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海南分社

中國新聞社海南分社

多家港澳台和海外華文報刊採用中新社海南分社的稿件。 l960年後,中新社在海南設記者組。二、中新社海南分社海南建省前,中新社在海南設有記者站。

簡介


中國新聞社海南分社成立於海南建省后的l988年6月24 日。主要任務是對港澳台同胞、海外華僑和外籍華人宣傳報道海南實行對外開放的特殊優惠政策、自然資源、投資環境、對外經濟文化交流和合作、兩個文明建設和僑鄉建設,努力塑造海南大特區的良好形象,向港澳台及海外華文傳媒播發通稿(電訊稿)、專稿(特稿)和圖片稿。每月發稿量分別為:通稿20—30篇,專稿20篇左右,圖片稿10幅左右,共有60 多家港澳台和海外華文報刊採用中新社海南分社的稿件。

歷史沿革


一、中新社海南記者站
海南是全國主要僑鄉之一,為了加強海南的對外宣傳報道,中新社廣東分社於1954年開始在海南設常駐記者,先後有瓊籍記者陳白水、王秋波(新加坡歸僑)、符國柱(越南歸僑)到海南報道文昌瓊海等僑鄉的農業合作化運動和生產大躍進。l960年後,中新社在海南設記者組。朱少華、阮醒濃先後任記者組負責人。在海南區黨委、海口市委和區、市兩級僑務部門的關懷支持下,記者組在海口僑聯會掛牌辦公,有固定住址,業務開展比較順利,發稿增多。記者組除了抓好僑鄉報道外,還針對印尼排華,重點抓了海南地區妥善安置印尼難僑的報道,所采寫的通稿、專稿可直接發到北京總社。1963年後至“文革”前,中新社廣東分社因抽調記者參加“四清”運動等原因,未在海南派常駐記者,只臨時派記者來瓊採訪突發重要新聞,如特赦美蔣武裝特務回鄉探親等。“文革”開始至粉碎“四人幫”之前,中新社在海南的新聞報道業務完全中止。
“文革”后的l979年春,中新社廣東分社在海南恢復建立記者站,先後派有常駐記者符國存(1979年初至1984年初)、莫成雄(1985年10月至建省),記者站址在海口市海府路海南區黨委大院。記者站建立后,遵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緊密聯繫海南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際,突出僑鄉特點,抓了如下幾方面的宣傳報道:一是宣傳海南認真落實僑務政策,撥亂反正,調動歸僑、僑眷的積極性,搞好僑鄉建設。二是宣傳海南實行“以開放促開發”的方針、政策。l983年,國務院發出11號文,中央、廣東省黨政領導人相繼視察海南,記者站抓住機遇,作了大量報道,如所發專稿《省長梁靈光談加快開發海南島》,經總社播發后,美國、日本、泰國、新加坡、法國和港澳地區20多家華文報刊普遍採用。三是宣傳海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和正在改善的投資環境,特別是第一次報道洋浦港的籌建消息,海外輿論界十分關注。四是對海南的旅遊勝地、名勝古迹進行系列報道,播發有《五公蘇子詩流芳,海瑞筆跡今猶存》、《三亞風光》等專稿。五是報道僑鄉新貌,如《文昌孔廟修復》、《興隆華僑農場興起羽毛球熱》、《宋慶齡祖居修葺開放》等。六是報道瓊籍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返鄉尋根問祖、旅遊觀光、興辦企事業和公益事業等活動。l982年海南瓊劇團首次出訪新加坡、泰國,記者站寫了多篇報道。七是積極宣傳海南籌備建省、辦經濟特區,海外反應較熱烈的報道有《建省籌備組長許士傑談海南特區優惠政策》,紐約《美洲華僑時報》刊登時加配評論。
二、中新社海南分社
海南建省前,中新社在海南設有記者站。建省后,記者站升格為分社,配備記者4~5名,分社社址在海口市和平路新橋大廈,何達為首任社長。l989年10月至l991年10月,胡耀華任分社負責人。1991年11月後,林華任分社社長。
中新社海南分社的宣傳報道突出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以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所發經濟類稿件約佔發稿總量的60%。分社成立后,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反映海南改革開放和開發建設的新成就、新面貌,如:外向型經濟開發區的報道有《海口港澳國際工業開發區投資活躍》、《海口四大開發區建設初具規模》等;重點工程建設的報道有《瓊省投資40億元興建重點工程》、《鳳凰村國際機場動工》等;改善投資軟、硬環境的報道有《海南打電話難獲緩解》、《瓊省成立反貪污賄賂局》等;僑務活動報道有《瓊省三千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回鄉掃墓祭祖》等。