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楞嚴大義今釋的結果 展開
- 2017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
- 2006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楞嚴大義今釋
2006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楞嚴大義今釋》是2006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南懷瑾。
南懷瑾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精通儒、釋、道等多種典籍。他的人生觀點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南懷瑾一生都在致力於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出版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易經雜說》等三十多種著作,並被翻譯成八種語言流通世界。
南懷瑾先生(1918—2012),海內外享有盛譽的著名學者。出生於浙江溫州書香世家,自小接受私塾傳統教育,少年時期就已讀遍諸子百家的各種經典。他精研儒、釋、道,將中華文化各種思想融會貫通。1969年創立東西精華協會,旨在促進東、西文化精粹之交流。1980年在台灣創辦老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南懷瑾先生在台講學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十數年,2004年落腳上海。2006年,他定居於江蘇太湖之濱的太湖大學堂,終其晚年在這裡講學、授課,培養下一代文化種子。
敘言 | 凡例 | 楞嚴大義指要 | 楞嚴大義今釋 |
第一章心性本體論 | 問題的開始 | 心靈存在七點認識的辨別 | 真心與妄心體性的辨認 |
心性自體的指認 | 第二章宇宙心物認識論 | 宇宙萬有自性本體的認識 | 自性和物理現象界的八種分析 |
客觀的物理世界與自性能見的主觀無二無別 | 自性本體超越自然與因緣和合 | 個別際遇與共同遭遇的原因 | 第三章心理與生理現狀為自性功能發生的互變 |
心理與生理的五陰作用經驗的分析 | 心理與生理的六根作用(五官與意識)經驗的分析 | 身心與外界作用(十二處)經驗的分析 | 身心與外界之間(十八界)經驗的分析 |
第四章物理世界與精神世界同為自性功能的顯現 | 地水火風空五大種性的剖視 | 心意識精神領域的透視 | 物理世間物質的形成 |
眾生世界生命的成因 | 第五章修習佛法實驗的原理 | 個人解脫成佛與群體的關係 | 自性真心證悟的法則與原理 |
解脫宇宙時空與物理世間束縛的法則與原理 | 修證自性的法則與原理 | 修證自性解脫的總綱 | 二十五位實地修持實驗方法的自述 |
第六章修習佛法的程序與方法 | 學佛修行入門的基本戒行 | 修學佛法進度程序的指示 | 五十五位修行的聖位和境界的含義 |
地獄天堂的有無與人生精神心理的因果關係 | 十種仙道與天人間精神心理的關係 | 第七章修習佛法定慧中的錯誤和歧路 | 性空正覺的基本認識 |
色陰區宇——生理與心理互變範疇的魔境 | 受陰區宇——感覺變幻範疇的魔境 | 想陰區宇——想念中精神幻覺範疇的魔境 | 行陰區宇——心理生理的本能活動與對宇宙心物認識的偏差 |
識陰區宇——唯識境界中所生的偏差 | 解脫五陰和直指明心見性的結論 | 楞嚴法要串珠 | 增補楞嚴法要串珠修證次第 |
跋楞嚴大義今釋 | 後記 | 南懷瑾先生著述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