷演化的熱動力學和成藏動力學綜合研究第二完成單位:王方正(4)一等河北省科技進步獎2005
計算機輔助區域地質調查系統第三完成單位:張克信(4)葛孟春(6)朱雲海(7)一等國土部科技獎2005
陝甘川鄰接區金、銅成礦條件、成礦規律及靶區優選曾佐勛(3)、王方正(5)、楊逢清(7)二等湖北省科技進步獎2005
MM01超細高嶺土第二完成單位:周漢文(5)等三等廣東省科學技術獎2005
造山帶及鄰區沉積地質與圈層耦合龔一鳴、杜遠生、張克信等一等湖北省自然科學獎2004
金的納米礦物學特徵研究洪漢烈等三等湖北省科學技術獎2004
滇東黔西陸相二疊紀—三疊紀界線地層研究第二完成單位:殷鴻福(2)三等貴州省科學技術進步獎2004
中國礦物晶體形貌學研究王文魁、趙珊茸等三等湖北省自然科學獎2004
中國古大陸及其邊緣層序地層與地球節律研究殷鴻福(8)、劉本培(9)等一等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獎2003
中國東部地幔置換作用與中新生代岩石圈減薄及區域資源響應鄭建平、路鳳香 陳美華 余淳梅二等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2003
成礦作用動力學於崇文、岑況、鮑征宇、張德會、何文武二等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獎2003
晚古生代和三疊系放射蟲古生物學及造山帶地層學研究馮慶來、劉本培、葉玫、方念喬、張世濤三等湖北省科學技術獎2003
全球二疊系—三疊系界限層型研究地大(武漢)、地大(北京)、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等:殷鴻福、楊遵儀、盛金章、張克信、陳楚震、童金南二等國家自然科學獎2002
流域環境演化與防災對策李長安 杜耘 吳宜進 張玉芬 趙艷二等湖北省自然科學獎2002
大陸地殼磁性結構與烴運移磁效應研究高山(2)等三等湖北省自然科學獎2002
中國西南特提斯造山帶構造與新生代碰撞變形研究劉本培(4)等二等國家自然科學獎2001
全球二疊系-三疊系界限層型研究殷鴻福 楊遵儀 吳順寶 童金南 張克信一等湖北省自然科學獎2001
大別造山帶構造年代學楊巍然 王國燦 簡 平 鄧清祿 張旺生二等湖北省自然科學獎2001
三峽庫區巴東縣黃土坡前緣斜坡穩定性預測與防治對策殷鴻福(2)等三等湖北省科技進步獎2001
中國古生物地理學殷鴻福 楊家祿 楊逢清 童金南 劉本培一等湖北省自然科學獎2000
江漢平原自然環境變化與環境地質問題李長安 張玉芬 殷鴻福 唐曉明三等湖北省科技進步獎2000
秦嶺造山帶岩石圈結構與演化西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勘院等:張國偉 張本仁 袁學誠 孫 勇 殷鴻福 張宗清 高 山 劉福田 肖慶輝二等國家自然科學獎1999
秦嶺造山帶岩石圈結構、演化及其成礦背景西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張國偉 張本仁 殷鴻福 高 山 游振東 韓吟文 張宏飛 歐陽建平 路鳳香一等教育部科技進步獎1999
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與地質科學-21世紀地學人才智能結構及優化馬昌前 傅安洲二等教育部科學優秀成果獎1999
岩石典型結構分析葉德隆 鄔金華 陳能松 趙穎弘二等湖北省科技進步獎1998
江西三都幅,修水縣幅1:5萬區域地質調查章澤軍 曾佐勛 張雄華 曹樹釗 蔡雄飛 李長安 印純清二等地礦部勘查獎1998
東秦嶺大別高壓超高壓變質帶游振東 韓郁菁 楊巍然 張澤明 韋必則 劉 嶸二等地礦部科技進步獎1998
北京周口店新發現的洞穴堆積物及哺乳動物群研究李長安二等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1998
濕潤氣候區金的表生作用地球化學研究及其在找礦中的應用朱有光 蔣敬業 胡國俊 李樹新三等地礦部科技進步獎1998
遼河盆地早第三紀遺跡化石與儲層沉積環境關係研究盧宗勝 陳 斌 解習農 童林芬 黃其勝三等地礦部科技進步獎1998
甘肅南部碧口群分佈區區域化探異常篩選、查證方法技術研究朱有光 李澤九 孫善才 徐家樂 胡以鏗三等地礦部科技進步獎1998
江西港口幅、馬坳幅1:5萬區域地質調查章澤軍 印純清 曾佐勛 熊興武 曹樹釗 張雄華 蔡雄飛二等地礦部勘查獎1997
熱液成礦作用動力學於崇文 岑況 鮑征宇 陳躍庭二等地礦部科技獎1997
逆沖推覆構造朱志澄 張華瑛(編輯)三等湖北省科技教材獎1997
贛西北地震地質背景及地震活動趨勢綜合分析黃定華 葉俊林 王國恆三等地礦部科技獎1997
大別山前寒武紀變質地體岩石學與構造學索書田 桑隆康 游振東 鍾增球二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6
花崗岩類岩漿動力學-理論方法及鄂東花崗岩類例析馬昌前 楊坤光 唐仲華 李增田二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6
華北地台金伯利岩及古生代岩石圈地幔特徵鄭建平(5)二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6
新礦物彭志忠石的發現及綜合研究陳敬中 彭志忠 楊光明 凌紅 施倪承 潘兆櫓三等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1996
拉脊山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及銅、多金屬礦產找礦方向研究邱家驤 曾廣策 王思源三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6
造山帶結構和演化的現代理論和研究方法——東秦嶺造山代剖析楊巍然等三等國家教育委員會科學技術進步獎1995
秦巴岩石圈、構造及成礦規律地球化學研究張本仁 駱庭川 高山 歐陽建平 陳德興三等國家自然科學獎1995
1:5萬礬山鎮福(K-50-135-B)區域地質調查王人鏡 李長安 單文琅三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5
准晶結構、對稱新理論及其礦物學中的意義陳敬中 劉祥文 趙文霞三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5
新疆北部泥盆紀火山沉積岩系的板塊沉積學研究龔一鳴 劉本培 司遠蘭三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5
太行山阜平隆起南部早前寒武紀地質譚應佳 王方正 趙溫霞三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5
長江三峽工程獅子口地區重力滑動構造研究楊森楠 宋利好 任建業 吳樹仁 姜本鴻二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4
下揚子地區火山作用深部過程與盆地形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武漢)、福州大學:鄧晉福 葉德隆 趙海玲 湯德平 邰道乾二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4
河北省崇禮縣水晶屯金礦區及外圍控礦地質條件和成礦預測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礦產系、冶金部第一地質勘查局518隊:侯光久 吳淦國 魏俊浩三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4
贛東北銀山-眾埠街一帶與火山岩有關金礦成礦地質條件及找礦方向的研究馮志文 張德會 劉丹英三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4
大慶榆樹林地區扶楊油層沉積微相的地質劃分和測井線識別鄔金華 余素玉 周遠田三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4
秦巴地區鹼性岩地質特徵及含礦性研究邱家驤 李昌年 王順金三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4
西秦嶺及松潘地區印支期生態地層和金的生物成礦研究殷鴻福 楊逢清 賴旭龍三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4
遼河盆地遺跡化石初步研究盧宗盛 陳斌 黃其勝四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4
甬台溫高速公路兩階段初步設計隧道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林秀倫 樊良本 杜時貴四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4
湖北省優質柑橘林帶地質背景研究陳德興 胡國俊 柯愛蓉四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4
1:5萬蔡家河幅(H-49-12-0)區域地質調查[蔡家河幅(H-49-12-0)1:5萬地質圖及說明書]楊森楠 桑隆康 胡德祥 韓書傑 周漢文二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3
三江特提斯火山作用及成礦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測試中心、地礦部礦床地質研究所:莫宣學 路風香 沈上越 朱勤文 侯增謙二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3
秦嶺及鄰區三疊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系、四川地礦局川西北地質大隊:殷鴻福 楊逢清 黃其勝 楊恆書 賴旭龍二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3
華南二疊--三疊紀過渡期地質事件楊遵儀 吳順寶 殷鴻福 張克信 徐桂榮二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3
構造變形分析的理論方法和實踐單文良 宋鴻林 付昭仁三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3
河北張家口下雙台--常峪口一帶地質構造特徵及金礦成礦預測吳淦國 印純清 侯光久三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3
崇陽滑坡及盆地與鄰區地質穩定性研究葉俊林 黃定華 陳 英三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3
冀北平原--承德一帶太古廟地質及金礦找礦方向譚應佳 王國燦 李舜賢三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3
現代構造分析方法在中條山銅礦等礦區大比例尺成礦預測的應用李德威 王顯達 李先福三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3
清江下游主期構造應力場研究郭 穎 劉子忠 馬曹章四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3
造山帶核部雜岩變質過程與構造解析-以東秦嶺為例游振東 索書田 韓郁菁 鍾增球 陳能松二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2
西藏阿里地質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系、西藏第二地質大隊:郭鐵鷹 梁定益 張宜智 趙崇賀 薛君治二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2
鄂爾多斯盆地邊新橋--橫山麒麟溝地區油氣地表地球化學勘探成果總結報告阮天健 費 琪 陳海軍 董 勇 祁士華二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2
中國及其鄰區構造古地理和古生物古地理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王鴻禎 劉本培 李思田 楊森楠 楊式溥二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2
西藏阿里古生物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楊遵儀 聶澤同 何心一 殷鴻福 宋志敏二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2
閩北建甌--政和一帶與火山岩有關的金礦地質條件及找礦方向研究馮志文 夏衛華 曾佐勛三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2
南華北地區古生界儲集性和成岩作用研究余素玉 周 傑 管俊芳三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2
東南鄂爾多斯盆地早中侏羅紀含煤岩系成因地層分析夏文臣 雷建喜 張學預三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2
新疆北山大地構造屬性及演化特徵張旺生 方錫廉 朱雲海三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2
內蒙古四子庄旗白乃廟金礦區礦物學找礦標誌研究報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系、內蒙古103地質隊:薛君治 張正敏 張 英三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2
填壓式土壤熱釋碳酸鹽測定系統陳靜中 阮天健 陳海軍四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2
團麻斷裂的南延趨勢及未來中強震震中位置的研究葉俊林 黃定華 陳英四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2
華北地區及其北部褶皺帶銅礦找礦遠景(中條山胡篦型銅礦礦田控礦構造)山西地質局214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傅昭仁 王定域 宋鴻林重大成果獎國家"七。五"科技攻關1991
成礦帶區域地球化學研究的理論和實踐--陝西柞水--山陽成礦帶區域地球化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陝西省地礦局區域地質調查隊:張本仁 李澤九 陳德興 谷曉明 郭五寅二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1
化探資料穩健統計方法處理系統胡以鏗 阮天健 楊英華三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1
廣西壯族自治區石炭紀沉積相及某些重要礦產的關係余素玉 何鏡宇 鄔金華三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1
青海省阿尼瑪卿造山帶基礎地質與冰川構造研究紀克誠 何海之三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1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三斗坪緩傾角結構面顯微構造與組構的研究金淑燕 姚家健 馬長玲四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91
中國南方(湘黔桂浙贛皖南)沉積歷史和構造特徵及有關礦產的成礦背景研究楊巍然(2)等二等地礦部科技成果獎1987

所授榮譽


2003年3月5日,以殷鴻福院士和楊遵儀院士為首的科研集體主持研究的中國浙江省長興縣煤山D剖面及其27c層之底被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確認為“全球二疊系-三疊系界線層型剖面和點(GSSP)”,俗稱“金釘子”。作為國際對比標準,它的確立標誌著所在國的地層研究水平,為我國贏得了很高的學術榮譽。該成果被評為“2001年中國基礎研究十大進展”、“2001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和“2001年中國十大科技新聞”,榮獲湖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而作為國家級高科技工程的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是“深入地球內部的望遠鏡”,該校是教育部唯一參加此項國家級高科技工程現場科學研究的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金振民院士擔任工程現場指揮部副總地質師,在鑽探現場組建有現代化的“岩石物理性質實驗室”。 2002年該工程被國家科技部、科技日報社和中央電視台評為公眾關注的中國十大科技事件之一。

招生專業


地質學基地班1995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地質學專業成為全國4個地質學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之一,重點培養地球科學領域高層次、研究型人才。學校對“基地班”制定了特殊的優惠政策,如高額獎學金、專用計算機室、享有研究生同等標準的圖書閱覽等待遇。其課程體系包括自然科學、地球科學、人文科學三大部分,重視培養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和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和專業基礎。基地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於創新型、研究型,畢業生將有90%左右進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深造。通過碩士和博士的培養,為高等學校和科研單位輸送高層次研究型人才。理科基地實行分流—補進的動態優秀人才選拔模式,補進時在全校範圍內擇優選拔。
地質學專業
本專業學生掌握地質學的野外工作技能、物質成分分析測試技術及基本的地球科學實驗和鑒定技術,具備從事構造地質、岩石礦物、地層與古生物學方面的基礎理論研究、應用研究、分析實驗、數據處理等工作的基本技能。面向地礦、能源、環境等行業的教育、科研和生產部門培養研究型、應用型人才。
地球化學專業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地球化學、環境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科學思維和科學實踐的訓練,掌握野外和室內地質、環境及地球化學、環境監測與環境質量評價的方法以及進行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基本技能。面向地礦、資源、環境、國土等行業的教育、科研和生產部門培養研究型、應用型人才。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
本專業學生將在牢固掌握理科基礎、外語、計算機技能的基礎上,主要學習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一定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掌握資源環境規劃管理的原理、方法和“3S”技術等技能。面向國土資源、城鄉規劃、環境等行業的教育、科研和生產部門培養研究型、應用型人才。
地理科學(第四紀地質學方向)專業
本專業學生將在牢固掌握理科基礎、外語、計算機技能的基礎上,主要學習地理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主要研究地球表層的自然環境變化、人類環境特徵,探索具有一定地域關係的各種要素的條件、狀態構成和空間分異特徵以及人類活動與環境間相互制約、相互協調和持續發展的規律。面向地理科學研究、資源環境管理、國土規劃、環境保護等行業的教育、科研和生產部門培養研究型、應用型的高級人才。
地質學(地質調查)專業
專業學生具備地質學基礎理論、數理基礎、計算機與外語實用技能及科學素養和創新意識。畢業生能成為科研機構、地勘部門從事區域地質調查的專門人才,適應21世紀地球科學發展和國家在資源、環境、災害、國土規劃以及國民經濟其它相關領域對地質學人才的需要。

人才培養基地


基礎科學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之一。基礎科學研究的發展,關鍵是人才。為了加強基礎科學人才的培養,從1991年起,教育部(原國家教委)分批建立了84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簡稱“理科基地”),其中“地質學專業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4個。我校1994年向教育部申請獲准在地球科學學院建立“地質學理科基地” ,並於1995年開始招生,成為全國四個“地質學理科基地”之一。
基地班學生享有優越的學習條件:擁有以中科院院士殷鴻福、於崇文、張本仁教授為代表的師資隊伍,以“ 211工程”建設實驗室為依託的先進實驗條件,現代化的語音視聽室、微機室,資料豐富的“基地班閱覽室。實行導師制和特殊的培養計劃,並對一些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實行英語教學等。
基地班的學生享有優厚的待遇:每人每年獎學金1000元;另設基地班綜合測評獎學金,人均500元;享有與研究生同等的圖書借閱資格;有享受學校設立的其他獎學金的優先條件等。
基地班的招生與畢業去向:從省、市重點中學中招收優秀保送生、提前錄取、高考成績突出 者以及在本校當年入學的優秀學生中進行“二次選拔”等方式招生。在學習過程中,根據綜合素質進行分流和補進。畢業生主要通過推薦免試(60%以上)或參加考試使其80%以上進入基礎科學的本學科領域,或與本學科領域相關的應用科學技術領域、交叉學科領域攻讀研究生學位;對少數未考取研究生的,妥善安排其就業,充分發揮其作用。
基地班人才培養目標:學科基礎知識紮實、外語和計算機水平高、實踐能力強、知識面寬、熱愛地球科學、綜合素質高、富有創新思維能力和科學素養。主要培養面向21世紀的少而精、高層次的地學研究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