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楞嚴大義今釋的結果 展開

楞嚴大義今釋

2006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楞嚴大義今釋》是2006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南懷瑾

作者簡介


南懷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浙江溫州人,中國當代詩文學家、佛學家、教育家、文化傳播者、詩人、武術家、中國文化國學大師。歷任台灣政治大學台灣輔仁大學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南懷瑾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精通儒、釋、道等多種典籍。他的人生觀點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南懷瑾一生都在致力於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出版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易經雜說》等三十多種著作,並被翻譯成八種語言流通世界。
南懷瑾先生(1918—2012),海內外享有盛譽的著名學者。出生於浙江溫州書香世家,自小接受私塾傳統教育,少年時期就已讀遍諸子百家的各種經典。他精研儒、釋、道,將中華文化各種思想融會貫通。1969年創立東西精華協會,旨在促進東、西文化精粹之交流。1980年在台灣創辦老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南懷瑾先生在台講學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十數年,2004年落腳上海。2006年,他定居於江蘇太湖之濱的太湖大學堂,終其晚年在這裡講學、授課,培養下一代文化種子。

作品目錄


敘言凡例楞嚴大義指要楞嚴大義今釋
第一章心性本體論問題的開始心靈存在七點認識的辨別真心與妄心體性的辨認
心性自體的指認第二章宇宙心物認識論宇宙萬有自性本體的認識自性和物理現象界的八種分析
客觀的物理世界與自性能見的主觀無二無別自性本體超越自然與因緣和合個別際遇與共同遭遇的原因第三章心理與生理現狀為自性功能發生的互變
心理與生理的五陰作用經驗的分析心理與生理的六根作用(五官與意識)經驗的分析身心與外界作用(十二處)經驗的分析身心與外界之間(十八界)經驗的分析
第四章物理世界與精神世界同為自性功能的顯現地水火風空五大種性的剖視心意識精神領域的透視物理世間物質的形成
眾生世界生命的成因第五章修習佛法實驗的原理個人解脫成佛與群體的關係自性真心證悟的法則與原理
解脫宇宙時空與物理世間束縛的法則與原理修證自性的法則與原理修證自性解脫的總綱二十五位實地修持實驗方法的自述
第六章修習佛法的程序與方法學佛修行入門的基本戒行修學佛法進度程序的指示五十五位修行的聖位和境界的含義
地獄天堂的有無與人生精神心理的因果關係十種仙道與天人間精神心理的關係第七章修習佛法定慧中的錯誤和歧路性空正覺的基本認識
色陰區宇——生理與心理互變範疇的魔境受陰區宇——感覺變幻範疇的魔境想陰區宇——想念中精神幻覺範疇的魔境行陰區宇——心理生理的本能活動與對宇宙心物認識的偏差
識陰區宇——唯識境界中所生的偏差解脫五陰和直指明心見性的結論楞嚴法要串珠增補楞嚴法要串珠修證次第
跋楞嚴大義今釋後記南懷瑾先生著述目錄

創作背景


“自從一讀楞嚴后,不看人間糟粕書”。楞嚴經是宇宙人生真理探原的經典,是入門悟空的一部書,也是抱本修行,閉關修行一直到證果跟在身邊的一部書。昔日憨山大師有言“不知法華,則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不知楞嚴則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不知楞伽,則不辨知見邪正之是非”。然而楞嚴譯文文詞古奧,使佛法義理,愈形晦澀,學者往往望而止步。現轉南懷瑾先生的楞嚴大義今譯一書,期望能有利於各位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